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谋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谋伐- 第1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地,取代刺史,让州牧行使权力,将今年的税收上来。”
    刘焉大喜,顺着汉灵帝的话说道:“只要各地州牧能掌控权力,督促地方官员,监督豪强交税,安抚好百姓,陛下便有无数的钱收上来,如此再用钱治理地方,则大汉江山稳固,刘家有万世之基也。”
    汉灵帝高兴道:“那以太常卿之见,各地州牧应当选何人?”
    刘焉毫不犹豫道:“州牧权重,非等闲之人不能担任,应以刘氏宗族之人方可,这些人都是刘家子孙,高祖世祖之后,心中怀着汉朝天下,必忠心为朝廷效力,绝无二心。”
    “太常卿言之有理。”
    汉灵帝深以为然道:“只是宗室之中,有声望担任州牧之人极少,目前也只有太常卿与宗正卿二人而已,恐怕实难以顾全天下。”
    刘焉想了想,说道:“那除了老夫与伯安以外,陛下还可以委任德高望重之臣,如黄子琰,素有清名,必然能安抚地方。”
    “太常卿之言,深得朕心,卿既然想为国效力,朕虽不忍卿离去,亦不忍阻卿拳拳报国之心,不知太常卿想去何地担任州牧?”
    汉灵帝问。
    刘焉答道:“益州刺史耿鄙与其宠臣程球贪赃枉法,益州百姓怨声载道,臣想去益州。到时候为陛下安抚益州百姓,督促益州豪强缴纳税收,今年必为天子带来一州之税。”
    听到这句话,汉灵帝大喜过望:“那便如此,太常卿便为益州牧。望太常去益州之后,能安民保境,让田税顺利收归中央,不负朕之所托。”
    “多谢陛下。”
    刘焉内心狂喜,表面笑着拱手道:“陛下之言,臣铭记于心。”


第三十八章 快去请陈子归
    中平六年三月,天子就下了命令,刘焉为益州牧,黄琬为豫州牧。
    其实在这之前,也并非没有州牧。
    比如皇甫嵩曾经短暂做过冀州牧,但他这样的州牧,其实就是临时性质,很快就会被撤销掉。
    而现在则是直接把益州与豫州的刺史提升到了州牧这个级别,并且成为固定官职。
    州牧是两千石,与太守的级别相当。
    可与刺史不同的是,刺史对太守只有监督权,而没有处置权。
    州牧不仅对太守有处置的权力,还有任命官员的权力。
    如此一来,军政一把抓,地位堪比一方王侯。
    凉州二月末。
    这个时候皇甫嵩与董卓已经赶到了长安,董卓向皇甫嵩建议急速进军,皇甫嵩认为:“冀县县城防备坚固,凉州叛军必然无法攻克,我军只要按兵不动,以逸待劳即可取得全胜。”
    于是不听从董卓的建议。
    朝廷征董卓为少府,董卓不肯受命,上书推辞:“我下属的湟中义从、匈奴士兵都来拦住我的车,苦求我不要抛弃他们,我制止不了他们,只能留下来宽慰他们,如果有情况有变我再向朝廷汇报。”
    朝廷也无可奈何,十分担忧。
    中平六年春三月,韩遂二十余万大军攻破了冀县,盖勋与傅燮原本想与城池共存亡,殉国尽节。
    士孙瑞等人与残存的士兵带着他们强行突出重围逃跑,都尉马腾与部下庞德等人率部投降了韩遂,加入到了叛军之中。
    皇甫嵩认为凉州叛军已经围攻了冀县两个多月,虽然攻克了冀县,却已经非常疲惫,战斗力不是很好,于是下令攻击,以北军数万人马攻打韩遂二十余万大军。
    董卓劝阻,认为“敌人人多势众,我方只有数万人,不易进攻,应该在三辅之地防守为主。”
    皇甫嵩则认为:“叛军虽人多,但人困马乏,正是进攻的时机,不能让他们休整,调整好状态。”
    随后,皇甫嵩让董卓负责殿后,自己率军追击,连战连胜,斩首万余级,叛军首领王国逃走后不久病死。
    董卓因此非常忌恨皇甫嵩。
    三月中旬,灵帝下诏拜董卓为并州牧,其下属军队转交给皇甫嵩。
    董卓接受任命,但是不肯交出军队,上书辩解道:“我掌兵十年,士兵上下和我关系太好了,都要为我卖命,我乞求带这帮士兵去并州,效力边垂”。
    皇甫郦劝说从父皇甫嵩趁机除掉董卓,皇甫嵩不从,只是将董卓不肯交出兵权的事上奏朝廷。
    于是,灵帝下诏责备董卓,董卓对皇甫嵩又更加怨恨。
    最终,董卓带了五千人向并州出发,但是停留在河东郡就不走了。
    而幽州的局势还算明朗,汉灵帝下诏,如果公孙瓒还不能击破幽州黄巾,他就让刘虞担任幽州牧。
    现在的公孙瓒跟刘虞其实没有仇恨,问题是幽州牧是公孙瓒觊觎的位置,自然不希望让刘虞得手,于是联合鲜卑与乌桓,猛攻幽州黄巾,很快击败了幽州黄巾。
    不过公孙瓒在击败了幽州黄巾之后,汉灵帝也并没有让他担任有州牧,毕竟州牧之职是重中之重,他在将刘虞是放在幽州还是冀州这两个地方之间犹豫不定,索性就让公孙瓒以度辽将军之职管辖幽州。
    交州与荆州南部,袁术作为右将军,得到了袁家支持,不仅将孙坚调任到了自己部下,还大破区星周朝郭石等人,平息了荆州叛乱。
    袁术立了大功,袁家倒是想出力让袁术成为荆州牧。
    可惜汉灵帝没有允许。
    一时间,除了交州之外,凉州幽州荆州的乱象都基本被平定,天下在短时间内,居然隐隐有承平的迹象。
    然而没过多久,冀州豫州徐州三地的豪强纷纷叛乱,黑山军趁机占领了常山国,威胁赵国魏郡。
    冀州叛军以“清君侧”的口号,与黑山军一起,攻城略地,马上就要杀入河内。
    这些叛军的主要组成部分,便是冀州各地豪强,在冀州刺史王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情况下,叛军很快聚拢十余万众,几乎是没有任何障碍地杀入河内,威胁到河南。
    其实也怪汉灵帝,他让朱儁带着冀州各地的郡兵前往并州,导致冀州各地没有任何防御力量,于是在有心之人的组织下,很快就掀起一场大叛乱。
    而且这支叛军的目的也很明确,直扑河内,然后向着河南方向而去,眼看就要威胁到中央朝廷。
    此时汉灵帝急忙命令新组建的南军把守各地关隘,一边命令各地军队勤王。
    河南尹刘备拳拳报国之心,怀着一腔热血向天子请求带领士兵去河内平叛,很快就被允许,于是刘备拿出自己与公孙瓒做生意赚的钱,四处募得一万士兵,屯兵于河内野王县,抵挡叛军。
    同时,刘备亦是给济南中尉关羽,齐国中尉张飞写了书信,让他们带兵快来洛阳。结果等他们走了之后,青州豪强立即掀起一番叛乱,却没想到很快被沮授荀攸镇压。
    不过青州叛乱虽然平息,徐州兖州豫州等地却是遍地烽火,汉灵帝不听陈暮的劝说,执意要收税,触怒了天下豪强的利益,最终也食到了恶果。
    “这些地方官员豪强,都是蠹虫,都是蠹虫!”
    西园之中,听说一夜之间,自己的天下忽然狼烟四起,汉灵帝怒不可遏,一脚踢翻桌案,大声道:“朕要发兵,朕要将这些犯上作乱之人,全部斩杀。”
    张让等常侍连忙跪在地上,瑟瑟发抖,喊道:“陛下息怒,陛下息怒呀。”
    “息怒?”
    汉灵帝冷笑道:“这些乱臣贼子,朕怎么能息得了这个怒。。。。。咳咳咳。”
    忽然天子脸色一白,大声咳嗽,旁边的侍女急忙拿过一块丝巾递过去。
    汉灵帝用丝巾捂嘴,片刻之后,手颤抖起来,因为丝巾上全是血。
    所有人都睁大了眼睛,天子。。。。。咳血了?
    汉灵帝只觉得天旋地转,眼前一黑,晕倒了过去。
    诸位常侍们慌成一团,手忙脚乱上去搀扶。
    在这个节骨眼上,天子居然病了,是重病,已经奄奄一息。
    “怎么办,怎么办?”
    张让急得像是热锅上的蚂蚁,现在全天下都以“清君侧”的口号要诛杀宦官,他们已经成为众矢之的。
    这个时候天子病倒,没有了皇帝撑腰,他们这些宦官可就是待宰的羔羊,要死了呀。
    “快喊太医令太医丞,所有的太医全都过来。”
    蹇硕大喊。
    等太医曙的所有太医进去治病的功夫,门外诸常侍紧急商量起对策。
    “如今陛下病重,我等如何是好?”
    “天下四处叛乱,皆说我等祸乱朝纲,万一朝廷诸公为了平息叛乱,学景帝那般诛杀我等,我等岂不是冤死?”
    “为今之计,只能请一人了。”
    “谁。”
    “陈子归。”
    “对,必须喊他来。”
    王钧提出的建议深得张让之心,立即准备派人去冀州。
    就在这个时候,天子寝宫宫门打开,有个小黄门出来,低声道:“诸公,陛下醒了。”
    张让大喜:“陛下如何?”
    小黄毛道:“不容乐观,陛下有旨,召陈尚书回来,官复原职,还曾言,若在陈尚书回来之前,朕已陨,诸公一定要听从陈尚书的话,方才能保全性命。”
    张让泪流满面。
    陛下这个时候还在想着他们,自己这残躯之人,无以为报,必然以死报之!


第三十九章 最后一功
    中平六年四月,汉灵帝病重。
    汉庭一夜之间,遍地烽火狼烟,四面八方都在打仗。
    徐州黄巾攻城略地,朝廷派遣陶谦担任徐州刺史,只是陶谦初到徐州,还未有动作。
    扬州虽然没有黄巾,但宗族豪强势力最为严重,纷纷造反割据,乱成一团。
    最离谱的是豫州和兖州,这二地豪强响应冀州豪强“清君侧”的口号,兵进河南郡,隐隐与河内的冀州叛军交相辉映,包围洛阳。
    汉灵帝强撑着病体,命令新建的南军把守各地关隘,洛阳南面的伊阙关、广成关、大谷关、轘辕关、孟津关等地。
    这个时候还颇有点复刻当初黄巾之乱时,张角据冀州,波才据豫州,从洛阳东面和南面进攻的架势。
    不过倒不是作乱的豪强学黄巾军,而是因为洛阳属于盆地结构,北面是邙山,西面有函谷关,唯有东面和南面可以进攻。
    所以豫州兖州叛军与冀州叛军攻势最为迅猛,对中央朝廷的威胁也更大。
    目前东北方野王县刘备以一万士兵据守,只要守住了野王县,那么东北方河内郡的冀州叛军就无法从北面攻打洛阳,要么选择南下和豫州兖州叛军汇合,要么选择硬攻刘备。
    而且即便打下野王县,野王县的背后就是孟津关与小平津关,所以此时此刻,化名关纯的闵纯,化名简武的耿武,以及化名朱羡的张郃,正在城外商议。
    后世著名的历史学家钱穆先生认为,汉末大乱的根源,就在于豪强世家,后来割据的群雄,除了刘备孙坚公孙瓒等少数几人,是出身寒门以外,无不是世家豪强子弟。
    包括现代公认东汉为什么亡,原因也无外乎两点,外亡于世家豪强,内亡于宦官外戚。土地兼并,百姓穷困潦倒,天灾不断,造成黄巾之乱。
    三国结束之后,晋朝建立,那么所谓的九品中正制,本质上就是世家门阀取得了胜利,造成了孱弱无能的晋朝这一结果。
    前些年,汉灵帝收不到税,于是就西园卖官。天下豪强世家门阀土地兼并,逼得百姓造反,衍生出黄巾之乱。
    这几年,汉灵帝另辟蹊径,以田税取代了人口税,清算田亩,丈量土地,损害了地方豪强的利益,衍生出豪强之乱。
    像闵纯耿武张郃等人,皆是关东豪强出身,如张郃为河间张氏,祖上是汉初赵王张耳。闵纯耿武这些人同样如此,都是地主阶级。
    除了他们,背后还有魏郡审家、河间张家、渤海孙家、河内常家、下邳陈家、清河崔家等数十个豪强家族在背后支持。
    其中审家是审配的家族,张家是张郃的家族,崔家是崔琰的家族等等。
    这是一次非常纯粹,且有组织,有预谋的豪强地主阶级作乱,主要兵力也是以依附于豪强的兵户、吏户、屯田客为主,可远比黄巾之乱那种组织松散的作乱要强得多。
    野王城外,耿武脸色凝重地对闵纯张郃说道:“天子病重,无法处理朝政,先生让我等加快攻势,尽早进入洛阳,兵围皇宫,诛杀宦官。”
    年轻的张郃挠挠头道:“话是这般说,可我们若是绕过野王县,又要被挡在孟津关,到时候被前后夹击,怕是要兵败。”
    闵纯微微一笑:“无妨,先生早有算计,已经让南面加紧攻势,袁本初驻守太谷,会放他们进去。”
    “还有这一招?”
    张郃一愣。
    耿武笑道:“王先生当真是神机妙算,不得不佩服。”
    他们嘴里的先生,其实是王芬。
    只是他们现在是叛军,不能直呼其名,所以以先生代称。
    王芬作为八厨之一,名闻天下,在明面上属于冀州士人的领袖,原本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