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谋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谋伐- 第1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四弟已经埋伏好了吗?”
    “埋伏好了,就等他们逃跑的时候撞个正着。”
    “那我们也追上去,杀个痛快。”
    张飞嘿嘿一笑。
    那华雄确实有点水平,要知道自己那力气本身就不小,再加上有马镫借力,寻常人被自己一推,怕是连人带马都得被掀翻。
    没想到那华雄居然只是被打落了刀,在马上翻个身还能驾马逃跑,西凉人控马的水平,确实比幽州人厉害。
    这个时候陈暮正在邯郸以西一处连绵起伏的丘陵之中埋伏,成群结队的战马躲藏在野地之中。
    等华雄的队伍过去之后,他们才从几里外的山林野地里钻出来,在宽阔的官道上列好队伍等敌人回头。
    这一战打的是心理战术,陈暮这边是以逸待劳,他料定华雄的轻骑不敢与自己的重骑相抗,必然会仗着轻骑速度折身逃跑。
    于是他就将人马牵至野外山地躲藏,等华雄回头的时候,正好与他们遇上。
    也许有人奇怪,带那么多辎重和马匹可以进入山林吗?
    然而当年我军四渡赤水,飞渡金沙江的时候,三万多人,同样带大量辎重和马匹,靠着一双铁脚板,可是在贵州云南那样山势比眼下还陡峭十倍,百倍的地形迂回穿插作战。
    甚至在过金沙江的时候,马匹都变得四项全能,学会了跳水、游泳、坐船等多项技能,那难度可比现在高了万倍不止,几乎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带着马匹进入野外山林里躲藏起来,几乎不算什么事,只需要安排好斥候侦查,注意敌人动向即可。
    那边华雄很快撤退过来,没有一点点防备,也没有一丝顾虑,当他们拐过蜿蜒的道路拐角,就看到了前方一列列整齐列队的幽州玄甲重骑,正静静地等待他们。
    官道虽然宽阔,但实际上也只能容许十余骑并列,再多的话就不好列阵,所以不论是敌我双方,都是列的一字长蛇阵,依次排序。
    奔腾的马匹在西凉军严格军令之下,井然有序地放缓了速度,终于在双方隔着七八十丈的距离停下。
    场面一时间变得无比安静,除了马匹不停打的响鼻,以及士兵沉重的呼吸声以外,就再也没有了其他任何杂音。
    陈暮远远地在一处小山坡上眺望,身边数十名护卫贴身保护,与战场离了有两百多米,看得不是很清楚。
    但他能够看到,如一条黑蛇的玄甲重骑同时举起了手中的环首刀,场面局势瞬间变得杀气四溢。
    “这地方可不是给你们选的坟场,老实点听话的话,还是乖乖回去给徐荣报信吧。”
    陈暮看着战场左侧故意放出来的缺口,喃喃自语。
    这片区域是在哪里?
    位于武安与邯郸之间的山区。
    在后世,属于响堂山风景区北部的一处丘陵山脉。
    如果从地图上来看,这里西面是武安,东面是邯郸,北面是邢台,南面是安阳。
    看上去四面交通发达,但这是以后世现代背景来看。
    在当时,这里几乎是鸟不拉屎,背靠太行山脉,附近除了武安县以外,方圆数百里再没有城镇,可谓人迹罕至,与世隔绝之地。
    这也是华雄奇怪于为什么他们要走这里的缘故。
    因为再往北走,长达数百里的太行山脚,都是崎岖山路不说,沿途路径难走,还没有县城补给,行军十分困难。
    而他们埋伏的地点则刚好位于三岔路口,这个地方与当初四弟兄跟着卢植打仗时,遇到的罗市贼何良的那条三岔路口相同。
    一个在靠近武安的方向,往东北的方向是去易阳县城西北面永年乡的路,往东南的方向,就是去当初遇到罗市贼的那条三岔口,这条路就是他们来时的路,通往邯郸。
    而陈暮派去的兵马堵住的道路,便是往永年乡的那条路,他之所以放开一条口子,逼华雄退往邯郸,就是在向徐荣提供一个错误的信息——他要去易阳。
    “杀!”
    短暂的沉默之后,以阿大阿二,张龙赵虎等玄甲重骑中层将领为首的众人,率先发出了沉闷的喊杀声。
    厚实的铁甲在身上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由于负重太多,奔马的速度并不快,却正因为不是很快,气势如泰山一般压顶而来,给人以极大的震撼力和冲击力。
    西凉军中不乏重甲骑兵,那支骑兵是董卓的宝贝疙瘩,也是董卓最后的家底。这支队伍的统帅是给了牛辅,即便是新收的义子吕布都没有给。
    然而徐荣这次是以轻骑追赶,步兵尾随。同时以朝廷命令,让冀州刺史王芬,调冀州各地郡兵前来围剿,并没有重骑兵跟随。
    实际上这次追击陈暮,董卓也算是下了大功夫,不仅全国通缉,还命令徐荣华雄带兵过来,力度非常大。
    曹操刺董之后,也不过是命令各地郡守县令派兵追捕,并没有派兵,追捕的力度很小。
    后来的结果大家也都知道,曹操改名换姓,走乡间小路,轻易就逃出了包围圈,跑回了陈留老家,然后号召天下诸侯共讨董卓。
    而这一次由于忌惮刘备如今的声望和地位,董卓在李儒的建议下,决定利用陈暮要挟刘备,派大将徐荣亲自出马。
    冀州各地郡兵现在已经十分空虚,主力被朱儁调走前往并州与鲜卑作战,而冀州叛军在党人的命令下,已经退兵,各地豪强收回了自己的家兵,又蛰伏于各县乡野,冀州目前处于兵马空缺阶段。
    但徐荣用太皇太后诏令,还是调到了魏郡、赵国、巨鹿、安平、清河等冀州南部五郡的兵马,总计有两万多人,加上自己带的步兵,总兵力接近三万,合围陈暮的一千骑兵。
    想跑出包围圈,还真不太容易。
    但不容易不代表做不到,很多事情,都是事在人为嘛。
    西凉骑兵在玄甲重骑冲锋之后,就陷入了短暂的散乱,华雄越众而出,高声道:“往邯郸方向撤军,我来断后!”
    轰隆隆的骑兵如潮水般向着右侧道路奔腾而去,东面的正前方玄甲重骑奔来,眼看要将他们拦腰截断。
    华雄带着百余死士,悍然向着他们发起了冲锋。
    以只有皮甲的轻骑对抗重甲的铁骑!
    这是死亡冲锋!
    当兵刃交接的一瞬,第一排西凉骑兵就纷纷倒下。
    他们的环首刀甚至劈不开敌人的铁甲,只在铁片上划出一道痕迹,而敌人的斩马刀却轻易将他们砍下马去,即便还活着,也被奔马践踏而死。
    紧接着第二排,第三排,百余骑士只排列了不过七八排,短短的一瞬之间,不到数十息的功夫,就全被斩于马下。
    除了华雄与他的副将还在坚持着,这些死士几乎消亡殆尽,没有一个能活下来。
    但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他们的大部队没有被敌人拦腰截断,成功突围,仗着轻骑的速度,飞一般向着邯郸方向撤去。
    “走!”
    在狭窄的官道上打退数名铁骑围攻之后,华雄知道再不走就要被敌人淹没,招呼一声副将,勒马转身一个大力回旋劈砍,杀出一条血路,逃出了包围圈。
    副将紧随其后,二人快速往三岔口方向跑,不料他们身后的玄甲重骑没有跟来,却有一巨汉怒吼道:“华雄休走,吃我一矛!”
    张飞又杀来了。
    副将一咬牙道:“将军先走,我来断后!”
    说罢回头挺槊刺向张飞。
    华雄玩命的拍打马臀,再回头看的时候,已经看到自己的副将被两回合斩于马下,咬紧牙关,拼命地奔跑!
    陈暮张飞在这里的消息,他一定要活着回去报告给徐荣,让徐荣派大军来剿灭他们!


第七十九章 徐荣的部署
    徐荣这个时候在哪里?
    他并不在邯郸。
    毕竟他率领的步卒哪有轻骑快。
    徐荣经过数日的长途跋涉,自洛阳出发,也不过刚刚到邺城。
    这个速度属于正常的步兵行军速度,洛阳到邺城的距离大概是300公里,每日走40公里,要七八日才能到。
    所以当华雄轻骑追上陈暮的时候,此时徐荣还在百里外的邺城,甚至还没来得及入城去。
    徐荣抵达邺城之后,魏郡太守庞勃和冀州刺史王芬装模作样地出来迎接。
    现在朝廷已经换了新天,随着少帝被废,陈留王登基为帝,董太后彻底掌控权势之后,西凉军亦变成了中央正规军。
    徐荣现在所代表的就是新的朝廷,历史上董卓刚刚掌权的时候,天下是表面服从,背地里反抗。
    一直到初平元年正月,也就是明年一月份曹操乔瑁等人掀起讨董大旗,才正式开启地方反抗中央朝廷的情况。
    但这一次不同,因为董卓头上还有个代表汉室正统的董太后。
    以太皇太后名义摄政,在汉朝历史上层出不穷,如吕后、窦后、王后、邓后等等,可谓汉朝常态。
    因此如今地方对于中央的抗拒自然没有历史上那么厉害。
    再加上这段时间,在周毖伍琼何颙等卧底的忽悠下,董卓跟董太后都觉得他们应该拉拢党人,让党人帮忙宣传造势,以宣示陈留王的正统。
    于是董太后就下令征辟荀爽、陈纪、韩融等数十位有名望的党人,让他们入驻中央,暂时维持住了朝政局面。
    这些党人在历史上,都是被董卓强令而来。
    而这一次不同,经过抗争之后,党人发现废帝在所难免。
    于是一部分党人已经开始转变态度,决定迎合董太后,希望能够说服董太后,来完成他们的施政纲领,如之前贤明的邓太后一样,挽救大汉江山。
    所以眼下中央与地方之间,还没有到剑拔弩张,一言不合就要开打的地步。
    董卓废帝之举虽在很多人心中颇有微词,但总归有个董太后帮忙给他背书,哪怕天下人再反对,大义名分加上先帝遗诏下,勉强算是堵住了天下悠悠之口。
    而陈暮作为原本就有名望的尚书令,现在的罪名是抗拒太皇太后与先帝诏令,是为犯上之罪,被全国通缉要抓回洛阳受审。
    在党人为官的地方官员里,很多正直的党人还会帮衬一二。
    一来陈暮在党人里的名声不差,甚至因为多次帮助他们,荀和等人也算是不遗余力帮他扬名,导致陈暮现在成了被天下敬佩的“楷模”。
    二来由于还有大部分党人坚持自己的意见,认为少帝作为先帝嫡长子,理应继承皇位,不该废除。
    陈暮的观念算是迎合了这部分人,使得大部分党人对他很有好感,不会对下死手。
    但哪怕自黄巾之乱后,党锢接触,党人大量开始为官,可论起数量,跟那些世家或者非党人的官员比起来还是差得远。
    冀州虽然是党人大本营,然而除了两个郡守以及王芬这个刺史以外,其他郡守县令等官职,大部分都是世家豪强为主,党人数量很少。
    比如这次冀州叛乱出兵,都是这些世家豪强的兵马,党人只是做幕后筹划,他们实际上并没有兵力。
    正如同曹操刺董逃跑之后,哪怕很多官员都知道董卓有问题,可还是不会违背董卓的命令,依旧追捕曹操是一个道理。
    党人会对陈暮网开一面,但其他官员则还是会听命于中央朝廷。
    这就是汉室中央权威已经根深蒂固,在没有讨董打破这个权威之前,至少眼下来说,现在的政局其实已经恢复了稳定,朝廷对地方依旧有掌控的权力。
    像朝廷现在大肆派出官员去各地任职,希望这些官员维持地方稳定,如袁绍为渤海太守、刘岱为兖州刺史、张邈为陈留太守、张咨为南阳太守等等,除此之外,韩馥的命运也被改变,被任命为巨鹿太守。
    韩馥是上一任御史中丞,与陈暮的尚书令,刘备的司隶校尉,都为三独坐之一。
    三独坐在洛阳的地位仅次于三公九卿,官职不高,只是千石,后来会被任命为冀州牧,然后被袁绍夺权,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但眼下党人的政治诉求与历史上又不同。
    历史上他们是预见了未来格局会大变,所以才忽悠董卓到处封刺史州牧,形成割据局面。
    而现在董太后在,就认为她可以维持住局面,依旧想要对大汉破烂的江山缝缝补补。
    因此他们不仅反对各地分封州牧,甚至已经在忽悠董太后,希望将刘焉黄琬和刘备召回来。
    目前对于黄琬的命令已经下达,在对待两个宗室上,董太后还举棋不定,至少眼下来说,党人们依旧在勉力维持着这江山。
    这边上一代荀爽陈纪韩融等来一代党人入朝,中层党人也在慢慢分散天下,试图开始挽救大汉。
    董卓这不按套路出牌的家伙,虽然也被党人忽悠着按他们的意图在做,可在另外一件事情上,却偏偏就是不松口。
    那就是针对刘备集团。
    一来刘备当初只是他手下部将,现在混得快跟自己平起平坐,让董卓很不爽。
    二来董卓入京以后,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