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第4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是,长乐的心真的好痛啊,好痛好痛的······”
    林然,拥抱着长乐。
    眼角的泪水滑落下来。
    他的心何尝不是好痛好痛呢。
    “长乐,把悲伤埋在心里吧。”
    “小四这时若是在天上看到,他的母亲如此伤心难过。”
    “小四心里该有多难受啊!”
    “还有平安和平顺,还有平康……”
    “他们三个最近在你的面前,都不敢说话。”
    “因为孩子们害怕错啊,他们害怕惹自己的母亲伤心。”
    “……”
    “我们要为活着的人而活着,小四也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在相公的心里,小四一直都在。”
    “只不过,他去了另一个地方而已!”
    林然拿起手帕,仔细的为长乐擦拭眼角的泪水。
    长乐的大哭过后,心里确实好受了许多。
    因为相公的话,的确是非常有道理的。
    自己不能因为一个人的悲伤,而让全家人都跟着生活在悲伤之中。
    就连父皇和母后,跟自己说的也是这样的道理。
    长乐终于安稳了下来。
    她静静的依偎在林然的怀抱里。
    感受着林然身体的温度和怀抱的安全感。
    这样的感觉,是自己以前多么渴望的感觉啊。
    今天,这久违的感觉,终于又回来了。
    梨花带雨的长乐,让林然的心都化了。
    眼看天色已晚。
    “长乐,早点歇息吧。”
    “睡醒一觉,什么都好了。”
    “从明天开始,我们忘掉忧愁,忘掉烦恼,为了这一大家子人。”
    “我们要好好的,要坚强的活下去。”
    “······”
    林然将长乐抱了起来。
    仔细的放在了床榻上。
    突然之间,长乐伸出胳膊,挽住了林然的脖子。
    “相公,长乐想要把小四给找回来····”
    说完,林然的嘴巴,便被一阵柔软和火热给堵住了。
    ············
    隔壁的翠竹,终于再次听到了久违的音乐声。
    那是长乐美妙的歌声。
    这样的歌声,已经很久没有在长乐的房间里响起了。
    听到那愉悦的声音,翠竹脸颊上都是笑意。
    大姐终于放下了。
    终于释怀了。
    这比什么都重要。
    虽然以前翠竹是长乐的丫环。
    可是她们自小一起长大。
    这份情谊早就宛如姐妹一般。
    这段日子看着长乐痛苦不堪,翠竹的心里也是非常不安和难受的。
    就连和家人重逢的喜悦,也被压抑住不少。
    为了陪伴长乐,翠竹最近很少去看望母亲。
    即便是不说话,能够坐在长乐身边,静静的陪伴也是一种慰籍。
    美妙的音乐一旦响起,便犹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
    更似那黄河泛滥一发而不可收拾。
    这歌声一直持续了半个多时辰的时间,方才渐渐作罢。
    也让翠竹有了喘息和入睡的时间。
    第二日一大早,所有人都发现了一个天大的秘密。
    长乐公主满血复活了。
    以前的长乐再次出现在了林府众人的眼前。
    她肤色红润,只不过一夜时间,脸颊上的苍白便尽数褪去。
    而且就连头颅也高昂了起来。
    最重要的是,脸颊上的笑意,让林府一家人宛如隔世的感觉。
    “孩儿给母亲大人请安。”
    需要早朝的平安大将军,第一个发现了母亲的变化。
    “好孩子,吃两个鸡蛋再走,这几日朝会时间比较久。”
    听到母亲回话,平安激动的抬起头来,看向自己的母亲。
    还想再问什么,被遗玉一把给拉住了。
    遗玉担心自己的夫婿问起母亲的伤心事,所以赶紧拉着平安退下了。
    “遗玉,你有没有发现母亲变了?”
    走出母亲的房间,平安颇为高兴的开口说道。
    “相公,遗玉当然发现了。”
    “而且遗玉感觉,母亲比以往还有气色了呢···”
    听到遗玉的话,平安也是深感赞同。
    “好,母亲能恢复过来,咱们也算是放心了。”
    “不过昨日看母亲还是另一副模样,今日一见反差实在是有点大啊。”
    “这事情,遗玉感觉,还得是父亲大人的功劳。”
    果然还是女人机灵啊。
    遗玉一句话,便道破了天机。
    只有平安摸着脑袋想不明白。
    这事情跟父亲到底有什么关系。
    长乐的恢复如初,让整个林家大院,都充满了微笑和欢乐。
    毕竟这才是真正的林家女主人啊。
    实打实的女子一把手。
    虽然上面还有老太太坐镇。
    可是,真正的大权无疑掌握在长乐的手中。
    长乐的心结解开。
    最开心和最高兴的莫过于林然无疑。
    一大早,林然便驱车来到了改造现场。
    昨晚上,林家村的村民再一次运送了一整夜的砖瓦。
    看着堆积如山的红砖碧瓦。
    林然心里是感慨万千啊。
    自己的父老乡亲,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坚定的支持自己所做的一切的。
    这些砖瓦拿去市场上出售,绝对都是极高的价格的。
    可是,乡亲们自愿无偿的拿出来,只为了支持他的工作而已。
    这份心意,实在是让林然感叹。
    十万大军分工明确。
    有条不紊的在各自工作着。
    十日之后。
    长安城的南城区,所有的民居被推倒一空。
    一片崭新的住宅小区,在热火朝天的建设着。
    因为这时代没有电梯,甚至连电的问题,林然还暂时无法解决。
    所以,思索再三之后。
    只能建造五层的民居。
    即便是如此。
    整个规划下来。
    长安城将可以多容纳五倍以上的人口。
    一个超级都市,即将在大唐的中心崛起。
    闪亮整个世界。
    就在三天以后,李泰和袁天罡以及墨守仁,开着推土机和挖掘机来了。
    这可是设计院最新研制的大型器械。
    虽然不如后世的推土机和挖掘机威力巨大。
    可是,也远远强过人力的作用。
    仅仅用时半个月的时间。
    南城区的改造便全部完成。
    李治得到消息以后,和文武百官们都被震惊了。
    这是什么速度,这是什么概念。
    于是激动不已的李治陛下,率领文武百官们再次出发了。
    再次来到了南城门前。
    眼前的一幕实在是太过让人震撼。
    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小区,正在高高的垒起。
    街道比以往宽阔了数倍。
    将士们一个个的光着膀子,在太阳底下挥汗如雨。
    “喊一个士兵过来问问,怎么不见王爷的身影。”
    李治四下张望,没有看到林然的影子,急于了解施工进度的他,立即对身边的内侍开口说道。
    不是他急于了解施工进度,而是这施工进度实在是太快了。
    与原本打算的快了太多太多。
    这剧本天天变,让李治心里是既激动又紧张啊。
    “末将参见陛下。”
    程处煤一路小跑而来,噗通一声便跪倒在李治陛下的面前。
    “程将军免礼。”
    “不知你们大帅去了何处?”
    “朕,一大早没有看到他的身影啊!”
    李治和颜悦色的开口询问道。
    “陛下,大帅带领一小队士兵,前往东城区了。”
    “那里将在今日开始新城改造工程……”
    “嘶……”
    “嘶……”
    “嘶……”
    李治和文武百官们闻言,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这速度比他们想象的,和看到的还要快上许多。
    “已经到了东城区了吗?”
    “为何只是带了一个小分队的人马?”
    李治终于将问题问在了要点上。
    “回陛下的话,一个小分队足够了。”
    “因为大帅他们设计院研制出来的器械,实在是太过惊人,实在是非人力可为啊!”
    听到程处煤的回答。
    李治立即下达了口谕。
    “随朕摆驾,东城区!”
    于是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往东城区的方向而去。
    天啊,他们看到了什么?
    他们看到了什么?
    李治陛下和文武百官们,看到一辆辆的大型汽车。
    这汽车可是比他们乘坐的汽车要大上太多了。
    几乎是汽车的两三倍的体积。
    更加让人惊讶的是,这汽车前面一种是带勺子似的铲子的。
    一种是轮胎带上厚厚的链子的。
    只见那带铲子的所过之处,如入无人之境。
    什么墙啊,院啊,什么院墙啊。
    统统的都倒塌下来。
    而当士兵们将一切收拾利落以后。
    轮胎上带着厚厚皮带似的链子的汽车,便碾压过去。
    只是一瞬间,原本坑坑洼洼的土地,竟然光滑的宛如一面镜子一般。
    ··········
    李泰在挖掘机上看到了李治。
    于是开口大声的说道。
    “老师,老师,雉奴带领百官们来了。”
    林然在压路机上看到了李泰的手势。
    顺着李泰的手指方向看去。
    见是陛下和百官们前来。
    立即开上压路机,笃笃笃的一路过去了。
    李治和文武百官们,见一辆庞然大物向着他们的方向开来。
    心里已经隐隐有了预感。
    果然,车门打开。
    林然在高高的驾驶座上,一跃而下。
    “臣,不知陛下前来,未曾远迎,还请陛下责罚。”
    林然恭敬的施礼,开口说道。
    “爱卿快快免礼,朕也是一时听闻施工进度出乎意料的快。”
    “所以和众位爱卿,前来一探究竟。”
    “不曾想,这施工进度,竟然大大出乎朕和爱卿之前的预料之外啊。”
    李治不无感慨的开口说道。
    林然听到李治的话,立即微笑着施礼说道。
    “陛下,当初臣也没有想到这些设备能这么快研制成功。”
    “所以,预料的进度是比较保守的。”
    “还有一点,臣,低估了将士们的能量和能力。”
    “虽然臣已经将将士们预料的足够好,足够优秀。”
    “可是,事实上。臣,还是低估了他们。”
    “不过,虽然进度惊人,臣之所以没有前去启奏陛下。”
    “是因为,臣以为。完工日期不变。”
    “虽然很可能会提前多日竣工,可是,这多余出来的时间。”
    “臣,决定率领士兵们,好好检查所有的楼房和街道,绝不放过一处隐患。”
    “而且,昨日臣和青雀,已经开始研制一种新的物件。”
    “若是成功的话,臣会将它们配套在新城之中。”
    “这一切也需要时间,所以,竣工时间还是正元节前。”
    “臣,保证,今年的正元节,保证整个长安城热热闹闹,百姓们开开心心的过大年。”
    林然的话让李治龙颜大悦。
    “爱卿,什么新鲜的物件?可否告诉朕?”
    李治非常兴奋的开口说道。
    如今每一件新鲜的事物,代表着什么?
    他太清楚了。
    代表着他的政绩。
    但凡是在他在位期间,出现的一切重要的东西,都会被记载在自己的历史功绩里。
    这一点对一位帝王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所以李治迫切的想知道是什么新鲜物件。
    “陛下,臣,暂时保密。”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肯定是利国利民的物件。”
    “而且一旦成功后,臣一定,率先安装在太极宫里······”
    “当然还有百官公寓······”
    林然看了一眼李治身后的群臣,微笑着开口回答道。
    林然的话,让李治和文武百官们都安下心来。
    “陛下,只要是王爷研制的是利国利民的物件,而且优先提供陛下和百官们。”
    “咱们就慢慢等呗,反正不过几个月的时间。”
    “也许是王爷没有绝对的把握,所以才暂时保密。”
    “王爷啊,不要有压力,千万不要有压力。”
    “即便是不成功,我们这帮老骨头也不会怪你的······”
    程咬金哈哈大笑着开口说道。
    如今满朝文武,也只有这位敢在陛下面前,如此谈笑风生。
    毕竟程咬金如今可算是三朝元老了。
    辅佐了李渊,李世民和李治。
    如今能和他一样算得上是三朝元老的老臣。
    都是稀有动物。
    而且程咬金还有一个引以为傲的事情。
    他可是李二陛下退位时,给李治指定的顾命大臣之一。
    这份荣耀和光环,是非常闪亮的。
    再加上林府和程府各种各样的亲戚关系。
    所以无论什么时候,李治陛下都要高看程咬金一眼。
    很多问题和事情,也真心的征询老程同志的意见。
    听到程咬金的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