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谋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谋伐- 第1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牵招还算机灵,在马上远远瞧见刘备被人围在当中,立即调转马头回去招呼后方大军。
    典韦张辽高顺三人带着数十并州铁骑先行过来,一个个凶神恶煞,气势逼人。
    张辽和高顺不认识董卓,典韦是认识的。
    当初曲阳之战典韦就在现场,看到董卓似乎要对刘备不利,他顿时急眼,怒吼大喊道:“董卓,你若是敢动刘使君一根寒毛,我必将你砍成肉泥。”
    “使君莫怕,我等身后数万大军即可就到。”
    张辽急中生智,隐隐威胁。
    牵招已经回军率领后方大军赶来,董卓这边只有数千人马,一时间有些骚乱。
    阎忠看到人群之中的陈暮,向他隐晦地使了个眼色。
    陈暮暗暗点头。
    阎忠便策马来到董卓身边道:“明公久居凉州,却是不知天子车驾是不能坐的,正所谓不知者不怪,明公也是救驾心切,诸位以为如何?”
    这是给个台阶下。
    董卓一脸恍然大悟的模样:“是是是,老夫我久居西凉,确实不知礼数,此非我僭越也,玄德万勿责怪。”
    说罢主动走下马车。
    见他下来,刘备也是冷哼一声道:“既是如此,那请车骑将军前头领军带路,我等与天子驾车随后赶到。”
    董卓跟没事人一样笑呵呵地翻身上马,调转马头,转过头的功夫,脸色就变得十分阴沉。
    他骑马前行,军队很快跟着他散去,典韦张辽高顺这才进来,找到刘备。
    “使君。”
    典韦张辽高顺单膝下跪行礼。
    刘备连忙道:“良弼文远仲达,来见过天子与陈留王。”
    三人看向车驾上,只见一个穿着白色寝衣的少年躲在车座上瑟瑟发抖,另外一个八九岁小孩却是面色如常,镇定自若。
    心中虽疑惑那十四五岁的少年年纪虽大,表现却如此不堪,还不如一个小孩,但既然刘备说这是天子,自然也就只能站起来再向刘辩行礼。
    刘辩本就被董卓的军队吓得不行,刚才又眼见双方差点打起来,更是面无人色,到现在都没有回过神来。
    倒是陈留王刘协见他半天没有反应,便提醒道:“皇兄,快让他们起来。”
    “哦。。。。。。”
    刘辩这才醒悟道:“诸卿起身。”
    等他们起来之后,刘备那边的大军也因为加速行军,离他们队伍已经不足一里。
    “良弼,去与子经统率大军,跟在后面勤王护驾。”
    命典韦去领军。
    典韦领命而去,护驾队伍这才再次出发。
    前面是董卓大军,后面是刘备大军,两方人马将中间的马车保护起来,缓缓向洛阳驶去。
    路上,张辽靠近到刘备身边,纳闷道:“使君,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唉。”
    刘备叹气道:“昨日宦官将大将军诱骗入宫,将其杀死。南军中军校尉袁绍带兵杀入皇宫,四处纵火屠杀宦官,张让等人劫持天子与陈留王逃至此地,我也是今日午时方才寻到这里。”
    “什么?”
    张辽和高顺大惊失色。
    要知道他们可是何进的部曲,何进当初派他们去野王县帮刘备抵挡冀州叛军,怎么眨眼间何进被杀,那自己这些人就没有了归属,这可如何是好?
    刘备叹息道:“可叹大将军一世英名,就这样死在一群宦官宵小手里。”
    张辽苦着脸道:“大将军死,我等旧部该何去何从。”
    陈暮在一旁听到,心中一动。
    在历史上,张辽与高顺二人都跟过董卓。
    很多人以为他们最开始是跟着吕布,实际上他们是后来才加入吕布军。
    最开始张辽跟高顺是被丁原招募的小将,当时丁原还在并州与鲜卑作战,听说何进需要兵马,于是就派了他们过来帮何进的忙,隶属于何进麾下。
    后来何进何苗被杀,洛阳一片大乱。董卓趁机进京,收拢了大量何进与何苗的旧部,归在自己帐下,其中就有张辽高顺等人。
    所以张辽高顺最早是跟丁原,然后跟何进,最后又被董卓收入麾下,董卓死后跟了吕布,就是这么个过程。
    而在历史上,正因为有了何进何苗旧部这批溃兵加入,再加上后来董卓弄死丁原,收拢了丁原的兵马,这才掌控了洛阳局势,权势达到了巅峰。
    陈暮不打算阻止董卓收拢何进何苗旧部,但张辽高顺是人才,不能放过,于是趁机出言道:“尔等既是大将军旧部,大将军又让你们去野王助司隶校尉,就应当归在司隶校尉帐下,你们觉得如何?”
    张辽和高顺对视一眼,异口同声道:“我等愿归校尉统率。”
    根据二元制,他们被划在何进帐下,那么就不再隶属于丁原,而是何进的部下。
    如今何进既然已经死了,他们也没有了归属,司隶校尉执掌洛阳兵权,归他统率,再适合不过。
    刘备本就欣赏张辽高顺,听到他们愿意归在自己帐下,当即笑着说道:“文远仲达既要归在我帐下,我自然愿意,那就先在三弟帐下做个裨将。”
    “唯!”
    张辽高顺同时应道。


第六十七章 李儒
    董卓为前军,天子驾车在中间,刘备为后军。
    因为天色渐晚,到行至洛阳西北面三十余里外的雒舍乡时,大军驻扎,休整一夜。
    第二日清晨,队伍继续前行,此时已经是何进死后的第三天。
    沿途一路上,队伍陆陆续续遇到一些王公大臣,数万人浩浩荡荡,于第三天中午才回到洛阳城内。
    刘备与董卓护送着天子与陈留王回宫,前夜的腥风血雨仿佛还在,洛阳街面上空荡荡的,家家户户百姓紧闭门窗,偷偷地观望形势。
    自谷门进入皇宫后,大火已经被扑灭,四处都是残垣断壁,北宫上方的濯龙园近乎被稍微灰烬,太仓与武库亦是被损坏。
    从谷门南下,进入北宫,沿途的尸体倒是已经被处理。但凝固的血液还没有擦洗干净,无数幸存下来的宦官与宫女几乎是在哭泣着擦洗地面。
    那场屠杀持续到昨日清晨,前日才经历了血腥洗礼,惶惶不可终日,昨日下午他们还得搬运同类的尸体,对于他们每个人来说,都无亚于将前日的事情又重现一次。
    队伍浩浩荡荡继续南行,穿过北宫复道,走北朱雀门,过南玄武门,抵达了南宫。穿过平朔殿、千秋万岁殿以及中德殿,最终回到南宫,送天子回西宫休息。
    太皇太后与何太后得知消息,急忙赶来。何太后见到刘辩,立即上去拥抱哭泣。太皇太后也是立马抓住了刘协,不断检查,看看有没有受伤。
    西宫一团乱糟糟,刘备与董卓护送了天子回宫之后,就离开了皇宫。在这次事件中,不仅何进被杀,太皇太后的侄子董重也死了,因为带兵回皇宫想救驾,结果死于乱兵之中。
    董太后就让自己另外一个侄子董重为羽林中郎将,勉强将皇宫内的乱局维持住。秩序在慢慢恢复,虽然被焚烧的宫殿还没有处理,但至少已经没有再起杀戮了。
    刘备率领自己的大军回到城外军营,关羽早已经在营中等候。见他们回来,便上前询问情况,刘备将过程说了一遍,又询问关羽后来的事情。
    关羽说道:“那日大哥去寻天子之后,我在宫中四处阻挠乱兵作恶。杀了约千余人,打散万余人马,顺手还斩杀了数十名将领,不知道会不会给大哥添麻烦。”
    好家伙,顺手斩杀了数十名将领,也就关羽这万军从中能把武力值90多的颜良斩杀的水准能说出这种话。
    当然,还得加个吕布。
    他俩基本就是三国当中战力值的巅峰。
    刘备冷哼道:“袁本初居然纵兵杀入皇宫,若只诛杀宦官也便罢,没想到却是滥杀无辜。不仅杀死了无数无辜者,还连累天子与陈留王差点出事,此乃大逆不道,过两日我便奏请开朝议,当堂弹劾他谋逆之罪。”
    陈暮在一旁含笑道:“我支持大哥,到时候我必然与大哥一同弹劾。”
    刘备欣慰道:“我等兄弟其利断金,必要那袁本初好看。”
    陈暮笑而不语。
    弹劾嘛。
    无所谓的事情。
    反正弹劾了也没用。
    带兵杀入皇宫是什么行为?
    虽然袁绍打的是为大将军报仇的名义。
    可一个死了的大将军重要,还是一个活着的天子重要?
    明知道可能会伤到天子,袁绍还是去做了。
    这样的行为。。。。。.
    啧啧。
    换别人几条命都不够填。
    结果袁绍不仅屁事没有,还被满朝文武维护,最后连董卓都不敢弄死他,把他放走去做渤海太守。
    这背地里要是没有袁家在搀和,陈暮是一点都不信。
    因此他很清楚,袁绍必然没事。
    不过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他本来就打算想办法置袁绍于死地,万一成功了呢?
    这边刘备四兄弟回了军营,董卓也回了军营。
    迎上来的是自己的弟弟董旻。
    董卓可不是一个有勇无谋的人,像后汉书记载,他最早来洛阳的时候,只有五千西凉铁骑,为了壮大声势,就白日进城,夜晚出城,营造出兵马很多的样子,震慑了满朝文武,这才控制了权力。
    因此他一面与太皇太后联络,一面又派自己的弟弟董旻在何进帐下做事。其实就是玩的两手准备,要是太皇太后赢了,他就支持太皇太后,要是何进赢了,他就支持何进。
    墙头草玩的比谁都厉害。
    回了军营之后,董卓唤来自己所有部曲议事。
    众人进到账内,就看到董卓坐于主位之上,脸色阴沉,身边除了昨夜跟过去的阎忠和牛辅以外,又多了一个中年人。
    只见此人身高约七尺,面相狭长,下颌有山羊胡,双眼微眯,眼神颇有些深邃,含笑地看着他们。
    “这是李儒,字文优。”
    董卓介绍了一句,便招呼大家坐下。
    李儒最开始并不是董卓部下,他是当时朝廷一个博士小官,昨日也出城去搜寻天子,路上撞见车队,便加入其中。
    昨夜时分,李儒就找到了董卓,二人相谈甚欢,董卓便将他纳入到自己麾下,带到身边为谋士。
    众人坐下后,董旻便说道:“大兄,我昨日收拢残卒,只收拢了一万余人。”
    “什么?”
    董卓蹭一下站起来,不满道:“我听说进城的乱兵足有七八万之众,你怎么只收拢了一万余人?不是让你尽量多取些人马吗?”
    原来前日董卓抵达洛阳后,听闻何进何苗被杀,当即大喜,于是令手下众人收拢城中溃散的乱兵,特别是董旻,他原本就是何进部下,完全可以假借何进的名义行此事,没想到收效甚微,只收拢了一万多人。
    董旻也委屈道:“这些乱兵大部分都是豫州叛军,不知为什么,都不愿意加入我等,这些残卒,也是收了大将军与何苗的残部。其余人马,如今都被袁绍给领走了。”
    豫州叛军?
    董卓纳闷,何进这个主将都没了,队伍成了散兵,为什么不能归了自己?
    要是这些兵马被自己收拢,那洛阳城内最大的力量就是他董卓,到时候以兵权加上太皇太后的亲戚这个头衔,说不准就能以外戚的名义,掌控朝政了。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豫州叛军与冀州叛军一样,构造都是豫州南阳的豪强兵马,这些兵马只听令于自己的主家,不会听命何进。
    因此哪怕何进死了,跟他们也是屁关系没有。虽然昨夜大乱,关羽杀了不少豪强将领,但党人基本盘还在,所以就被许攸等人把兵马又收拢会来,目前还掌握在袁绍手中。
    由于袁绍手底下的南军被董卓乘乱夺走,所以现在洛阳的形势很微妙,董卓帐下五千西凉铁骑,加上两万多河东豪强的兵马,再加上昨日收拢的一万多乱兵,现在手头上的兵马达到了四万。
    刘备那边就是野王县带来的两万多人马,而袁绍损失比较大,手下要么被董卓弄走,要么被关羽杀死杀散,城内一片乱糟糟的,失踪与意外死亡也不少,如今只剩下五万多人。
    目前三足鼎立,从兵力上看,刘备最弱,董卓次之,袁绍最强。但袁绍的兵马只是人多势众,按照精锐程度,远不及董卓与刘备,所以三方应该相差不多。
    毕竟刘备手底下那一万青州老兵,再加上一千玄甲重骑和一千并州铁骑,除了董卓那五千西凉铁骑以外,袁绍大抵是没法抗衡的。
    董卓听到董旻没有把他想要的乱兵收拢回来,有些郁闷道:“可惜啊,若是我能握有这些大将军旧部,则洛阳当中我的兵马最多,到时候刘备那厮,我必然将他大卸八块,以消我心头之恨。”
    他还在记着刘备不准他与天子同乘的仇。
    一旁的李儒眼珠子一转,微微一笑道:“明公,儒有一记,可助明公一臂之力。”
    “哦?”
    董卓大喜道:“计将安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