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现代棋局就不一样,那是从开头杀到结尾,步步紧逼,厮杀惨烈程度可远比古棋要浓烈得多。
荀和也没见过开局就挂子的? 有点意外? 便干脆先经营起右上角,又在自己第三手的左方贴了一颗子,同时说道:“听闻你举荐袁本初袁公路去外地为官?”
“是有这么回事。”
陈暮又下一子。
“你可知,袁本初为大将军掾吏?袁公路为虎贲中郎将?”
说话间,荀和已经布下了数枚棋子? 占了右上边角,要对陈暮边角的棋子展开围剿对杀。
“自然知道。”
陈暮微笑着应对? 他早在外围埋伏了两条边线,荀和要想打吃? 没那么容易。
“既然知道,缘何要无故举荐他们呀?”
荀和语气淡漠了不少。
他原本以为陈暮是站在他这一边的? 不管是阻止他做无用功? 亦或者帮助他救下吕强。
但袁绍和袁术可是他布局后年的关键? 陈暮忽然横插一杠子,让荀和有些恼怒。
陈暮一边下棋,一边揣着明白装糊涂,疑惑道:“公舒先生的话,暮怎么听不明白,袁本初与袁公路,皆人杰也,暮欣赏他们才干,举荐他们,难道也有错?”
“陈尚书!”
荀和语气加重了一些,称呼他的官职,漠然说道:“你到底是何居心?”
一旁的荀彧轻抿了一口茶,这茶苦,可尝过才知道,到了最后那一刻,才能明白它的甘甜。
陈暮利用后手将右上角自己连线的棋子盘活之后,开始在左下角布局,平静地说道:“公舒先生莫急,你可知,现在天子对于大将军是何态度?”
荀和捏着一颗白子,迟迟没有下落,沉思道:“大将军执掌北军,又为百官之首,天子对他自然是信任有加。”
“呵呵。”
陈暮笑着摇摇头:“非也,天子不喜史侯,而爱董侯,随着朝堂上请天子立太子的声音越高,天子对大将军的厌恶就会更深。只能说,大将军这一次是走了一步臭棋,不该逼天子那么紧。”
荀和眉头一皱,这步棋是他让大将军这么做的,目的自然也简单,一来试探天子的口风,二来如果刘辩真的当上太子,将来宫变的时候,就是名正言顺地奉诏进宫。
毕竟没有诏书就进宫诛杀宦官,与奉太子之命进宫诛杀宦官,是两个含义。前者有叛逆之嫌,后者则握有大义,可谓光明正大,不会落人口舌。
这一步在陈暮眼里居然是臭棋?
荀和有点不服气道:“即便天子厌恶大将军又能如何?”
“自然是大将军危矣。”
陈暮叹了口气。
“呵呵。”
荀和也笑了起来:“大将军一无过错,二有何皇后在宫中,天子无罪而诛,岂能服众?”
“天子当然不会无罪而诛,只不过会分大将军之兵权罢了。”
陈暮又落了一子,缓缓说道:“其实不管是史侯还是董侯,都是陛下的儿子,谁登基对于陛下来说,都是无所谓的事情。但你要明白,梁冀在前,陛下是绝不会让大将军独揽大权,又出来一个梁冀。”
荀和脸色一变,确实是这个道理。
即便是史侯登基,那也不过是个十多岁的少年,权力必然会掌握在大将军何进与何皇后手中。
到那时候,汉朝天下,可就取决于大将军个人品德。
品德好就是霍光,辅佐皇帝中兴。
品德不好就是梁冀,专横跋扈,连皇帝都敢毒杀。
天子不傻,两个儿子都是他的儿子,谁登基他都能接受,唯独不能接受的是,以后又是一个梁冀出现。
所以不管怎么样,确实不能将兵权全部掌握在何进一个人手里。
想到这里,荀和才明白陈暮所说的确实有道理,微微皱眉,细细品味道:“所以说,调走袁绍与袁术,是天子的意思?”
“不是。”
“嗯?”
“是我的意思。”
陈暮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的大白牙。
荀和脸色微黑,这厮耍自己呢?
“尚书令是在取悦天子?”
叮。
棋子下重了一份。
“非也,我是在帮大将军一把。”
当。
棋子轻敲棋盘。
“我却是没瞧出来这对大将军有何帮助。”
荀和又重重落了一子。
“呵呵。”
陈暮嗤笑道:“公舒先生,你怕是不知道,若非我进言的话,没准天子可是真会对大将军起杀心。现在只是被分了兵权就不错了,总归是有希望在。”
一旁的荀彧左右看看,分析着他们的对话。荀彧不知道汉灵帝后年会死,但隐隐猜到了自己从兄似乎在为大将军谋划着什么。
实际上荀家本来就是何进的支持者,历史上包括荀爽、荀攸在内,都曾经担任过何进的幕僚。
荀彧自己,也在189年被何进征辟,只是何进自己不听劝,被宦官杀了而已。
所以荀彧能够出现在这里并不奇怪,他就是被自己的叔父荀爽命令过来帮自己的从兄荀和的,同时也是为什么他会答应尚书台征辟,待在陈暮身边的原因。
因为荀彧隐隐在监视陈暮的一举一动。
毕竟陈暮虽然帮过他们党人,但又跟宦官有所牵连,总归是让荀和不太放心,觉得他亦正亦邪,怕陈暮破坏自己等人的计划,派个机灵的族人盯着也是件好事。
可惜荀彧待在陈暮身边已经有一个月,什么都没有发现,似乎他的生活就这么单调,每天上班下班,几乎成了固定模式。
“原来如此。”
“先生是想明白了。”
“嗯,只是我在想,这是天子的意思,还是你点醒的。”
“先生别忘记,大将军能如今执掌兵权,若非我为他说媒,让张让之子娶其妹,恐怕还不如眼下。”
“此一时彼一时,谁也不知道你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放心,我不会傻到要跟未来的天子作对。若非天子已经有了苗头,我才不愿意做这样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便最好。”
啪。
一颗白子挂在右上角,堵住了两颗黑子左边的“气”,打吃掉了黑子两目。
荀和也是个聪明人,或许不是智力90以上的妖孽,却也非常人,稍加思索,就明白了陈暮的意思。
没有一个天子希望兵权掌握在一个人手里,不管是前汉时期的吕氏,还是本朝的霍光梁冀等人,都是前车之鉴。
包括汉灵帝自己早期,也是生活在宦官掌权时期。
当时王甫等人诛杀了大将军窦武,控制了朝政,为非作歹长达十多年。
汉灵帝也是长大之后,慢慢掌控权力,才诛杀王甫,彻底将大权揽在自己手里。他太清楚权臣的危害,绝不会让何进最后也变成那样。
所以如果天子跟大将军真的起冲突的时候,必然只有两个选择,一是诛杀大将军,防止后患。二是分大将军兵权,不让权力都掌握在何进一个人手里。
陈暮进言,则是向天子建议取第二选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确实是帮了大将军一把。
想到这里,荀和将自己吃掉的两颗黑子取出来,落子的声音,也轻了许多。
二人下到第八十多手,由于十七路棋远不如十九路棋那么复杂,棋盘上已经是星罗棋布,八十多颗棋子密密麻麻纵横交错在了一起。
陈暮落后两目,一点都不慌,从侧面包夹,慢慢布局钳击荀和的大龙,同时开口说道:“公舒先生,不如与暮交个底,后年那一刻,你到底是做何打算?”
荀和微笑说道:“还能如何打算,就这么打算而已。”
“进宫诛宦?”
陈暮注意到白棋开始二路上爬,已经隐隐要对自己右上角的布局彻底动手,右上角先失两目,再被屠掉剩余的六子,那么自己的龙头就没了,边角直接大崩。
但也不是没有挽救的机会,只是他思索片刻,没有接上连回六子,而是直接舍弃掉右上六子,转而围剿白棋左边四子。
看起来这六子舍得血亏,因为舍弃之后,黑棋要亏十五目,而围剿了白棋四子,也只赚了九目而已。
所以对于陈暮这个选择,荀和也十分困惑,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但既然人家中盘给机会,荀和当然不会放过,一边下棋,一边又说道:“自然如此,这不是当初你向我提出的建议吗?”
“恐怕不止吧。”
陈暮笑道:“最近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冀州豫州以及三河地区,不少豪强世家之人都在囤积粮食,大批打造兵刃。”
荀和不动声色地道:“正逢乱世,为图自保自无不可,尚书令多虑了。”
“也许吧。”
陈暮提前一步吃掉了白棋四子,下一步白棋反攻,又吃掉了他六子黑棋。
“这几年天子分州收税,此法的确非常精妙。”
荀和将他的六子黑棋取出来,颇有些深意地说道:“分而取之,如苏秦张仪合纵连横。只是此法虽好,却后患无穷,天下恐怕又将是一场乱世。”
陈暮点点头:“不错,正因如此,所以我已经向天子进言,请他明年最后收一次税之后,就立即收手,恢复原有税制。”
“陛下会听你的?”
“坦然说,以陛下的贪婪。。。。。。我估计不会。”
“唉,那宦官的罪名又多了一项。”
荀和装模作样地叹了一口气。
“确实。”
陈暮含笑。
虽然这建议是他提的,但宦官不会说,党人也不会说。
那么蛊惑皇帝收税的罪名,自然是在宦官头上。
最主要的是,汉灵帝过于贪婪。
今年还大修宫室,又把西园的钱都造得差不多,少府跟水衡内库里的钱,应当是所剩无几。
天子就指着今年的最后这一税收上来,明年继续挥霍无度。
虽然说明年还有一批,在已经减税过半的情况下,天下豪强估计会捏着鼻子认了。
但要想让一个既贪婪,又已经吃到甜头的人停手,恐怕没那么容易。
说到底,就好像瘾君子一样,只要尝过那一口味道,就食髓知味,自然无法忘怀。
因此到了那个地步,天下豪强世家大幅度不满,那么诛杀宦官的理由不仅又多了一个,而且绝对能获得大部分人的支持。
“子归胸有韬略,长于智计,何不与我等一同辅助大将军诛杀阉宦?将来也能立上一功。”
荀和着眼于中盘扭杀,在布局完成之后,就开始对陈暮进行边角围猎。
“公舒先生所言确实有道理,早前暮也说过,暮之大哥刘玄德本为汉室宗亲,向来忠于汉室。如今又在辽东击败张纯张举,身先士卒,悍不畏死,正是助大将军一臂之力的良选。”
陈暮一边装作节节败退,一边完成了两手夹击反攻,在下方白三角六子和黑三角三子形成对杀之际,利用白棋对杀差一气做文章,示敌以弱,放出自己黑外围气紧的弱点,引诱他吃自己左下二子,却利用外围三角做掩护,逃出一子来。
荀和顺势吃掉了他二子,看着已经一百多手的棋局,虽未到收官的地步,却已经到中盘尾声,自己右上角和左下角全部占白,右下角也分布错落,占了八分之五的领地,不由笑着说道:“对于陛下分权之事,子归有何见解?”
陈暮装模作样地思索,过了片刻之后,才说道:“如我所料没错的话,天子可能会效仿前汉,分南军和北军,北军还是归大将军,南军则由宦官统领,公舒先生可从这方着手。”
“子归的意思是?”
“宦官毕竟是宦官,能有几人善于兵事?下面领军将领,还是得从能征善战者当中挑选。”
“我明白了。”
荀和点点头,目光死死盯着陈暮右下角的半边江山,只要把这里拿下,那么整盘棋他就占了四分之三,基本上也不需要等到收官,中盘结束,他就已经赢了。
陈暮在左角连边下了一记飞棋,继续道:“只要大将军掌控了北军,南军掺一些沙子,最好是能与守宫门的禁卫有所交集,暗中结交那么几位,到了那一刻,说不得就有奇效。”
何进府里的那些幕僚整天嚷嚷着要诛杀宦官,后来消息走漏出去,跟这些人保密意识差有很大关系。不过现在这房间里就三个人,而且他们说要杀宦官可不是喊喊,而是真的打算行动,所以完全摆在台面上来讲,一点都没有忌讳。
陈暮本来就是两面派,勾结宦官要劝,与党人结交要名,如果正常势均力敌的情况下,想做墙头草的难度还是相当大。但可惜的是汉灵帝一死,宦官力量出现失衡,那么这个时候肯定要倒向党人,这才是聪明人做法。
所以陈暮肯定不会去告密,而荀和与荀彧根本就是何进派系的人,他们去告密的话,那就是我告我自己,因此三人说话除了要避开汉灵帝会死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