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来刘备当初只是他手下部将,现在混得快跟自己平起平坐,让董卓很不爽。
二来董卓入京以后,刘备集团屡次跟他作对,让他心中忌惮。
于是就不顾一些人劝阻,执意要抓陈暮威胁刘备。
这一日徐荣抵达邺城之后,王芬和庞勃就前去迎接,在城外看到五千人部队正快速向着邺城而来。
这五千精锐步卒是南军兵马,现在隶属于董承麾下,被董卓借过来用用。
毕竟董卓的部队成分复杂,除了他自己的五千嫡系西凉军以外,其他部队都是河西关中豪强的部队,这些人战斗力一般,没法用来做追敌队伍。
徐荣到了之后,王芬与庞勃接他去了刺史府议事。
虽然论起官职,徐荣现在只是被新任命为五官中郎将,秩比两千石,王芬是六百石刺史不用多说,但庞勃是两千石郡守,比五官中郎将职位高。
但人家怎么说也是奉中央政令,因此徐荣坐在主坐之上,开口询问道:“如今冀州兵力部署如何?陈暮到了哪里?”
他早就派人给邺城传达了朝廷诏书,让王芬以冀州刺史部的命令,召集各地郡兵前来围剿。
王芬虽然拖拖拉拉,但朝廷的诏令还是不得不执行,回答道:“已经传递下去,只是各地兵马调动都需要时间,恐怕来不及赶上。”
徐荣摇摇头道:“赶得及,陈暮张飞的兵马都是重甲骑兵与辎重步兵组合,每日行军速度极慢,我已经派先锋军华雄轻骑追赶,他们这么大目标,隐藏不了,只要被华雄追上,纠缠住拖延时间,我们就能将他们合围住。”
“呵呵,既是徐将军所言,那定是相差不多的。赵国巨鹿清河等地郡兵已严防死守,将北去的主要道路全部截断,陈子归与张翼德已是插翅难飞,我等也毋须忧虑,今日为徐将军接风,不谈军事。”
庞勃呵呵一笑,不想跟徐荣谈这些事情,反正他们魏郡的兵马自从被朱儁带走之后,已经所剩不多,徐荣就算让他们魏郡出兵,他总归是能找各种各样的借口来抵触。
徐荣却雷厉风行道:“饮宴就不必了,王刺史,可有魏郡赵国一带的舆图?”
作为刺史,他手里不仅有二郡舆图,还有冀州全地舆图。
王芬诧异道:“徐将军要舆图做什么?若是想要行军问路的话,冀州交通发达,四面八方都是官道,各县城互通有无,顺着官道一路去便足矣。”
关东区域跟关中西北地区比起来,简直像是天堂,位于黄河中下游,坐拥数个大平原,一望无际,人口众多经济发达,早在上古时期,就是人类的主要发源地,不仅纵横阡陌,道路也非常整齐,各郡、县乃至乡之间,都有道路,十分方便。
如果徐荣不认识路,想要北上赶路的话,甚至都不需要什么舆图,只要沿着一个方向走,只要不无脑到进入西面的太行山区,其它地方到处都有官道给他行军,有没有舆图根本不重要。
然而徐荣坚持道:“我自有用处,请刺史帮我寻这两份舆图来。”
王芬见他态度坚决,便道:“那我去让人寻来。”
说罢让刺史别驾去取。
等拿来了舆图,徐荣展开舆图观察,心里默默思索。
按照他对陈暮的行军速度与路径推测,这段时间,陈暮的部队应该已经抵达邯郸以北,正常走的话,肯定是走易阳广年渡过洺水,然后北上南和襄国进入常山国与中山国。
这条路线主要是一条直路,直接北上就能到蒲阴,而且需要过的河流与城镇比较少,不用担心暴露痕迹和耽误时间。
要是走巨鹿那就是走冀州中部区域,那里水系较多,城镇较多,万一各地县兵与郡兵接受朝廷的命令,反而围攻骚扰他们,那就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所以即便是徐荣自己来选的话,他也会选择这条路线北上。等接应了自己的宗族,则再通过渤海郡南下至平原郡,就进入青州地界,到那个时候,董卓就算想追捕陈暮,也得看刘备的脸色。
因此徐荣知道,自己要想完成董卓的命令,把陈暮张飞这伙人抓起来,威胁刘备,赵国这一代就是主战场,一定不能让他们继续往北。
“这里!”
徐荣看完舆图,指着易阳——广年——南和——襄国这一条线说道:“这一代是至关重要的区域,必须派兵驻守。传令,赵国兵马驻扎在襄国,巨鹿兵马驻扎在易阳与广年,清河兵马驻扎曲梁!”
“唯!”
左右士兵奔出去传令,因为有诏书在手,各地留守郡兵尽归徐荣统率,董卓又颁布赏赐,谁能抓住陈暮,升官赐爵赏金银珠宝。
因此冀州其它地方非党人的官员,乃至有贪婪的党人官员,估计很乐意配合董卓的这一次行动!
第八十章 陈暮之计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这一次徐荣的部署安排,与当初黄巾兵的兵力驻防情况还挺相似。
只是当时黄巾兵是兵多,于是各地县城都有驻防,而徐荣则是特意在这一代沿线扎了一个口袋阵,不管是形势还是意义,与当初都不相同。
至于当初黄巾十分看重的巨鹿广平等地,徐荣反而不在意。
事实上要是陈暮带着重骑兵跑到巨鹿广平一代,徐荣做梦都会笑醒。
因为冀州中部地区虽然有广袤平原,可水系实在太多。
大陆泽就不用多说了,漳水洺水滏水湡水四条河流或是发源自太行山,或是发源自并州山西,过冀州南部地区,在中部地区一路往东北方向,最终从渤海郡注入渤海。
这意味着陈暮张飞的重骑兵如果走冀州中部地区,光大型河流他们就得淌过十几条,小型河流与支流不计其数,夏季汛水季节,没桥怕是要连人带马冲走。
反观走赵国西部,也就是沿着太行山一代,走赵国进入中山国这条路线的话,不仅沿途人口稀少,而且只要跨过滹沱河水系,就能抵达中山国。
虽然沿途山势地形可能不太好走,没有城镇就难以补给。但有意思的是,太行山脚有张燕的黑山军开设的乡镇集市,补给不是问题。
因此徐荣的部署情况,实际上就是各地郡兵防守东面,防止陈暮走赵国腹地去,而徐荣则打算以自己的兵力加上华雄的骑兵,尝试在武安南北,也就是太行山南段附近,截击陈暮,形成包围圈,让他们无法北进或者东逃。
这个策略可谓天衣无缝,如果陈暮真的一心向北的话。
当然。
为了逼陈暮一心向北,徐荣还下了另外一条命令。
那就是给中山相下令,派兵前往蒲阴,抓捕陈暮在蒲阴的宗族家人,近亲全部掳走。
如今的中山相叫利乾,是张纯的继任者,张纯被调走后,利乾买通宦官,当了中山相,现在董卓上位,自然巴结董卓,甘于听命。
做完这一切部署,派出各路轻骑八百里加急飞奔出去,前往各郡传令,徐荣就觉得应该无碍,放心大胆在邺城休整。
结果不到半日,就被打了脸。
华雄的轻骑其实并没有到邯郸,而是从临漳前往邯郸的路上,中途往西,去了武安方向。
结果在半路上,武安附近的响堂山山区被陈暮打了个埋伏,损兵折将百余人,不仅自己的副将没了,甚至连华雄本人都差点被俘虏。
华雄打了败仗,马不停蹄派人回头给徐荣报信,由于邺城离邯郸总共不过百里,轻骑纵马狂奔,两个时辰就能抵达。
所以徐荣下午到的时候,晚上他就得到了这条信息。
在发现自己虽然判断没问题,但华雄并没有完成拖延纠缠任务,使得易阳方向的口袋阵还没有扎好,军队没有布防,有让陈暮张飞逃离易阳北上襄国的风险后。徐荣当机立断,下令队伍连夜出发,赶往邯郸。
半夜抵达邯郸,华雄羞愧地来见徐荣道:“将军,我中了埋伏。”
“无妨,说说之前遇到的情形。”
徐荣快步进了华雄的军营中,二人来到营帐中商量。
“陈暮行军速度不快,我一路追击,沿途询问百姓,得知他们的踪迹,知道他们往西去了武安方向,就快步追赶,哪料到进了山区,看见张飞,张飞身后尘土飞扬,有奔马声音,我怀疑是埋伏,于是撤退。”
华雄叹息了一声,继续道:“谁知前方的伏兵不过是虚兵,只有二十余人拖拽树枝奔马,溅起尘土。真正的伏兵已经到了我们身后,自易阳方向的乡间小道奔来,杀我们个措手不及。”
徐荣沉思道:“你已经做得很好,现在我们可以确定,陈暮应该只是虚晃一招,往武安方向是死路一条,他最终的目的,还是前往易阳,从那里渡河往北而去。”
华雄忙道:“不是,将军不知地形,我听说在武安以北有个苏人亭的地方,那里虽无桥梁,却有渡口,可以乘船过河。”
“什么?”
徐荣大惊失色,连忙翻来舆图,经过华雄指认,发现从武安可以渡过洺水,从苏人亭可以过湡水,这样就能绕开襄国县,也就是后世的邢台市,北上抵达常山国。
邢台市的人应该都知道,邢台西面就是莽莽太行山区,这片区域在汉朝人迹罕至,当初陈暮带着刘备南下投奔卢植,就是走的这条路线。
如此就绕开了冀州中部地区人口稠密、水系发达的区域,穿过常山国,迅速就能抵达蒲阴,接走陈氏宗亲。
想到这里,徐荣马上命令道:“连夜进军,兵分两路。”
“如何行军?”
华雄问。
徐荣指挥道:“我带人去武安,你带一千骑兵往易阳方向去,尽量拖延,我已经各地郡兵过来驻守,必然能逮到陈暮。”
“唯!”
华雄领命而去。
当下,二人部队连夜赶路,分头行动,各自都想在陈暮的前面将他截住。
而这个时候陈暮现在在哪里?
他进入河北以后,其实要北上的路线跟徐荣分析的一样,只有这两条,一条从武安,走当初他与刘备绕开黄巾主力时的路线,反向北上。
二是走易阳广年附近渡河,再走襄国。
古代要想渡过一条大河不容易,因为很多河都没有桥梁,要想过河基本靠渡口乘船。
这一点即便是二十世纪,新中国成立也是如此。
到八九十年代的时候,很多地方的河流都没有修建桥梁,过河还是得靠轮船摆渡。
广年如今有唯一的一条过洺水的桥梁,当初卢植进军,就是趁着黄巾军没有反应过来,一夜连下六城,抢在黄巾毁桥之前渡河。
除此之外,广平曲周一代,张角逃跑的地方,倒也有一座桥。
张角跑过桥后就被毁坏,导致刘备没有抓住张角,所以至少目前来说,只有广年有桥梁渡河,不然洺水横跨河北,除非陈暮会飞,不然不可能北上。
武安在洺水以南,倒没有桥梁过去,可武安作为县城,自然是有渡口的,毕竟武安以北的平原地带很多乡镇归属于武安县。
因此自武安乘船过了之后,就可以再从苏人亭渡过湡水,绕开徐荣布置的东面易阳方向防线,轻松进入常山。
不过徐荣也怕这是陈暮又一次虚晃一枪,因此干脆兵分两路,一路去武安,一路去易阳。
这样两边道路都堵死,前面又有一条夏季水势猛涨的大河拦住去路。
除非陈暮往南去。
然而徐荣做梦都想不到,陈暮确实往南去了。
当他从邺城北上到邯郸,再从邯郸兵分两路,一方往西北,一方往东北的时候。
陈暮已经带着部队,避开人来人往的白日,黑夜行军,到了肥乡。
这是什么?
这是避之以实,就之以虚。
正面打不过你,咱就迂回绕远路。
而且还是晚上走,等到了肥乡之后,陈暮看着瑟瑟发抖的肥乡县城,一边命令士兵休息,一边心里估算着肥乡派人去传信的时间,心中暗暗算计。
古代信息不发达,等肥乡派人通信告诉徐荣的时候,恐怕自己早就都快跑到清河郡了。
虽然沿途县城已经收到命令,不欢迎自己,一路上四千人的部队补给,是个老大的难题,但有些地方肯定没问题。
比如魏郡的陶馆县,那里的县令对自己老大哥可是很佩服的,暗中相助肯定可以。还有清河郡的豪强崔氏,那是自己的门徒,也没问题。
更重要的是,清河旁边过去就是平原郡,那边还有老大哥帮忙,要人有人,要物资有物资。
陈暮要想真的跑,这个虚晃一枪,足够他从清河北上到安平国,进入中山国,到时候徐荣在自己屁股后面吃灰。
不过陈暮却并不想走。
因为他的计划不是要甩掉徐荣这股追兵,而是拖延徐荣的时间,让自己蒲阴陈氏宗族尽快撤离。
陈暮很清楚,现在董太后当政,天下不会出现反董情绪。
所以地方肯定还是会听从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