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现在皇帝有钱,赐百金倒是可以接受。
“诶,休得过谦。”
刘宏露出不高兴的表情,说道:“如今国库充盈,冀州豫州青州三地百姓也得到了安顿,都是你的功劳,怎么能不论功行赏。本来是想将你提拔进尚书台,可惜你资历太浅,怕贸然升上来难以服众,等再过两年就将你调去尚书台,先做仆射,再做尚书令,有你在尚书台,我也高枕无忧矣。”
尚书令是千石,可位低权重,相当于明朝内阁五品大学士,看似比那些一品高官小,可手中的权力却是极大。
张让在一旁说道:“陛下,如今天下初平,国库也有了钱,再过两年,很快就能国富民强,不如先让子归去地方担任刺史,两年之后再调回洛阳当尚书令,如今常伴天子身边,为天子谋划治国之道,岂不更好。”
汉灵帝想了想,点头道:“这是个好主意,子归,你想去哪州当刺史?”
“青州吧。”
陈暮见张让给了助攻,毫不犹豫道:“青州百废待兴,我去的话,正好实验一些治国之策,如果能够成功,便献给陛下,让大汉国力更加强盛,恢复汉武雄风。”
“可,等你从鸿都门学毕业,那便去青州。”
汉灵帝拍板决定。
鸿都门学出身就比太学出身要舒服得多,一毕业马上就是六百石起步。如今的尚书令梁鹄没什么本事,就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但人家从鸿都门学毕业后,立即就是幽州刺史,没两年就是尚书令,可见鸿都门学的学历有多重要。
谋划青州刺史早在陈暮的预料当中,陈暮心中平静,拱手敬礼道谢。
再过几年,大争之世即将拉开序幕。
谋夺天下,以青州开始!
第四十二章 杨赐去世
接下来的日子,陈暮开始了低调。
除了这段时间去洛阳监狱看了几次侯栩以外,就是天天往杨赐府上跑,跟杨赐拉近关系。
侯栩还没有死,本来按照张让的意思,是要将他处理掉。
但陈暮却将他劝住。
按照陈暮的说法,是可以将侯栩控制住,以后若是党人反扑,就让侯栩反咬党人一口,说是党人在幕后操纵黄巾之乱。
这种说法扯是扯了点,关键是张让信了。
而且侯栩现在已经对张让没了威胁,再加上好歹收了人家那么多钱。。。。。。当商人这点信用还是得讲。
日子一天天过去,随着汉灵帝收税,天下也慢慢归于平静。从豪强手里割肉出来,用于百姓,至少短时间内,大汉朝廷的天下是安定的。
按照原本历史,中平二年虽然大灾没有,小灾还是不断的。益州交州青州冀州各地都有起义军,声势最大的是冀州黑山军和青州黄巾余孽,多达百万。还有西边的北宫伯玉也攻击了雍州,侵略三辅之地,震撼朝野。
但随着陈暮一招釜底抽薪,汉灵帝大规模撒币,这场动乱也小了许多。除了黑山军和青州黄巾以外,各地民乱风波小了许多。黑山军和青州黄巾也暂时安抚住,谈不上天下太平,但勉强算稳定。
这也是陈暮影响了历史,原本他的打算是将这段历史变得更糟糕十倍。然而以前没得选,现在忽然想做个好人,一言而拯救万民,至少对于全天下的百姓来说,今年的日子要好很多。
值得一提的是,王允被张让弄下狱了,本来是要搞死,朝廷无数人上书救援,后来张让问陈暮的意见,这个时候陈暮一句话,就可以弄死这货,而且黑锅还是张让来背。
不过想到王允这厮还可以利用一下,陈暮便没有下死手,而且第二天还上书救援。这一下让很多知道他与王允事情的人对他发生了改观,风评也变好了不少。
王允出狱之后,还假惺惺地跑到陈暮府上道歉。
陈暮当时脸上的微笑多么和熙,心中的冷笑就多么强烈。
逢场作戏而已,当不得真。
人家蔡邕何其无辜,一辈子也没干过什么坏事。仅仅只是感叹一句,就能被王允杀了,王允自己又能是什么好人?
若不是将来还有用到他的地方,前些日子在牢里的时候,就是王允的祭日。
中平二年十月。
杨赐去世了。
这些日子早就有征兆,陈暮每天去他府上,杨赐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确实也到了这个年纪。
早在八月份,陈暮就已经从鸿都门学正式毕业,天子的任命也发了下来,本来应该去青州做刺史,但因为杨赐的身体,陈暮也一直没有去。
结果就在九月份,天上有彗星降落,十月份杨赐病逝,这下就更没法走。
因为陈暮现在已经被杨赐收为弟子,成为了入室门徒。
当时候父母、老师死亡,是需要师制服议的,老师要被当成父母一样对待,老师死了,必须服丧。
一时间,全天下杨赐的门徒都弃官奔丧,陈暮虽然没有弃官,但也推迟了上任时间。
当天夜里,杨家府上就开始布置灵堂。
阖府上下挂上了白布,杨氏族人连夜从弘农抵达洛阳,纷纷穿上了白色素衣,锣鼓喇叭唢呐震天地响,全京城的官员都纷纷上门吊唁。
作为门生故吏遍布天下的长者,杨赐身份特殊,没那么快下葬,必须停灵很长一段时间,要到十一月份才下葬。
因为汉朝地域大,交通不便,很多外地为官的杨赐学生听到消息赶来,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
杨家门外马车停了无数,汉灵帝也穿上了孝服,停朝三日,过来吊唁了一番。
陈暮则作为学生,与杨赐的亲属每日跪拜答谢,当起了孝子。
“大将军何进到。”
“司徒崔烈到。”
“太尉张延到。”
“宗正刘焉到。”
“光禄大夫曹操到。”
“虎贲中郎将袁术到。”
“羽林左监袁绍到。”
“侍中刘岱到。”
“骑都尉张邈到。”
“侍御史孔融到。”
“侍御史刘繇到。”
。。。。。.
每日来吊唁的朝中大臣无数,杨府门口车水马龙,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也让陈暮第一次见识到了汉末群雄们的长相。
曹操就不用多说,相貌堂堂。袁绍和袁术长得也不差,威风凛凛,气势不凡。
其他刘岱张邈孔融刘繇等人虽然不过是青史一笔,勉强算在汉末群雄里面,但也是个个人中龙凤,自有威仪。
袁绍在参拜了杨赐之后,没有立即离开,而是留在了杨府,与诸多党人混迹在了一起。
杨赐是党人们敬仰的长者,很多党人也受到过杨赐的恩惠与提拔,他们当然不可能就单纯祭拜就走,之后还有各种仪式,他们都要参加。
陈暮作为杨赐的学生,跟着杨赐的儿子杨彪等亲属一起答谢,午时休息后,正要去后院解手,路过后花园,看到了党人们。
荀和远远地瞄了他一眼,眼神中没有一丝悲伤,只有一丝火热与激动。
杨赐是德高望重不假,但到了这个年纪,已经算是喜丧,所以对他的去世,荀和并不感到悲伤。
荀和兴奋的是又一桩预言被陈暮算到,如此一来,天子时日无多的预言,也被证实八九不离十。若是真如陈暮说的那样,那么党人复起之日,也不再久远,荀和怎么能不高兴。
陈暮微微点了点头,向荀和示意了一下,便径直离开。
一旁的袁绍注意到了这个小动作,对荀和道:“公舒先生,那是何人?”
说起来陈暮虽然在天下名声大噪,但袁绍还没见过他本人。
毕竟这年头也没照片和录像,想认识一个人,除了通过名气以外,就只能面对面地交流。
荀和将眼中的激动情绪缓缓收敛起来,淡淡地道:“此人便是陈子归。”
“就是那为父报仇的陈子归?”
袁绍来了兴趣。
荀和点点头:“此人有大才,我们千万不能得罪。”
少府卿王章说道:“没想到这陈子归心胸还是很广阔,王子师如此得罪他,他居然也能容忍得下。”
“这是我没想到的。”
荀和很纳闷。
以他对陈暮的了解,不说睚眦必报,但肯定不是什么好惹的主,居然会放过王允?
“公舒?”
王章不解道:“缘何没想到?”
“啊。。。。。。”
荀和吱吱唔唔道:“我是说。。。。。我没想到这陈子归如此心胸宽广。”
一旁的李度点头说道:“陈子归真乃名士也。”
袁绍这个时候当然没有割据之心,他现在只一门心思想着依附何进,加官晋爵,听说了陈暮的事情,不由心然向往道:“看来这陈子归,值得深交一番。”
就在党人们聊事情的时候,陈暮这个时候也已经回到了外面大厅里。
刚进门,一个声音洪亮的哭声就传来,震耳欲聋。
“我师!呜呜呜呜呜。”
就看到一个30多岁的魁梧文士,跪在地上,抱着杨赐的棺木痛哭流涕,十分悲伤。
陈暮心道杨彪死了老爹都没那么伤心,这位演戏也太过了吧。
于是问旁边杨家仆人道:“这是何人?”
仆人答道:“菑丘令王朗。”
第四十三章 王朗
王朗?
陈暮看了眼灵堂上正哭得伤心的汉子,嘴角微微抽搐。
你跟我说这身高八尺,身材魁梧的大汉是王朗?
说好的皓首匹夫苍髯老贼呢?
不过这演技倒是当得起厚颜无耻的程度,表现得这么浮夸,外人见了谁不夸一句王朗尊师重道有孝心?
当然,这都是陈暮的恶意揣测,人家王朗明明是真的在悲痛来着。
陈暮缓缓步入厅堂,从侧面打量。
就看到王朗年约三十上下,面容清矍,体态壮硕,长得也是相貌堂堂,十分威武。
拜在杨赐的门下也有半年了,倒也知道自己的两个师兄,一个当然是汉灵帝刘宏,另外一个就是王朗。
之前说过,当时候收徒弟,一种是入室弟子,一种是大课弟子。
刘宏陈暮王朗三人,就属于杨赐的入室弟子。
其他人包括杨赐在太学教书那段时间教的那帮太学生,都属于大课弟子的范畴,只能算普通门徒。
据说王朗是年幼拜在杨赐门下,学习经书,所以后来当杨赐当了帝师,收了刘宏做学生之后,就再也没有收过其它徒弟。
因此如果不算遍布天下的普通大课弟子以及太学生的话,陈暮真正的同门师兄弟,确实只有刘宏和王朗两人。
而且经过多方验证,这个王朗的确就是后来被诸葛亮骂死的那位王司徒。
毕竟也没第二个字景兴的王朗了。
虽然骂死王朗这事是《三国演义》的事情,历史上的王朗是老死的,但老版《三国演义》的形象实在是刻入陈暮dna里的印记。
那皓首匹夫、苍髯老贼的模样,与眼前这彪形大汉简直是天壤之别。
让陈暮有点怀疑自己看了假的《三国演义》。
不过仔细想想,或许还是刻板印象害死人,电视剧毕竟是电视剧,现实才是现实。
东汉的文士并不是大家想的孱弱形象,那可是都是悍勇之辈,一言不合就拔剑砍人的主。
王朗在会稽,是敢拍马舞刀大战太史慈孙策的人物,要是真像电视剧里那样孱弱,未免太假了些。
更何况现在的王朗才三十三岁,而电视剧中的王朗已经七十有六,形象不统一也正常。
想到这里,再看王朗现在的形象,也顺眼许多。
只是这么一看,自己作为一个穿越过去的现代人,小鸡仔般的体型,属实没有牌面。
文倒是可以下马安天下,武的话。。。。。。.
陈暮自忖,就王朗这体型,估计能打他三个(自信点,把估计去掉,王朗战平太史慈,打你十个都没问题)。
只是这也不能怪他。
将心比心,现代人真穿越过去,没有经过多年的武力锻炼,一下就能舞刀弄枪当万人敌?
汉朝人为什么这么凶悍?
那是因为他们生活的环境就是这样。
首先是服兵役,汉人成年男子必须要去战场当两年兵。
其次是世道乱,外地环伺,内部不稳定,没有武力一点,根本不可能在这个兵匪多如蚁的时代活下来。
反观现代人,就算日子过得再差,好歹是和平年代,吃穿不愁,生活很安逸。
在没有经历过这样随时可能会被杀的乱世时代,现代人穿越过来,忽然上了战场,要你和敌人生死搏杀?
那要是敢拔刀子腿不发软,都算是万里挑一的豪杰了,最少也得是个特种兵退役。
所以陈暮弱鸡,是符合穿越理论知识的,没有任何问题。
要是穿越过来后,立即天下无敌,那才叫离谱。
“师兄。”
陈暮快步走过去,扶着王朗,一脸悲恸道:“请节哀,师君在天有灵,也不愿看到你如何悲伤。”
“?”
王朗一头雾水地被陈暮搀扶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