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经过四个多小时的不停行驶,最后满载着五营全体官兵的车队终于停了下来。所有的战士们又一个接一个从车上跳了下来,然后排着整整齐齐的队伍向着今天晚上打炮的打靶场——草塘进发了。
在走路的时候,黄班长悄悄的低声告诉李为,这个打炮的靶场面积大概有几十平方公里左右大小,还有一个志愿兵长年累月的在这里守着靶场的基本设施。
这靶场的外围还也星星零零的还有几十来户人家。每年到这个时候,都会有一些“能人”会在坦克跑道上种上一些简单的农作物。
当部队的坦克在夜里开过去了以后,他们就会找到部队,美其名曰“农作物被压坏了”,其结果就是多多少少的要点经济补偿。
面对这种局面,团里面的头头脑脑们也习惯了,毕意人家老百姓也不容易,这既然人家也“动手动脑”了,就当是军民共建了吧!
这大笔一挥,于是白花花的银子也就出去了!其结果就自然是皆大欢喜,老百姓们也纷纷配合的在各自的家中帮着给部队的官兵们烧饭烧菜。李为在知道了这一“潜规则”以后,真是哭笑不得。
为了防止晚上打靶的时候下雨,到时部队手忙脚乱的不好应对。根据以住的训练惯例,团里又命令各营集中起来,统一的在靶场的山南边整齐划一搭建了许多军绿色的帐蓬,让暂时没有打靶的连队先进住进去休息一下。
李为在杜兵的“解放”下,又脱离了本排在军帐里平整地面和挖四周排水沟的体力劳动。
一路上,跟着自己的指导员,先在附近的田里转了小半天,后来又上了一坐小桥,过了一条小河,这来到了附近的一户人家,按司务长李德升的要求前来帮着炊事班做菜来了。
看着地面躺着的几条鲜活的黄河大鲤鱼,李为就知道这不是让自己来散心了,他只好亲自上阵,又大显了一番身手,精心烹饪了一锅美味的佳肴。
这让这户人家的老百姓看了稀奇不已,原来这大鲤鱼还可以这样烧,这闻着香味就知道与众不同,肯定非常好吃。
烧好后,这道大菜就被早已等侯多时的,团招待所公务员小吴给端走了一盘。
说是团首长慕名亲自点的,看来是营里的张教导员亲自推荐的,这领导们如果知道是那个身怀绝技的李为烧的,又会作何感想呢?
在忙完了中午饭以后,李为就在帮厨的这户人家用了饭,他两三口就简单的吃完了,然后就等着连里的战友们来吃饭了。
趁着这个功夫,他和司务长就过起了烟瘾,这你一根、我一根的,一时间这个农家小院里是云雾飘渺。两个见这也不是个办法,就起身到门口去转了一圈。
两个人默默的走在山里的小路上,四下里满眼都是一大片、一大片的山林,到处都是长得郁郁葱葱的。偶尔会遇到一、两个住在这里的老百姓,彼此间都会客气的打打招呼。
李德升知道这个小子心里有烦心的事情,他也不好多问。自从上次王家屯去送野猪钱,他知道了李为在处理小芳婚事上的巨大能力,还真是有板有眼,滴水不露。
他看见李为那么大方的就撒了一万块钱,又亲眼见证了掌碎大石的神奇,他已经收起了对这个小了的轻视之心,在心里面以一种高规格的待遇,重新接纳了李为的位置。
在陪完李为饭后散心之后,一句话也没有说的两个人,又回到了帮厨的农家小院。在全连都吃完了以后,李为又帮着炊事班打扫了一下卫生,洗洗什么盆盆,刷刷那个大锅。
吃剩下的那些干净饭菜,当然就全部给了这户人家了,一时间又是群众的一阵感谢!在忙完了以后,他就和司务长挥了挥手,拍拍屁股,一个人回到了山南边自己排的宿舍了。
可是等他到了那里一看,不禁傻眼了,这到底哪个帐篷是自己连队的啊?刚才自己光顾着跟着指导员出去了,也没有记得自己连队的门口有什么特殊的标记了。现在这个情况下,整个部队都在休息,自己就不能大声的高喊来寻找自己的连队了。
只是这里到处都是军绿色的帐篷啊?一个挨着一个,就好像是一大片绿色的山林,他只好硬着头皮,在这里面找了半天。
正当他急得满头大汗的时侯,最后好在他看见营部的文书潘小龙,正好从一个帐篷钻了出来。他赶紧迎了上去,经过“当地人”的指点,他这才找到了自己的连队。
这次终于没有找几个,他就找到了自己的三排。这一进去,好家伙!帐篷里面的地面是铲的平平整整的,看来排里的战友们这段时间真是没有休息啊!
他又赶紧出来一看,这四周的排水沟挖的就像是艺术品,真的是线条笔直,宽窄正好。
这时排长刘家明发现了他,“把你小子美的,又到炊事班去帮忙了,那鱼还真是烧的不赖啊!你这又进来又是出去的,在忙啥呢?你还真是有精神啊!还不放下小马扎休息一下,这下午的三点还要上车跑一趟,熟悉熟悉地形的!”
李为听了自己排长的话,他老老实实的坐着了小马扎上,闭着眼情休息了起来。不一会儿,他就进入了假睡的状态,后来也不知道自己小睡了多少的时间,正当他有些迷迷糊糊的时候,后来他就在一阵阵急促的口哨声中就被惊醒了!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第六十九章 老兵往事 忠诚为国
时间回到1996年的7月15日,坦克五营的全体官兵们在匆匆吃完了早饭后,就都统一坐着军绿色大卡车从山里出发了,前往最终的目的地——草塘。
经过一路上的奔波,终于来到了夜间实战射击的靶场草塘。李为在炊事班忙着又烧了一顿黄河大鲤鱼,吃完饭又帮着打扫卫生后,就离开了炊事班,回到了自己排的军用绿色帐篷里休息了起来。
就当他小睡得迷迷糊糊的时候,身边的战友听到集合哨声后,一个个都迅速的跑出了帐篷,到外面全连集合去了。李为也跟在里面跑了出来,不一会儿他的耳边就听到此起彼伏的报数声。
全连集合完毕后,连长司德成又对马上要展开的坦克跑道空位训练提了一些经常性的要求。在他简短的讲话后,全连就步行前往晚上准备打炮射击的靶场准备区域了。
在步行了约二十分钟后,李为所在的连队就来到了一座土山的面前。此时在他的面前就出现了一条宽阔以极的坦克跑道,深深的履带印把地面划得是满目疮痍。
这不由得他想到了唐朝大诗人杜甫一首诗《北征》:“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心生感叹之下,他也知道现在不自己分神的时候。
不一会儿,一辆辆坦克就迎面开了过来,然后在又绕着小土山转了一圈后,就掉转了方向。李为紧随着自己的黄班长和一炮手徐红兵,迅速的来到了自己所在车组编号为XX的坦克面前,三个人同时三步登车,快速的钻了进去。
因为这次是空跑,主要是让一炮手熟悉一下坦克跑道的位置,寻找一下感觉。李为呆在里面,倒是对身后的炮弹仓是一阵的猛看,想必这晚上就会装上不少了吧!自己终于可以亲手摸到真的炮弹了,想一想,就让自己比较兴奋!
由于每年全团都要来到这里进行大规模的坦克夜间战斗射击。所以这对于有着五年兵龄的老驾驶员姜必胜是说的轻车熟路的,这里什么地段落差比较大,什么地段能隐蔽车体,在什么地方该停下射击,再也没有一个人比他心中有数了。
徐红兵看着眼前的这个射击场,心里面不由得是一阵阵的发狠。去年他就在这里才打了个“十中八”的成绩,但最让他窝火的是:
由于去年上车负责装填弹药的那个新兵二炮手,他在极度的紧张之下,还居然出现了枪炮齐鸣的意外情况,该装并机子弹的给装上了炮弹,该装炮弹的给装上了长长的弹链。
这在他们部队已经好几年没有出现过种“笑话”了,所以其他连队的战友们就给他私下里取了个绰号“震天响”,为此他可没有少和别的战友起矛盾。
最后这个新兵战士在徐红兵的强烈要求下,离开了三排,从而来到了其他的排。徐红兵要等明年分来的新兵,也就是李为的这一批。
自从李为来到了他们的车组以后,他就比较喜欢这个家伙,为人诚实、训练刻苦、心理承受能力强;做事冷静爱思考,做人还特别有着一股狠劲,这很对自己的脾气。他很是期待着有了李为这个很好的帮手,晚上自己能打出部队的纪录成绩。
那就是“十发十中”的好成绩,那是他一直在部队苦苦追求的目标,他做梦都想着自己能身戴大红花,在所有战友们的见证中,受到团首长的亲自接见,并受到嘉奖记录在案一次。
这眼看着到了年底自己就要退伍了,这也是他在部队的最后一次机会了,徐红兵狠狠的拍了一下手,他坚决不会发弃。
巨型的坦克轰隆隆的穿梭在附近的坦克跑道中,四下里不禁里一阵的尘土飞扬,铁甲怪兽的尾部不由得一阵阵轻烟随风飘去。
由于每次到草塘夜间战斗射击打靶的位置都不是固定的,需要经常性的改变地点。所以除了李为以外,车上的老兵还都是打起了精神,再次细心的观察着坦克经过的地方的地形地貌,以便于自己在晚上打炮时做出最正确的判断。
在结束了地形跑位训练以后,李为所在车组的人员就全部下了车,进入了这个土山的内部休整,原来这个土山的南面还有一个大门,只是外面有很被的绿色的植被挡着,李为一时也没有发现。看到他一脸好奇的样子,杜兵就带着他悄悄的参观了一下。
原来这里就是团里靶场的仓库室,那个负责长年看守靶场的老兵也住在这里,他就是修理连的志愿兵吴天强。
这二十年来,他一直兢兢业业,风风雨雨的坚守在这里,为部队的各项训练保障着,无私的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
从一个英俊的小伙子变成了一个稳重的中年人,听杜兵说好像这个老吴也要转业了,他家里是河南的,在家里是独子,家里的老婆先后为他生了两个健健康康小孩,还有两个年迈的老人,这真是应了那句“上有老、下有小”啊!
他的女人这么些年来一直都在强烈要求着吴天强转业,毕竟他家里的经济条件还是比较困难的,缺少了他这个家庭主力军,什么事都是家人在做着。就是老子、小孩生病了,他也没有时间回家去照顾,其它的就更不要说了。
所以他的心里对家里的亲人一直怀着深深的愧疚。但是出于对部队的满腔热忱,吴天强一直都在顽强的坚持着自己心中那份执念,那就对祖国的无限忠诚。
为此他没有和家里人少争吵过,村里一些不理解的人,还说他是当兵当傻了,一年四季就守着几座山,又不是在部队当干部,这个样子有啥奔头呢?
听完了杜兵的介绍,他很难想像,一个老兵如何在这种艰苦恶劣的条件下,长年累月的无比寂寞孤独的工作下去的,就像是与世隔绝般的闲人野鹤般的生活着。
李为又上下左右的看了一下这个土山内部的构造,这里面有点像窑洞,但也不完全一样,最主要的是这个洞顶很高,大概有五、六米高吧!
而不是像窑洞那样的很小,另外在这个山洞的顶部隐隐约约的还可以看到一些乱石的凸起。
李为估计这个建筑物从这个土山的中心位置硬是一点点掏出来的,所以形状有点不规则,这里面的房间大的大,小的就小的很,光线也不是很好,最后这里面还有一种他形容不出的一些味道。
接着,杜兵又介绍说,团里面每个月都会用汽车给他送来各种生活用品和维护靶场的各种物资。但是由于的生活比较清苦,所以一直没有人愿意来这里工作,这也就直接造成了吴天强最终留守的原因。
李为听了以后,心中不由得又是一阵的感慨。杜兵看到他不停的变幻着的激动脸色,就七七八八的知道他心中的所想,知道他是为了那个留守靶场的老兵鸣不平了。这小子还真是一个性情中人,他又哪里知道当兵的难啊?
为了部队战斗力的持续提高,又有多少当兵的人在默默的无私奉献着,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呢,自从两年前结婚了一个月后,都已经快两年没有见过自己的女人了!想到这里,杜兵不禁也是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最后,李为在一个房间里看到放着的都是一些巨大的,用白纱布做成的模型,他估计着这么大的面积应该是打炮用的吧!其他的还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