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简朴,却又很大气。
这是长孙无垢对大秦的评判。
“无垢,还好有你陪着我!”李秀宁紧握着长孙无垢的小手说道。
在古代,男人三妻四妾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略微富裕一些的人家尚且如此,更别说是扶苏这种一国之君了。
李秀宁从未曾想过独自占有扶苏,既然是要和别的女人一起分享一个男人的话。
那与其和陌生女子分享,还不如与自己的好姐妹分享。
因此,对于长孙无垢与自己一同嫁给扶苏,嫁到秦国,李秀宁心中是十分开心的。
至少,在这遥远的异国他乡,李秀宁不是一个人。
回到秦国之后,扶苏当即操办了婚事。
相较与其他六国,大秦并没有那么多繁琐的礼节,即便是皇帝的婚事也是一切从简。
挑选了良辰吉日之后,便是举办三人的婚礼。
婚礼很是简单,并没有什么万民的狂欢,而是简简单单的在皇宫当中的一番宴席。
甚至,除了白起,商鞅,蒙毅等少数的近臣之外,便连参加的大臣也并不是很多。
秦国并不富裕,任何人都不能铺张浪费。便是嬴政在世的时候,每餐也不过一鼎羊肉而已,绝无大席大宴。
对于普通老秦人家来说,婚事甚至只是点上两支红蜡烛,然后磕几个头,喝个交杯酒,然后便是一起困觉就得了。
在老秦人看来,六国在婚事上那种繁琐的流程,一切不还是为了最后的困觉吗?
既然目的摆在了那里,倒不如直接两人搂着一起困觉,这多么的直接了当。
在老秦人看来,不是为了困觉,谁娶媳妇干啥。有这个时间,多去开垦两亩地,或者练练武不好吗?
婚事过后,闲暇了没有几日的功夫,新一轮的改革便开始推进了。
大秦的制度太过腐朽了,前朝的剑是斩不得今朝的臣的。同样,前朝的制度,也未必适合今朝。
该制已经是势在必行的事情,商业改革仅仅只是一个开头,商改之后,便是政改,军改。
如今,正在进行的便是商改,而商改首当其冲的便是废除官商制度。
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扶苏没有丝毫的迟疑,废除官商的圣旨很快下达到了大秦的各大郡县。
官商,牵扯到了一个庞大的利益群体。涉及其中的有老秦氏族,以及大批郡县官员。
因为废除官商,整个大秦境内似乎在暗中酝酿着一场狂风暴雨。
咸阳,商君府。
政事厅。
在大秦朝堂之上,武安君白起和商君商鞅,这二人是有开府之权的。
何为开府,便是说有自己的属官,可以在自己的府上处理政务。
扶苏可谓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如今,大秦的政务全部交给了商鞅,军务则是全部交给了白起。扶苏自己,仅仅是在一些大的方向上略作把握。
专业的事情,便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这一点,汉皇刘邦做的便很好。
“商君,官商制度使得下属郡县各级官员皆能够从中牟利。而陛下废除官商的命令下达,便等于断了下属郡县官员的财路。”
“如此一来,必然使得下属郡县官员懒政,怠政。商君以为,此该何解?”政事厅当中,李由拱手向商鞅请教道。
(ps:求推荐票,月票,兄弟萌,支持一下!)
………………………………
第五十四章 招贤馆,招贤纳士!!!
李由是那种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好官,一个很纯粹的官。
因此,李由的这番话问的很是直接,并没有官场上特有的那种含蓄委婉。
李由是个很纯粹的官,商鞅同样也是。
商鞅看着李由,不由的心中赶到欣慰,他似乎从李由的身上,看到了年轻时候的自己。
“县令懒政,那便换县令!”
“郡守懒政,那便换郡守!”
“不行者便下,为能行者让路!”商鞅的回答也十分的干脆。
变法者,必然是能使快刀之人。
快刀斩乱麻,方能变法成功。
优柔寡断者,是变不的法的。
李由对商鞅的话很是赞同,但是,对于大秦来说,却有令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大秦重武轻文,能够拥有冶理一县一郡之才的人寥寥无几。这批官员换了,那么何来替补之人。
商鞅慧眼如炬,已经看出了李由心中所想,没等李由开口,便听到商鞅淡然声音响起:“为秦官者,未必非要秦人,开招贤馆,像六国招纳贤士。凡有冶国之才者,皆可为我大秦属官。”
“妙啊!”
“妙!”听闻商鞅此言,李由不由的赞叹道。
秦国乃是重武轻文,而在其余六国当中,则是不乏重文轻武者,招纳六国贤士,便等同与吸纳六国的力量来增强自己。
而且招纳而来的六国贤士,不会和当地氏族产生利益纠葛,为官必然会相对清廉。
不得不说,商鞅此计,当为一个妙极之计。
“李由,老夫一生尚未遇到一名佳徒,不知你可愿拜老夫为师,学我法家之学?”
商鞅看着李由,仿若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不由的起了爱才之心。
“我李由至今空活二十余载,也尚未曾遇到良师,由愿拜商君为师!”李由说罢,便跪倒在地给商鞅磕头敬茶。
老秦人没有那么多的繁文缛节,但是,对于拜师的这种大礼,却是不能够省略的。
咸阳宫,御书房。
商鞅带着自己新收的弟子前来拜见扶苏,商讨在大秦开设招贤馆的事情。
这招贤馆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够开设的,必要要以一国之君的名义开设招贤馆。
如此,方才能够显示出我大秦重视人才之心意。
御书房中,商鞅将开设招贤馆的意图与扶苏一番分说之后,扶苏不由的连连点头。
“商君此言甚是,开设招贤馆,必然能够壮我大秦!朕即可下旨,在咸阳城内建造一座招贤馆,但凡有真才实学者,朕必当重用之!”扶苏连忙应道。
曾经的大秦乃是重武轻文,甚至说是穷兵黩武都不为过。
在大秦一些县令甚至能够从二十余岁做到七十余岁,一生不曾有什么功绩,自然也就不会升迁。
只要在自己的任期之内,不发生什么大的灾荒,瘟疫等等,这个官职便可以一直做下去。
为何会出现如此情况,正是因为没有替换的官员。
没有替补,这首发自然是可以肆无忌惮,为所欲为。
一个位置上坐的久了,自然会出现和当地氏族勾搭成奸的情况。
扶苏是一个执行力很强的人,咸阳城的招贤馆很快就建造起来,于此同时,大秦正在招收贤士的消息,也很快传遍了六国。
无数在自己国家郁郁不得志的才子,纷纷前来大秦碰碰运气。
但凡是来到咸阳招贤馆的各国士子,一律都是好吃好喝伺候着。每日都是四菜一汤不说,还有一壶秦国老酒。
四菜一汤外加一壶老酒,在别国虽是不算什么?但是在节俭的大秦,便是扶苏的餐食也不过如此。
前来招贤馆的各国士子,会被要求到大秦各地走一走,看一看,然后书写出一片策论之后,便可去找扶苏讨官。
对于士子所书写的策论,扶苏不做要求。所论民生,经济,军事皆可。
如今,大秦可谓是各方面的人才有缺,但凡有真才实学者,就不会缺乏官职。
秦国相比其余六国最大的优势便是皇权巩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完全称的上是说一不二。
大汉有诸侯王,大唐,大隋有门阀世家,大宋,大阴则有士族阶层,至于大元内部也是派系纷争不断。
可以说,除秦之外,其余六国的皇帝,都绝对无法做到像扶苏一样一锤定音。
但凡是有真才实学的,扶苏能够中意的,那么扶苏必然是不吝啬官职,一应官职那是说给就给。
若是在天下其余六国,其余朝中各大势力不同意皇帝所为,单单这授官的流程,便能够给你拖上个一年半载的。
扶苏官职给的爽快利落,可谓是更加吸引了不少天下六国才俊,这招贤馆当真是为大秦吸引了不少具有真才实学之人。
随着越来越多的士子奔赴咸阳,各地商贾也瞧到了商机,纷纷接踵而来。
一时间,咸阳城顿时热闹起来,若是以往,这番热闹恐怕只能在大唐的长安城和大宋的汴京才能够看到吧。
大秦,咸阳城。
东城门。
“咯吱,咯吱。”
一阵马车车轴的响动的声音,一辆看起来价值不菲的马车驶入了咸阳城。
这辆马车的车身上雕刻着云纹,车窗的镂空之处,更是雕刻着翩翩起舞的仙女。
“这定然是大唐的士子来了!”
“除了大唐何国的士子能够如此的阔绰!”
咸阳城的百姓围在街边,朝着马车指指点点的说道。这般华贵的马车,一看便不是秦国之物。
马车当中载着一白衣,一青衣两名士子。白衣士子半卧在宽敞的马车当中,看那气质便犹如谪仙人一般。
在他身旁坐着的青衣男子样貌气质倒也不错,但是和此人在一起,便落入了下成,成为了陪衬。
“小汪啊,咱们这是到咸阳了?”白衣男子睁开双目,朝着青衣男子问道。
“到了!”
“不过白大哥,你能不别叫我小汪!这名字听着,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带着宠物来的呢?”
“实在不行,你叫我小伦吧!”青衣男子面带尴尬的说道。
“小伦啊,你大哥我对当官倒是没什么兴趣,我这次来其实主要是为了娶一个大秦的娘们!”白衣男子提起身旁酒壶,猛灌了一口酒说道。
得!
这位不说话气质仿若谪仙人,一说话气质减一半,这一喝酒气质全无。
这二位是何人,正是在唐朝大名鼎鼎的青莲居士李太白,以及他的傍一大哥汪伦。
………………………………
第五十五章 李白车堵招贤馆。
“大哥,你对做官没兴趣,我有啊!”
“我刚当上县令,就当了三天,屁股还没坐热乎呢,就被你拉着千里迢迢的从大唐来到大秦!”汪伦哭丧着脸,委屈的说道。
“小伦啊,你那个县令你怎么来的,你自个心里没点b数吗?”李白灌了口酒,没好气的说道。
李白这话一出,好似掐中了汪伦的死穴,汪伦不忿的说道:“我怎么来的,我凭本事得来的!”
“好好说话!还学会说谎了是不是?”李白撇了一眼汪伦。
“我。。。。。。”
“花钱买的!”汪伦偷偷的瞅了一眼李白,委屈的说道。
“这就对了,做人得诚实!”李白淡淡的说道。
“大哥,我诚实了,我头一个买官的出了五百金,我足足出了五千金!”
“在者说来,我说凭本事得来的官也没毛病啊!”
“那买官的钱,那可不也是我凭本事赚的吗?”汪伦一本正经的说道。
“这官有什么好当的!”
“大哥我就是为秦国的小娘们来的!”李白一副恨铁不成钢的看着汪伦。
这小子,年纪轻轻的不知怎么想不开,干什么不好,非得要当官。
汪伦偷偷瞧了瞧李白,也是一副恨铁不成钢的眼神,娘们,娘们,整天就知道娘们。早晚啊,这铁杵磨成针。
看着汪伦委屈的模样,李白拍了拍汪伦的肩膀,说道:“好了,不就是一个县令吗?有什么打不了的,大哥我在还你一个就是。”
“在说了,你那个县令是花钱买的,说出去多难听啊。咱们在大秦,凭本事得一个官给你好好过把瘾!”
“大哥,本事这东西你有,但是我没有啊!”
“你这样有本事的人,就是当街耍流氓,人家都说你放荡不羁爱自由。但是,我不行啊,我要当街耍流氓,那就得被扭送官府!”汪伦叹了口气道。
李白这是汪伦的偶像啊,在汪伦看来,李白就是天生的奇才。两人在一起的时候,李白不是在与青楼的那些莺莺燕燕寻欢作乐,便是半醒半梦当中狂饮。
可就是这样,李白偏偏看是诗词歌赋,兵法策论无所不通,甚至,看似手无缚鸡之力的李白,还是天下顶尖的剑客。
有时候汪伦也在想了,莫非这本事都在酒里,又或者都在青楼女子的那道缝里。
直到汪伦学着李白的样子饮酒狂欢之后,第二天醒来,除了头疼和腰疼之外,是一无所获。
“大哥什么时候骗过你,说给你弄个官当当,必然给你弄个官当当!”李白拍着汪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