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第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从来没有想到这长相丑陋的土豆蛋子,竟然有如此可口的味道。
    “乡亲们今晚上可劲的造,明天开始就不能在这样拿土豆当饭吃了。因为留下的都是要往田地里继续栽种的。”
    林然的话得到了乡亲们的全力支持和回应。
    他们知道跟着这个小村长,以后的日子只会越来越红火,越来越好。
    在培育土豆发芽的这段日子里,林然带领村名和士兵们在李家村,孟家村和赵家村,三个村民的共同努力下。
    将四个村庄的道路紧紧的连接在了一起,而且全部铺设上了青石板的道路。
    孟宪长等三个村长得知林然在林家村办学后,极力恳求林然能收下他们几个村长的孩子们入学。
    看着三位村长满脸的期待和渴望,林然满口答应了下来。
    于是,林家村的学堂已经到了必须扩建的地步了。
    在将包括林家村在内的四个村庄的将近十万亩土地全部种上土豆后,林家村便开始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修建新房活动。
    为了保证新房的做到整齐有序,错落有致,而且还要有利于乡亲们出迎往来。
    林然直接设计成了一个城堡似的模样。
    当他将图纸拿着手里,逐一讲解给乡亲们听的时候,乡亲们的眼睛全部都亮了起来。
    虽然他们听不懂林然口中许多新鲜词汇的意思。
    但是他们知道这个小村长正在做一件足以改变林家村历史的事情。
    孙氏挺着大肚子,满面笑容看着儿子在乡亲们面前侃侃而谈,幸福一直在她的脸上荡漾着。
    如今她是整个林家村最受尊重的人,无论走到那里都会有人热情的打招呼,热情的嘘寒问暖。
    她当然知道这一切都是自己的儿子带给她的,虽然林正泰行医多年也口碑颇佳,可是和儿子这不到一年的时间积攒的人气来比较,就相形见绌了。
    当林然大声告诉乡亲们,这次我们新盖的新房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不倒的时候。
    乡亲们全部都快疯了······
    “村长,俺不行,俺铁蛋还没见过十年不需要修整的房子。”
    尽管铁蛋如今已经对林然佩服的五体投地,但是仍然对此提出了质疑。
    老村长林正良也是一脸疑惑的表情。
    “村长,是不是有点托大了?真的能保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不倒?”
    老村长林正良疑惑的开口询问道。
    他的疑问代表了整个林家村村民的疑问,不是他们不相信林然这个村长的能力,而是这家伙说的也太邪乎了,都是泥土茅草屋,那里可能几十年上百年不倒······
    “老刘,老徐。把你们俩烧制的东西给乡亲们看看。”
    刘老汉和徐老汉闻言每人手里搬着几块石板模样的东西,站在了乡亲们的面前。
    “这次咱们林家村盖房用的材料,全部是老刘和老徐手里的砖块。这种砖块结实耐用,老刘,老徐摔给大家看看。”
    于是,老刘和老徐在乡亲们,目不转晴的注视下。将手里的砖块狠狠的摔在了地上。
    乡亲们只是看到了尘土飞扬,在尘埃落定后,老刘和老徐将地上的砖块捡起来。
    “啊,竟然完好无损?”
    众乡亲纷纷睁大眼睛的同时,张大了嘴巴。
    “铁蛋,这下相信了吧?”
    林然看着一脸惊愕状态的铁蛋开口说道。
    “刘叔,徐叔,你们是怎么做到的?这玩意从那里弄来的?”
    铁蛋现在终于相信了起来,如过早就有这东西,自己也不至于家徒四壁,冬天硬生生把新娘子给冻跑。
    “铁蛋侄子,俺和老徐哪有这个本事,还不都是村长手把手教俺和老徐一步一步烧制而成的,铁蛋明天你也过来帮忙吧,村长说了烧砖的每顿都有大鱼大肉,而且每天五个铜板的工钱。”
    老刘摸摸头不好意思的开口说道。
    “啥?每天五个铜板的工钱?这可是肥差啊?俺去······”
    铁蛋一下子来了精神,整个人都激动了起来。
    “俺也去,村长还有俺······”乡亲们纷纷不能淡定了,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何时何地金钱的魅力是无处不在的。
    “乡亲们烧砖的活,不是谁都可以干的了得,必须要年轻力壮的才行,明天让老刘和老徐教给你们制作工艺,咱们整个林家村的新居,就等你们这些人烧制的砖头了。等到新居建成,本村长大宴三天,以示庆祝······”
    “好·····”
    乡亲们使劲拍打着巴掌,用力的叫好道。
    这些天来,乡亲们都过的相似活在梦境里一样。
    这样的场景,这些老人一辈子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而今都在这个九岁小村长的带领下实现了。
    村民们现在家家户户余粮不断,铜板子就像从天上掉下来似的,源源不断的滚进了乡亲们的口袋里。第二天的林家村,后山之处的河滩上一片宽阔的土地上,上百口的劳力们正在热火朝天的忙碌着。
    他们在林然亲自带出来的两位烧砖师傅老刘和老徐的带领下,有条不紊的一道道工序指导着乡亲们如何操作,如何才能做的更好。
    老刘和老徐如今就像鲤鱼跃龙门一样,一举成为了林然的嫡系子弟,让两个外姓人脸上倍有面子。
    因为有了其它三个村子里的孩子们的加入,林然只能将学堂临时开办在了室外,好在如今天气正是不冷不热的时候。
    河滩上烧制的砖块,首先供应的就是学校的建设。
    再苦也不能苦孩子,没有教室的学堂,严格意义上来说,不能称之为学堂。
    “殿下,为何如今林家村竟然连一个人影都看不到?”
    马车里翠竹姑娘掀开窗帘后,疑惑的开口说道。
    长乐公主闻言也伸头向窗外望去,果然整个林家村竟然没有一个人影,田地里看上去也是空荡荡的了。
    “黄总管,马车往营舍那边靠靠吧,估计林公子这个时候正在上课。”
    长乐公主开口说道。
    “好的,公主殿下。这就往营舍方向靠拢。”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营舍里一片爽朗的读书声传来,让长乐公主的眼睛瞬间便亮了起来。
    多么通俗易懂的诗赋啊!
    让人一下子便想到了水中戏水的鹅的场景……
    “走,翠竹快下车。”
    长乐公主扑闪着美丽的大眼睛,迫不及待的开口说道。
    两人下车后,径直往营舍走去。
    “老师,门口有两个漂亮的小姐姐……”
    林雪站起来,对背对营舍大门的林然开口说道。
    林然闻言转头向身后看去,瞬间笑容便爬满了整张小脸……
    “李姑娘,翠竹姑娘你们来了。”
    长乐公主和翠竹姑娘闻言微笑着点点头。
    “同学们自己复习一下,老师来客人了。”
    林然转身对孩子们交代道。
    在营舍自己的“办公室”里坐定,长乐公主扑闪着美丽大眼睛,开口询问道。
    “林公子,刚刚为何称呼同学们?好奇怪的称呼啊!而且为何要到室外上课?”
    “哦,本公子也是一时兴起,觉得喊同学们比较亲切一些。至于为何到室外上课,因为附近三个村子里的孩子们,也都来林家村读书了,教室里根本挤不下这么多孩子。”
    林然据实开口回答道。
    “确实蛮亲切的,好新鲜的词语。林公子能接纳附近村民的孩子来此读书,确实是一件大善事啊!”
    长乐公主笑容满面的开口说道。
    “对了,李乐姑娘,我等了你们很久了。有个重要的事情,需要李姑娘交给伯父帮忙。”
    长乐公主一听,知道父皇交代的事情来了,不用自己开口这制盐之法便被小林公子主动呈现了出来。
    果不其然,不等长乐公主询问什么事情,林然已经将一张书写的密密麻麻的纸张,郑重的交到了长乐公主的手里。
    “李姑娘,此事干系重大,一定要让伯父,亲自交到陛下手中,不可落入心术不正之人的手中。”
    “公子,不知此为何物?竟然让公子如此郑重其事?”
    长乐公主明知故问的开口说道。
    “此乃河盐和矿盐的提纯之法,事关重大,不可大意。”
    “啊···这么重要的东西。”
    长乐公主赶紧,紧紧的使劲握在了手里。
    “公子放心,长乐这就即刻返回,事关重大,不敢耽搁。”
    临来的时候,父皇和母后可是千叮咛万嘱咐的,一定要将制盐之法带回皇宫。
    因为如今军中缺盐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已经到了无法稳定军心的地步了。
    太子太师李纲离开长安的时候,心情是非常失落的。
    他没有想到风光一生的自己,到头来落的个声名狼藉,直接被逐出长安,走的时候连个送行的人也没有的地步。
    李纲原本也是个有才华,有抱负的有志之士。
    无奈这些年在皇宫里的明争暗斗,让他越来越喜欢玩弄权谋。
    特别是在自己年岁渐老的时候,他一心抱住太子这棵大树,企图等太子登基后可以无忧无虑的颐养天年。
    所以很多时候,他也会为了维护太子殿下的声誉,而做出丧失理智的事情,虽然明知不可取,却不得不费力为之,不得不说也是人生的一种酸楚和悲哀。
    这些年他和太子之间已经超脱了一般的师生之谊。
    不知道自己走后,谁会继续来教导太子?
    也不知道太子殿下会在某一个时候想起自己吗?
    人啊,只有在失去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这失去的东西对自己是那么的重要。
    可是已经的失去的东西,还可以重来吗?
    太子毕竟还是个孩子,一开始听闻太师李纲被逐出长安的时候。
    十岁的李承乾泪如雨下。
    这些年来他早已将这个一直教导自己老师,当成了自己的亲人一般。
    如今竟然被父皇直接逐出了长安,连自己相见最后一面的机会都不能实现。
    当吴普光去东宫教导李承乾的时候。
    太子殿下是持抵触心理的,在他的心里面前的这个年轻人,将自己的老师给活生生的赶离了长安。如果没有他,父皇不会将老师赶走的。
    于是太子开始拼命的怀念起,林家村的那个生命中第一个将他称之为朋友的少年来。
    那是一个多么洒脱,多么自由,多么无拘无束的少年郎啊。
    自己和他比起来,和活在鸟笼里几乎没有任何区别。
    父皇和母后一直念叨自己生下来就责任重大。
    难道责任重大,就可以失去本应属于自己这个年纪的活泼和快乐吗?
    难道责任重大,就必须每日板着脸装作一副大人般的懂事的模样吗?
    有了上百名村民们的加入,河滩上的砖块开始如山一般的堆积了起来。
    汗水在每一个村民的身上流淌着,同样笑容也从未在乡亲们的脸颊上消失过。
    这样的砖块,修建的房子,注定是坚牢可靠,冬暖夏凉的。
    想想这个冬天便可以住进新房,不必忍受寒冷北风的侵袭,百姓们心里就美的慌······“儿臣,参见母后。”
    “承乾,今儿怎么这么早?课业做完了?”
    长孙皇后做为太子的母亲,当然知道太子和李纲太师之间的师生情谊,不是一时半会能在孩子的心里抹去的。
    “母后,长乐今儿怎么没来?”
    李承乾眼睛四下望去,果然未见长乐公主的身影。
    “怎么?承乾想念长乐了?”
    长孙皇后慈爱的看着太子开口询问道。
    “嗯,儿臣好久未见皇妹了。”
    “今日长乐去林家村了,一大早就出宫了。”
    “母后,皇妹去林家村了·····”
    太子李承乾闻言,立即双眼都是小星星。
    自己这个太子,委实太羡慕长乐了,这段时间因为老师的离开,也只有每每想起林家村的少年郎,他那个唯一的朋友。
    太子李承乾心里才会有些许温暖的感觉。
    “你父皇让长乐出宫去的,你以为做为皇子和公主能随随便便就出宫吗?更何况,长乐出宫也是为了公事,实话告诉你,你父皇让长乐去林家村去取那制盐之法去了。”
    长孙皇后据实回答道。
    “原来如此,母后,儿臣在母后这里等长乐回宫。”
    李承乾乖巧的坐在了长孙皇后的身边。
    “好,母后难道还能赶你走不成?”
    长孙皇后慈爱的抚摸着李承乾乌黑的头发,开口回应道。
    “李姑娘这么着急离开吗?”
    林然略显失望的开口说道,他以为怎么样李姑娘也会和以前一样,用过午膳再走。
    “林公子,如今大军缺盐现象非常严重,昨日听家父说起,都严重到军心涣散的地步了,既然公子有这制盐之法,本姑娘定当立即替公子转达家父,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