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暮点点头道:“不错? 天子打算将大哥调入洛阳? 应当也就是今年的事情。”
王钧抚掌大笑道:“看来玄德要飞黄腾达了,以他这个年纪? 调入京城为京官,在某个职位上再打磨两年? 三十余岁做京畿辅尹? 运气好四十岁之前当上九卿,位极人臣,指日可待。”
“大哥并非是以举孝廉或者茂才出身,这是个硬伤? 升迁速度可能不会太快。”
陈暮缓缓说道:“不过大哥功劳很多? 曾跟随卢尚书平定黄巾,又在济南取泰山贼寇,去年还剿灭了张纯张举乌桓叛乱,诸多战功加身,应当是有机会。”
刘备今年也二十八岁了? 这么年轻做一方太守其实已经是相当大的提拔,若不是他有宗室身份和战功在身? 恐怕朝堂上有无数非议。
不过年纪轻轻做封疆大吏的并不是没有,比如杨彪? 杨赐的儿子,今年也才46岁? 可他30岁就做了颍川太守? 南阳太守? 46岁就已经在太仆、卫尉等九卿中走了一圈,明年47岁就做了司空司徒。
还有曹操也是个例子,29岁就做济南相。袁术就更加离谱,要知道他是袁绍的弟弟,袁绍和曹操加上许攸是发小关系,说明三人年龄相近,袁术应该要比曹操小或者相差不多。
曹操29岁才做济南相,而袁术早在光和年间就做过河南尹,之后又是虎贲中郎将,那个时候按照跟曹操年纪相差不大推算,他也不过20多岁。
由此可见,只要你后台够硬,年纪轻轻就做大官并不是什么难事。
只是刘备不像杨彪袁术曹操那样,杨彪袁术,两个都是四世三公,曹家虽然论起底蕴比不了他们,但好歹也有个位列三公的父亲,怎么样也比刘备这个野路子强得太多。
因此要不是靠帮张让的忙,又帮汉灵帝弄了那么多钱,刘备立再多的功劳,估计也跟历史上一样,给个县尉就打发了,不淘汰算好的,更别提升迁。
现在汉灵帝要把刘备弄到洛阳来,也不知道会安排一个什么职务,说不好随便弄个杂号将军打发了,鬼知道汉灵帝怎么想。
“今日子归过来,应当不止是与我喝酒闲谈吧。”
王钧招呼下人上酒菜。
陈暮淡然一笑:“确实是有一阵子没来找兄长了,甚是想念。另外,有一件事情,我想跟兄长谈谈。”
“何事?”
王钧好奇,平时二人顶多把酒言欢,这还是第一次陈暮主动来找他聊正事。
“此事,不可入外人之耳。”
陈暮瞅了眼旁边服侍的侍女,这些宦官家中个个都有年轻貌美的侍女无数,只能看不能吃,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这么喜欢妙龄女子,找些老妈子服侍不好吗?
“下去。”
王钧摆摆手,让周围的侍女侍从离开厅堂。
直到这个时候,陈暮才凝重神情,正色道:“兄,我想问一下,陛下每日服用慎恤胶吗?”
王钧一头雾水道:“子归问这个做什么,这是宫廷秘事,莫要打听。”
“唉,兄长,正因为此事事关重大,我才来与你商量。”
陈暮叹气道:“陛下每日纵欲,龙体必然一天不如一天,若是再不加以节制,恐怕。。。。。。。我也是关心陛下龙体。”
“这样啊。”
王钧思索道:“陛下去岁才开始服用,原本是三日一粒,现在是一日一粒,最近据说已经到一日两粒,剂量确实在增加,不过成帝毫无节制,据说每日服用七粒,这才暴毙而亡,陛下服用剂量较少,应当无碍吧。”
“如果是这样那还行。”
陈暮点点头,像是长舒了一口气。
王钧纳闷道:“子归为何忽然如此关心起陛下的身体了?”
陈暮笑道:“兄长却是不知,陛下若是身体健康,则国家安稳,若是不健康,大祸临头呀。”
“那倒是,这一点不用你说我也知道。”
王钧翻了个白眼。
他们这些宦官源于皇帝信任,要是皇帝没了,那确实是大祸临头。
陈暮笑了笑,没跟他说什么,聊起别的事情。
在王钧这里待了一会儿,天黑的时候,他才喝得微醺回去。
出了王钧家大门,王钧将他送到门外,等他坐上马车之后,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别。
坐在马车之上,陈暮仿佛一下子酒醒,心中快速思索起来。
这一趟收获不小。
去年三日一粒,今年一日一粒,以汉灵帝那样不加节制的情况,恐怕加大剂量也不远了。
难怪明年会突然暴毙,看来不是没有原因。
按照这样继续下去,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恐怕汉灵帝还是会像历史那样,明年骤然猝死。
确定了这些,应该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接下来这段时间,差不多也是该去找张让联络一下感情,为后续的开端做铺垫的时候。
大将军,委屈你了,哪怕张让其实和你一条心,你也还是得死。
第二十七章 南军
中平五年二月,经过几轮朝议,古老的汉王朝最终决定正式出兵,将被休屠各部抢走占领的并州夺回来。
其实在这之前,何进不是没有动作,他命令丁原担任并州刺史,在河内征兵,驻扎于太原、上党等地,一边抵御鲜卑和匈奴人继续南下,一边伺机收复失地。
这是天子之前的命令,原本何进是希望在那次朝议上逼迫天子早点把太子之位确定下来,结果因为休屠的入侵,而导致计划的失败流产。
本来也没什么,大不了过段时间再谈这个问题嘛。
可是这段时间也不知道天子发什么疯,下了死命令,一定要收复并州。
这让包括不搀和立储的所有中立大臣都觉得莫名其妙,甚至连朝廷低级佐吏,都有些不可思议。
他们不理解的是,为什么天子要对一块可有可无,几乎没有用的土地大费周章?
如果是后世的人,一定会喊出“国家领土,不容侵犯”的口号。
但汉人虽也有“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呐喊,可对于领土完整和主权意识,其实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而且现在的并州确实是一块鸡肋,不仅人口少,其中大部分人口聚集地还握在朝廷手里。
出了雁门关外,就是一片草原,也就是后世内蒙的呼和浩特与包头。
草原对于鲜卑和匈奴人很重要,因为他们要放牧。
可对于汉人来说,这里一没法耕种,二,一马平川,没有险要的地势抵御草原民族的进攻。
没有任何可以争夺的战略资源,又是在草原上和游牧民族打仗。
这就相当于岸上的老虎跳进海里与鲨鱼搏斗。
因此所有人都觉得天子疯了。
毕竟这也已经不是西汉时期受到匈奴人严重威胁的时代。
即便耗尽国力,攻下草原,除了彰显一下大汉威仪之外,没有任何利益可取。
所以在大家看来,就算要把并州夺回来,让丁原去募兵慢慢处理,没必要花费那么多钱财精力,一定要派遣精锐的中央军出征。
只是让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天子一意孤行,不仅放出了被关押大半年的皇甫嵩? 命令他前往并州? 还将北军虎符赐给了他,让他调走大半部队。
汉代是虎符使用最频繁的朝代? 由于出现过七国之乱? 地方部队在没有经过虎符的调遣听命于藩王作乱,因此东汉对于虎符的看管更加严重? 没有虎符,根本无法调兵。
像三国时期? 曹操赤壁之战败北之后? 还曾经出现过诸葛亮取到了陈矫的虎符,利用虎符诈调走了曹兵,趁机夺取了荆州的情况。
因此,虎符在当时相当重要? 甚至还出现过只认虎符不认人的事情。
这也是为什么汉灵帝觉得北军不会背叛自己的底气? 因为一半虎符在何进手里,另外一半在他手里,即便何进想调兵,也得经过汉灵帝的同意。
现在连虎符都赐下,可以看见天子对于并州的看重? 着实令天下人费解。
为此,朝廷上下反对的奏折如雪片一样飞往尚书台。
陈暮早就知道汉灵帝的打算? 这计谋还是他给支的招,所以这些奏折他甚至都懒得呈递给汉灵帝? 全都扣下来压着。
不过三公九卿有绕过尚书台直接上书的权力,他们自己也开了个小会议? 进宫面圣去进行规劝。
可惜汉灵帝似乎是吃了秤砣铁了心? 一定要打休屠? 实在是劝不动。
大家便以为,天子或者是觉得平定了黄巾,凉州以及辽东之乱后,认为自己文治武功应当让天下臣服,才对休屠各部的南下有所不满。
无奈之下,也只能听之任之。
好在天下承平了几年,内部还算稳定,只是打并州而已,只要不像汉武时期,前线战兵二十余万,后方辅兵五十余万那种远征漠北的灭国战争,以现在的国力,勉强还支撑得起。
二月底,皇甫嵩就领着三万北军,浩浩荡荡地从河内北上进入了上党郡,丁原这个时候也募集了五千人,双方兵合一处,进入太原,准备兵出雁门关。
而就在北军被领走大半的空档,汉灵帝就以京中空虚为由,要组建一支新军,人数为两万,恢复前汉旧制,名为南军。
这个理由并非站不住脚,因为北军也不是整天待在军营,他们也需要轮流去各个关口驻防。如自函谷关、大谷、广城、伊阙、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等各京都关口,都需要派兵把守。
因此别看皇甫嵩只调走了三万人,实际上北军基本上就空了。
像历史上汉灵帝死时,为什么袁绍只能带西园的兵马攻入皇宫,是因为大半北军都在长安的皇甫嵩手里。
而其余北军则镇守在各个关口,使得当时的洛阳像现在一样空虚。而皇宫的宿卫则掌握在宦官手中,袁绍和袁术被逼在宫门放火,才打入皇宫去。
所以陈暮这一招调虎离山之计,其实也是因势利导,借助并州的情况,暂时将北军调走,来达成历史上洛阳空虚的情况。
这不是在还原历史,而是要触发这个条件,给出一个组建新军的合理解释,才能继续下一步。
不然的话,朝堂诸公,必然会反对这件事情。
事实上即便给了合理解释,反对的声音依然不小。
倒不是朝臣们看出了其中有什么阴谋,而是觉得没有必要做这样的事情。
养北军已经很辛苦,再组建一支新军,要耗费的就不止是一点点钱。
只是汉灵帝力排众议,于西园组建南军,让蹇硕为统领,在三河之地发下了征兵告示,根本不在意朝廷非议。
不明真相的朝臣们见汉灵帝执意如此,最后也就不再劝阻。
唯有何进一党,后知后觉,在汉灵帝下令组建新军的时候,才明白天子为什么会忽然大动干戈,派北军北上攻打休屠各部。
但此时醒悟过来为时已晚,木已成舟,即便何进党羽再上书请求撤销新军,也无能为力,不能动摇。
好在荀和得了陈暮提醒,早就有所准备,于是建议何进,向天子举荐袁绍入南军。
汉灵帝在设置南军的时候,没有像历史上那样设置了八校尉,而是以北军的军制,设置了五校尉,分为上中下左右五校,目前只有上军校尉蹇硕。
根据汉灵帝心中合适的人选,已经下了诏书,招原本赋闲在家的曹操回洛阳,担任下军校尉,另外还有冯芳以及夏牟担任左右校尉。
因为这些人是宦官派系,通俗来讲,就是所谓的帝党。
蹇硕就不用多说,汉灵帝的新宠。曹操是宦官之后,冯芳是大宦官曹节的女婿,夏牟出自鸿都门学。
考虑到全是自己的人也不好,出于安抚何进的意图,汉灵帝最终是同意袁绍加入南军,执掌中军,地位仅次于蹇硕,受到蹇硕的节制。
一时间,轰轰烈烈的新军正式组建。
招兵买马,盔甲装备,制式武器,少府和光禄勋全力运转,新兵的训练也如火如荼,在一片喧嚣当中,南军取代了历史上的西园八校尉的军马,恢复成前汉时南北二军的建制。
等到中平五年五月的时候,南军的人马已经全部招募完毕,每日在西园操练,声势浩大。
这种情况下,由于北军兵马被调走,何进手里已经没有兵权,就连何进也受制于南军,不敢有任何轻举妄动。
到中平五年八月份,军队操练了三个多月,小有成效。
此时将军司马许凉,假司马伍宕认为天子西击凉州韩遂边章,东打张纯张举,北上攻打鲜卑,颇为尚武,若能请天子阅览兵事,天子必然十分高兴。
这样一来满足天子文治武功,向四方炫耀国力之心思。二来向天子示好,表示顺从之意。三来也是修补日渐僵化的关系。
毕竟随着北军被调走,何进手中没了兵权,地位非常尴尬。
虽然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