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兄。”
陈暮快步走过去,扶着王朗,一脸悲恸道:“请节哀,师君在天有灵,也不愿看到你如何悲伤。”
“?”
王朗一头雾水地被陈暮搀扶起来,疑惑地看着他,又看向杨彪。
不记得自己什么时候有个师弟呀。
杨彪介绍道:“景兴,这是我父半年前新收的入室弟子,陈暮,字子归,父亲生前一直是子归在照顾。”
“原来是小师弟。”
王朗擦了擦眼泪,长叹一口气:“我不在师君身边,多亏你在一旁照料。”
陈暮惭愧道:“可惜我在师君身边时日太短,虽然时常聆听他老人家的教诲,却未能像师兄一般得到师君的真传。”
王朗叹道:“以后在经学上若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你来问我吧。不过,陈暮。。。。。。。。”
他挠了挠着发扬的耳后根,总觉得这名字似乎在哪里听过。
“若是如此,以后就得麻烦师兄了。”
陈暮平静回应。
“字子归?”
王朗忽然恍然道:“你是为父报仇那个。”
陈暮本来想微笑回应,忽然又意识到现在是老师的葬礼上,便保持着平静,看向王朗微微点头。
汉灵帝一张榜,自己天下闻名,昭然千秋。
如今别说这些历史人物见多了,几百上千年后,自己就是响当当的历史人物。
哪怕见到曹操刘备袁绍这样的三国君主级别人物,也十分淡然。
因此他现在与王朗交谈,倒不是说来瞻仰饶舌天王,而是有另有目的。
一来是作为师弟确实要和这个师兄沟通一下,二来是想问问他以后有什么打算。
根据珍贵史料记载,诸葛亮骂王朗的时候曾经说过,“你世居东海之滨”。
这个东海之滨,就是徐州的东海国。
自己要去青州,就必须要路过徐州,如果能叫上王朗一起同去,路上怎么说也有个伴。
“师弟为父报仇,孝传千古,真乃孝勇之士也!”
王朗竖起了大拇指。
“师兄谬赞。”
陈暮看到不远处十一岁的小杨修拿了一件素衣出来,便说道:“我们身为师君的入室学生,理当为师君披麻戴孝。”
王朗接过素衣,眼睛红了起来,哀叹一声,将衣服穿上,点头道:“正当如此。”
陈暮和王朗披麻戴孝,跟着杨家人一起当起了孝子。
入室学生的地位相当于儿子,这一点上,如果你不这么做,在东汉反而是一种不孝顺的表现,因此没人会反对他们为自己的老师戴孝。
不过当孝子确实累,每日要跪在灵前,答谢来往宾客,晚上还得守灵,一两天没法睡觉是常有的事情。
杨赐去世后停了大半个月的灵,到十一月初,终于要下葬。
汉灵帝遣左中郎将郭仪为使持节,中谒者陈遂、侍御史马助持节送柩,陈遵、桓典、兰台令史十人将羽林骑、钲车介士前后鼓吹。
陈暮王朗与杨家族人护着灵柩回弘农,大约200公里的路程,后世两个小时,现在花了三天时间才到。
好在东汉的防腐技术相当发达,马王堆汉墓女尸千年不腐就是证明,倒也无事。
在一片悲伤的气氛当中,杨赐总算是安葬进了弘农杨家祖地。
这段时间陈暮与王朗也相熟,师兄弟打得火热。
杨赐葬礼结束后,陈暮也问了王朗打算,他说准备弃官回乡为师守孝。
陈暮便邀请他一起走,王朗欣然答应。
本来按照正常流程,陈暮也得守孝,一般是一年到三年,只是他确实没有办法,必须要去青州开始新的筹划,所以只能厚颜无耻地没有弃官,赶赴青州上任。
中平二年十一月,陈暮与王朗再加上刘备派来接他的太史慈,三人与十多名护卫士兵一起上路,往青州而去。
第四十四章 兄弟相聚
从司隶去青州有一条路其实很好走,那就是走水路。
沿着黄河一路顺流而下,可以直达济南。
只是为了照顾王朗,众人在济北国的临邑县下船,陈暮送王朗去肥成县。
因为肥成县北面就是济南国,南面过了鲁国就是东海国,离青徐二州都非常接近,是中间地带。
在去肥成县的路上,陈暮问王朗守孝之后,有什么打算。
王朗叹气道:“当前并无什么打算。”
“师兄不愿出仕了吗?”
陈暮问。
王朗出名虽全靠诸葛村夫,但实际上他也是当世名士,才华很高,将来名列三公,成为司徒,就证明了他不是庸才,不出仕就太可惜了点。
“自桓帝以来,天下纷争不绝,又到如今天子继位,黄巾猖獗,各地盗匪无数,社稷累卵之危,生灵有倒悬之急。”
王朗感叹了一句:“我虽然很想出仕为朝廷效力,但无奈天下不宁,世道不靖,贪官污吏横行,狼心狗行之辈汹汹,我也只能离世避祸,先在家乡为师君守孝三年吧。”
陈暮浑身一个激灵。
糟糕。
刻入dna里的记忆起反应了。
他差点一句“住口,无耻老贼”就蹦了出去。
好在反应过来,及时改口道:“师兄此言差矣,如今虽然世道不好,但也正需要我等正直之士匡扶天下。我此去青州,必然罢黜各地贪官污吏,还青州一个个朗朗乾坤。若师兄愿意来青州赴任,我就上奏朝廷,为师兄谋个官职,如此我们师兄弟共同治理地方,国安民乐,海晏河清,岂不美哉?”
“这。。。。。。”
王朗心中意动,犹豫片刻,还是摇摇头:“算了,我既已弃官,就应当先为师君守孝,若以后真到了那时,我必然来找师弟。”
“那就一言为定。”
陈暮笑着回应。
两人一路说说笑笑。
从临邑到肥成一路并不平坦,山地丘陵,荒山野岭无数。
穿过平阴县,就到了泰山西部余脉,山路陡峭难行,林木遮天蔽日,过了晌午,眼看再过两三个时辰就能穿过这片山岭,抵达山后的肥成县。
山林茂密,崇山峻岭。
就在此时,左面林间忽然杀出一标人马,为首的大汉手举长槊,大喝道:“泰山孙婴子在此,马匹财物留下,反抗者杀无赦。”
泰山贼?
陈暮皱起眉头,双腿紧紧夹着马腹,准备随时调转马头开溜。
在中平五年陶谦去徐州之前,臧霸、孙观、吴敦、尹礼、昌豨等人在泰山上聚众为贼,劫掠地方。
而且不仅是这几人,泰山山脉山林茂密,山势陡峭,里面还有大量如黑山军一般的黄巾余孽,青徐二州此时并不算安宁。
泰山贼五人战斗力虽然也就臧霸能达到80以上,但那孙婴子身后跟着数百人,敌我力量悬殊,陈暮也只能第一时间想着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了。
“可恶!”
然而让陈暮没想到的是,听闻有人劫掠,太史慈都还没说话,王朗就勃然大怒,抽刀指着敌人暴喝道:“反国逆贼,不思报效国家,为国效力,反而聚众为匪,侵扰地方百姓,今日我就要好好教训教训你。”
这一声大喊把陈暮吓一跳,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就看到王朗说罢之后,就已经拍马舞刀,直取那孙婴子。
孙婴子就是泰山五寇里的孙观,再过几年会跟着臧霸投靠了陶谦。
但此时确实在泰山上劫掠为生,名为泰山贼。
按照往日,他麾下数百人,对面才十多人,一般人早就丢下财物逃跑了。
结果孙观忽然看到一彪形大汉奔马向他冲来,心中虽惊讶,却也不慌不忙举槊就与那人战在一起。
这个时候孙观后面的匪众还没有跟上来。
山区不适合骑马,所以孙观这帮人也就只有他有马匹,冲也是冲得最快。
结果在山道王朗与孙观交战,其他人反倒没有第一时间过来。
就看到王朗与孙观扭打在一起,刀光剑影,金属不断碰撞,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
孙观占了武器长的便宜,一开始还压着王朗打,但武艺好像比不得王朗,战了十数回合,很快就被王朗贴身短打。
这个时候兵刃太长的缺点就暴露出来,孙观左挡右支落入下风。
等到快接近二十回合的时候,孙观再也无法抵挡住王朗的猛攻,在最后挡住一刀劈砍后,被打得抱头鼠窜,调转马头狼狈逃跑。
主将被打败,众多泰山贼士气大跌,也连忙跟着一起跑。
看着他奔马逃窜,王朗将手中环首大刀抗在肩上,哈哈大笑道:“小小贼寇,不过尔尔。”
一套操作,把后面的陈暮看得一愣一愣的。
这特么是王司徒?
当年诸葛亮骂王朗的时候,有这战力,何惧诸葛村夫?
不过仔细想想,骂战的时候王朗七十有六,这年纪能骑马就算不错了,没有战斗力也正常。
毕竟是能跟太史慈打个五五开的男人。
如果在三国游戏里,太史慈的武力值好歹也在90以上,王朗战平太史慈,武力值最低也在80左右。
打个泰山贼孙观,确实不是什么大问题。
“师兄武艺惊人,打得这泰山悍匪望风而逃,真是令小弟佩服。”
陈暮走过去大吹法螺,表达了钦佩之心。
这战斗力,在当世文人之中,确实是天花板级别,就是不知道徐庶能不能打得过他。
王朗收刀回来,淡然一笑:“行走于乱世当中,武艺可不能荒废,师弟,你也得勤加锻炼,好好学武才行。”
陈暮看了看自己的小胳膊小腿,再看看王朗那一身腱子肉,尴尬道:“师兄教训得是。”
过了泰山西侧山脉,就抵达了肥成县,陈暮和王朗在这里分道扬镳。
临邑县在肥成县的西面,而济北县在肥成县的北面,送王朗过来,也不算绕了太远的路,只是稍微耽搁了一点时间而已。
因为正常路线,是从北面泰山山脚从临邑到济北,现在是多了个步骤翻越泰山,如此只要翻越回去,就是正常的路线,顶多就是浪费那么几个时辰,碍不了大事。
两天后,陈暮和太史慈就已经抵达了济南国的祝阿县,远远地在祝阿县外的亭中,就看到了十余骑在等候着他们。
太史慈已经提前派人去报信,刘关张带着几名招募来的太守掾史前来迎接。
已是十一月,朔风吹拂,接近一年不见,刘备关羽张飞激动不已,当看到官道尽头出现骑士身影的时候,按捺不住心情,奔马而来。
“四弟!”
“大哥二哥三哥!”
陈暮也心中略微激动,拍马奔驰,加快了速度。
四人很快相遇,勒住马匹,翻身下马,环抱在一起,哈哈大笑。
兄弟相聚,终于能够一起大展身手,开启一片全新的天地了。
第四十五章 大方向
四兄弟重聚首,当天夜里,一行人浩浩荡荡回了济南治所东平陵。
东平陵离祝阿也就不到百里,换算成现代单位就是40公里,到晚上的时候就到了。
出乎意料的是,太守府十分简陋,只是城东的一间普通三进三出的宅子,相比于别地太守的豪华宅邸,这里简单地像个茅草屋。
不过对于刘备来说,住在这里已经算是不错了。要知道他在平原国当国相的时候,刺客可是轻而易举摸进了他的房间。
进入所谓的“太守府”,里面果然几乎没有任何守卫,除了一个胡志充当管家以外,甚至连个仆人都没有。
问了一下情况,原来刘备到济南后,当地贪污成风,官员与豪强互相勾结,欺压百姓,鱼肉乡里。
刘备遣督邮去各地巡查,发现情况后,就上奏朝廷,罢黜处置了很多官员。一时间济南国政治清明,官吏贪污腐败的现象为之一空。
但之前遗留下来的很多问题还是没有解决,而且刘备来济南的时候,就带了一万多无家可归的灾民,这些灾民在灾难中失去了他们的家园,失去了土地,生活没有着落。
再加上济南原本就遭受过灾难民众也不少,因此刘备算是一直在苦苦支撑,情况并不算太好。
最惨的时候,甚至连原来的太守府也被他卖掉,换成钱财用来治理地方。
就这间房子,还是刘备娶了当地一位巨富的女儿,特意送给他的,不然刘备就只能真的去找个普通民居住着了。
好在整顿吏治的效果明显,将一批搞歪门邪道的官员罢黜后,大力提拔了一批工作能力强、有责任心的干吏,又有沮授帮忙,算是勉强撑过了前期。
今年春耕,济南大丰收,情况就好转了许多。
而且汉灵帝还将从荆州扬州益州收上来的税用于补贴地方,刘备不仅赎回了太守府,还将地方打理得井井有条,焕然一新。在去年的官吏考察中,也得到了优秀的评价。
只是刘备如今住惯了这小宅子,太守府虽然赎回来,反倒不太喜欢。
因为经常有平民百姓到他家里来拜访,刘备愿意与百姓交谈,同席而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