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董卓军中却有战术大师徐荣,当下起身说道:“太师,关东群鼠来势汹汹,我等当迎头痛击,不能让人小瞧了我西凉军气势。”
董卓大喜道:“你打算怎么做?”
徐荣想了想,说道:“我看过地图,自荥阳而来,必过汳水,到时候太师可严整队伍,大展旌旗,以壮军威。我率军出城,埋伏于汳水林间,等关东群鼠先锋大军抵达,则全军尽出,歼灭鼠兵先锋,挫败鼠兵锐气。”
虎牢关位于荥阳西北二十公里,换算到汉代,差不多就是五十里路。其中黄河的支流汜水,就经流成皋县而过,所以这里又得名汜水关。
此关上面是黄河,下面是泰山,东面有泗水环绕,可谓险要至极。
而汜水往南流淌,又有一条支流叫汳水,又名汴水,并不是隋唐开凿出来的那条通济渠,而是汉朝时期的一条普通小河,河宽不过二十米,深的地方两三米,浅的地方刚过脚踝,并不能阻挡大军进攻。
后来曹操得知董卓迁都,以为虎牢关已经没人把守,就想着让关东群雄进兵,结果群雄畏惧不前,曹操便自己从荥阳出发,在这条汳水边上中了徐荣埋伏,差点死在这里。
所以这个地方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埋伏点。
听了徐荣的话,董卓立即道:“好,徐荣听令,命你带两部精兵出城,若事有不对,则立即撤离,可否明白?”
“唯!”
徐荣领命而去。
汉朝一伍为五人,有一名伍长。
一什为二伍,十人,有一名什长,统领两伍。
前后左右中五什为一队,五十人,有一名队长,统领五什。
两队为一屯,一百人,有一名屯长,统领两队。
前后左右中五屯为一曲,五百人,有一名曲长或者曲军候,统领五屯。
五曲为一部,两千五百人,有一名军司马,统领五曲。
两部为一校,五千人,有一名校尉。
前后左右中五部为一军,一万两千五百人,下携五校尉,统领者就是五官中郎将级别。
这大抵就是当时的军队编制,只是具体人数还是要看实际情况,毕竟汉末很混乱,随便拉起一支队伍就能成为一军。
比如卢植讨黄巾时,一个中郎将带一个副将加上五个校尉,本应该只有一万多人,他却有三万多人,可见很多时候编制并没有那么严格。
不过董卓军属于正规军,编制自然是很清晰的,所以董卓给徐荣两部人马,其实就是五千人。
这五千人当中,就有两名军司马,其中就有华雄。
徐荣领命而去之后,带着华雄的人马与另外一部人马,合计两部士兵,悄悄出城。
随着双方大军日益迫近,两边的细作探马早已经纷纷出动,嵩山附近,黄河沿岸,全都是双方的斥候,特别是离成皋县越近,到处都是董卓的探马,方圆数里内,光来往斥候骑兵,就有数百人之多。
双方探马斥候交锋,可西凉军的探马都是骑术高超之辈,弓马娴熟,往往联军探马还没靠近,就被一轮齐射,要么当场惨死,要么只能退避三舍,不敢靠近。
因此联军的斥候不得不放弃对虎牢关附近的探索,只能等孙坚渡河之后再做打算。
由于联军是在往西移动,所以他们只知道董军主力肯定在虎牢关,却并不知道徐荣出了城。孙坚一面派遣探马四处打探情况,一面带领士兵快速进攻,往虎牢关方向而去。
汳水离虎牢关不过四五里,非常接近,因为靠近嵩山山脉,附近山林茂密,水草丰茂,是一个很好的伏击点,所以孙坚也很谨慎,并没有快攻快打。
等到离汳水有二三里的时候,左侧林间,忽然喊杀声震天,冲出一标人马,为首大将怒吼道:“西凉华雄在此,谁敢与我一战!”
“果然有埋伏!”
孙坚的部将程普说道:“明公,不如先撤退,避其锋芒?”
孙坚大怒道:“我为先锋军,已在盟主面前立下军令状,怎么能不战而退呢,兄弟们,随我杀!”
“杀!”
身后大军如狼似虎地跟着孙坚上去杀敌。
之所以联军要从东面进攻,就是因为虎牢关前虽然有泗水环绕,森林较多,但地势比之其它关口要开阔无数倍,可以放置得下那么多人马。
因此双方实际上是在平原上作战,附近除了汳水以外,就只有一些小树林而已。
如此开阔的地形,正利于正面进攻。
孙坚一马当先冲了过去,丹阳精兵猛如虎,随孙坚杀入敌阵,与华雄的兵马交战在一起。
“当!”
两把大刀碰撞在一起,兵刃交接,磕出火星迸溅。
刚一交手,华雄就知道坏了。
因为他接到徐荣的命令是诈败,可他想试试孙坚的斤两,结果上来打了数回合,就觉得有些吃力,虎口震麻,没想到眼前的汉子居然如此厉害。
倒不是打不过,而是他发现这孙坚真的很强,自己短时间内根本拿不下他,甚至有被击败的风险。
而华雄只带了一千人,在开阔地带和八千丹阳兵一战是死路一条。
发现了这个问题后,华雄很快是诈败变成真败,狼狈地突出孙坚与程普黄盖祖茂韩当四部将的合围,高声喊道:“撤退,撤退!”
当下他的士兵丢下百来具尸体,武器和铠甲丢了一地,哭爹喊娘一般逃跑。
“追!”
孙坚大喊道。
程普劝道:“明公,小心有诈。”
孙坚以刀指向华雄的背影,大笑道:“德谋你看,那华雄丢盔弃甲,士兵惶恐不安,一看就是真败,哪里是有诈的模样,毋须担心,待我将这华雄拿下,斩了他的首级,立下头功。”
程普黄盖祖茂韩当四人也是跟随孙坚南征北战的老将,看了一眼,对方确实是真的打了败仗,并不是做伪,当下就不再劝阻,跟随孙坚继续追击。
这也算是阴差阳错。
徐荣只是让华雄诈败,佯攻一下即可,没必要真交手。
结果华雄立功心切,上手试一试。
这试试就差点逝世,直接假戏真做,导致士兵全面溃败,让孙坚判断出现了失误,以为他们是真败了,并不是诈败选择继续下令追击。
两边一追一逃,很快就靠近了汳水。
徐荣藏于林内,密切注意远方地平线上,华雄已经骑着马跑来,他身后的士兵一个个丢盔弃甲,狼狈不堪。
“这华雄搞什么,我让他诈败,没想到变成了真败!”
孙坚能判断出华雄真败,徐荣自然也是一眼看出。
丢盔弃甲倒也没什么,关键是士兵一个个不能这么惊慌失措,乱糟糟一片没有任何章法地逃跑。
因为诈败必须有组织有纪律,到了阵前后知道该做什么,这样才不会冲散后面的伏兵。若是真败,是会冲击自家伏兵军阵的,这是大忌。
“将军,现在该怎么办?”
徐荣另外一位军司马询问道。
“弓箭手准备!”
徐荣毫不犹豫地下达命令。
“可是那边。。。。。”
“我让弓箭手准备,没听见命令吗?”
“唯。。。。。”
摄于徐荣权威,那名军司马不得不去传达指令。
很快,华雄因为有马,跑得飞快,已经来到了汳水前,开始第一个渡河。
身后还有七八百士兵,被孙坚等人衔尾追杀,一路上逃散不知多少,等靠近汳水的时间,只剩下四五百人。
孙坚大军同样抵达,由于汳水就是一条普通小河,水很浅,几乎只到人的脚踝,淌水就能过去,几乎无法形成阻拦道路的障碍。
因此眼见成群结队的溃兵跟赶鸭子一样扑通扑通地往水里跳,马上就要逃到河对岸跑掉,孙坚大刀一指道:“杀!”
“杀!”
丹阳精兵同样冲下河,踩着浪花继续追击。
这河实在是太浅了,而且这一处又是河滩,最深的地方都不到腰,最浅的地方只到脚踝,两边根本拉不开距离。
当前面的溃兵才刚刚到河对岸边,还没来得及跑进对岸的树林时,追兵已经到了河中心。
看到这一幕,徐荣果断下令道:“射箭!”
“射箭!”
林中传令官纷纷大吼。
“不好,有埋伏!”
孙坚和四部将都骑着马,几乎都快杀到河对岸了,听到对面树林里传来声音,不由大骇不已。
顿时铺天盖地的箭雨洒落,不止是追兵,连那些华雄麾下的溃兵也一个个被射死。
先锋军人仰马翻,孙坚在四部将的保护下就往回撤,肩头还是中了一箭。
“撤撤撤!”
程普黄盖祖茂韩当一边护送着孙坚撤离,一边大喊。
先锋军一片混乱,而林间徐荣的四千伏兵尽出,将孙坚打得溃不成军,差点死在乱军之中。
若不是祖茂拿着他的头盔单人往东去,吸引了追兵,也许孙坚当场就要战死在这里。
第三十五章 虎牢关前
古代行军打仗可不是一窝蜂就冲出去的事情。
排兵布阵,都有讲究。
刘备能做出夷陵之战连营七百里的事情,其实就说明他对于布阵方面有缺失。
这一点上陈暮跟田丰可以帮他弥补,以孙坚为探路先锋,侦查敌情。
然后是左右袁绍曹操大军,一军从左面进入嵩山,占据成皋县南边五里外的嵩山高地,一军沿黄河岸,驻扎于虎牢关东北面的汜水河畔,做右军策应。
其他孔伷进军成皋县东南五里外的新安乡,韩馥进军成皋县东面五里外的汳水,王匡鲍信张杨等人则占据了城外的汜水。
虎牢关的地形其实很复杂,此关处于黄河与嵩山之间,南面是山区,东南面是一片平原,东面就是汜水,河对面是后世的汜水镇,此时是荒无人烟的一片森林,周围林木茂盛,山林葳蕤翠绿,风景优美,却是布满杀机。
由于北面是黄河,东面是汜水,那么联军的大军就只能布置在南面与东南面的平原之上,这地方就是后世的阀门之乡高山镇,把主力布置在这里,西面和南面是嵩山,北面是虎牢关,东面是汜水。
西面八方都被封死,看着像一个绝地,但实际上汜水河并不算太深,大军连绵驻扎,几乎将整个汜水河沿岸都给承包,按照联军构想,两岸会建造大量浮桥,供大军通行。
而刘备和公孙瓒的主力大军,将会驻扎于虎牢关三里外的一片丘陵地带,这里在后世位于沿黄高速通道南边,有数个村庄,是最靠近虎牢关的地方。
如此数股大军齐头并进,几乎从各个方向将虎牢关围得水泄不通,而且各部门单位协调有度,互为犄角,可以随时支援,并不混乱。
联军部队其实并不止二十万,随着后续部队陆陆续续抵达,总兵力已经接近二十三万左右,而且还在增加。
另外三股迂回部队带走了五万人,如今联军总兵力大概有十八万左右,浩浩荡荡,一望无际。
不过十八万大军看似很多,但经过陈暮田丰等幕僚的切割调派,已是井然有序,各路大军指挥有度,整个行军过程井井有条,非常顺利。
但当大军才刚启程没多久,所有的部队都没有抵达预定地点的时候,孙坚兵败的事情就传来,引起一阵骚动。
孙坚打仗猛如虎,所以他追击的位置已经很深,到了离虎牢关不过五六里外的汳水河畔。
而联军这个时候才刚出发没多久,离他至少有三十多里,尚不知道前锋情况。
之前说过,先锋军就是给大军探路用的,实际作用跟探马一样,都是给后方大军扫清障碍,查探敌情,以给后方大军做判断。
所以当孙坚兵败的消息传来,联军的攻势一时停滞,因为他们也不知道前面到底埋伏了多少人马,短时间内居然都停下脚步,不敢按原定计划继续前行。
“盟主!”
孙坚兵败之后,一口气跑了二十多里地,肩膀简单包扎,狼狈不堪地跑回中军,面见刘备,十分羞愧道:“我轻敌冒进,中了董贼埋伏,以至兵败,请盟主责罚。”
刘备见他肩头包扎的白布上渗出血来,连忙宽慰道:“文台为大军先锋探路,已经帮大军攻占了荥阳,劳苦功高,怎么能责罚呢?你受了伤,先去休养一番,之后还有恶仗要打,以后还得拜托给文台才是。”
孙坚感激不已,叩谢道:“多谢盟主。”
陈暮立即问道:“孙太守,不知敌军兵力如何,埋伏在何处,你军损失如何?”
孙坚答道:“敌军埋伏在汳水河畔,兵力不太清楚,可能约有数千至万人,我军追击之时,前后部队脱节,过河时被万箭齐射,后来我收拢部卒,只得五千余人,死伤或走散两千多。”
陈暮便对刘备说道:“大哥,看来这股部队只是董卓派出来阻击我先锋军的小股部队,并非董卓主力,如今各路大军疑而不进,可遣使命令他们继续出发。”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