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谋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谋伐- 第1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唯有他,哪怕浮沉一世,临死之前,也不忘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刘备。
    才是那个半生漂浮,归来仍是少年的人。
    一旁的陈暮扫了眼李儒,似乎是知道他心中所想,含笑不语,只是用眼神向阎忠示意了一番。
    满脑子阴险诡计,利益纠葛的人,又怎么能明白仁义一世的赤子之心的人呢?


第六十九章 万恶之源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借口去上厕所的阎忠与借口帮他领路的陈暮在军营深处隐蔽的角落碰头。
    “子归弟。”
    “诚汉兄。”
    二人相视一笑,虽通信许久,却是那年自洛阳一别之后的第一次见面。
    当初在皇甫嵩军营相谈甚欢,渡过数月难忘的日子。
    没想到再次重逢,已是五年之后。
    “子归弟,闲话我就不多叙。你要小心那李儒,此人绝非等闲之辈。”
    阎忠四处扫视,低声说道:“他此番来你军营,其实是想要挟袁家,逼他们交出兵权,董卓不会真的弹劾袁绍。”
    陈暮微笑道:“此事,我已猜到,多谢诚汉兄。”
    阎忠见他胸有成竹的模样,不由奇怪道:“子归,你不担心吗?若是董卓上位,玄德怕是危险了。”
    陈暮摇摇头:“我一点都不担心,甚至还希望董卓上位。”
    “这是何故?”
    阎忠十分惊讶。
    因为他最开始以为刘备是打算以宗室身份摄政。
    手握兵权,又有救驾之功。
    如果能够辅佐少帝,将来未尝不是一个霍光。
    可董卓眼下就是拦路虎,不想着将他清除掉,还希望他壮大,这不是害自己吗?
    陈暮笑道:“诚汉兄以为,董卓是何人?”
    阎忠沉思片刻,缓缓开口道:“狼子野心之辈也。”
    “不错。”
    陈暮点点头:“董卓之流,生性残暴,必不甘久居人下。他若上位,你猜他会做什么?”
    阎忠摇头道:“这我哪知道。”
    陈暮微微一笑:“他会以霍光自居,做祸乱朝政的权臣。”
    阎忠想了想,点头道:“以他的性格,确有可能。”
    陈暮继续道:“正因为如此,才要让他更残暴一些。正所谓欲使其毁灭,必先使其膨胀,最好让他尽快掌控权力,洛阳再也无人与他抗衡。”
    阎忠目光盯着陈暮看了许久,过了好一会儿,他才说道:“子归,你这不是想让董卓毁灭,是想让大汉毁灭呀。”
    陈暮笑道:“诚汉兄会在乎吗?”
    “不会。”
    阎忠同样笑了起来。
    他的名字是忠,字是诚汉。
    可惜他对大汉朝廷,从来没有忠心可言。
    一个忠诚的人,不会向一个手握重兵之人建议南面称制。
    一个忠心朝廷的人,同样不会卷入进反贼浪潮里。
    韩遂马腾曾经逼他做首领,最后激愤而死。
    你以为他是忠心为汉?
    错了。
    他只是不想当韩遂马腾的傀儡而死。
    所以阎忠不会在乎。
    陈暮眼眸中露出一抹寒光,继续说道:“所以为了大汉天下早点覆灭,诚汉兄还得加点猛料。”
    “猛料?”
    阎忠纳闷道:“怎么弄?”
    陈暮从牙缝间挤出几个字来:“怂恿董卓废帝!”
    “嘶!”
    阎忠倒吸了一口冷气。
    这事儿。
    还真不是常人能想得出来的。
    那得多胆大包天,那得多对朝廷肆无忌惮,那得多对皇权毫无敬畏,无法无天,五毒俱全的人才能想得出来?
    在这一刻,阎忠忽然发现,陈暮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比董卓还要残暴的人。
    因为至少董卓现在还没有干什么坏事,也没有什么恶行。
    反倒是陈暮,在慢慢地,在一步一步,将董卓心中的恶,给勾出来。
    董卓的恶需要催发。
    而陈暮,天生就是恶!
    他就是这世间一切邪恶的根源。
    阎忠仿佛已经看到,如果董卓真的被怂恿废帝,那到时候他会做什么?
    天下大乱,生灵涂炭,恐怕已经不远。
    “子归啊。”
    阎忠忍不住叹息了一声。
    “嗯?”
    “你应该已经没有心了吧。”
    “这个嘛。。。。。。”
    陈暮沉吟了片刻,长叹道:“身处这世间。。。。。也许心早就被狗吃了吧。”
    。。。。。.
    。。。。。.
    刘备亲自出门送别董卓。
    董卓得了答复,兴高采烈地回去。
    结果在营门口,刚好撞上了来找刘备的荀和等人。
    见到董卓他们离开,荀和陈琳逢记几人都是皱起了眉头,不明白这个关口董卓来做什么。
    “哦?”
    陈暮见到他们骑马而来,颇为惊讶道:“原来是公舒先生,快请进。”
    刘备不认识荀和,低声问陈暮道:“他们是何人?”
    陈暮便笑道:“大哥,我为你介绍一下,这是伯脩公之子,荀和荀公舒。”
    伯脩公?
    荀昱?
    作为仅次于三君之名望的天下楷模,刘备自然知道荀昱的名望,立即热烈欢迎道:“原来是伯脩公之子,备见过荀先生。”
    众人便入了营帐之内。
    这次过了饭点,而且对方是突然造访,没有提前通知,刘备就不准备宴席了,只上了酒水。
    几人坐下后,荀和开口问道:“校尉,不知那董骠骑上门拜访,是有何事?”
    冒然打听人家的私事,是一件非常失礼的事情。
    不过荀和也四五十岁的人了,而且还是荀昱的儿子,刘备就不觉得失礼,回答道:“骠骑将军想邀请我,一起联合弹劾袁绍。”
    “什么?”
    荀和大惊失色,问道:“校尉答应了吗?”
    刘备不解道:“此乃正义之事,袁绍带兵入宫,四处屠杀无辜,还害得天子几近蒙难,犯上作乱与谋逆无异,弹劾此等害群之马,我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
    荀和逢记陈琳三人对视一眼,同时起身告辞道:“校尉,我等还有事,不便久留,便先离开了。”
    他们是以为董卓在怂恿刘备,想追上去找董卓要个说法。
    等三人出了帐篷,刘备才纳闷地看向陈暮道:“四弟,这是什么情况?”
    陈暮笑了笑,说道:“可能他们是顺便过来拜访大哥的吧,我与公舒先生也算有旧,就由我去送他们,大哥不必多想。”
    “哦。”
    由于荀和没有跟他说此行的目的,刘备虽觉得奇怪,倒也没想那么多。
    陈暮则追了出去,来到营门口,正见三人准备上马离开。
    “公舒先生。”
    “哦?”
    荀和回过头,见是陈暮,便道:“子归有何事?”
    陈暮微笑着上前道:“我是想提醒先生,董卓此人,可不太好打交道。”
    荀和陈琳逢记三人脸色微变。
    自己过来都没有说任何话,也没有说来意,陈暮就已经猜到了他们的想法吗?
    荀和故作不知道:“子归误会了,我并不是要去找董卓。”
    陈暮嘿嘿一笑道:“嗯,听到董卓来意便走,再加上袁绍此时处境。。。。。。嗯,我相信,公舒先生确实不是要去找董卓。”
    这说话阴阳怪气的。
    荀和皱眉道:“不知子归有何见教?”
    陈暮笑着说道:“我是想跟先生说,先生与董卓素无交情,你的话,他未必听,要找一个能在董卓面前说得上话的人才行。”
    “谁?”
    荀和问道。
    陈暮缓缓说出一个人的名字。
    “袁太傅。”
    “袁太傅与董卓有交情?”
    荀和不了解内情。
    事实上,李儒之所以知道这件事,是因为李儒为三公府博士,执掌一些公文材料。
    所以他知道董卓十多年前做过三公府的司徒曹掾。
    而对于荀和他们这样一不在朝为官,二跟袁隗没打过什么交道的人来说,确实不清楚这一点。
    陈暮解释道:“董卓曾经为太傅门生故吏,只有他,才能说动董卓。”
    “原来如此。”
    荀和恍然大悟道,没想到这其中还有这一层关系,想到这里,他感激地看了眼陈暮道:“多谢子归了,刘备这边。。。。。”
    “我尽力。”
    陈暮拍着胸脯保证。
    “好,子归真乃仁人义士也。”
    荀和感动不已,说道:“那我先回去了,它日再叙。”
    “它日再叙。”
    陈暮拱手一礼。
    “告辞。”
    三人上马离开。
    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陈暮依旧保持着微笑。
    嗯。
    让袁隗去跟董卓谈吧。
    最好把袁绍的兵马,全部谈给董卓。
    到那个时候,董卓再去找太皇太后商量废帝的事情。
    反正董太后也是一直坚定地想立刘协,董卓有了太皇太后的支持,必然会释放出自己心中的恶念。
    董仲颖。
    这大汉江山的破灭任务。
    就交给你了。
    可别让我失望啊。


第七十章 老狐狸的算计
    袁隗会救袁绍吗?
    答案自然是毋庸置疑。
    虽然袁绍不是袁隗的儿子。
    但他却是袁家嫡子。
    哪怕他是妾生子,可袁绍过继给了袁成。
    袁隗这一代有四人,老大袁平,老二袁成,老三袁逢,老四袁隗。
    其中袁平与袁成早夭,而袁平好歹留了一个儿子袁遗。
    袁成却膝下无子,袁逢就把袁绍过继给了他。
    所以袁绍就是袁成的儿子。
    如此一来,袁绍反倒是大宗嫡子,身份地位比袁术还要高。
    目前袁家这一代人当中有五人。
    袁平的儿子袁遗,袁成的儿子袁绍,袁逢的儿子袁术袁基,以及袁隗自己的儿子袁胤。
    其中最出彩的就是袁绍跟袁术,袁遗袁基袁胤碌碌无为,并没有什么才干。
    因此不管是从家族声望的角度来考虑,还是从保护自家人才的方向看,袁隗都会想办法出手帮袁绍摆平这件事情。
    作为一只老狐狸,袁隗太清楚他该怎么去做,只要搞定满朝文武百官以及两位太后,那天子的意见,反而是其次,并不需要在意。
    满朝文武百官很简单,袁家门生故吏遍布朝野,其他人就算跟袁家没有关联,看在他的面子上,也不会落井下石。
    至于太皇太后跟太后那边,也有办法解决。
    太皇太后为人贪婪好财,先帝贪财的性格就是被她教育出来,那就许以钱币。
    何太后没了大将军撑腰,朝中地位不稳固,那自己这个百官之首的太傅,加上袁绍手中的兵权够不够?
    虽然在这件事情上,另外两个握有兵权的人也很重要。
    一旦董卓跟刘备联合起来找袁绍的麻烦,那即便是何太后与太皇太后,也得掂量掂量他们的手中的兵权。
    但袁隗早就有所打算。
    一来太皇太后认了董卓这门亲,董卓要想上位,少不得他这个太傅出力。
    二来董卓也算是他袁家门生故吏,有这份情谊在。
    所以只要用金钱买通太皇太后,让她出面为袁绍说话的话,那董卓不管是看在太皇太后的面子上,还是看在他这个老上司的面子上,大抵都不会较真。
    至于刘备。
    呵呵。
    袁隗不是没想过以刘备那曾经顶撞何进的愣头青性格会弹劾袁绍。
    但那又怎么样?
    只要太皇太后、何太后、满朝文武加上董卓一起给这件事情定性,一个小小的刘备根本翻不起什么浪花来。
    身处于权力顶层漩涡的老狐狸袁隗看得比谁都清楚。
    在统治阶层眼里,只要掌控权力的那一批人统一意见,那么其它任何事情都已经不重要。
    而所谓的那些无辜者的鲜血眼泪,被莫名屠杀的宫里人与普通民众?
    对不起,你们死了就是白死了。
    谁让你们没有后台,没有人给你们撑腰呢。
    从皇宫里出来之后,袁隗在护卫的保护下,坐上了马车,跪坐在车里闭目养神。
    这次进宫,他的目的已经达到,说动了何太后,也利用太皇太后的贪婪,让她同意将袁绍带兵入宫这件事情定性为诛杀宦官的正义之举。
    接下来就是静等朝议开启,只要在朝议上董卓保持沉默,那么刘备跳得再欢,孤掌难鸣,一样没有人会在意。
    袁家府邸就在皇宫边上的步广里,马车缓缓抵达了他的宅院门前。
    “家主,骠骑大将军来了。”
    袁隗的马车才刚刚停下,等在门口的仆人就上来提醒。
    董卓?
    听到仆人的话,袁隗在心里思索。
    他来做什么?
    难道是想要捞什么好处?
    袁隗一边在心中快速思考,一边缓缓走下马车。
    跟普通人想问题不同,普通人想问题,想的是如何解决问题。
    而袁隗想问题,则想的是如何让问题直接消失。
    正所谓既然解决不了问题,那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所以一开始,袁隗就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