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总管答应一声,将马车停在了林家村的东门口。
长乐公主和翠竹姑娘下车后,被寒冷的北风一吹,忍不住的打了一个寒颤。
“老师,上次那两个姑娘又来了。”
教室里眼尖的林雪,看到了门口的长乐公主和翠竹姑娘开口说道。
林然闻言立即转头向门口望去,随即满脸都被有一种叫做微笑的东西爬满……
“同学们,自己复习功课,老师去招待客人。”
“好,老师,我们知道了。”
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回答道。
“李乐姑娘,好久不见。谢谢姑娘上次为本公子请功,赏赐都收到了。”
林然便说便将长乐公主和翠竹姑娘,请进了自己在广场的房间之内。
“都是公子应该得到的,制盐之法这么大的功劳,怎么赏赐都不为过的。”
长乐公主据实回答道。
“哇,这屋里好暖和,简直和外面就是两个世界。”
翠竹姑娘进屋后,忍不住的惊叹道。
“公子,这房间竟然如此温暖,让人有种春天的感觉…”
长乐公主扑闪着美丽的大眼睛,注视着林然开口询问道。
“李姑娘请看,这是火炉和火盆的功劳。”
林然将火炉山上架着的水壶提起,一副通红的火炉便呈现在长乐公主和翠竹姑娘的眼前。
火炉里碳火烧的正旺,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
长乐公主满眼欢喜的看着这火炉,如果自己能有一个这样的火炉,冬天里再也不用为寒冷而担心了。
好像是读懂了长乐公主的心思似的,林然开口说道。
“李姑娘,本公子早已为姑娘备好了火炉,只等姑娘前来的时候取走,如果不是因为不知道李姑娘府上在何处,早就给姑娘送去了,今年冬天委实太过寒冷,姑娘肯定害怕寒冷吧······”
一番话惹得长乐公主眼泪汪汪的,差点当场落泪。
原来这个少年一直在惦记着自己,长乐公主的心里瞬间温暖了起来,春天的感觉在长乐的新房荡漾着,脸颊也愈发的红晕了起来。
“老侯,将本公子留下的火炉和烟筒以及那一堆上好的煤炭给搬到马车上去,对了还有那一大包薯条,将李姑娘的车夫你屋里好好招待,将烟筒的安装之法交代与他······”
林然大声的吩咐道。
“好的,公子。属下明白了。”隔壁传来侯三的应答声。
“林公子,真是贴心,俺家小姐最好这口薯条了,上次公子送的薯条今日只剩下最后几根了,小姐一直不舍得吃掉,怕是断了念想。”
翠竹姑娘开口说道。
“这东西多的是,姑娘随便吃,多少都有。老侯再给李姑娘马车上加一大包薯条,省的李姑娘不舍得吃。”
长乐公主脸上幸福的微笑从进屋后就一直没有停止过,这个和他差不多大的少年郎就像个大哥哥一样的疼爱照顾着她,让她有一时不知如何开口。
“李姑娘,别站了,来火炉这里坐下。”
林然说着拉过两把自制的木椅,放在了火炉的旁边。三个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
炉火将长乐公主原本微红的脸颊,烤的愈发的红晕起来。
“公子,下雪了,看这天肯定是要有一场大雪的苗头。”
侯三的声音在外面响起,林然三人闻言立即推门往外望去,果然鹅毛大雪飘飘洒洒的从天而降,瞬间便白了整个世界的地面。
“小姐,我们抓紧返回长安吧,如果被大雪困住可就麻烦了。”
翠竹姑娘紧紧的拉住长乐公主的衣袖开口说道。
“嗯。林公子,这大雪不知道何时停歇,为了不让家中父母担心,本姑娘便告辞了。谢谢公子的火炉和薯条,改日再来道谢。”
长乐公主起身柔声的道别道。
“好,李姑娘慢走,路上小心。其它的事情,日后再说。”
林然冒着鹅毛大雪一直目送马车消失的无影无踪,才想起来忘记让李乐姑娘带些新鲜蔬菜回去了。遗憾的返回了学堂,继续为孩子们上课。
这是林然来到这个世界上之后的第一场雪,下课后看到孩子们无拘无束的在广场上,打雪仗,滚雪球,堆雪人。
林然心里莫名的也跟着欢喜了起来。
他也加入到了孩子们的战争之中,小脸小手冻得红彤彤的毫不在乎。
“老师,我们一起堆一个雪娃娃吧?”
林雪扑闪着美丽的大眼睛开口说道。
“好···”
林然欣然应允。
很快在孩子们的共同努力下,一个惟妙惟肖的雪娃娃在广场的中间向孩子们张开了笑脸。
林然瞬间泪目,此情此景将他拉回到了上一世的记忆之中。
那年冬天,在西安,在那个还算不错的大学里。
他认识了生命里最最重要的女孩,也是这样的季节,也是这样的大雪天,他俩合力堆起一个雪娃娃。
林然的触景生情作词谱曲一首,当年这首原创歌曲还学校的一等奖,也俘获了女孩的心,至今歌词依然历历在目。
“一天天我已经长大,长大后不相信童话,我不相信有什么熊爸爸,也不相信有什么牛妈妈。一天天我心情变得复杂,对谁都不愿意说真心话,我害怕七个小矮人将白雪公主抱走,也担心孙悟空被压在石头底下。”
“那一天早上,天空飘起雪花,这世界变得洁白无瑕,我看到你独自在雪中玩耍,寒风吹动了你的长发。看到我,你说快帮你一把,让我们一起堆一个雪娃娃,我看着你脸上纯洁的笑,眼中忍不住朵朵泪花···”
“在刹那之间,在刹那之间,我觉得什么都可以抛下,我不由之主,我不由之主,就走进了你的童话。我们一起堆一个雪娃娃,这雪娃娃它永远不会长大。我们一起堆一个雪娃娃,这雪娃娃我们永远都爱它······”
林然的歌声在广场上空响起,孩子们都安静下来听着老师的天籁之音。
漫天的雪花欢快的跳跃着落在林然的额头,肩膀,亲昵的与林然身体的每一部分亲热着,仿佛雪花也知道林然是在为它歌唱······
一曲唱吧,整个广场寂静无声,除了呼啸的北风在为林然的歌声鼓掌,沙沙的雪花害羞的四处飘落······
“老师,您哭了·····”
林雪跑过来林然的面前,伸出红彤彤的小手为林然擦去了眼角的眼泪。
“老师没哭,是雪花哭了,那是白雪的眼泪······”
林然再也没有心情继续上课,返回自己的房间,站在门口注视着广场上的雪娃娃,泪流满面。
这漫天的雪花啊,你可否跨越时空?
为远方的姑娘带去我心底的牵挂和思念?
“殿下,这大雪还真是来的不及时,咱们也没来得及询问林家村是怎么修建成那个模样的?”
马车里翠竹姑娘嘴里欢喜的咀嚼着薯条,满脸幸福的开口说道。
如今可是整整两大包薯条,以后公主和翠竹的幸福日子就要到来了。
“是啊,本来本公主还想问问学堂里朗诵的是不是林公子亲自编写的呢?”
“殿下,翠竹感觉应该是林公子写的,不然谁有这么大的学问啊。对了,有了这个火炉,殿下再也不用畏寒了。”
翠竹看着脚下的火炉,眼睛都是小星星。
“林公子对殿下可是真好,连翠竹都要嫉妒的不行了。”
“殿下,还好咱们返回的早,不然恐怕马车就回不来长安了。”
浑身被雪花包裹的黄总管,活脱脱就是一个真实版的大雪人。
黄总管将火炉按照侯三交代的方法安置好,装好烟筒。
翠竹将煤炭点燃,不一会儿,火炉便变得通红起来。
“黄总管,过来烤烤火,这一路可是冻坏黄总管了,翠竹去取一壶酒来,给黄总管暖暖身子。”
长乐公主交代道。
“殿下赐酒,老奴欢喜的紧,可是与殿下一起烤火,老奴不敢僭越。”
“本公主让你过来烤烤火,尽管过来就是,冻坏了身体以后谁带本公主去林家村啊?”
长乐公主看着瑟瑟发抖的黄总管,心里委实不落忍。
“谢谢殿下,那老奴坐的远远的。”
于是黄总管在离火炉五米左右的地方坐了下来。喝过翠竹取来的酒水之后,整个身子便暖和了许多,脸色也从苍白铁青,变得红润起来。
“殿下,以后这宫里最暖和的地方,非殿下这里莫属了,就连陛下和皇后娘娘那里也比不过殿下的火炉暖和。”
待公主的房间温度上来之后,翠竹不无得意的开口炫耀道。
“也不知道长乐这孩子回宫没有,这么大的雪,耽搁在路上可就麻烦了。”
立政殿里长孙皇后不无担忧的开口说道。
“来人,去长乐公主的行宫看看长乐回来没有?如果没有返回皇宫,立即派人出宫前去迎接。”
李二陛下也略显着急的开口吩咐道。
“早知道会下雪,就不让长乐出宫了。”
“观音婢不必担心,长乐这孩子自幼就聪明伶俐,一看下雪肯定会及时返回宫中的,朕只是担心她那畏寒的身体,怕是受不了这一路的风寒,所以朕不支持她大冷天的去林家村。”
“陛下,皇后娘娘。长乐公主殿下已经返回皇宫了,如今正在行宫烤火取暖呢。殿下的行宫如今暖和的很······”
“此言当真?为何会暖和的很?”
李二陛下看着火盆里的木炭疑惑的询问道。
“陛下,公主殿下的火炉小的从来未曾见过,应该是今天刚刚从外面带回来的,里面烧的也不是木炭······”
“二郎,臣妾倒是好奇的紧,不如咱们前去看看如何?”
长孙皇后一脸好奇之色,开口询问道。
“好,朕也想看看咱们长乐有没有感染风寒,好让太医院早做准备。”
李二陛下说完起身和长孙皇后冒着鹅毛大雪向长乐公主的行宫走去。
“果然是暖和的很啊,朕还担心我的小公主感染风寒,看来朕是多虑了。”
李二陛下进门便感觉浑身暖和和的。
与外面的世界截然不同。
“父皇,母后。”
长乐立即雀跃着起身,向父皇和母后迎接而去。
“这是从林家村带来的火炉?”
长孙皇后和李二陛下好奇的围绕着烧的通红的火炉开口说道。
“父皇,母后。这是林公子专门为儿臣做的火炉,他已经在入冬的时候就为儿臣准备好了,还有薯条这次父皇和母后可以多吃几根了,嘿嘿,儿臣如今有两大包。”
长乐公主不无骄傲的开口回答道。
长乐公主大方的给父皇和母后每人手里塞了两个薯条。
嗯,是够大方的,以前都是一根打底,如今可是两根起步了。
“长乐,这炉火如此旺盛,里面烧的是煤炭吧?”
“父皇果然一眼便看出来这火炉的不同之处,这火炉烧的确实是煤炭。”
“可是这煤炭向来不曾多见,而且有一种难闻的煤烟味,为何父皇在这里未曾闻见煤烟味道?”
李二陛下皱着眉头不解的开口询问道。
“父皇,这可都是上好的煤炭,您看,又黑又亮,层次分明,易燃易保存。至于为何没有煤烟味道,全靠这根烟筒了,它可是负责往外排烟的。”
长乐公主瞬间变成了一位专家似的,开口夸夸其谈起来。
“哦,这还真是一根排烟的烟筒。小林公子果然是精通奇巧淫技啊,这火炉不错,长乐今年再也不用担心天气寒冷了,父皇和母后也就放心不少,只是这煤炭,林公子从何而来?朕不得而知啊……”
李二陛下一副好奇宝宝的表情,开口询问道。
“父皇,儿臣也不知道。因为见天空飘雪,儿臣不敢耽搁停留,以免父皇和母后担忧,所以赶紧赶回皇宫了。”
“嗯,下次父皇一定方面问清楚这煤炭的出处,如果真的产量大的话,倒是可以解决百姓们冬天的取暖的困扰。”
“父皇关心百姓冷暖,儿臣受教了。”
长乐公主乖巧的回答道。
让李二陛下龙颜大悦起来。
“这大雪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停歇?待大雪停歇,朕便再去一次林家村,与那少年郎一叙。”
“父皇,如今林家村可是大变样了,儿臣差点走错地方。”
“还有这种事?不过几个月时间,能有什么变化?”
李二陛下好奇的开口询问道。
“变化可大了,第一,他们附近的孟家村,道路都铺设的和林家村一模一样了,第二,他们修建了一座城堡似的新村庄,村民们都搬进了新居,连学堂都搬过去了……第三,他们修建新居的红砖,儿臣从未见过,但是儿臣知道这红砖肯定结实无比。”
长乐公主的话,让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惊讶的张大了嘴巴。
“长乐,你是说他们整个林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