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二陛下哈哈大笑着说道。
    如此有才学,有谋略的少年郎,不正是他李二陛下求之若渴的人才吗!
    “父皇,说话算话。”长乐公主伸出了手指与李二陛下的手指勾在了一起。
    “拉过勾勾后,父皇就不许不守诺言。”
    长乐公主红彤彤的小脸蛋煞是好看。
    不久,御膳房专门为长乐公主做的晚膳,便被内侍和宫女们依次传递过来。
    看着胃口大开的长乐公主,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满脸都是溺爱的表情。
    吃过晚膳的长乐公主捂着溜圆的小肚,打着饱嗝。
    “噗通”
    一件工具从长乐公主的袖口中滑落而出。
    正是林然送与她的自制弹弓。
    “长乐,这是何物?怎么和弹弓如此相识?却有如此小巧,且还不是竹骨所做。”
    李二陛下好奇的拿着手里把玩着。
    “父皇,那林然正是靠此物射杀的山鸡,如今儿臣的羽毛足够为母后做一把羽扇。”
    长乐公主笑眯眯的说道。
    “用树杈和皮筋而自制的弹弓,少年郎真有意思,父皇可是越来越好奇了呢。”
    说完李二陛下将弹弓还与长乐公主。
    “父皇,母后,天色已晚,儿臣告退。父皇切莫忘记那天节将军造反之事。”
    长乐公主施礼告退。
    “长乐放心,父皇明日早朝便安排此事,一旦属实,那叫林然的少年郎便是大功一件。长乐心系父皇安危,父皇甚感欣慰啊,长乐公主传信有功也是大功一件。”
    李二陛下对着施礼退下的长乐公主微笑着说道。
    “殿下,为何不告知陛下公子还有两首诗篇,以及高产吃食的事情呢?”
    回宫的路上,翠竹不解的开口问道。
    “翠竹,即便如此都已经让父皇激动万分了,高产吃食的事情,还是等公子真正试种成功后,再做决定吧。眼下要紧的还是天节将军造反之事是不是属实。”
    长乐公主稳重的开口说道。
    “殿下考虑周全,奴婢多虑了。”
    “翠竹,明早多挑些细小的石子,陪本公主试试这弹弓的威力。”
    长乐公主手持弹弓,脸上欢喜的露出了一对浅浅的酒窝。
    “奴婢遵命。”
    翠竹赶紧应声回答道。
    李二陛下登基以来一直兢兢业业的履行着,自己作为天子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从去年登基到如今的贞观元年,李二陛下一直比较注重早朝的重要性。
    很多重大决策都是在朝堂之上决断的,少了以前的一言堂。
    因为李二广纳良言,因此许多大臣也愿意上书进谏。
    朝堂之上渐渐的开始有了一股好的风气,在慢慢的形成之中。
    这些都是李二陛下喜闻乐见和愿意看到的。
    今日大臣们明显感觉到了不同以往的气氛。
    为什么啊?
    因为坐在九五至尊宝座上的李二陛下,一直阴沉着脸。
    好像众大臣都欠他一百贯铜钱似的。
    时辰已到,文武百官各自就位,就等李二陛下发号施令了。
    可是这位大拿。依然纹丝不动,脸色黑黑的让程知节和尉迟敬德都有些纠结,这陛下是要和他们哥俩比高低啊?(比黑)
    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列班而出,作为李二陛下的大舅哥。
    长孙无忌有责任有义务维护李二陛下的权威和尊严。
    “陛下,今日臣以为应该商议春闱之事。”
    长孙无忌的话在朝堂之上蔓延开来,惊醒了沉思中的李二陛下。
    “房爱卿,今日百官可有未到朝之人?”
    李二陛下对着长孙无忌微微点头,转头看向房玄龄问道。
    “回陛下,今日百官全部到齐,臣刚刚仔细核对过。”
    房玄龄拱手施礼回答道。
    “好,今日朕,偶得一诗,与众爱卿共赏,不知众爱卿意下如何?”
    李二陛下的脸色仍然未有缓和之色,大厅上的群臣有种不知所措的感觉。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道李二陛下葫芦里装的什么药。
    “陛下,微臣愿意于陛下分享诗赋的意境和喜悦。”
    御史大夫魏征出班施礼说道。
    有了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那就肯定有第二个敢吃螃蟹腿的人。
    于是乎朝堂之上纷纷热闹了起来,一片山呼海啸般的支持之声。
    就连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的右武侯大将军尉迟敬德将军,也点头称是。
    “众爱卿可听仔细了。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李二陛下娓娓道来,声音在太极殿里悠远流长,惊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静,
    安静,
    非常静。
    太极殿里安静到落针可闻的地步。
    这首诗带给文臣们的冲击感简直是太强烈了。
    头两句看似平平无奇,但是后两句来了个神转折。
    刚刚你还在憧憬着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转眼之间就峰回路转,直接出大招。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陛下,臣以为此诗作当可传世,流芳千古。”御史大夫魏征向来是敢于直谏之人,这次也不例外。
    不过这次他是坚定的与李二陛下肩并肩站在一条战线上。
    “臣附议。”
    “臣附议。”
    一时之间百官纷纷拱手施礼。因为此诗确实值得他们如此赞叹和激动。
    而且很大一部分朝臣以为此诗乃是李二陛下所做,所以也就格外卖力的吹捧起来。
    “不过朕觉得,这诗赋可以略加修改一下了。夜来风雨声,造反知多少?”

第十四章当故事变成了事故
    李二陛下话音一落地,朝堂之上再次安静到可怕的地步。
    群臣终于明白为何今早的李二陛下脸色如此阴沉了。
    原来这里面有故事?
    还不是一般的故事?
    是要演变成事故的故事!
    群臣们都安静了下来,乖乖的耷拉着脑袋。
    每个人都尽力扮演好一个三好学生的角色。
    也不知道是那个头铁的倒霉蛋现在胆敢造反。
    这不是明摆着茅厕里打灯笼—找死(屎)吗?
    “陛下,微臣愿意领兵剿灭叛匪。”
    还是大舅哥长孙无忌第一个站了出来。
    这维护李二陛下的心真是苍天可见啊!
    一个吏部尚书都要求带兵前去剿灭叛匪,不得不说是勇气可嘉。
    这也正是长孙无忌的聪明之处,在不能开口询问陛下是何人谋反的情况下,及时的出班支持才是最贴心的关怀。
    “陛下,打仗的事交给俺尉迟敬德便可,看俺怎么收拾那叛军贼子。”
    武将们当然不甘落后,右武侯大将军尉迟敬德出班请奏道。
    “俺老程也愿意为陛下分忧解难。”
    左武卫大将军程知节粗大的嗓门在大殿里响起。
    李二陛下欣慰的看着面前的几位文臣武将,心里多少好受了一些。
    斟酌许久李二陛下缓缓开口说道。“房爱卿,杜爱卿,魏爱卿,辅机(长孙无忌)以及尉迟将军留下,其他众爱卿先散了吧。”
    李二陛下点名的这几人,全部是当朝极受他信任之人。
    之所以遣散众位大臣,是因为想起长乐公主的话。
    罗艺在朝中有细作通风报信!
    ~~~~
    罗艺最近是心情极度的郁闷啊,他本就是个睚眦必报之人,心胸狭隘。
    被李二陛下拿下左武卫大将军一职,让他心情非常不爽。
    如果李二陛下仅仅是拿下他的左武卫大将军也就算了。
    可是偏偏转眼就封给了程知节,这家伙可把罗艺惹火了。
    这不刚刚在新纳的小妾身上卸了火。
    小妾柔声的对罗艺开口说道。“老爷,今日那相师说的话,您可还记得。”
    “说故事的人的话不可信。”罗艺坐起身子,就要穿衣而去。
    “老爷,相师可是信誓旦旦的说,您有帝王之相的。”
    小妾使劲抱住罗艺狐媚的接着说道。“老爷若再犹豫,恐怕老爷手中的天节军也会被当今陛下收回的。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
    罗艺闻言一下子愣在了当场。
    是啊!自己在李渊手下的时候,曾经辱骂过秦王李世民的部下,他肯定对自己怀恨在心。
    不然怎么会登基不久,便收回了自己手里的左武卫大将军的兵权。
    如果真如小妾所言,李世民下一步再收回自己手中的天节军的话,自己就只剩下死路一条了。
    “奶奶的,横竖都是死。干他娘的,万一成功了,老子也尝尝坐天下的滋味。”
    想通了此中的厉害关节,罗艺咬牙狠狠的说道。
    然后趁着满腔热血,又把小妾推~~到。
    心满意足的离开了小妾的温柔乡。
    罗艺连夜召集了几个自己的心腹密谋造反之事。
    不成想几个心腹竟然一致同意表示大力支持。让罗艺当场感动的热泪盈眶。
    他那里知道,这些心腹早已被刚刚那一双水汪汪眼睛的小妾给收买过了。
    不过这些不重要,重要的事罗艺现在已经起了反心。
    几人经过连夜协商,最终得出一个结果,那就是拔营幽州。
    在幽州屯兵后,与长安城宣战。幽州那自古以来可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幽州距离长安满打满算也就是三百里的路程。
    可以算得上是天子脚下了。
    几乎就在李二陛下和几位权臣商议,如何悄无声息的兵法幽州的同时。
    罗艺的天节军已经开始拔营向幽州的方向而去。
    不过罗艺驻守的梁师都距离幽州的距离,委实要远过长安城和幽州的距离。
    所以李二陛下任命的幽州道行军总管长孙无忌,与泾州道行军总管尉迟敬德,率领的讨伐大军,早一天进驻了了幽州。
    按照李二陛下的旨意,一旦罗艺扣响幽州城门。声称是奉旨入城。
    那必定是造反无疑。
    届时可请君入瓮,当场揭露罗艺意图造反的真相。
    必定会不费一兵一卒,便取那罗艺的项上人头。
    宰相房玄龄,兵部尚书杜如晦等人对李二陛下此阳谋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啊!
    不知道他们如果知道,这是一个八岁的少年郎布置的策划之术。心中会作何感想?
    初春的北风呼啸着从城门头飞过,尉迟敬德嘴里哈着白汽在城门上跺着脚。
    “哒哒~哒哒”
    远处密集的马蹄声传来,尉迟敬德知道肯定是罗艺的先锋军到了。
    “全部隐藏起来,通知下去,做好战斗准备。”
    尉迟敬德对着身边的亲兵开口说道。
    “诺~”
    亲兵干净利落的转身向城门下跑去。
    将尉迟敬德的军令逐一传达到位。
    “来者何人?为何带兵而来?”
    城头的士兵在尉迟敬德的授意下,扯开嗓门大声的嘶吼道。
    “我乃天节将军李艺李将军麾下郑之钦是也,奉旨进驻幽州,请立即打开城门,不得有误。”
    对面一个银甲将军大声的回应道,气势威风凛凛。
    “郑将军请稍等,既然是奉旨入城,我等立即为将军开城门。”
    亲兵大声的回应道。
    然后城门徐徐的打开,亲兵亲自到门口迎接。
    “请将军入城,莫非就这些兵马而已?”
    “大将军马上和大部队就要到了,本将军只是提前探路而已。”
    银甲小将郑之钦耀武扬威的说道。
    果然不到一柱香时间而已,李艺便带领两万天节军将士来到了城门口。
    “请天节将军入城。请天节将军入城。”
    城门口两排士兵齐声高呼道。
    让李艺不仅喜出望外。“好,好。等本将军见到陛下,一定会为幽州的将士请功的。”
    李艺说完大笑着踏马入城。
    刚刚进入城门口,一声威严的声音从天而降。
    “圣旨到。今日得报,天节将军李艺预谋造反,欺骗将士至幽州之后行造反之事。拿下反贼李艺,赏千金。”
    尉迟敬德洪亮的声音瞬间让李艺的天节军目瞪口呆。

第十五章太子李承乾
    李艺眼见事情败落,意欲冲出城门而逃。
    醒过神来的天节军士兵,知道被李艺蒙骗,那里肯放过这立功的机会。
    瞬间而已,李艺的项上人头便被辗转到尉迟敬德的手上。
    真可谓是不费一兵一卒便解决了这个意图造反的天节将军。
    幽州道行军总管长孙无忌,至始至终未发一言,却也落了个平叛有功的功劳。
    用过早膳,长乐公主李丽质便手持弹弓,和翠竹在宫里寻找可以练习射术的活物。
    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们途经东宫门口时,几只金丝小雀雀在门口的树枝上跳跃着。
    不时哼着不知名的小曲,叽叽喳喳的甚是欢快。
    “殿下,就是他们了。”
    翠竹欣喜的说道。
    “好,翠竹拿父皇赠予的泥丸来。”
    李二陛下见过林然送给长乐的弹弓后,专门派内侍给长乐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