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扶苏手中的刀,便会得罪很多人,这些人中可能有朝中高官,也可能会有传承几百年的老士族。
而这些人无法对付扶苏,那么压力就来到了他李由的身上。
然后,李由却没有丝毫的畏惧。
君贤,则臣百死莫辞!
(ps:继续老生常谈的求推荐票,求月票,新书期的支持格外的重要,兄弟们,支持一下。)
………………………………
第四十二章 招商引资。
金亭驿馆。
“大秦招商引资处?”
“这里不驿馆吗?这招商引资是个什么意思?”
“招商?如今秦皇居住在此处,莫非是秦皇要招揽商人为客卿?”
。。。。。。
。。。。。。
金亭驿馆外,围拢着一群人窃窃私语。
扶苏将招商引资的牌子挂出去了整整一日了,这一整天除了吸引了不少人围观之外,并未曾取到什么实质性的进展。
书房当中。
李由和扶苏两人正在下棋,性子急躁的王离有些不耐,急的来回踱步。
王离心想,这牌匾都挂出去一整天了,却是一个商人也没来,这生意做的也忒失败了!
一子落罢!
李由有输了!
“李由,你非是棋力不如朕,而是心不在此。怎么的,可是有什么心事?”扶苏端起茶碗,抿了一口茶水问道。
李由面带愁容,朝着扶苏说道:“陛下,咱们牌匾已经挂出去一天了,也未曾见有商人前来。”
“依臣看,不如臣前去长安城内拜访一些大商,如此一来,倒也直接一些!”
扶苏摇了摇头,对李由说道:“不然,咱们若是找上门去,这后续的谈判便要处于下风了。得让他们找上来,这后续方才容易谈判。”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万事开头难,待到来了第一人之后,后面的事情便好办的多了!”
“陛下,咱也得先吃到豆腐,才能管它热不热啊!”
“依着我看,在等下去,什么热豆腐,凉豆腐的,咱们就是连豆腐渣都吃不上了!”
“在者说来,咱们这个什么招商引资,不就是学大唐人做生意吗?”
“经过我的观察,他们大唐人做生意可不是像咱们这样干等着?”王离这厮振振有词的说道。
扶苏刚要训斥,听到这厮说他还观察过唐人做生意,连忙问道:“你还观察过唐人做生意,那我问你唐人做生意是怎么做的?”
“那我当然是观察过的,唐人做生意很是主动,那都是拉人连带着吆喝?”王离正色道。
“哦!”
“看来你还真观察过,那你学学唐人是怎么吆喝的!”扶苏问道。
“咳咳!”
“陛下你看着啊,唐人都是这么说的。。。。。。。”
“大爷里面请,姑娘们都在呢。。。。。。”
“大爷,您可是好久没来了。。。。。。。”
看着王离惟妙惟肖的模仿,扶苏的脸都黑了。
好家伙,王离来大唐这一趟,别的地方没去,净TM照顾大唐的有色产业来了。
合着带王离来,这是来促进大唐GDP了。
“滚出去,看到你就烦!”扶苏没好气的说道。
王离这厮,已经在逗比的路上越走越远了。
王离这厮可是大名鼎鼎武成侯王翦的孙子,通武侯王贲的儿子,这一门的将门基因啊,怎到他这里就变成了逗比基因了呢?
隔壁老王?也不对啊,王贲就姓王啊!
扶苏估摸着,王府的管家应该姓宋。
毕竟,能把隔壁老王给绿了的人,只有管家老宋。
没准,王贲的夫人姓马?
老王,马夫人,宋管家。。。。。。。
如此一来,王离的这个逗比基因的来源,那就十分的合理了。
招商之事,扶苏倒是不着急,扶苏知道,现在绝大多数的商人都在观望。
只要,大秦皇帝亲自在招揽商人的消息传出去,那么迟早是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在这个时代,即便是在商业发达的大唐,商人的地位也实在是不高。
商人有钱归有钱,但是,便是普通的官员,他们也得巴结奉承着。
这大秦的皇帝亲自出面招揽商人,这对于这些商人来说,那实在是反常的很啊。
正所谓事出反常必然有妖,正是因为如此,尽管长安城内已经传遍了这个消息,但是商人们却还在观望。
长安城,长乐宫。
御书房。
“这堂堂的大秦皇帝,为何亲自行这商贾之事?”
“这等小事,随意派一大臣主持,对于这些商贾来说便以是恩赐。万没想到,秦皇居然亲自主持,这是何想?”李渊有些不解的朝着两个儿子问道。
“父皇,秦皇做事天马行空,不过必然会有他的道理。”
“儿臣觉得,此代的秦皇与历代秦皇皆为不同。此人不拘泥于小结,但凡是对大秦有利的事情,他必然会不惜一切代价来达成!”李世民郑重的说道。
“二弟说的不错!”
“儿臣也以为秦皇很不一样,大秦在其手下必然更加富强。此人乃是一届明君,倒是秀宁的好福气。”李建成也附和道。
“秦皇等了一天了,还无商贾进入金亭驿馆吗?”李渊转念又朝着两个儿子问道。
“尚无!”李建成回答道。
李渊思量片刻,对李建成吩咐道:“你去窦国舅哪里走一趟,命他派窦氏商行的人先去找秦皇磋谈行商之事。”
“通商本就是盟约当中约定之事,秦皇如今又亲自出面招商。若是冷了场子,难免让秦皇面上无光!”
“是!”李建成点头应道,起身出了皇宫。
“世民,你也一同前去吧,多跟着你大哥学着点。”李渊吩咐道。
还真别说,这唐皇李渊倒是一个好人,既然和大秦签订了盟约,便切实的按照盟约来办。甚至在有些地方,即便盟约当中没有明确规定,他依旧是本着两国和睦的目的来办。
“滴答,滴答。”
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二人出了长乐宫之后,天空当中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
“大哥,咱们如此助秦,是该还是不该?”李世民问道。
李建成不假思索的回答道:“通商本就在盟约当中,何来的该与不该?”
“大哥,若是秦富强了,一统六国,我大唐又该当如何呢?”李世民继续问道。
“哈哈!”
“世民,王离那混小子不说了吗?若是大秦统灭六国,也是最后一个灭咱们!”
“若他大秦真有统灭六国的实力,便舍了这大唐让人族一统又如何?”
“世民啊,七国之争,远没有表面这么简单。人族历史上也不乏明主,心有鲸吞天下之志的君主不在少数,可自古一来,无人成事!”李建成拍了拍兄弟的肩膀说道。
(ps:原本打算睡觉的,硬熬着写完了,兄弟,投一下推荐票,月票啥的,支持一下兄弟吧!)
………………………………
第四十三章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二人奉父皇李渊的命令,去找窦国舅。
窦国舅正是大唐后宫之主,窦皇后的哥哥,也就是李建成和李世民的亲舅舅。
大唐的商业发达,皇室自然也有自己的产业,进项,而皇室的诸多产业,正是由窦国舅来掌握的。
秦皇亲自招商,这一天下来却是冷了场,因此,李渊决定让窦国舅派窦氏商行的人先去打个样。
殊不知,正在李建成和李世民两人前往窦国舅府上之时,金亭驿馆的门前停下了一辆马车。
“滴答,滴答!”
此时,外面的天空中吓着淅沥沥的小雨,春雨贵如油啊,今年定然是一个丰收年。
随车的仆从先一步来到马车前面,撑起了两把油纸伞。撩开车门,下来马车的竟是两个小娘皮。
这两个姑娘身材玲珑有致,脸上却蒙着黑色薄纱,看不清楚长相。
“是公孙家。”
“巨商公孙家来了!”
围观的这些人中,有不少都是长安各大商行之人,看到秦皇招商他们有些意动,却又不敢作这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万万没有想到,居然是公孙家的人最先动了。
自打上一代公孙家的家主过世之后,这公孙家的掌门人便成了前任公孙家主的一对女儿。
民间有老话传言,女人当家,房倒屋塌。
这句话是形容女人优柔寡断,且见识浅薄。
这寻常百姓家的女人当家尚且如此,更莫要说公孙家这诺大的家业了。
然而不曾想到,这两个姑娘当家非但没有让公孙家房倒屋塌,反而是有些蒸蒸日上的意思。
今个,这公孙姐妹第一个来见秦皇,倒是让这长安城的其余商行的管事有些汗颜。
一群男人,做起事来胆子居然比两个女子还小,当真是有些丢脸。
“陛下,公孙商行的人来了!”扶苏正在和李由下棋,门外的侍卫前来禀报道。
扶苏点点头,吩咐道:“外面下雨了,快请公孙家的客人进来吧!”
正所谓千金买马骨,公孙家作为第一前来的,自然要对其客气一些。
“怎么样,该来的自然是会来的。”扶苏笑着对李由说道。
“哒,哒,哒。”
一阵清脆的脚步声响起,只见,大厅外走进一对长相甚是好看的姐妹。
一白一红两色衣裙,姐妹二人皆是略施粉黛,眼角眉梢之间却是带着一丝勾魂夺魄的神韵。
进入驿馆之后,姐妹二人脸上的黑纱自然已经取下,毕竟,面见一国之君,若是遮掩样貌,岂不是大大的逾越。
扶苏一看,这居然还是两个熟人。
“民女公孙氏,见过秦皇!”公孙大娘,公孙小娘两人齐齐朝着扶苏施礼。
“未曾想到,两位公孙姑娘竟是这巨商公孙氏的掌门人啊!”扶苏语气当中,倒是颇感震惊。
要知道,这个年代女子的地位可是十分低下的,两个姑娘能够撑起诺大的公孙家,相比是颇为不易的。
“哼,谁说女子不如男?”公孙小娘性子泼辣,不服气的说道。
扶苏心说,这女子还真就不如男。比如说吧,这男子可以拿枪扎女子,但是女子就只能被动挨扎。
“小娘,不得对秦皇无礼。”公孙大娘呵斥道。
她这个妹妹性子泼辣,从小便是无法无天,在秦皇面前,既然敢如此无礼,当真是被自己惯坏了。
“无妨,无妨。”
“大家都是年轻人,咱们岁数也差不多,两位公孙姑娘,当以兄长之礼待朕,倒也显得亲近一些。”扶苏微微笑到。
扶苏心想,这双胞胎姐妹花那可是极品啊,这要是在前世的会所里,就这个姿色的,那至少得八千起步。
扶苏这心里已经有了打算,先让他们称呼自己哥哥,然后是情哥哥,最后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到时候,这姐姐给自己生个儿子,妹妹给自己生个女儿,自己也算是儿女双全了。
还真别说,就这一会的功夫,扶苏连孩子名字都已经想好了。
毕竟自己家可是有皇位要继承的,多娶上几个,多生上几个,那也是为国着想。
“咳咳!”
“两位公孙姑娘请坐吧!”扶苏将脑海中生孩子的事情先搁在一边,这个时候还是得先谈正事。
“两位公孙姑娘前来,可是欲与朕商谈行商之事?”扶苏朝着两人问道。
“不与你商谈行商之事,难不成是谈情说爱不成?”公孙小娘没好气的说道,显然是对上次在武陵,扶苏未曾赴约耿耿于怀。
“嗯,这倒也不是不行。朕的后宫,如今倒是空缺的很!”扶苏岂能被一个小娘皮调戏,当即反击道。
“呸,你想的美!”公孙小娘轻啐一声。
公孙小娘这一番话,倒是让自己和姐姐成了一个大红脸。
“秦皇,不知我等若到大秦行商,是算官商还是私商?”公孙大娘问起了正事,以缓解尴尬。
大秦多是以官商为主,在各县城设有坊市。大秦的坊市和大唐不同,大唐乃是自由贸易,而大秦则是由官方把控。商人需要将货物交给官府的人,由官府统一销售。
因此,这就会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官府会优先销售与官府合作的官商的货物。只有官商货物不足的时候,才会销售私商的货物。
甚至,有时候即便是官商货物销售完毕,也不会对私商货物进行销售。
正是因为这种情况,长久下来,六国的商队也都不在乐意到大秦进行贸易了。
官府打压这是常态,虽然说这次的招商是由秦皇亲自主持的,但是,真到了大秦,秦皇总不可能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