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个有情是李世民单相思,人家长孙无垢一直就把他当一个大哥哥看待。
李世民觉得,自己仿佛从天堂跌到了地狱,这一刻,他的眼中没有光了!
紧接着,便又听到李渊说道:“朕已经下旨收了长孙无忌的妹妹,长孙无垢作为朕的义女,封其为文德郡主。”
“日后,咱们大唐的平阳公主和文德郡主便为大秦的东西二宫娘娘,我大唐与大秦永结邻好!”
“义女!”
听到这里,李世民的眼前不由一亮,然而,下一句又让他的心情跌落到了谷底。
“许配给了秦皇,已经下了旨意!”
“这该如何是好!”
李世民顿感脑袋瓜子“嗡嗡”做响,整个人都是失魂落魄的模样。
李世民现在是悔恨万分啊,他后悔自己为何没有早一些向长孙无垢表面心迹。
现在是名不正,言不顺,他李世民即便是心中懊悔,却又有什么理由阻止?
在者说来,若是现在出言阻止,岂不是让大秦大大的丢了颜面,如此,秦唐联盟岂不是要泡汤了。
李世民心中百味杂陈,无奈之下,只得狠狠的灌了几口酒水。
此时,李渊似乎也发现了二子的异常。
这时,扶苏起身,端起一杯酒,朝着李渊敬酒道:“父皇在上,还请受小婿一杯酒水。”
扶苏这一杯酒,却不是以秦皇身份相敬,而是以李渊女婿的身份相敬。这一杯酒敬下之后,扶苏可就要将李渊这两个女儿都给带走了。
“哈哈!”
“好酒,好酒!”李渊满饮一杯,将杯中酒水饮尽。
一番寒暄之后,宴会也已经正式开席了。
随着音乐的响起,大唐的宫廷舞女款款而来,在宴席当中翩翩起舞。
不得不说,大唐在对女子的审美上还是美毛病的。
大唐以胖为美,当然,这个胖可不是说什么按F进入坦克的那种胖。
大唐的这种胖是那种丰腴,该胖的地方胖,该瘦的地方却也不会有一丝的赘肉。
就比如这些宫廷舞女的大白兔,那一个个至少都的是C开头的,少数还得有好几个D。
“李由,这大唐的小娘们可真好看啊!”王离拉了拉身旁的李由,轻声说道。
“粗俗!”李由撇了一眼王离,没好气的说道。
正在主客尽欢的时候,李世民已经将自己灌的醉醺醺的了。
李渊看出了李世民的不对劲,朝着长子李建成使了一个眼色,示意他跟自己来到后殿当中。
李建成连忙起身,紧跟着李渊来到后殿。
“建成,你可知世民是怎么回事?”李渊朝着李建成问道。
“父皇,这种事我不好说吧?若不然,你还是直接问世民吧?”李建成欲言又止道。
(ps:求一下推荐票,月票,兄弟们,支持一下。)
………………………………
第五十二章 离唐返秦。
李建成倒是李世民对长孙无垢有意,因此,也猜出了李世民这幅模样的原因。
但是,李建成这个人性子温和,并不喜欢背后嚼人舌根,因此,这个时候并不想多说这些猜测而来,没有根据的事情。
“建成,你何时也敢欺瞒父皇了?”李渊本着脸呵斥道。
被李渊这一番呵斥之后,李建成咬了咬牙说道:“父皇,二弟好似对长孙姑娘有些心意。突兀听到您将长孙姑娘许给秦皇,这心里多多少少有些难过罢了!”
李建成虽不愿多说,但是却也不敢忤逆父皇,只得硬着头皮说出了自己的猜测。
“还有这等事情,为父怎不知晓?”李渊惊讶道。
那一日定下婚事的时候,李渊是明确问了长孙无忌的,长孙无忌可未曾提起这件事情。
长孙无忌是万万不敢欺瞒与他的,由此可见,自家二子应该仅仅只是心中对长孙无垢有些念想而已。
李渊心想,只要李世民陷得不深,这倒也算不上什么麻烦。
“建成,你回去主持宴会,莫要冷了场面。另外,让世民过来一趟!”李渊吩咐道。
李建城回到兴和殿,来到李世民身旁,轻声说道:“世民,父皇叫你!”
这时,李世民已经喝的有些醉意了,摇摇晃晃的朝着后殿走去。
“今日大宴,身为大唐皇子,怎么能够醉成这幅模样?”李渊看着李世民训斥道。
李世民心如死灰,木讷的站在那里,任由李渊训斥,也不搭话。
“哎,陷的不浅啊!”李渊在心中叹气道。
但是这个时候,话已经对秦皇说出去了,圣旨也已经下了。
反悔,那是肯定不能反悔的了。
若是反悔,那无疑是在打大秦的脸。
到时候,那可就不是秦唐联盟,而是秦唐大战了。
若是李渊老早就知道李世民对长孙无垢有意的话,那么可能他还不会同意将长孙无垢也嫁给扶苏。
但实现事情已经这般了,无论如何,李渊都得将长孙无垢嫁给扶苏。
“世民,可是心中有什么委屈之事,大可与父皇说出来!”李渊一改严肃的面容,十分关切的问道。
看到父皇这幅模样,李世民再也忍不住了,当即跪倒在地道:“父皇,臣还请取消长孙无垢与秦皇的婚事。”
“世民啊,你可知若是取消婚事,会对我大唐带来什么?”李渊问罢之后,静静地看着李世民,见到李世民良久不搭话,紧接着语重心长的说道:“是开战啊,先许了大秦,然后在悔婚,毫无疑问是存心让大秦颜面扫地。”
“你对那长孙无垢有意?为何早不与父皇说,父皇若是早早的知晓,便也不会将长孙无垢许个秦皇。”
“世民啊,这便是造化弄人,你与长孙无垢是有缘无分!”
“父皇。。。。。。”
听罢李渊这一番话,李世民“吭哧吭哧”的却也说不出话来。
事情确实如此,你李世民老早没说啊,现在已经许给了秦皇,你在表露此意,那还能有什么用。
这就好比是买东西,你得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东西猜测你的。你中意的再早,让别人先交了钱,那这东西就是旁人的。
李世民无话可说,只觉得心中委屈。
“世民啊,你要以国为重,万万不可作出什么荒唐之事。”
“你与你大哥一文一武乃是我皇室的麒麟子,父皇老了,这皇位迟早是要传与你与你大哥其中一人的。”
“若是天下如同现在这般平静安然,那自然是传位与你大哥为好。但是,若是到时候天下纷争四起,战事不断。为了我大唐的将来,父皇说不得也得传位与你。”
“现在虽你大哥是太子,但是父皇却也十分重视与你,称你为隐太子也不为过。”
“这样,过些日子,父皇封你为天策上将军,开一天策府命你单独掌管。”
“届时你招纳一些能人异士,创立一支天策军,等这事情多起来,也便不会想这么多的其他事情了!”李渊拍着李世民的肩膀说道。
“父皇,儿臣明白!”李世民含泪应道。
其实吧,李渊这番话,其主要的意思是为了安慰李世民。在李渊的心中,还是倾向于让李建成继位的。
但是,李渊这安慰的话,李世民可是当真了。
在李世民看来,若是天下安稳,那确实是大哥当皇帝比较好。可若是到时候天下战乱四起,那么说不得就得和大哥争一争了。
李渊不知,他这一番话让李世民有了不该有的心思,也为大唐的夺嫡之争埋下了隐患啊!
父子二人一番叙谈之后,回到了兴和殿内。
此时,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殿内的气氛越发的高涨起来。
看到唐皇李渊回来,扶苏来到跟前,敬其一杯酒道:“小婿打算,三日后返回秦国!”
“贤婿国事为重,当是如此,当是如此!”李渊应道。
出了这个小插曲,李渊也巴不得扶苏早些离去,以免在生什么幺蛾子。
三日之后,秦国迎亲使团准备离开了长安。
长安城外,浩浩荡荡十余里地,都是前来相送的官员以及看热闹的百姓。
扶苏是满载而来,满载而去,这车队当中还有着李秀宁和长孙无垢的嫁妆。
这其中最珍贵的便是一千副明光铠,以及五百柄陌刀了!
不得不说,这唐皇还真是大方啊!
唐皇李渊带领大唐的文武百官亲自出城相送,可谓是给足了大秦使团面子。
人群当中,李世民紧握拳头,看着车队渐渐远去,在心中呢喃道:“答应我,怼她的时候,别用力!”
李世民心中纷纷,这些大唐的青年才俊们一个个心中也是十分的愤慨。
李秀宁和长孙无垢,这是大唐有名的美人,结果居然嫁到了秦国去了。
“哼,这秦人都跑到我大唐来娶亲了,莫非秦国没有女子不成?”
“居然将咱们大唐两大美人都娶走了,我看着秦皇是来咱们大唐进货来了!”
。。。。。。
。。。。。。
众多大唐的青年才子纷纷然道,唯独其中一个白衣跨剑气度非凡的男子说道:“秦人娶我大唐女子,此事当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正当去秦国游历,吾也要娶一秦国女子!”
(ps:结唐联姻的剧情到这里算差不多了,应该还有几章过度章就到下个剧情七国会猎了。今天如果时间够的话,我在写一章出来。主要我现在同时写四本书,每天码字十五个小时左右,太累了。在过几天,一号老书完结之后,这本书会每天万字更新。另外求一下推荐票,月票。)
………………………………
第五十三章 废除官商制。
在无数大唐官民的注视之下,大秦的使团浩浩荡荡往西北方向驶去,大西北这是秦国的方向,秦国的西北,便是无尽的草原,已经草原莽荒异族。
匈奴,犬戎,乌桓,突厥。。。。。。
这些仅仅只是和中原七国打过交道的草原异族,在更远的草原深处,是否有更多的草原异族,这不得而知。
经过半个多月的奔波,大秦使团驶出了大唐的国土,进入了大汉的领土。
大秦使团一进入大汉的领土,汉王手下第一大将樊哙,便率领这三万大汉羽林军迎了上来,负责大秦使团在汉境的护卫工作。
汉皇刘邦从一介亭长成为一国的皇帝,七国当中,他乃是唯二白手起家的皇帝。
另外一个,则是阴皇朱元璋,朱元璋更惨,小时候放牛,略微大一些当乞丐,后来还当过和尚。
白手起家造就了刘邦小心谨慎,不愿冒险的性格。
因此,无论如何刘邦不会让扶苏在自己的国境内出事,这才有了,大秦使团一到汉土,立刻便是汉军大军保护。
刘邦阴白,一旦扶苏若是在他的国境出事,那他便是黄泥掉进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
届时,秦唐一起来攻,夹在两国中间的大汉如何能够抵挡。
蛇千年成蟒,蟒千年成虬,虬千年成蛟,蛟千年成龙。
如同秦皇,唐皇他们本就是蛟,当不得龙了,他便还是蛟。
但是汉皇不行,他是白手起家,没有底蕴。当不得龙,他就变成蛇了。
因此,容不得汉皇不谨慎。
在大汉最精锐的禁军羽林军的保护之下,大秦的使团过了九江廊桥,来到了安远岛上。
到了安远岛,便是大秦的境内了,秦皇的安危自然便与大汉无关了。
送走了秦皇这个活祖宗,汉将樊哙不由的松了一口气。
大秦,咸阳。
今日便是扶苏返回咸阳的日子了,白起,商鞅率领大秦文武百官出城十里相迎。
咸阳城的百姓们也是异常欢喜,自发出来迎接。
秦唐连盟的消息在大秦已是人尽皆知,而且大家还知道,秦皇带来了大唐的一位公主,一位郡主。
这大秦的男人娶了大唐的女人,这在大秦这群粗鲁的汉子看来,这是为大秦大大的争了颜面。
这就好比后世,国人骑了大Y马一样,这是值得骄傲的。
后世国人当中不是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以打洋炮为荣,以挨洋炮为耻。
此时,大秦男人心中大抵是这种想法。
车队缓缓的驶入了咸阳城内,周围围观的百姓欢呼雀跃,气氛倒是异常的高涨。
马车当中,李秀宁和长孙无垢两人的小手紧握着,透过小小的车窗朝外看去。
咸阳城远没有长安城那般的富丽堂皇,街道上的小贩,商户也是稀稀落落,就连两侧的房屋也是准的青砖青瓦,不似大唐那般喜欢又各色彩瓦装扮。
很简朴,却又很大气。
这是长孙无垢对大秦的评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