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第4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干皇子和皇孙们,更是全部穿着新衣。
    齐齐跪倒在父皇和皇爷爷面前。
    所有人都献上了自己为父皇和太上皇准备的寿礼。
    不管礼物如何,李二都是微笑着接受。
    毕竟自己这么大岁数的人了,心态早就非常的豁达和平和了。
    “长乐公主殿下送来贺礼······”
    “晋阳公主殿下送来贺礼······”
    门口响起了内侍总管的声音。
    李二和观音婢闻言,立即微笑着站了起来。
    因为别人的寿礼,内侍总管总会报上礼单的。
    可是长乐和晋阳的寿礼,内侍总管竟然没有报上寿礼礼物的礼单。
    这让李二和观音婢都深感好奇。
    到底是什么礼物,让内侍总管都报不出礼物的名称来呢?
    内侍总管心里苦啊。
    可是他不能说。
    因为这寿礼他确实不认识,这家伙可把他郁闷坏了。
    好在长乐和兕子体会他的为难之处。
    长乐用手一直蛋糕上的字迹。
    内侍总管立即心领神会。
    “长乐公主殿下送来贺礼,福如东海长流水。”
    “晋阳公主殿下送来贺礼,寿比南山不老松。”
    好家伙,内侍总管这两句话,算是把所有人都给震撼住了。
    不说别的单单是这两句祝福语,就足以让李二开怀大笑了。
    李治和一干皇子,皇孙们也是极其机灵之人啊。
    看到父皇龙颜大悦。
    在李治的带领下,所有皇子和皇孙一起施礼高呼道。
    “祝父皇···”
    “祝皇爷爷······”
    “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说话间,两个巨型蛋糕被宫女推了进来。
    每个蛋糕足有一米左右的高度。
    李二和观音婢看着这新奇的寿礼,实在是喜不自禁啊。
    特别是那蛋糕上面的寿桃,简直是活灵活现,宛若是真的一般。
    再看那蛋糕上面刻的字迹,正是刚刚的祝寿之语。
    “祝父皇和母后,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长乐和兕子一起恭敬的施礼说道。
    身后的平安和笑笑等人也是一起施礼叩拜。
    “好,好孩子,真是父皇好孩子啊。”
    “这是父皇今日收到的最好的寿礼和祝福。”
    李二高兴的像个孩子一样。
    长乐和兕子用小刀,将蛋糕上的寿桃仔细的切下来。
    放在托盘里之后,献给了父皇和母后。
    “请父皇和母后品尝寿桃。”
    “这玩意可以食用?”
    李二和观音婢都是一副极其惊讶的表情。
    如此美的像画一般的寿礼竟然是一种吃食,实在是打破了李二和观音婢的认知。
    所有前来参加寿宴的人,也是被惊呆住了。
    “父皇,此物不但可以食用,而且还是极其的美味呢。”
    “相公说待父皇和母后食用过后,就可以分赏给众位前来为父皇祝寿的文武百官们了。”
    听到长乐的话,李二不疑有它,他算是知道了,驸马出品,必属精品。
    “好吃,真是太美味了······”
    李二尝试一口之后,眼睛便亮了起来。
    那种入口即化的感觉,实在是太适合他这年纪的人食用了。
    如今李二的牙口可是大大的不如以前了。
    再让他抱着羊腿啃,他也是有嘴无力了。
    根本就啃不动了。
    “贤婿真是好手艺啊,竟然能做出这样的寿礼,而且还是如此的美味。”
    “岳父这个六十大寿过的真是太高兴了。”
    李二微笑着注视着林然,心里真是百感交集啊。
    “岳父大人言重了,能让岳父大人开心和高兴,是小婿应该尽的责任和义务。”
    “如此寿礼,岳父大人还是赏赐众人一起品尝一番吧。”
    “让大家都沾沾岳父大人,六十大寿的喜气。”
    听了林然的话,李二哈哈大笑起来。
    “贤婿所言甚是······”
    很快两个大蛋糕,被长乐和兕子亲自切割成小块的模样。
    所有到场之人,每人都分到了大小不等的蛋糕。
    一时之间,蛋糕的滋味让所有人沉醉不已。
    此物真是老少皆宜,通杀全场。
    每个人都是细细的品尝着其中的味道。
    就连程咬金和尉迟敬德,这种以前喜欢一口就干光的人,也变得斯文了起来。
    不斯文也没办法啊。
    每个人就只有这么一小块。
    而且是在太上皇的六十寿宴上。
    就算是给他俩再加十个胆子。
    他俩也不敢在太上皇的寿宴上,动手去抢啊。
    这俩人精般的老家伙,还是分得清大小王的。

第二九三章全城供暖比暖气还暖的是民心
    李二的六十大寿完美的度过。
    整个太极宫都是洋溢着一股祥和热闹的气氛。
    与此同时,长安新城的改造也到了最后的阶段。
    百姓们惊讶的发现一个事情。
    一个不得了的事情。
    在长安城的四个方向。
    竟然悄无声息的建起了四个高大的火炉。
    这火炉之高大竟然高过了城门楼。
    在火炉的四周堆满了黑亮的煤炭。
    不然的话,百姓们也是不知道这是火炉呢。
    其实百姓们称之为火炉也是正确的。
    谁让他们根本不知道锅炉这一称呼呢。
    四个锅炉,可是耗尽了设计院一干人等的所有心血。
    裴行俭更是为此在炼钢厂亲自督导了多日,经过多次失败之后才熔炼铸造成功的。
    为了这四个大家伙,多少人呕心沥血的连夜加班工作啊。
    而且还不止是这四个大家伙,很快百姓们便发现全城都在铺设管道了。
    而且是那种胳膊粗细的钢管。
    这管道铺设的是很有水平啊。
    整个长安新城所有的新居,都被覆盖了。
    再后来,他们看到一车车的门板一样的钢制品,被拉到了新城的位置。
    这东西自然就是后世所谓的暖气片了。
    林然自然知道,如今无论如何也是达不到,后世那种供暖的要求和标准的。
    可是能让新城的百姓解决冬天的寒冷,还是可以做到的。
    此时最热闹的莫过于太极宫和林府了。
    因为寒冬的来临。
    太极宫和林府的火墙已经开启了点燃模式。
    就在这个时候,供暖大军来到了太极宫和林府。
    林然答应过自己的岳父和李治陛下,要先给太极宫供暖,自然不会食言。
    在林然的带领下,几百人已经培训熟练的士兵。
    很快便将太极宫和林府的官道铺设完毕。
    而这太极宫和林府的锅炉,自然也是单独设置的。
    太极宫和林府共享一个锅炉,制暖效果自然要好上许多。
    熊熊燃烧的锅炉点燃。
    进过层层传输以后。
    太极宫各个宫殿的暖气片,开始发热。
    许多半大孩子,开始欢呼雀跃起来。
    因为他们一直在等待着奇迹的出现。
    关于这个东西能发热,开始他们是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的。
    “皇爷爷,皇爷爷,真的热了,真的热了……”
    太子李林屁颠颠的跑到立政殿,气喘吁吁的给李二汇报道。
    “哈哈,哈哈,是不是你舅舅制造的暖气片热了?”
    李二闻言心情大好,大笑着开口回应道。
    “皇爷爷所言甚是,就是舅舅制造的暖气片发热了。”
    李二和观音婢闻言一起往自己宫殿里的暖气片摸去。
    “二郎,还真热乎了呢!”
    “哈哈,哈哈,咱们驸马的本事,观音婢,你还会怀疑吗?”
    “寡人对咱们驸马的本事可是深信不疑的,那小子就算是说明天能上天。”
    “寡人也是深信不疑。”
    李二爽朗的大声笑道。
    “皇爷爷,皇爷爷。舅舅可不小了。”
    “舅舅的头发可是都白了许多了……”
    太子李林嘟嘟着小嘴巴,颇为不悦的开口说道。
    “好家伙,咱们李林都知道替他舅舅鸣不平了。”
    李二乐呵呵的开口说道。
    惹得观音婢也是抿嘴直笑。
    “李林说的对啊,咱们驸马可是不小了。”
    “二郎啊,时光如梭啊,咱们都老了,驸马和长乐一眨眼都也开始要慢慢变老了。”
    “如今他们已经是儿孙满堂,咱们长乐竟然还有了新的生命。”
    “臣妾这心里真是替长乐高兴啊。”
    “小四的事情,总算是过去了。”
    “若是长乐肚子里真是一个女娃,那真是最好不过了。”
    “你是不知道,长乐盼这个女儿,盼了快半辈子了。”
    观音婢不无感慨的开口说道。
    “皇奶奶,若是姑母真的为皇孙诞下妹妹,皇孙一定把妹妹当成亲妹妹来照顾和疼爱的。”
    李林非常郑重的开口说道。
    看着李林一脸郑重的模样,李二和观音婢也都是非常高兴。
    李林对林然和长乐的称呼,也是与众不同。
    对林然称呼舅舅,对长乐却称呼为姑母。
    都是按照最亲近的关系来称呼的。
    “有你这话,皇爷爷和皇奶奶也放心了。”
    “以后你们下一代,要互相照顾和扶持,你如今身为太子。”
    “以后这天下注定是属于你的。”
    “孩子,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记住不要亏待了林府。”
    “皇爷爷这天下啊,都是你舅舅一手帮助皇爷爷打下来的。”
    “若不是他,哪里会有如今的盛世,哪里会有这么大的国土啊。”
    “你皇太爷临走的时候,拉住皇爷爷的手说,无论什么时候,不可亏待了林府。”
    “说完这句话,你皇爷爷答应了你皇太爷,你皇太爷才安详的离开了······”
    李二这番话,多年以后一直在影响着李林。
    也改变了后来的许多事情。
    可是,不管怎么改变。
    林府的地位一直未曾改变。
    因为这种交代成了历代帝王临终时,教科书式的临终遗言。
    半个月以后,长安城迎来了今年的第一场雪。
    挥挥洒洒的雪花,让整个长安城变的洁白无瑕。
    好在新城改造的建设已经全部完成。
    否则真要等待现在的话,很多事情就会麻烦许多。
    士兵们受苦受罪不说。
    建设起来的居民楼,肯定也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毕竟天寒地冻的季节,墙体结构很容易在化冻以后走形。
    那样未来就会存在诸多的风险。
    就在这个大雪纷飞的季节,长安城外的四个锅炉一起启动了。
    大量的煤炭被燃烧了起来。
    新居还没有住人。
    这个时候用暖气片熏一下新居的湿度,实在是最好不过的。
    长安城的百姓们,发现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
    尽管这场大雪下了一天一夜。
    可是在一条管道的四周,始终积雪落下就化。
    这奇迹般的一幕,最终让百姓们知道了原因。
    原来这一切都是天下王,为百姓们建设和铺设的暖气管所导致的结果。
    陛下的公告已经张贴出来了。
    今年是第一次全城供暖。
    以后长安城将会增加一项税收,那就是取暖费。
    不过费用都在百姓们,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适当的收取费用,也是林然向李治建议的。
    毕竟这样的费用也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事实上,新城改造所耗费的资金是非常巨大的。
    若是把十万大军的人工费用,和林家村烧制的砖瓦都算进去的话。
    这将是一个天文般的数字。
    林然之所以没有将这个预算汇总出来。
    因为他担心自己的老丈人和小舅子,得知这样庞大的资金消耗以后。
    会动摇城市基础建设的决心和恒心。
    毕竟这么一大笔资金,就连他自己都会感到肉疼。
    可是,一想想以后能给后代带来的好处和益处,林然便感觉一切都是值得的。
    经过了大半个月的调试和探索之后。
    整个长安城的供暖终于正式启动了。
    与此同时,新城改造也进行完毕。
    所有计划内的区域,全部都提前完成了改造计划。
    百姓们的民居所有设施都配套齐全。
    所本承诺给百姓们,新年前可以搬进新居的承诺,足足提前了一个多月。
    其实可以提前更多的。
    只不过是,林然考虑到百姓们新居的情况。
    一直用暖气给百姓们的新居,烘烤了大半个月,才通知陛下可以入住的。
    这一日,李治陛下的布告,在长安城的大街小巷告示栏里张贴出来。
    “可以搬进新居了······”
    “可以搬进新居了·······”
    百姓们看到布告,纷纷奔走相告。
    一时之间,长安城比过年的时候还要热闹。
    人们排气来长长的队伍。
    在各自的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