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婢所言极是,长乐。这土豆产量肯定非常之大,是不是你日夜细心照顾的结果。”
“父皇,长乐和翠竹每日都照看它好几次呢。想必木桶里应该结了不少土豆吧,只是如今竟然打不开木桶,早知道这样不用木桶种植了。”
长乐公主颇为无奈的开口说道。
“无妨,我禁卫军中,不乏臂力惊人的将领。父皇让他们来为长乐将木桶里的土豆拔出来。”
李二陛下看长乐一脸苦恼之色,连忙开口安慰道。
“多谢父皇,父皇真是太好了。”
长乐公主欢快的蹦跶着,为了表达对父皇的感谢,长乐跑回公主的房间,依依不舍为父皇和母后挑选了两根薯条,跑到父皇和母后身边,将薯条塞到了父皇和母后的手中。
“父皇,母后。这是儿臣好不容易节省下来的。”
长乐眨巴着眼睛微笑着开口说道。
说实话剩下的薯条已经不足以坚持到度过这个冬天了,长乐公主寻思着年前一定要去林家村一趟,不然这个年可咋过啊?
没有薯条的日子,对如今的长乐公主来说是极为痛苦的日子。
几个月没去林家村了,也不知道那个少年郎如今还好吗?
会不会也会在某个时候想起她?
林然此时深深的打了个喷嚏···
“谁在念叨我啊?”林然莫名其妙的脑海里窜出来一个小女孩的模样。
好久没见了,也不知道李乐姑娘在长安好不好?
自己上次给她的薯条肯定吃完了吧,没有薯条的日子她还能快乐吗?
林然多想去长安将薯条送到她的身边去啊?
可是为了安全起见,也是为了尊重人家的,林然至今未曾开口询问过李乐姑娘的过往,和家庭情况。
问不问又有什么用呢?
人家想告诉你的时候,自然会告诉你。
不想告诉你,问了。
也是嘴上抹石灰白说······
林然才不会找那种不自在,这样的相处方式才是他所喜欢和向往的!
皇宫里的禁卫军统领李凯和李璇,亲自带领五名臂力惊人的禁卫军,来到了长乐公主的行宫。
“末将参见陛下,参见皇后娘娘。”
“起来吧,派禁卫军来将这木桶里的土豆给连根拔起来。”
李二陛下对着李凯开口吩咐道。
“末将遵命。”
“张大力,去将木桶里的土豆拔出来。”
李凯对着一个五大三粗,虎背熊腰的青年禁卫军开口说道。
“诺…”
青年拱手走出队列。来到木桶旁边,深吸一口气蹲了下来。
他知道既然陛下都让自己来拔土豆了,肯定陛下自己已经亲自尝试过后没有成功,才让禁卫军前来的。
所以张大力不敢怠慢,将全身的力气聚集与腰际。
双手抓住土豆的根部,大喝一声。
“起…”
果然,起是起来了。
剧本仍然和李二陛下刚刚的剧本一样,是带着木桶一起起来的。
“陛下,可否脚踏木桶?”
张大力尴尬的开口询问道。
如今这样子不脚踏木桶的话,这土豆是死活拔不出来了。
“长乐,你说呢?”
“父皇,可以,反正这木桶宫里有的是,土豆就这两株。”
长乐公主开口回应答。
“既然如此,就脚踏木桶吧。”
李二陛下闻言对着尴尬的张大力,开口吩咐道。“观音婢是想知道群臣看到土豆出土时的表情吧?”
李二陛下颇为感慨的接着开口说道。
“右武侯大将军牛进达哭成了一个泪人,许多大臣纷纷落泪啊。牛将军大哭是有原因的,当年大旱百姓连续三年颗粒无收啊,他的家人都是活活饿死的,唯独命大的牛将军活了下来,上天让他来帮助朕来打下这大唐的江山啊……”
说到这里,李二陛下也不由的红了眼眶。
“二郎,都是臣妾不好,臣妾不该问这些让人伤心的事情…”
长孙皇后歉意的开口说道。
“观音婢言重了,你本是好意,此事也本是好事,只不过是牛将军触景生情,悲伤过度罢了,也是人之常情。都是前朝惹得祸端啊……”
“二郎,臣妾记得二郎说过年前还要去私访一次林家村的,不知道何时动身前往?”
“看来观音婢是想与朕一起出宫活动活动了,好,下月初一,咱们便一同前去林家村。一晃三个多月过去了,朕还真的有点想念那个少年郎…”
李二陛下说着,嘴角挂起一股弧度。
母亲孙氏在林然的一再强调下,坐满了一个整月的月子,才得以解放。
这一个月的时间,她被林正泰和林然给养的白白胖胖的。
用儿子林然的话来说,这些都不足以补偿,母亲所受到了哪怕十分之一的痛苦。
这个懂事儿子的话,让孙氏好几次偷偷的抹眼泪。
满月酒是在广场摆的,这还是林家村乔迁新居以来的第一桩大喜事。
林正泰给女儿取名林果,乳名果果。
儿子取名林厚,寓意厚道稳重的意思。
林家村的广场摆满了整整一百桌上好的酒席。
很多食材都是村民们第一次亲眼所见。
铁蛋媳妇玉芝盯着那鲜艳的凉拌西红柿和小葱拌黄瓜,呆如木鸡。
黄瓜虽然她见过,但是大冬天的这玩意从哪里弄出来的啊?
西红柿更是她从未见过的食物,光看那颜色都让人垂涎三尺了。
“铁蛋,这是啥玩笑?”
“瞧你那没见过世面的样?告诉你吧老娘们,这是西红柿,记住了,以后可别给俺铁蛋丢人……”
如今的铁蛋,再也不是以前的铁蛋了!
如果没有下面两个蛋蛋坠着,真有可能会上天这小子!
玉芝被他熊的一愣一愣的,老实巴交的点头称是。
才让铁蛋脸上露出难以描述的笑容。
这种感觉一个字爽!
两个字,真爽!
整只的鸡和鱼被士兵们端了上来,让整个广场都被肉香充斥着。
“这也太浪费了吧?咱一桌人怎么能吃的了这么多?”
铁蛋媳妇玉芝忍不住的感慨道。
“小点声,什么浪费不浪费的,咱林家村现在什么都不缺,吃不了喂猪呗,上万头猪嗷嗷待哺呢…”
“铁蛋,咱以前人都吃不到的东西,现在拿来喂猪?你们怕不是疯了吧?”
“说了你不懂,你还净瞎咋乎?有本事你也给老子生对双棒,老子天天让你变着花样吃。”
“双棒是俺想生就生的?你铁蛋也得有那双棒的种子才行……”
铁蛋媳妇玉芝极力的反驳道。
“嘿嘿,俺铁蛋的种子,媳妇可是每天都收走好几次的,好不好只有媳妇心里最清楚……”
铁蛋凑近玉芝的耳畔小声的开口说道。
“你…铁蛋你,混蛋…这样的种子,老娘以后不收也罢。”
铁蛋媳妇玉芝气呼呼的开口回答道。
“别,媳妇。俺铁蛋知道错了还不行吗……”
“感谢各位父老乡亲的捧场,今天俺林正泰是三个孩子的父亲了,高兴,来大家一起举起酒碗,干了这一杯…”
林正泰的声音在广场上空响起,让铁蛋暂时躲过尴尬的场面。
“干了…”
“干…”
乡亲们纷纷端起酒碗,大声的附和道。
一碗酒下肚,乡亲们心里和身上便热乎了起来。
“今年的冬天太他娘的冷了,要不是村长给大家盖上新房子,今年村子里的老人,俺看有大半要去找先祖聊天去。”
林正良的话在广场上空响起,得到了乡亲们的热烈鼓掌。
“咱们大伙一起借机,敬咱们村长一碗酒吧。谢谢他带给了林家村如今幸福的生活。”
“好,一起敬村长一碗酒。”
乡亲们纷纷都站了起来,将碗里的酒倒满。
“既然乡亲们如此,晚辈就却之不恭了。晚辈先干为敬,喝完这碗酒,晚辈还有话要说。”
孙氏静静的看着这一切,无比幸福的笑容在她的脸上荡漾着。
“好,干了这碗酒,听村长的训话。”
乡亲们纷纷仰头将碗里的酒一饮而尽,静等林然的训话。
“今年冬天特别的冷,再这样下去,老人和孩子们肯定会有被冻伤的可能,前几天我在咱们林家村的后山,发现了一种可燃物质,就是这种黑色的煤炭。这东西易燃易保存,是取暖保暖的好东西,我已经绘制好了供这煤炭燃烧的火炉的图纸,送去了长安,那边传来的消息是明天就可以到货。所以明天开始咱们乡亲们要开始辛苦一段时间了,挖够咱们过冬的煤炭,如果大家想赚钱还可以多挖,咱们卖到长安去……”
林然的话在广场的上空久久的回荡着。
“好…好…我们跟着村长干,跟着村长干。”
乡亲们一听说有可以取暖的煤炭和火炉,而且还可以卖钱。
一个个打了鸡血似的,使劲拍打着巴掌。
第二天晌午,候三便用马车拉着一马车的火炉,从长安城顺利返回。
这些火炉当然是委托程处默,让宿国公出面去工部交涉的,如今大唐的制造工艺基本被朝廷垄断着,更何况铁可是实打实的管制工具。
一般的平头百姓可不敢擅自交易,就算是林然这个武骑尉也不好使。
林然首先给母亲的房间放了一个,然后给果果和林厚两个奶娘的房间也放了一个,这一举动让母亲孙氏心里温暖的不得了。
没想到这一对双棒这么有福气,生下来就有一个这么好的哥哥疼爱着。
第一二五章是雪花哭了,那时白雪的眼泪(第五更,爆肝三万求订阅)
“候三,出烟筒带来了吗?”
林然将几个火炉安置好后,才发现一个大问题,没有出烟筒,这个年代会出大事情的。
“公子,带来了。俺忘记取下来了,在马车上。”
“快去取来,没有烟筒万万要不得。”
林然郑重的开口说道。
“好的,公子。俺马上取来。”
候三立即一路小跑而去。
“公子,后山的煤炭挖出来了,而且看样子储量非常大。”
张正骑马过来,下马汇报道。
“好,注意交代乡亲们不要深挖,不要往里掏着挖,塌陷可是会出人命的。”
林然郑重的交代道。
“知道了,公子。是不是先给夫人房间拉一车煤炭来。”
“好,马上去拉吧,这天确实太冷了。”
林然吩咐道。
“公子,烟筒来了。”候三带领几个士兵将烟筒搬了过来。
林然指挥士兵们将烟筒安装好。
“对了候三,火锅的问题处默说能制作吗?”
“公子,能成。程公子说,最多三天就能让属下从长安城拉回来。”
“好,如此最好不过了。这几天辛苦大家了。”
林然微笑着回应道。
很快整个林家村都安上了火炉,有了煤炭的供应,每家每户的屋子里都暖和了起来。
林然在教室里直接放了四个火炉,前后左右各一个,还要再加几个火盆。
给孩子们一个舒服的学习环境才是最重要。
想起以前冬天冻的红萝卜似的手指头,林然便鼻子发酸!
整个林家村除了父母和弟妹的房间,学校里是最暖和的地方。
林然在教导孩子们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学习着,距离会试的日子也是越来越近了。
虽然林然非常有把握,但也不可掉以轻心。
“殿下,怎么林家村变的这么漂亮啊?”
马车里翠竹姑娘掀起窗帘,被呼啸的北风,吹的赶紧将窗帘放下。
“是吗?让我看看。”
长乐公主闻言立即将窗帘掀起,迎着呼啸的北风举目望去。
“真的是,大变样,那新建的城堡是林家村的地盘吧?”
“殿下,错不了。老奴可是往这跑了好几次了,老马识途。这马儿也不会走错道路。只是如今连孟家村的道路,都修建的和林家村一模一样了,看来这附近百姓们的日子越过越好啊!”
马车前面,黄总管浑身裹的严严实实的,只露出两只眼睛。
“黄总管,去新建的城堡似的地方看看,本公主还从未见过如此样式的建筑呢。”
长乐公主在马车上使劲搓搓手,开口说道。
“殿下,盖上这条毯子,今年冬天可是真够冷的。”
“人之初,性本善…”
爽朗的读书声在城堡内传来。
“殿下,他们把学堂搬过来了,幸好我们直接来的这个地方。”
翠竹姑娘高兴的开口说道。
“人之初,性本善…”
长乐公主扑闪着美丽的大眼睛,低声呢喃道。眼神中有一种灿烂的光芒在闪烁。
“黄总管在门口停车吧。”
黄总管答应一声,将马车停在了林家村的东门口。
长乐公主和翠竹姑娘下车后,被寒冷的北风一吹,忍不住的打了一个寒颤。
“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