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谋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谋伐- 第2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里当年还是汉孝康帝阅兵的地方,可惜早已物是人非,房屋遭到损毁,校场上已经是一片狼藉,风貌不再。
    梁冀园就在显阳苑旁边,门口的守卫自然认识曹操,见他轻装一人行来,有些奇怪地询问道:“曹校尉,何故又返?”
    “之前回去的急,到家后才想起来,却是有件事情忘了禀报太师。”
    曹操找了个借口。
    “现在是午时,太师怕是刚刚要睡去。”
    守卫随口提了一句。
    很多人都知道董卓的习惯,上午开完会后,中午吃完饭,要午睡那么一两个时辰,到下午才会取来。
    “我进去看看吧,事情挺急的,若是已然睡去那我便不打扰,若是没睡,刚好议事。”
    曹操下马将马匹拴在门口的木柱上,跨步往里走。
    “这刀。。。。。”
    守卫看了眼曹操腰间的刀。
    按照惯例,进府的时候是要解除武器的。
    这条惯例倒不是董卓亲自颁布的规定,而是一个约定俗称的规矩。
    之前有个侍御史扰龙宗,因为在董卓面前没有解剑,就被董卓残忍杀害。
    因此每次开会的时候,将领们到门口都会主动上交武器。
    守门也习惯了进门收武器,第一次见这么不拍死进董卓府还带武器的人确实少见。
    曹操解释道:“此刀乃是一口宝刀,我偶然得来,确是要献给太师。”
    “原来如此,校尉请进。”
    守卫让开道路。
    曹操阔步往里面走,表面不动声色,眼睛却是在四下观察,看看府内的守卫力量。
    一路来到后殿,询问了巡逻护卫董卓现在在何处,就到了小阁内。
    这个时候董卓正在后阁木塌上休息,往日贴身守卫的吕布并不在门口,昨日吕布出城之后,到现在还没有回来。
    千载难逢的好时机!
    曹操步入厢房,透过珠帘隐隐看到了木塌上那个肥胖的身影,狭长的眼眸中露出了一抹杀意。
    轻轻地踏入房内,撩开珠帘,右手缓缓地摸在了腰间刀上。
    呼呼呼呼!
    董卓鼾声如雷,浑然不觉杀机已近。
    曹操悄然静步,蹭地拔出七星刀,便要对着董卓的脖子上刺去。
    便在此时。
    “义父!”
    门外忽然传来喊声。
    董卓顿时醒来,睡眼惺忪,还处于一片茫然的时候。
    咚!
    只听到耳边一声清脆的声音,像是有什么东西磕在了木地板上。
    “嗯?”
    董卓纳闷不已,转头一看,却是看到一人单膝跪在自己面前。
    还未等董卓发问,曹操就立即双手捧起七星刀,说道:“太师,适才我回到家中,发现祖传宝刀一把,特来献给太师。”
    献刀?
    董卓还有点发懵,不太明白眼前什么状况。
    “义父,孩儿回来了。”
    门口吕布踏入房内,兴奋地道:“此去孩儿又掳来数十箱金银珠宝。。。。。。”
    “哦?”
    被吕布一打岔,董卓才回过神来,摆摆手道:“我知道了。”
    “曹操,你在这儿做什么?”
    吕布看向曹操。
    曹操忙道:“太师对我恩重如山,来此特为献上祖传宝刀。”
    “原来如此。”
    董卓看到那刀锋利无比,刀面反射着璀璨的光,接过来爱不释手地抚摸,大喜道:“好刀,孟德有心了。”
    曹操的后背上已经全是汗水,强忍着镇定道:“太师为国尽瘁,区区宝刀,算不得什么。”
    “哈哈哈哈。”
    董卓笑着道:“你送我宝刀,那我也不能小气,孟德啊,你想要什么,尽管开口。”
    曹操眼珠子一转,说道:“听闻太师西凉宝马迅捷如飞,刚好我那马匹老迈,不堪驱使,若太师能赐好马一匹,操感激不尽。”
    “此小事尔,随我去后园。”
    董卓哈哈大笑,别的西凉军没有,但要说起马匹,西凉军的绝世好马还是有不少。
    当下众人来到后园,马厩内有数十匹宝马,都是绝顶好马。
    曹操是下军校尉,属于南军中的实力派,如今过来献刀,显然是亲近示好之意,董卓觉得自己也不能小气,就打算赐给他一匹不错的马。
    马厩里数十匹马井然有序地列好,唯有一匹马十分暴躁,不时跳动,每当有人靠近的时候,就大发雷霆,用牙咬脚踹。
    曹操凝神看去,只见这马浑身漆黑,体态修长,没有一丝杂毛,不由一眼相中,问道:“太师,这马。”
    “这匹马叫绝影,在我西凉军中,也仅次于我儿奉先的那一匹赤兔马。”
    董卓笑着说道:“孟德若是喜欢此马,就自行牵去,只是此马性烈,西凉军中也无人能驯服得了它,你要多加小心。”
    曹操上前摸向这马,说来也怪,别人去碰,绝影立即甩头尥蹶子,曹操去摸,却是十分温顺。
    见到此情形,曹操大喜道:“多谢太师良马,请容许操试上一试。”
    “哈哈,去吧。”
    董卓笑着挥挥手。
    曹操将马牵出来,从后门出去,翻身上马,绝影十分配合地让他上了自己后背。
    “好马!”
    曹操欣喜不已,向董卓一拱手道:“那操就去奔驰一番。”
    “嗯。”
    董卓点点头,示意他可以走了。
    当下曹操一夹马腹,绝影如飞一般,消失在了大街上。
    “孟德还是很忠心的嘛,连祖传宝刀都献给了我。”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董卓忍不住感叹了一句。
    吕布高达30的智力飞速运转,随口提了一句:“义父,刚才我隐约见到曹操拔刀在你床前,似有行刺之意。”
    “什么?”
    董卓大惊失色道:“你怎么不早说?”
    吕布尴尬道:“适才忘了。”
    “来人,追!”
    董卓气急败坏,命令后门守卫追赶。
    到绝影马本就是仅次于赤兔的存在,这个时候早就没了影子,如何能追得上?


第二十二章 偷梁换柱
    曹操刺杀董卓失败后,飞一般地逃离洛阳。
    洛阳城外的亭中,卢植早已经在等候。
    见到他过来,卢植连忙上前询问道:“如何?”
    “失败了,还丢了你那把宝刀。”
    曹操一脸羞愧。
    卢植摇摇头:“无妨,现在既然失败,还是赶紧逃离洛阳为妙。”
    那把七星刀就是卢植的,当初破黄巾时,攻破曲梁城,曲梁守将严政就把这把刀献给卢植。
    后来卢植与董卓密谋刺董,卢植就把七星刀给了他,结果刺董变成了献刀。
    听到卢植的话,曹操点点头:“嗯,我要归故里,发脚照,号召天下诸侯共讨董卓,匡扶汉室。”
    “此去凶险,应当乔装打扮,改名换姓,专走小路,不能走大路,孟德可否明白?”
    卢植小心叮嘱。
    “明白。”
    “那我二人就此风流云散,尽快走吧。”
    说罢,二人互相道别,各自离去。
    卢植北上要回家乡涿县。
    曹操南下去谯县。
    两人虽然方向不同,但心中对汉室江山的忠诚依旧没有变。
    这一点,将来卢植到死都没有忘。
    而曹操则在眼见大厦将倾,汉朝覆灭在即的时候,早已经忘了初心,从汉室忠臣变成了奸雄,令人唏嘘。
    两人逃跑之后,董卓大发雷霆,一边下达追捕令,一边派人追击,四处搜索。
    可惜二人都是走小路,没有走大路,追兵一无所获,无功而返。
    至于曹操跑回故里,招募兵马准备讨董那就是另外的事情。
    而这一边,陈暮的计划也悄然在进行。
    几日之后,洛阳东市大街,半夜三更,陈暮王钧张飞三人乔装打扮,行色匆匆地回到了酒楼。
    因为是半夜,且东市又是在城外,因此根本没有巡逻士兵发现,无人注意到他们。
    酒楼大门悄悄打开,刘备关羽已经在酒楼大堂内等着,见到他们回来,二人连忙迎了上去。
    “三弟四弟,相衡,陈留王呢?”
    刘备看着他们出去的时候只有陈暮张飞两人,回来的时候只多了王钧一人,忙不迭焦急询问。
    王钧小心翼翼地看了眼陈暮,没有说话。
    陈暮叹了口气,发挥自己奥斯卡级别的演技说道:“去晚了一步,可恨那董贼,在我们与相衡联络之前,就已经派人毒杀了陈留王。”
    “啊。”
    刘备倒退了一步,悲伤哀恸道:“怎么会这样。。。。。。我对不起先帝啊。”
    说着说着,眼泪又一次掉下来。
    关羽喟然长叹,上前安慰道:“大哥,莫要悲伤了,至少当今少帝还在,我们应当想办法把少帝救出来。”
    “对,还有当今天子。”
    刘备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希翼的目光看向王钧:“相衡还有办法进宫将少帝带出来吗?”
    王钧摇摇头道:“我没法再进宫了,昨日董卓派人毒杀陈留王时,我恰好过去,本想救出陈留王,刚好与他的人撞见,恐董卓疑我有异心,我才半夜跑出来。”
    “可恨!”
    刘备一拳头砸在桌子上,气恼道:“那董贼残杀百官,毒杀陈留王,焚烧宫室,盗先帝陵,劫掠财富,我却只能干看着,我好恨呐,恨不得生啖其肉,生饮其血!”
    陈暮劝道:“相衡逃出宫内,唯一的常侍跑了,董卓必然怀疑,天子身边都是董贼的人,我看想营救天子,已是千难万难,不如还是早做打算,星夜离开洛阳,回青州召集义兵,讨伐董贼为上。”
    一旁的掌柜忽然说道:“最近几日恐怕不能出行,白日我命帮工去粟市买米,听闻有个叫曹操的人行刺董卓失败,董卓派兵马全城搜捕,四处戒严,各道路怕是都有兵马看守。”
    “我说之前四弟说要等天黑才能回来,原来是这样。四弟也真是,既然城内戒严,就跟我说嘛,害得我以为出了什么大事呢。”
    张飞随口嘟囔了一句。
    陈暮瞥了眼张飞,还好这件事没让三哥参与,不然老大哥刘备肯定要追问刘协的下落。
    是的,刘协被救出来了,只是被陈暮藏起来,并没有带回来。
    整个事情的经过也很简单。
    他们是昨天出去的,虽然张飞当保镖,但因为一些事情不方便让他看到,陈暮就安排他去了一处军情司暗桩,骗他说是之前自己在洛阳当官时的一个住处。
    后来趁着张飞睡着了,陈暮才从暗道里与军情司的人接头,最后与王钧联络上,将早就准备好的一具小孩子尸体运入宫内。
    要想弄到一具小孩子尸体可不太容易,好在陈暮早就做好了准备,让军情司的人四处打探谁家有小孩去世。
    这年头小孩早夭的情况屡见不鲜,花费一笔重金就能买来。毕竟乱世中卖儿卖女,甚至互相吃对方子女的情况也不算少见,买一具小孩子尸体并不算什么。
    一切安排妥当,小孩子尸体则跟着阎忠的马车进入了宫里,到了永巷后,王钧支开永巷的宦官,阎忠支开守卫,二人抬着尸体进了永巷。
    刘协虽然很诧异眼前忽然发生的情况,但他为人聪慧,阎忠都不需要太多解释,他就乖乖听话,藏进了阎忠的马车之中。
    而阎忠王钧二人就以一招李代桃僵,瞒天过海的计策,将尸体偷梁换柱,取代了本应该被毒死的刘协。
    这一切计划顺利得不可思议。
    不过顺利也很正常,因为阎忠是董卓集团中的高级卧底,按照地位,还在李儒之上,属于西凉军中最少排名前五的人物。
    虽然董卓也很看重李儒,但阎忠还有一个不可取代的身份。
    那就是武威姑臧人。
    西凉军中武威姑臧人特别多,像西凉军将领级别地位最高的五个人,牛辅、董越、段煨、胡轸、徐荣,里面有四个都是武威姑臧人,只有徐荣不是。
    汉人同乡观念强烈,大家都是姑臧老乡,阎忠跟他们的关系自然非常不错。
    因此不管是在谋士当中,还是在将领当中,阎忠的地位都特别高,方方面面的人都会给他面子,不敢轻易得罪他。
    这样八面玲珑的人,没有人会去想他是陈暮的卧底。毕竟就连董卓自己,也采纳了阎忠的毒计。
    如谋害太皇太后,毒杀何太后,用的毒药,都是他进贡而来,自然没有理由怀疑。
    所以当阎忠顺利完成任务,坐着马车回去的时候,董卓甚至都没有派人检验一下,只是询问了一句,就随口说了声让人把陈留王的尸体运到城外去安葬了事。
    不要觉得奇怪,因为历史上李儒在毒杀刘辩的时候,也是这么做的,毒杀刘辩之后,尸体就拉到城外草草掩埋,根本没掀起什么波澜。
    从这一点上来看,董卓藐视皇权,心里根本已经把被废掉的皇帝不当回事,狼子野心,可见一斑。
    而且阎忠又是董卓信任的人,除了董卓之外,其他人也不敢查他。
    因此阎忠非常轻松地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