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蹲炮的模样以及用法,都和迫击炮很是相似,整体来说操作上还是十分简单的。
没多时,神机营的临时炮兵阵地就已经布置好了。他们的炮口对着的,正是如今迁徙的匈奴牧民。
“开炮。”
随着陈季北的一声令下,数十门虎蹲炮朝着城门处的匈奴牧民发起了炮轰。
中原人和草原人的仇恨是无法化解的,因此,对于炮轰草原牧民陈季北心中并没有什么心理压力。
在大秦和草原各族旷日持久的战争中,甚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都对匈奴人采用高于车轴者杀的军事策略。
杀或者不杀匈奴牧民,要看哪种情况对而今的战事更加的有利。只要对战事有利,那么匈奴人的性命并不算什么。
数十门火炮齐齐的发出震耳欲聋的齐射声音,铺天盖地的朝着匈奴牧民轰击着。
要知道,这些迁徙的牧民,很多都是妇孺,老人和孩子。在这种情况之下,他们立刻就没有了主见。
“快跑,快跑!”
“救命,救命!”
“敌军打来了,敌军打来了!”
。。。。。。
。。。。。。
炮声一响,整个北城门处可以说是彻底的乱了套了。已经出了城的牧民又折返回来往城里挤,还没有出城的百姓则是想往外挤。
这个时候,根本就没办法分辨炮火是从哪里轰过来的。因此,这些匈奴牧民可以说是各自有各自的想法。
若是正常撤离,那这些留守的匈奴士兵还能勉强的维持秩序。但是,现在城门一乱,这些匈奴士兵压根就起不到什么用处了。
“别挤,别挤!”
“镇定,镇定!”
。。。。。。
。。。。。。
匈奴将军声嘶力竭的大喊着,但是,他的声音很快就淹没在轰隆隆的炮火声钟。
局面已经彻底的失控了,匈奴将军额头上冒出了冷汗,连忙朝着副将大喊道:“快,你带几个人,速速将这里的情况禀报可汗。”
这匈奴副将带了一队亲信士兵,连忙朝着南面城门赶去。
说来也巧,这匈奴将领往南城门赶去,武松则是接到了卢俊义的命令,在往北城门赶去。这两伙人,正巧是迎面撞在了一起。
“他娘的,城门处正乱着呢,这些人往城里跑作甚!”武松看到这些匈奴士兵,心中不由的泛起了嘀咕。
“不对,这支队伍是从哪里来的!”匈奴将领心里也泛起了嘀咕。
这乍一碰面,双方的心里都泛起了嘀咕,觉得事情有些不对。
武松朝着手下人使了一个眼神,顿时,这几个想去传令的匈奴将士就被裹挟进了武松的队伍当中。
武松手下人多,这几个传令的匈奴士兵不过区区几人,自然是没有反抗的余地。
“别动!”只听武松一声轻喝,手中的匕首抵在了匈奴将领的腰间。
“你。。。。。。”
“你们是混进来的中原人!”匈奴将领胆战心惊的说道。
这个时候,但凡是一个傻子,也知道现在是个什么情况。一时间,匈奴将士有些胆寒。
要知道,敢深入敌军腹部的,这一个个可都是狠人啊!
武松那是人狠话不多啊,带着手下的弟兄,裹挟着这几个匈奴将领,来到了一处隐蔽处。
“说吧!”武松冷着脸问道。
“你休想知道,我们什么也不会说的!”匈奴将领怒声喝道。
“噗嗤!”
此人不愿意多说, 武松也不能强求人家不成,直接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在这人身上捅出了一个血窟窿。
武松下手有数,这一刀并没有取他的性命,手中染血的匕首在他的胸口戳了几下,问道:“不知道,你的心脏是长在左边还是右边的呢!”
匈奴将领满头大汗,咬着牙忍着剧痛说道:“别,别,我说,我说!”
说完这话之后,他似乎生怕武松会反悔一般,连忙说道:“城北情况失控,我们奉命去找贺兰可汗求援。”
一听这话,武松的眼睛顿时眯了起来,这是一个好机会啊,说不得能够趁着这个机会,取了贺兰大石的性命。
武松朝着手下人使了一个眼色,手下人会意,立刻将这几名匈奴将士乱刀砍死。
“你。。。。。。”
“你们不讲武德,我都已经说了!”匈奴将领临死之前喊道。
武松擦了擦匕首上的血,毫不在意的说道:“我可没说,你全都说了,我就不杀你!”
解决了这几名匈奴将士之后,武松挑了十几名精悍士卒,沉声说道:“我武松打算趁着这个机会刺杀贺兰大石,一旦贺兰大石身死,这场战争便算是结束了。”
“此去,十死无生,你们可愿和我一起前往。”
武松乃是真义士,他这一去即便刺杀成功,也绝对没有归路,他这是要给贺兰大石换命。
帝国时代:开局转生大秦皇子
………………………………
第一百六十二章 拐带山字营!!!
在梁山水泊一百零八位好汉当中,有作奸犯科者,有碌碌无为者,但是却也不乏真豪杰,真义士。
毫无疑问,武松就算的上是这其中的真豪杰,真义士。
武松明白,自己此行去刺杀贺兰大石,那就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
但是,在武松看来,能够用他武松的性命换贺兰大石的性命,尽可能早的结束这场战争,那不知可以挽救多少将士的性命。
武松手下的这些将士,他们不懂得这么多的大道理。但是他们却讲义气,不怕死。
武松此话一出,手下众多兄弟齐声大喝道:“武大哥,我们愿意和你一起去!”
“我们愿意和你一起去!”
此时,不止被武松点将的十几名精锐悍族愿意和他一起去,在场的所有兄弟都愿意和他一起去。
“兄弟们,此行不可去太多人。咱们若是去的人多了,引起了敌人的警觉之后,只怕就难以接近贺兰大石了!”
“服从命令,除我点名之外,其余人火速前往北城门处,全和大部队汇合!”武松命令道。
命令下达之后,武松带着点将的十余名精锐悍卒,义无反顾的前往了南城门,要与贺兰大石以命相搏。
武松这乃是,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
“轰,轰,轰。”
“轰,轰。”
“轰。”
趁着北城纷乱了,卢俊义带着手下的弟兄突然杀出,可以说是杀了北城留守的匈奴将士一个措手不及。
约莫过了小半个时辰的样子,北城留守的匈奴士兵,已经尽数被山字营的兄弟斩杀殆尽。
“兄弟们都到了吗?”
“咱们该出城了,否则敌人援军一到,咱们可就走不了啦!”卢俊义朝着军师公孙胜问道。
“卢大哥,只有武松兄弟的人没到了,其余兄弟都已经到了!”公孙胜大喝道。
此时,周围炮声轰鸣,即便是面对面,都得靠着大声的嘶吼才能交谈。
“什么,武松兄弟没到?”卢俊义一头雾水。
不应该啊,在山字营的诸多将领当中,武松的武艺绝对是排在前列的,甚稳稳的能够排进前列。
正所谓,马上林冲,马下武松。
如果说马战以卢俊义和林冲最强的话,那么步战绝对当属武松和鲁智深了。
而现在城内拥挤,这正是武松的主场在对。这种近距离的步战搏杀,即便是卢俊义也未必敢说自己是武松的对手。
卢俊义觉得,即便是武松在来的路上,遇到了什么危险,按理说杀到北城门处应当也不难啊!
在者说来,武松性子也甚是谨慎,并没有鲁智深这么鲁莽,怎么说武松也不应该陷在城中才是。
就在卢俊义沉思之时,外面有人来报:“武松哥哥手下的人来了!”
然而,卢俊义找了半天,只见武松手下的弟兄前来汇合,却并没有见到武松。
顿时,卢俊义的心中一惊,连忙问道:“武松兄弟呢?”
“卢大哥,事情是这样的。。。。。。”这时,有人将他们在半途当中偶遇求援的匈奴士兵,而后武松冒充这些匈奴士兵前去求援。率领十几名精锐悍卒,想要刺杀贺兰大石。
“武松兄弟,当真义士也!”听完这一番话,众人忍不住齐声感叹。
“不行,武松兄弟就带了十几人,这下焉有活命的机会!”
“你们先走,洒家带人去接应武松兄弟!”鲁智深说罢,提起禅杖就要前往南城接应。
山字营当中,鲁智深和武松的关系最为要好,自然是十分担心武松的。
“我也去!”
“我也去!”
“对,要去一起去!”
。。。。。
。。。。。
山字营众将纷纷高呼着要一起前去接应武松。
“当日梁山水泊聚义,咱们许下不求同生,但求同死的诺言。抛去宋江一伙不说,武松兄弟乃是真义士也!”
“此战过后,恐怕七国会猎胜局一定,我等即便返回宋国,也要在那群庸臣之下谋事!”
“与其这般,倒不如今日战死,落得一个身后之名!”林冲站出来说道。
林冲这是被大宋官场伤害过的人,与其早晚回到大宋,受那些个窝囊气,倒不如求个身后之名。
“林冲兄弟说的对,不过,白帅下令命我等从北门撤离,现在返回乃是违背军令。”
“这样,愿意跟随我等去救武松兄弟的便去,不愿前往的,火速从北门撤离!”卢俊义命令道。
他们现在在北城,要去接应武松就得去南城,这就等于得穿越整个匈奴王庭。
卢俊义明白,现在去接应,那等于是一件九死一生的事情。
手下的这些弟兄,好不容易在七国会猎当中立下了大功。虽说大宋的官场黑暗,但是回到宋国必然也能够封官赏银。
现在,带着这些兄弟送死,卢俊义也是于心不忍,因此,他这才提出了自愿。
“卢大哥这是说的哪里话,我等岂能不去!”
“生亦何欢,死亦何苦,我山字营岂有惧死之人!”
。。。。。。
。。。。。。
众兄弟仿佛受到了奇耻大辱一般, 纷纷大喝道。
“好,好!”卢俊义朗声大笑道。
卢俊义派了几名传令兵混出城去,将他们不在从北门突围,而且前往南城接应武松的事情告诉城外的陈季北。
派出传令兵后,卢俊义率领山字营的众兄弟,前往南城门去接应武松。
此时,城外的陈季北也十分着急。
这城里到底是个什么情况,怎么山字营的人还没杀出来。他们的虎蹲炮,这一门门的可都打的炮管发烫了。
在打下去,这些虎蹲炮可就要熄火了。
城外,神机营炮兵阵地。
“报,山字营的传令兵来!”这时,神机营的将士将山字营的传令兵带到了陈季北的跟前。
“陈将军,我山字营的兄弟不从北城门撤离了,卢将军命我等支会您一声!”传令兵说道。
“什么不突围了?”陈季北一头的雾水。
紧接着,山字营的传令兵将武松带十余勇士刺杀贺兰大石,山字营全体弟兄放弃突围前去接应的事情说了一遍。
“陈将军,军情已经传到!”
“我等得回去了,现在追赶上去,说不得还来的及!”
“我山字营的弟兄,要么同生,要么同死,绝不苟活!”几名传令兵朝着陈季北拱了拱手,转头折返回了匈奴王庭。
帝国时代:开局转生大秦皇子
………………………………
第一百六十三章 武松真义士!!!
山字营的弟兄倒是血性,将军情传达给神机营的人之后,扭头就走,没有片刻的停留。
似乎,神机营的将士们也被山字营的这些兄弟感染了,他们一个个抬头眼巴巴的看着将军陈季北。
从这些将士的眼中,可以看出两个字,那就是“想去!”
陈季北那也是好战之人,看到山字营的传令兵义无反顾离去的背影,浑身犹如被蚂蚁咬了一般。
大明和大宋与大元毗邻,三国当中又数大元的军力最强。因此,宋明可是没少合力抗元。
在往日明军和宋军的联合当中,对于宋军的战斗力,往往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一言难尽。
在七国当中,宋军那是出了名的军制黑暗。在军队当中,居然设立了由文臣或者太监来担任的监军。
而且,这监军的权利居然还在主将之上。这让文人和太监指挥打仗,这不就是典型的外行指挥内行吗?
也正是因为如此,宋军的战斗力在七国当中,可以说是最弱的一个。
但是今日,山字营这支宋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