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嘴里的先生,其实是王芬。
只是他们现在是叛军,不能直呼其名,所以以先生代称。
王芬作为八厨之一,名闻天下,在明面上属于冀州士人的领袖,原本历史上他本应该谋划废掉汉灵帝,结果这次被荀和阻止,于是策划了冀州叛乱。
而且王芬与豫州豪强世家也有联系,比如南阳许家、沛国周家,在加上颍川诸多世家包庇,暗中支持豫州叛军。
如今只要南边的攻势顺利,袁绍打开太谷关放南边的许攸周旌等豫州豪强入关,则大事已定,一个愣头青刘备,翻不起什么浪花来。
此时洛阳局势并不算太好,南面有许攸周旌等暗中指挥的南阳世家豪强为首的叛军,东面有冀州叛军。
凉州那边皇甫嵩虽然还算顺利,问题是他离不开身,一旦回军,则韩遂还会继续侵略三辅之地,所以他只能驻守在汉阳郡,没法回来。
朱儁带着原来河北的地方郡兵去了并州,并州战事算是个泥潭,由于皇甫嵩的精兵被调走,地方郡兵战斗力一般,难以和鲜卑骑兵打,只能退守在雁门关,同样不敢回洛阳。
而董卓驻兵河东,观望形势,丁原还算讲义气,派遣部下张辽高顺等人,带了一千精兵回洛阳归属于何进麾下,总算是让何进手里头有了一点兵马。
只是相比于如今大乱的局势,这一千兵确实没什么作用。因此表面上看起来,汉帝国似乎已经到了江河日下,日薄西山的境地。
野王城内,刘备与自己的好兄弟牵招正在城楼上观望外面的形势。
牵招是乐隐的徒弟,这个乐隐是河北名士,现在为车骑将军何苗的长史,牵招于是就跟随着乐隐在何苗的门下。
当年十多年前刘备跟随卢植读书,卢植只教了一年就又回朝廷做官去了,于是刘备就在河北游学,认识了牵招,二人成为好兄弟,为刎颈之交。
这次刘备在河南募兵,牵招就投身于军伍。
本来刘备发达了,牵招是不打算去相认,毕竟看到朋友发达,就立即去投奔,颇有点攀龙附凤的嫌疑,不太光彩。
没想到有才华的人是遮不住光彩的,很快牵招就因为素有才干,被军队里的长官赏识,通报到了刘备那里。
刘备一看,哟,这不是好兄弟牵招吗?于是马上提拔为军司马,每日抵足而眠,共叙旧情。
今日在城楼之上,看到城外十余万冀州叛军旌旗招展,如蝗虫过境,一眼望不到头。
牵招担忧地对刘备道:“玄德兄,冀州叛军势大,野王县恐怕难以守得住,不若退军回孟津,凭借关隘之险要,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刘备叹气道:“我何尝不知贼军势大,只是我身负王命,受天子所托,怎么能临阵退缩,放弃守护的土地呢?”
牵招义气当头,便说道:“既然如此,那我也只能与玄德兄一起共赴国难,杀身成仁了。”
刘备却笑道:“子经莫慌,我早已经给二弟三弟发了书信,让他们从青州带兵赶来,算算日子,再过几日应该就快到了。我二弟三弟有万夫不当之勇,等他们兵马一到,则立即进攻,必然能击溃叛军。”
刘备的话并非无的放矢,从洛阳到青州往返的路程,即便快马加鞭,最少也得十多天。
可架不住有条黄河呀。
根据《水经注》记载,当时黄河上游的青藏高原可是郁郁葱葱,陕西甘肃那边别说沙漠,就连贫瘠的沙丘都没有,全是草原和森林,黄河也没有变成黄河,汉人把这条河称为“大河”,河水清澈如许,坐船从黄河一路东去,一天就能到济南。
所以刘备的信使早上从洛阳出发,晚上就到了济南把信息给了关羽,关羽再派人去齐国给张飞传信,了不起也就三日之内就能整装待发,再一路急行军,十天之内,必然可以赶到,因此刘备并不是很担心。
野王城外的叛军也没有急于一时攻城,倒不是说他们不敢攻,而是不愿意花费那么大代价硬攻。即便攻破了野王县,后面的孟津与小平津都是宦官派系的人把守。
因此冀州叛军是打算等袁绍放豫州叛军入洛阳,到时候东面的守军必然大乱,此时再进攻,则万无一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拿下洛阳。
然而他们完全没有想到,两个莽夫各自率领了五千郡兵,合兵一万,悄然摸到了他们身后的山阳县。
不是张郃等人没军事素养,鬼知道自己屁股后头还能冒出人来。
所以当他们通过河内豪强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是大吃一惊,连忙整顿兵马,准备回师山阳县。不过他们也不是完全没有一点头脑,选择的是留下四万人继续围困野王,剩余六万人则在张郃的带领下往山阳而去。
这个时候,山阳县中,关羽张飞陈暮太史慈四人在一起,管亥臧霸等人留给了沮授,陈暮其实回了一趟蒲阴,在家里住了一段时间,但得知皇帝病重的消息,马不停蹄赶往青州。
陈暮是在去年十一月就辞职,但他辞职并不代表没有在关注天下大势。三月份皇帝一病,他就已经与关羽张飞汇合,带领两地郡兵迅速西进。
别看青州早年打丘力居的时候能聚起五万人,当时候平定青州黄巾,也是几十万人的大战。
但那些人都是活不下去的百姓,纯粹是凑个人数。
真正的精锐战兵很少。
这些郡兵是经过淘汰之后留下的百战精锐之师,可谓青州集团的家底,现在全部掏了出来。
山阳县,陈暮正在一座山岭之上观看地形。
就看到山阳县西面的崇山峻岭之间,官道延绵起伏,蜿蜒长蛇盘盘旋。
东汉时候的野王县与山阳县,其实就是后世的沁阳与焦作。
这两地几乎一半属于太行山脉,野王县与山阳县的南面是平原区域,曹操消灭眭固的时候,就在山阳县南面的射犬乡。
而西面和北面多是山岭,冀州叛军想要从野王到山阳,最快的方式就是翻山越岭从这边过来。
也许有人奇怪,为什么走山路会比走平原更快?
原因很简单。
太行山将两地分隔,你要想走南面平原地区,就得绕开山区,路程自然走得更远。
而走山路的话,直线距离也就那么几十公里,自然更快。
所以陈暮料定敌人肯定会走山路直线过来。
“此地是何地?”
陈暮询问一个重金聘来的当地向导。
向导说道:“这里是武庙岭。”
东汉的武庙祭祀的不是关羽也不是岳飞,而是姜子牙。
陈暮点点头:“前面呢?”
“那是西黄岭。”
“嗯,你去吧。”
送走了向导,陈暮对关羽说道:“我等应当在武庙岭设伏。”
关羽纳闷道:“我看西黄岭的地势更加险要,难道不应该在西黄岭设伏吗?”
陈暮笑道:“我们能在西黄岭设伏,敌人肯定也会能想到,所以不适合伏击,而且西黄岭离野王更近,一旦遭遇攻击,则必然溃败至野王,难以歼灭,我们要的是歼灭战而不是击溃战。”
关羽思索道:“我明白了,如果在西黄岭设伏,敌人必然小心翼翼,不会冒进。而如果在武庙岭设伏,敌人过了西黄岭,自觉已经没有危险,则会轻敌大意?”
陈暮点点头:“不错,不过河内豪强都与这些人有所勾结,我军行动也是他们泄露出去,不得不防,所以我们要假意南下,去怀县,中途转道,钻进山中,快速运动到武庙岭伏击点。”
关羽说道:“那就听四弟的,现在就出发。”
这就是人少的好处。
陈暮这边只有一万人,而且还没有骑兵,都是当初经过淘汰剩余下来的青州精锐,体力相当不错,在关羽张飞太史慈的带领下,兵分三路,往怀县的方向撤离。
山阳县的豪强听说了这件事情,马上派人向冀州叛军那边送出情报,经过一天时间,情报送达野王县的时候,张郃刚好准备出发。
野王县外冀州叛军驻地,听说朝廷援军准备往怀县去,张郃大喜道:“敌人去了怀县,不如趁势进攻。”
耿武点点头道:“正该如此。”
“不可。”
就在此时,营帐阴影当中,有一人说道:“怀县在沁河边,易守难攻,恐怕不太好进攻。而且即便现在去怀县,他们也可以随时转回山阳,到时候经过山岭小道,偷袭我后方,反倒不妙。”
这人就是魏郡审家之人审配。
张郃纳闷道:“那他们从怀县过来,不一样也可以偷袭我后方?”
审配笑了笑:“不一样,从怀县到野王路途遥远,需要绕远路。而从野王到山阳则过了大行山便是,一日之内即可抵达,所以儁乂,你现在明白了吗?”
张郃:“。。。。。。”
他明白个锤子。
以时间换空间这样的战斗,远不是年轻的张郃所能领悟的。
正所谓年老成精,现在的张郃还只能算是一个武力不错的小将,远没有一军统帅那样的能力,自然不太明白审配的意思。
不过耿武闵纯倒已经隐隐明白,点点头道:“正南兄说的话在理,还是按照原本计划,走山路进攻山阳。”
于是当日,张郃与耿武二人率领五万大军,一头钻进了太行山中,往山阳方向而去。
而在此时,山阳县外十余里的武庙岭上,一万大军早已经埋伏。
陈暮站在山岗之上,眺目远方。
公舒先生。
不好意思,还是得借用一下你的人马,为我的老大哥再立最后一功。
反正你还有豫州叛军,损失了冀州叛军,也没什么大不了。
第四十章 奇袭
太行山中,青黑色的莽林仿佛无穷无尽,遮天蔽日一般浩瀚如海。
张郃带领着大军走入其中,沿着还算宽阔的山路官道如蚂蚁般前行,列起长龙。
一路上耿武也将原因告诉了张郃。
野王到山阳不过一百余里,如果绕道怀县的话,路程就要增加三倍,也就是三百余里。
那么假如听张郃的,攻打怀县。如果这个时候官军弃守怀县,转而又跑回山阳,你是追还是不追?
追,人家走太行山来野王,配合野王县的守军,一起进攻野王县外驻扎部队。
这个时候你的部队估计才刚到山阳,被人家甩在后面吃灰。
不追,人家还是可以走太行山去野王。
这个时候你的部队在怀县,怀县远而山阳近,人家肯定也比你先一步到野王,如此一来,张郃的这支军队反而犯了分兵的大忌。
除非他们选择不打。
不打的话更加糟糕,因为他们的粮草辎重需要从冀州源源不断地运过来,你不去打,人家就断你粮道,十万人很快会饿死。
所以不得不打,而且还必须要走太行山去山阳县,要么把这支官军逼去怀县,由山阳与野王两地夹击,要么把这支官军逼出河内或者全部歼灭,才能保证粮道通畅。
明白了这些,张郃才恍然大悟,原来这里面还有这么多门道,他差点就上了官军的当,被人家甩在后面吃灰。
不过这也是太行山附近特殊地形造成的结果,如果没有太行山,野王到山阳的地形全是平原的话,哪还需要那么麻烦,直接出兵即可,根本不给援军任何机会。
“这是什么地方?”
大军行走了约三十余里,已经位于太行深山当中,耿武四下扫视,只见此地地形奇特,山势陡峭,若是在这里埋伏一军。。。。。。.
“这里是西黄岭。”
河内随军的孙家豪强代表说道。
耿武点点头:“此地险要,要小心埋伏,派人去搜寻一番。”
张郃不解道:“官军不是说去了怀县吗?怎么可能会出现在此地?”
耿武却道:“万事小心为上,不可大意。”
数千前军进山搜索,浪费了一个多时辰,除了找到几只野兔,什么也没有搜到。
队伍继续前进。
又走了足足大半天的时间,终于到了武庙岭。
“此又是何地?”
耿武四下扫视,此地地势虽然不如之前西黄岭那般险峻,但也相差不多,亦是一个打伏击的好地方。
孙家豪强代表道:“此是武庙岭,过了此地,再走十余里,就能到山阳县城。”
“要不,派人搜寻一番?”
张郃看了眼天色,他们是早上出发,已经走了七八个时辰,现在是傍晚,马上就要天黑了。
耿武摇摇头:“算了,应当没有埋伏了,再搜的话,天就黑了。”
“那就继续前进,争取在天黑之前进城。”
张郃大手一挥,全军继续。
军队浩浩荡荡前进,等他们的队伍几乎就要过了武庙岭的时候,忽然后方擂鼓声天,万怔作响。
檑木和石头瞬间从两侧山崖上滚落下来,箭如雨下。
“不好,有埋伏!”
张郃大惊失色,万万没想到这里居然还藏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