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荣说道:“意思就是选择权给我们,要么和他们打一场,要么他们就先走一步了。”
“可是一夜疾驰,将士们又累又困。”
“这正是他要的结果。”
徐荣的脸色也愈发地黑了起来:“也许这个时候,他的人正在呼呼大睡,等我们到的时候,趁着我们远来之师,十分疲惫之际,就一举进攻我们呢。”
“那我们不去呢?”
华雄又问。
“不去的话,就可以回洛阳复命了,他已经将我们甩得太远,我们不可能追上他们去蒲阴。利乾即便控制住了陈氏宗族,大军压境,怕也得乖乖就范。”
“那我们假装去,到半路上睡一觉,养精蓄锐之后,再与他一战。”
“你真是神人也。”
徐荣像是看傻子一样看着华雄,人家明天就走了,自己光赶路就得一天,再睡一觉,等睡起来后,人家估计都快进常山国了,哪来的时间给他们。
陈暮明摆着,就是逼他们现在就做决断,要么你们过来和我打一场,要么我们明天就走,你们自己看着办。
偏偏徐荣的军队昨晚奔波一夜,已经十分疲惫,人家以逸待劳,这仗没法打,去了必输。
可不去人家北上,任务失败。
去了打败仗,不去就在时间与距离上落后,无法完成自己的任务。
这就是所谓的两难境地。
也许有人说,你可以先睡一觉,半夜起来急行军赶路,第二天早上到,不刚好遇上即将启程的陈暮?
或者你可以先急行军赶路,半夜到武安,睡一觉,第二天早上再进攻白壶谷也行。
这两个办法先不说有些想当然了,因为人家不一定会按照你的意愿来,主动权现在在陈暮手里。
单说时间上你根本没法把握得那么精细,七十多公里,急行军得五六个时辰,现在已经是下午,睡觉四个时辰,那就是半夜子时起来赶路。
五六个时辰的行军时间,要接近第二天中午才能到,到的时候人家早走了。
就算你让军队只睡三个时辰,早一点到,即便人家没有走,睡眠不足加上长时间行军,军队战斗力也堪忧。
所以这一仗,除了兵力以外,天时地利人和没有一个占优势。
徐荣不仅败在智力不足,被陈暮耍得团团转,也同样败在对于这一片地形、距离完全不熟悉,吃了不是本地人的亏。
“那照你的意思,去了是输,不去也是输,那还不如不去了吧,至少不去不用打仗。”
华雄想了想,觉得还是不去为妙,反正他不是主将,任务失败,罪责也轻许多,主要承担责任的人,还是他的上司徐荣。
听到他的话,徐荣脸色更加难看了几分。
徐荣在西凉军中的地位其实不低,还在李傕郭汜等人之上,仅次于牛辅、董越、段煨、胡轸四人而已。
因为目前他们五人都被任命为中郎将,其他李傕、郭汜、樊稠、张济等人只是校尉。
至于华雄李蒙王方杨整修等人,则是更下一层级别的武将,相当于军司马。
如果按照当初卢植打黄巾的战将部署情况,那徐荣牛辅董越段煨胡轸五人的地位就是卢植。
李傕郭汜樊稠张济四人的地位,就是鲍鸿伍孚种辑王子服吴兰五校尉。
华雄李蒙王方杨整修等,就相当于校尉旗下的军司马孟震。
徐荣与华雄之间,差了整整两个级别。
所以这次任务,失败了受到牵连的,不会是华雄这样的中层将领,而是徐荣这样的高层将领。
一不小心,就有可能降级,从李傕郭汜等人上司,一下子变成同僚,甚至下属。
这是心高气傲的徐荣不能容许的事情。
因此他思索了一会儿,忽然说道:“去,为什么不去?我们就来个将计就计。”
“将计就计?”
华雄一头雾水,问道:“怎么打?”
徐荣转头看向信使道:“你说庞太守已经准备好了魏郡的郡兵?”
之前他调集周边郡兵的时候,只有庞勃推脱魏郡青壮已经被朱儁调走,征辟需要一定时间,没想到现在终于完成集结了。
“是啊。”
信使答道:“太守说,朝廷命令下达的时候,就已经在征辟,昨日刚刚集齐,有四五千人。”
“很好。”
徐荣满意地点点头,对信使道:“向庞太守传我将令,命他带人前往武安先驻扎,等我大军抵达之后,再听我调遣。”
说罢,他的目光看向远方。
烈日灼灼,夏风徐来。
这四五千人马,将给予陈暮一个意外之喜。
第八十六章 战术
“如果徐荣要打的话,肯定会让庞勃带魏郡的郡兵过来。可惜徐荣做梦都想不到,这是我让庞太守安排的。”
陈暮站在山岗上指点江山,挥斥方遒,对左右胡勇阿大阿二张龙赵虎等亲卫道:“到时候徐荣一定会让郡兵连夜进攻,让我等以为这是他的主力,等我伏兵尽出之际,他的主力再忽然杀出,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
“哇,还挺阴险。”
一旁张飞咂了砸嘴,然后鄙夷道:“可惜还是个傻瓜。”
那是因为我聪明。
要是换了你来,肯定会中计。
陈暮在心里翻了个白眼。
三哥怕是一直跟在自己身边太久了,导致每次敌人战术被自己识破的时候,都觉得好像没什么大不了。
实际上要是没个聪明人帮忙点破,真到了那个关口,三哥也得上当受骗。
说起来,自己三哥这脑袋瓜确实偶尔会灵光一现,虽然大多数时候还是糊涂,比如在徐州的时候,就被吕布花式打败。
但要是遇到张郃的时候,莫名其妙就变得十分神勇。
看来自己三哥打张郃是有一手的,正所谓莽夫克高手,花里胡哨的阴谋诡计再多,都不如铁头娃一头莽到底有效。
至于为什么在徐州的时候不灵光,大抵是因为吕布比张飞更莽。
没办法。
谁让人家吕布是汉末战力天花板呢。
人家吕布的武力值之所以是100,是因为天花板的武力值只有100。
而自己二哥三哥的武力值一个99,一个98,是因为他们只能到99和98。
三嘤战吕布,三个打一个都只能击败而不能击杀。
就是最好的明证。
看来以后遇到吕布,千万不能让二哥三哥单独上。不然,还真有危险。
陈暮一边在心里胡思乱想,一边继续说道:“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假装中计,然后将他往北面谷口引,引到真正的埋伏点,再全军杀出。”
“哇,更阴险。”
张飞夸了一句。
陈暮:“。。。。。。”
都不知道自己三哥这是在夸还是损。
“此战三哥和我都得冒头,不然徐荣不会上当,不过。。。。。。”
陈暮转头看向胡勇:“阿勇啊,你身材和我相当,送你一身漂亮衣服你穿不穿?”
胡勇:“。。。。。。”
让我冒充你就冒充你呗,何必拐弯抹角的呢?
读书人就是虚伪。
“穿!”
胡勇毫不犹豫地回答。
大不了就是一死,自己早就愿意为四位将军献上自己的生命。
陈暮笑道:“放心,不会死的,记得撤的时候,第一个跑,不要犹豫,要果断,不然徐荣可能会怀疑。”
“唯!”
胡勇笑着回答,冒充四将军这事,果然是个轻松安全的活计,连逃跑都是第一个,还是奉命逃跑,完全没有上战场的风险嘛。
“嗯,就这样安排。”
陈暮满意地点点头,万事俱备,只欠主角。等徐荣到了之后,自己一定会给他一个大大的惊喜。
。。。。。.
。。。。。.
徐荣是怎么做的?
他命令曲梁易阳斥章等地县令,征集马车驴车牛车等车辆,让士兵在车上睡觉,一路颠簸着去武安。
又命令赵国巨鹿清河安平等地郡兵两万余人,步行赶往武安外围布防。
之前说过,徐荣的军队与各地郡兵作息是反的。
这意味着如果徐荣命令这些郡兵急行军赶路,在本身就不是精锐,而都是老弱之兵的情况下。
这些郡兵抵达武安后,又累又困,几乎毫无战力可言。
所以徐荣只是让他们做外围布控,真正的主力,还是自己与魏郡兵马。
但自己的主力休息也是个问题,哪怕利用马车赶路,可官道路面都是夯土,高低不平,士兵根本没法得到充足休息。
如此南军将士怨声载道,但徐荣强行下令,逼着他们走。
南军将士无奈,只得听命。
现在至少他们还有马车坐,总比以疲惫之躯,强令急行军,又立即投入战斗好得多。
所以目前来说,在大家都接受的范围,徐荣总算是解决了如何抵达武安,还能让士兵勉强保持战斗力的问题。
花了五个多时辰,总算是赶到了武安县,此时已经是鸡鸣三刻(半夜2点钟)。
徐荣一边打起精神,吩咐士兵原地休整睡一觉,一边找来邺城太守庞勃,邺城离武安近得多,庞勃比他们早到一个多时辰。
其实这个地方只是属于武安县,但并不是在县城,而是在邯郸的西面,武安县城的南面,邺城的西北面。
后世这个地方的地理位置,名字叫做峰峰矿区,而在当时叫做鼓山,再往西,就是龙凤山。
庞勃已经在鼓山下驻扎营地,等徐荣华雄到了之后,引他入营帐议事。
“太守,此次幸赖有你,不然就难了。”
进入营帐后,三人就坐,徐荣颇有点感激地道了句谢。
庞勃心道自己才给陈暮报信你来了,你就谢我,整得我挺不好意思地,于是答道:“都是为了替朝廷效力嘛。”
“此战过后,无论结果,我都会向朝廷为太守请功。”
客套话说完之后,徐荣又问道:“对了,是否已经派人去谷中打探情况?”
来时徐荣已经问清楚细节,知道陈暮已经在白壶谷设伏。
“夜半三更,我怕打草惊蛇。”
庞勃解释了一句:“而且我其实才刚到没多久,营寨也才刚刚扎下。”
“那就好。”
徐荣放心下来,要是被陈暮刺探到了自己这边情况,说不好陈暮会提前走了。
因为这个时候陈暮的士兵是养精蓄锐的,自己的士兵九成九都是疲惫之师,现在就指望着再拖延一两个时辰好好休息一会儿呢。
“如今已是夜半三刻,再过两个时辰,到日出三刻时(早上6点),天色就会放亮,我们应当那时进攻。”
徐荣布置战术道:“到时天色必然是蒙蒙亮,依旧看不清楚。太守的郡兵为先锋军,先入山谷之中,等敌人伏击之后,我等主力再上,必然能将贼军一举击溃。”
“嗯?”
庞勃皱起眉头:“那样我的士兵岂不是去送死吗?”
徐荣淡淡地道:“太守,慈不掌兵呀。更何况,朝廷诏令,命令我统领各地郡兵,这是天子与太皇太后的旨意,难道太守要抗令不成?”
“不敢不敢。”
庞勃连忙道:“那就听徐将军部署便是。”
无所谓了。
反正自己与陈暮也都是演戏。
到时候中伏之后,自己马上下令撤退,安排一些亲卫大声喊自己败了,佯装溃败就行。
徐荣安排了战术,也同样回去睡觉,奔波了十多个时辰,他也得休息一会儿了。
第八十七章 陈子归束发弃袍
中平六年七月初,魏郡邺城西北五十余里外的鼓山。
日出二刻,天空灰蒙蒙的,凌晨的雾气还未彻底消散,远方的山峦被若有若无的白雾笼罩,仿佛一缕轻纱盘绕在山间。
总算好好休息了两个时辰,勉强恢复了精神的南军将士与西凉铁骑开始悄无声息地起床穿戴盔甲。
军营当中窸窸窣窣的响声不绝,鼓山离龙凤山还有数公里距离,徐荣的一切军事指挥行动也都是在半夜三更秘密进行,他就不信陈暮这样还能侦查到他。
当突袭的命令传达给每一位南军士兵的时候,虽然昨天在马车上勉强休息,之前又睡了两个时辰,但一路的颠簸实在让人不好受。
不过总归是南军精锐,军心士气倒还没有离散低迷,五千士兵上下齐心,紧锣密鼓默不作声地开启了准备工作。
清晨的雾气环绕着山谷,朝阳还未初升,东方的天际就已经升腾起辉煌灿烂的早霞红光。
一列列的士兵缓缓走出军营,在各底层中层军官的指挥下,整齐地排好队列,他们手中握着长矛,腰间佩戴环首刀。而西侧的平地上,两千西凉轻骑也已经准备好。
西凉轻骑不像步兵那样穿了由铁片覆盖制作的小札甲,他们是穿皮甲,这样马匹的负重就非常低,能够全速发挥出轻骑兵的机动性。
而他们的主要武器也从斩马刀变成了小铁锤,背着弓箭,马侧悬了箭筒,可以远程,也可以近战。
很多人以为汉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