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自己就算是再努力又如何,卑微的身躯终究在这滚滚的车轮之中留不下任何涟漪,说不准最后还落个小命不保。
    那些网文作者将穿越者描写成,开局就怎么怎么样打王爷,骂太子,斗世家等等,等等。
    说白了,都是一是兴起,吹吹牛皮而已。
    你特喵的真敢开局就这么牛皮,老子保准你活不到第二章,直接就可以大结局了。
    真当古人都是好糊弄的,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所以林然抱定主意,在这个初来咋到的世界一定要猥琐发育。
    也许眼前这粉雕玉琢般的女子身具不可估计的能量,完全能够保护好自己带来的这一切种子。
    想到这里林然微微一笑将自己于父母解释过的种子的来历,重新于面前的姑娘描述了一遍。
    临了,在姑娘极度震惊的表情里,林然加了一句。“老爷爷说此物亩产可达二十石。”
    长乐公主闻言弹坐而起。
    “什么?亩产二十石?”
    林然看着惊讶的少女,使劲的点了点头。
    “小子还没有试种出来,现在只算的是妄语。不过小子相信老爷爷既然救了小子的性命,何苦再欺骗小子?所以小子相信这一切皆是可信的。”
    长乐公主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这亩产二十石的食物,对大唐的影响那简直是太巨大了。
    如今父皇每日都揪心与百姓饥不果腹的现状之中,如果面前这位少年郎所言不虚,那对整个大唐来说可是一个天大的福音。
    届时父皇肯定会重赏与他,更何况这还是位身负绝世才华的少年郎。
    “公子如果当真试种成功,将是大唐将士和百姓之福。后世不知有多少黎民百姓会对公子感恩戴德,更何况如今正值国家平定安宁之际,百废待兴之时正需要公子这样有才华的少年郎。公子当不负腹中才华,努力学习为朝廷效力才是。”
    长乐公主一板一眼的郑重的开口说道。
    “姑娘所言极是,小子受教了,不过说起天下太平,到让小子想起一事。”
    “哦,公子不妨直言。”
    “那日白胡子爷爷曾经告诉小子,梁师都李艺有谋反之意。让小子有机会告知官府,小子人言微轻谁又会相信小子所言?看姑娘非同寻常,不知可有办法给朝廷已启示,早日将那反贼拿下,免得百姓受战乱之苦。”
    “那李艺原名罗艺,乃是战功赫赫被朝廷赐姓为李,手下有数万天节军,更何况他镇守要塞之地,果真造反必将影响国之根本。只是我有一事不明,那白胡子爷爷可有提起李艺造反的理由?”
    长乐公主刚刚阳光灿烂的面庞上,立即乌云密布,心里开始为父皇着急了起来。
    “有。不过小子当时受了些惊吓,只记得好像是说朝廷免去了李艺的左武卫大将军一职,削弱了他的兵权,反而重用了程知节为左武卫大将军。李艺心中原本就早有反意,就连陛下身边他都安插了心腹之人,随时掌握陛下的踪迹。”
    林然注视着面前的少女,郑重的开口说道。
    因为他在少女的脸上看到了明显的慌乱之色,更加确定此女子绝非寻常人家的女子。
    虽然历史上的罗艺,最终并没有泛起多大的浪花。
    可是林然不介意拿他做个垫脚石,成为自己的踏板。
    “公子可还记得些什么?比如如何平叛天节将军的反军,如果属实我一定会上报朝廷为公子请功的。”
    “姑娘不妨坐下说话,您已经站了很久了,肯定累了。”
    林然嘴角含笑的说道。
    “好,公子您请讲。”
    长乐公主依言坐了下来,不过身体仍然微微的颤抖着,不由的使劲抓紧了翠竹的衣角。
    眼前这少年带给他的信息委实太过震撼了!
    自己还没从亩产二十石的食物中的喜悦中醒转过来,他直接一句李艺要造反又把自己扔进了冰窖之中,真是让人爱恨交加的消息啊!
    “李艺造反肯定不敢光明正大的公诸于众,也就是说连他的将士们都是被他忽悠着造反的。当今天子乃千古明君,李艺光明正大的造反肯定得不到将士们的支持,所以他只能依靠欺骗隐瞒行造反之事。要解决他只需一副朝廷的讣告在幽州,泾州等地讣告天下即可。等到他众叛亲离之际,即可不费吹灰之力将其拿下,以儆效尤。”
    林然结合历史上的记载,有模有样的给长乐公主出谋划策道。
    长乐公主扑闪着美丽的大眼睛,双眼愈发的明亮起来,眼前的少年郎不止是才华横溢,竟然还懂得谋略之道,这少年郎身上到底还隐藏着多少秘密?
    长乐公主心中燃起了无限的好奇之心。
    “听君一席话,受益良多。多谢公子解惑,来日一旦公子之法得以奏效,定当为公子请功。”
    “小子不敢贪功,国家不安,小家谈何安宁?小子献言献策也是为了整个国家和小家都过上安宁的生活而已。同理这也是小子应该做的,作为大唐的子民,小子有义务为大唐的安危尽自己的一份心力。”
    林然不无感慨的说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要富强,没有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凝聚力,是很难走向繁荣昌盛的。
    “少年郎如此年纪,便有胸怀天下之心,着实令人敬佩。希望下次再见到公子时,公子已有官名在身。”
    长乐公主所言非虚,她已经打定主意,回宫就要到父皇那里为少年郎请功。
    不管是三首传世的诗篇,还是亩产二十石的食物,以及天节将军李艺预谋造反事件。
    不管是那一桩,那一条都足以够为少年郎请功的了。
    最主要的是少年郎的心智淳朴,国家不安,小家谈何安定?这样的道理从一个和她年纪相仿的少年郎口中吐出,着实让长乐公主感慨万千。

第十章老师,师娘的病我能治
    一直到了正午时分,马车才到达万年县衙。
    县衙的衙役听闻是县令老爷的学生投奔而来,立即禀报到吴普光那里。
    “什么?坐着一辆豪华马车而来的学生?”
    衙役的话让吴普光瞬间进入了凌乱状态,自己啥时候收过坐的起豪华马车的学生啊。
    “尔等确定没有听错?”
    “老爷,确定无疑。说是从林家村过来的。”
    “昨日的林然小哥,他家里怎么可能有豪华马车?”
    吴普光闻言立即大踏步走向县衙门口,自己一定要当面看个究竟。
    眼前的马车让吴普光差点叩拜下去,被黄总管及时的制止。
    因为有长乐公主的交代,不可在林然面前泄露自己公主的身份,所以黄总管立即趁机在吴普光耳边低语几句。
    吴普光脸色微微一变,很快便恢复如初。
    “老师,学生参见老师。”
    林然乖巧的走到吴普光面前施礼说道。
    “好,好,好。来了就好。不妨请送你的贵人进府衙喝杯茶水。”
    吴普光使劲挤着眼色对林然开口示意道。
    林然恍然大悟,赶紧走到车厢跟前,恭敬的说道。
    “姑娘一路送小子而来,肯定口渴了吧,老师邀请去衙门喝杯茶水,以表谢意。”
    “公子的好意,本姑娘心领了。府上还有急事,就不叨扰公子的老师了。公子好生读书,相信我们还会再见的。黄管家,调头赶路吧。”
    长乐公主俏生生的话语从车厢里传来,让林然听了浑身都觉得舒坦。
    “诺~”
    黄总管闻言掉转了马头。
    “吴县令,您好生调教着,不可耽误公子课业。”
    车厢里女娃的声音在吴普光耳边响起。
    不等吴普光作答,马车便“哒哒~哒哒~”的疾驰而去。
    吴普光心里掀起了惊天骇浪,这少年郎不过一日的时间,怎么会如此得到公主殿下的青睐?
    不过也是好事,毕竟林然现在是自己的门生。
    以后出人头地自己脸上也能增添几分光彩。
    想到这里赶紧吩咐衙役,将林然的行李搬到了后院之中。
    “等会为师带你去拜见你的师娘,你师娘脾气有些古怪,切莫惹她动怒?”
    吴普光语重心长的交代道。
    “老师何处此言?”
    林然一头雾水的问道。
    按道理老师已是正七品县令,师娘应该是个文雅贤惠的贤内助才对啊!
    为何老师自己都亲口说师娘脾气有些古怪呢,那看来不是一般的古怪。
    可是这拜师后,拜师娘是天经地义之事,师父肯定是担心自己激怒师娘才特意交代的吧。
    “唉!说来话长啊~~~”
    原来县令吴普光晚年得子,让夫妇二人溺爱有加。
    真真的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
    小儿也自幼聪慧过人,三岁便开始读书识字,六岁便写的一手好字。
    然儿天有不测风云,前年伏天小儿与几个少年去池塘戏水避暑,不幸溺水而去。
    “你师娘抱着超儿的身子,不哭不闹,整个人犹如傻了一般。从此以后,你师娘便换了个人似的,脸上再也没有过笑颜。”
    吴普光眼睛红红的伤心的说道。
    “老师,没有为师娘找大夫医治吗?”
    “怎么没有找大夫医治?老师这两年将万年县和长安城有名的神医求了个遍,来者无不摇头叹气而去。也难怪你师娘悲伤,超儿如果在的话,也和你一般年纪了,看到你老师也想到了超儿啊~~”
    “嘀嗒~嘀嗒~”
    那是吴普光眼泪落地的声音。
    “老师,师娘患得应该是抑郁症,学生觉得可以医治。”
    看到老师如此难过,林然赶紧开口说道。
    “你说什么?当真可以医治?”
    林然的话,让吴普光震惊的无以复加,他紧紧的抓住林然的双手久久不肯松开。
    “老师,师娘的病我能治。不过需要老师准备些许医具。”
    “需要为师准备什么?为师马上去准备。”
    吴普光激动的热泪盈眶,恨不得马上就把林然带到夫人身边,让林然为其医治。
    “老师只需备好九针之中的长针或大针便可。最好多备几只。”
    林然抬头看着激动不已的吴普光说道。
    “如此说来,学生还懂得针灸之术?”
    吴普光双眼泛着激动的色彩。
    因为去年就有一位老神医,自称或许针灸之术可以医治夫人的症状。
    无奈如今想要找到懂得针灸之术的医生,简直是难于上青天。
    不曾想自己这新收的学生竟然懂得针灸之术,难道冥冥之中真的有上天显灵,将这位小福星送到自己面前。
    “老师,家父最擅长针灸之术,学生从小就耳闻目睹,两年前便已尽得父亲精髓。”
    林然此言不虚,根据这具前身的记忆,林然自幼便跟着林正泰苦学针灸之术。
    只为有朝一日能重新获得师门的认可。
    具体是什么人的门下,林然也不得而知,不过这件事情对林正泰非常重要,所以打小便对林然要求很严。
    不到六岁时林然已尽得九针针灸之术的真传,施展起来,除了力道不足之外,其它行云流水般的行针方式,连林正泰有时都自愧不如。
    只是在林正泰有一天接到一封书信后,不知道为什么,林正泰再也没有督促过林然,加强针灸之术的练习。
    不过几年的辛苦习練,一招一式已然深深的刻在了林然的脑海里,再也挥之不去。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为师这就派人去寻那银针来。”
    不过半个时辰光景,衙役便寻来了几根细长的长针。
    “林然,可是此针?”
    吴普光指着盘子里的银针,热切的开口询问道。
    “老师,正是此针。现在可以去为师娘针灸了。”
    “看老师真是糊涂,竟然忘记你长途跋涉,还未进食之事。眼下已到午膳时间,先陪老师用完午膳再去也不迟。”
    林然摸摸有些干瘪的肚皮,笑着对吴普光说道。
    “谢谢老师,学生还真有些饿了。”
    简单的吃过午饭,林然跟着吴普光,向着后院而去。
    “夫人,今日可又用过午膳?”
    吴普光对着丫鬟小红问道。

第十一章神奇的针灸之术
    “回老爷的话,夫人刚刚喝了碗稀粥。”
    “林然,你看还需要准备什么?”
    “老师,备好几个烛灯便可。银针需要以火烤之,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好,小红。速速去准备几盏烛灯,为夫人诊治而用。”
    小红闻言立即行动了起来,不一会儿,便将几盏烛灯寻来。
    “老师,学生一人进去便可,师娘乃伤心过度,以至于气血淤积胸肺之中。此症不仅需要针灸之术来疏通气血,更需要适度的激发师娘的情感,让师娘悲伤的心绪得以宣泄。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好,好。一切就依你所言,老师在门外守候便可。”
    吴普光眼看林然说的头头是道,不由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