《三国之谋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谋伐- 第2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袁隗又道:“我待会就请奏董卓,派你去与本初公路他们去说,让他们上表,自请退兵。”
    “就怕董贼不会放我离京。”
    袁基苦笑一声。
    现在他们袁家府邸外全是董卓的士兵,把他们当囚犯一样监视,特别是袁隗和袁基,连出门都是有人看着,名义上说是保护他们,实际上是什么意思,谁都清楚。
    “无妨,我到时候去找董卓说说。”
    袁隗摆摆手。
    现在袁家这一代基本就靠自家撑着,下一代的翘楚不是袁绍和袁术,实际上是已经担任九卿之一的袁基。
    袁基是袁逢的嫡长子,也就是袁术一母同胞的亲哥哥,他们二人才是袁家在朝堂的中流砥柱。
    所以袁隗很清楚,要想保证袁家的实力,自己和袁基都不能出事,必须要活着才行。
    那么损失一点名望,暂时先让袁绍和袁术撤兵,先迎合一下董卓再说。
    反正袁家已经撤兵了,董卓也不就没有了借口对付他们。
    总不能刘备没有撤兵,也能怪到袁家吧。
    他们袁家可跟刘备没什么关系。
    因此袁隗打的主意,其实就是先让袁绍袁术退兵回豫州,装作退兵的假象。
    一旦刘备攻入洛阳,他们就立即跟着进来。
    到时候他袁家再起兵反董,与三袁里应外合,将董卓除掉。
    只要除董的这份大功劳归属于他们袁家,再加上现在他们掌控的兵权,那以后朝堂上的话语权,还不是要归他们袁家所有?
    凭他刘备一个宗室破落户,发迹也不过是四五年而已,也配入主中央担任执掌朝政的重臣?
    呵呵。
    确定了袁家目前的方针,袁隗就准备去找董卓请奏让袁基去找袁绍他们去说说这事。
    而那边董卓却很忙。
    掌权半年以来,他每天都忙得很。
    最初的几个月是大肆搜刮财物,然后盗掘陵墓、滥杀无辜、祸乱宫廷,很多宫女乃至公主都遭了他的毒手。
    接着等关东联军打过来的时候,他又开始紧锣密鼓准备迁都事宜。
    首先是洛阳人口,在他的强权威逼之下,大量百姓开始被迁移往关中,从洛阳到长安的官道上,源源不断的百姓拖家带口,背井离乡向着关中而去。
    在大部分战兵都在抵御关东联军的情况下,董卓如今手里大概只有两万左右的战兵,所以利用手中钱财,又招募了十万辅兵。
    这些辅兵的任务,其实就是沿途押送百姓,押送金银珠宝。由于都是洛阳周边人,很多都是家乡父老,辅兵们不敢做得太过分,使得前行的速度很慢,官道上一眼望不到头。
    一辆辆马车、人力独轮车、板车载着家当离开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家乡,往未知的地方而去。很多百姓都是哭泣着,恳求着士兵不要驱赶他们,他们想要留下来。
    可在战兵们的监督下,辅兵们只得硬着头皮继续驱赶百姓。
    无数百姓苦苦哀求,换来的却是残酷镇压。
    “将军,求求你们了,我已经六十有余,实在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就让我留在家乡吧。”
    “不要啊,这些都是我所有的财产,将军你不能抢走啊。”
    “亲族们,董贼残暴不仁,肆意杀戮百姓,如今又强令我们搬迁,让我们离开家乡,离开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走是死,留也是死,还不如跟他们拼了!”
    在平县,有宗族不愿意离开家乡,以武力对抗,被残暴的董卓士兵屠戮了整个宗族。
    在巩县,这几日洛阳下起了小雨,百姓们不得不在泥泞之中赶路,很多老人因为身体不堪重负,倒在了雨水之中,死在这个夏天里。
    在偃师,有军纪败坏的士兵不仅掠夺了百姓的财产,还肆意侮辱女子,残杀百姓。
    像这样的事情,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洛阳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关东联军当中。
    几日之后,刘备得知洛阳周边几个县都在遭受董卓的摧残,心急如焚,在营帐中走来走去,十分焦躁。
    “大哥,你先静一静,我都快被你转晕了。”
    陈暮无奈地劝了一句。
    刘备像是一个炸药桶一点就着,几乎是吼着道:“董贼就要迁都了,洛阳百姓跟着受苦,天子也要被他带走,我怎么静得下来!”
    “可是虎牢关还未破,董军依旧有一战之力,强行攻城,我们自己损兵折将,恐怕得不偿失。”
    陈暮苦口婆心地劝说。
    虽然虎牢关内军心涣散,但作为天下有数的雄关,虎牢关确实坚不可摧。哪怕投石车每日轰炸,顶多是让董军人心惶惶,而没法像导弹一样炸开城门呀。
    原本陈暮打得主意其实就是继续用投石车轰炸,一直轰到如北宋的汴梁之战,南宋的襄阳之战一样,等他们自己出来投降为止。
    但徐荣毕竟不是没有骨头的弱宋,至少即便董贼如此残暴不仁,他也依旧忠心耿耿,不愿意开关投降。
    所以这注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结束。
    像历史上关东联军同样也是十多万大军,就被困在虎牢关前足足一年。最后董卓自己迁都,放弃了关隘,关东联军还依旧迟疑不前,只有曹操去追击,还被伏击兵败,可见虎牢关绝不是那么容易被攻破的地方。
    “明公,我愿意再率领先锋队,顶着发石车的石弹强攻一次城。”
    这个时候黄忠站了出来。
    休息两日,黄忠已经恢复了体力,坐在营帐中壮硕如牛。
    刘备看向陈暮,问道:“此法可否?”
    “自然是可的,同样的招数如果敌人破解了肯定没用。但这个法子虎牢关上也没办法,只是我们依旧需要时间。”
    陈暮摇摇头。
    炮兵与步兵协同战术可是二战经典战术,可谓屡试不爽,除了同样这么打以外,没人能破解。
    问题是放在东汉这战术就得做足了准备才能用。
    像第一次这么做就因为云梯准备不足而失败,所以他们现在已经不能再赶制投石车和木幔,而是要大量制作云梯和壕桥,两样加一起,至少要做上万件,才能让士兵尽快上城。
    可是这个工作同样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因为虎牢关城高九米,云梯必须要又高又坚固,即便军中工匠尽快赶制,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大量制造出来。
    所以还是那句话,他们现在缺少的,就是时间。
    刘备扶着额头痛苦道:“难道就再也没有别的办法了吗?一旦天子被董贼掳去长安,以后想救出来,恐怕千难万难了。”
    我巴不得董卓把刘辩弄去长安呢。
    陈暮心里这么说了一句,嘴上却道:“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如今董贼主力都在东边,南边战场没有什么动静,如果能在大谷关等地寻找突破口,或许会有新的进展。”
    “那就安排人去大谷关?”
    刘备问了一句。
    陈暮正准备回答,忽然帐外有人说道:“盟主,帐外有袁将军近侍求见。”
    刘备说道:“让他进来。”
    当下就有袁绍一名下属进来,行礼道:“盟主,太守让我来跟你说一声,董卓派人来劝降他,他想邀请你一起过去见那董卓使者。”
    “哦?”
    刘备看了眼陈暮,再环视了一圈众人,点点头道:“好,我待会就过去。”
    等那人走后,刘备才对众人道:“董卓劝降袁绍,袁绍喊我过去,这是何意?”
    田丰想了想,说道:“恐怕他不止喊了盟主。”
    陈暮露出了迷之微笑:“袁本初,还真是个孝顺的人呀。”
    。。。。。.
    。。。。。.
    那边袁绍在得知董卓派人来后,立即就以要去找袁术商量的名义,先将董卓使者稳住,孤身跑到袁术的大营去了。
    董卓当然没有同意袁基出城,所以最终袁家只让一个老家奴过来,还有董卓派来监视的一名使者。
    袁绍稳住他们二人,就去找袁术商量该怎么做。
    这两兄弟的关系其实不太好,但兄弟之间就是这样,两个人都姓袁,事关袁家利益,自然就只能一起想对策。
    袁术营帐里,袁绍看着袁术说道:“公路,叔父让我们撤兵,你觉得呢?”
    袁术脸上露出思索的表情,道:“撤兵。。。。那功劳岂不是归了刘备?”
    “我也是这样想的。”
    袁绍点点头:“叔父让我们去南阳先屯兵,等待刘备破关之后再跟着他进来。可叔父也不想想,刘备要是破关之后,就立即学那董卓把持朝政该怎么办,到时候我们鞭长莫及,这天下岂不是归了他刘备?”
    这就是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
    袁隗是想保住洛阳袁家,自己和袁基两人不能倒。
    而袁绍和袁术,则考虑的是自身利益。
    一旦刘备破关,他们在旁边看戏,那刘备大军入了洛阳,迎回了天子,把持了朝政,以后还能有他和袁术什么事情?
    所以袁绍和袁术很清楚,讨董的这份功劳一定不能丢,哪怕最后进洛阳,也得跟着刘备一起进去。
    到时候联合袁遗张杨韩馥曹操等人,他们的兵马就有七八万,足以和刘备分庭抗礼。
    只要拖了刘备的后腿,不让他最后将天子控制在手里,那么以后袁绍和袁术,至少还有未来可言。
    不得不说,这各路诸侯确实各怀鬼胎,勾心斗角。
    还没入关,他们就已经开始想着利益分配。
    但人就是这样,自己的利益至上。
    如果袁绍和袁术这么大公无私为了袁家的话,他们后来一个人占据冀州,一个人占据豫州,是天下最富有,人口最多的两块地盘,联合在一起,早就是袁家的天下了,还有曹刘孙什么事?
    所以袁隗注定是打错了主意。
    袁术看向袁绍道:“你的意思是?”
    袁绍的目光中透露出一丝诡异的光:“叔父大人也活得太久了,他在的话,我们注定继承不了袁家的一切。”
    “袁基是我们的亲兄长!”
    袁术大惊失色。
    很多人以为袁绍和袁术才是得到袁家资源最多的两个人。
    实际上他们与袁基相比,什么都不是。
    袁基是袁家嫡长子,被整个袁家灌注了资源,升官速度如坐火箭一样,已经是九卿之一的太仆。
    相比之下,袁术前几年才是一个虎贲中郎将,袁绍更惨,只是个羽林监丞。
    因此只要袁隗袁基还在,那袁家的一切,他们都继承不了。
    包括他们在汝南的财产,官场人脉资源。
    因为他们没有资格调动。
    可袁隗袁基身死,那情况就不同。袁绍和袁术立即就是袁家主人,可以有资格调动一切。
    这就是差别。
    袁绍阴恻恻地看向袁术道:“有他们在,我们永无出头之日。如果他们死了,我们带兵进洛阳,就能够与刘备抗衡,到时候要是联合起来除掉刘备,我们两个,便是太师和太傅,这天下,也将是我们袁家之天下!”
    袁术的呼吸急促起来,说道:“你准备怎么做?”
    袁绍毫不犹豫道:“当然是当着各路诸侯的面,斩杀了董贼使者,向天下人宣布,我们不会屈服于董贼!”
    借刀杀人,还扬自己的名望!
    袁术眼眸里,同样闪烁出诡异的光来。


第四十七章 袁家
    各路诸侯得到袁绍和袁术的信,带着满脑子疑惑来到袁绍大营,不明白袁绍到底想干什么。
    甚至就连同为袁家人的袁遗也被蒙在鼓里,袁绍袁术根本就没有派人去通知他。
    同为袁家人,为何袁遗的地位不是很高?
    因为袁遗是袁隗兄长袁平的儿子,袁平早逝,使得袁遗根本没有享受到父亲的政治遗产,属于家族边缘人物。
    而且在袁家下一代当中,袁遗的才能并不出众,根据史料记载,袁遗更多的是文学与治理地方的才能,是个很纯粹的文人。
    因此这次来参加讨董联军,袁遗其实就是响应一下袁绍袁术,摇旗呐喊助威而已。
    袁绍和袁术,并没有打算考虑他的意见。
    借口也很好找。
    袁遗现在正和陶谦在数十里外的大谷关,并不在虎牢关外,可以以他人不在当作托词。
    如今聚集在虎牢关外的各路诸侯,只有青州牧刘备,度辽将军公孙瓒,豫州刺史孔伷,河内太守王匡,济北相鲍信,上党太守张杨,以及袁绍袁术曹操孙坚十人。
    其他袁遗陶谦乔冒刘岱张超张邈等人在南南战场,牵制董军兵力。冀州刺史王芬以及巨鹿太守韩馥则在邺城,负责后方粮草运输。
    所以袁绍袁术能够通知到的,也就刘备他们八人。
    通信之后,约过了半个时辰不到,刘备等八路诸侯来到袁绍驻扎在嵩山高地下的大营。
    嵩山巍峨高大,林木森森,袁绍的营帐就驻扎在山下的平地上,这里离虎牢关约六里地,就在刘备大营的正南方,隔了三里。
    袁绍和袁术已经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