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第4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可不是一般的改造。
    涉及到的事情和范围,牵扯到的百姓和官员,是非常之大的。
    能不能做好大唐的标杆之作。
    重振旗鼓!
    标新立异!
    说实话,就看这一锤子买卖了!
    第二日的显德殿里。
    李治陛下刚刚上朝。
    显德殿便是群臣齐声称赞啊!
    “陛下,天下王铺设的水管实在是太好了……”
    “陛下,如今百官公寓的排水设施,真的非常不错啊。昨日这么大的暴雨,整个小区竟然未见一处积水……”
    “陛下,昨日长安城的百姓都聚集在街头议论纷纷啊!”
    “他们怎么也不相信,如今的长安城的街道竟然不积水了……”
    看到群臣一个个的打了鸡血的模样。
    李治多想说一句,其实这些朕昨日已经看到了啊!
    可是,作为一国之君。
    自然要倾听臣子们的启奏和称颂。
    毕竟已经登基三年的李治,再也不是当初那个一切懵懵不懂的少年。
    如今他已经更加懂得了,如何使用帝王之术。
    如何驾驭群臣,而且在关键的时候,彰显自己的霸王之气。
    这三年的时间,李治已经将这一套帝王之术,修炼到了小成境界。
    这帝王之术不修炼也不行啊。
    毕竟手底下可是整个大唐的国土啊。
    而且,每天还要面对这么多的文武百官们。
    所要处理的事物繁多。
    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关乎天下,关乎百姓。
    甚至关乎整个大唐的国计民生。
    听完百官们的恭贺之词。
    李治微微一笑。
    “众位爱卿,果然是不负朕心。”
    “都是忧国忧民之臣啊。”
    “朕心甚慰,朕心甚慰啊···”
    “今日朕正好借此机会,与众位爱卿探讨这长安城的各项改革事宜。”
    “今日长安城的改变,是整个大唐改变的开始。”
    “朕,要将长安城,变成这个世界的标杆。”
    “朕,要将长安城,变成这个世界的旗帜。”
    李治完美的将昨日林然的话,给借用过来。
    一开场就镇住了群臣。
    “臣等,谨遵陛下圣谕。”
    “·······”
    文武百官们被李治的威严所折服。
    被李治的一番言论所震撼。
    他们虽然知道,这一切肯定是出自天下王之手。
    可是,这话既然是出自陛下口中。
    他们万万没有不服从领旨的可能。
    而且,刚刚陛下所言,无一不是利国利民的国之大事。
    虽然事情说起来,简单。
    可是做起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这一点,就连李治也心知肚明。
    毕竟这工作量实在是太大了。
    在这个规划里面。
    除了太极宫的周边,和新建的百官公寓以及量贩场周围。
    还有正在建设之中的新型名居以外。
    几乎所有的地方,都要推倒重来。
    这样的改造,简直是和重新再建一座城毫无区别啊。
    甚至是比重新再建造一座城,还要复杂,还要繁琐。
    如今负责监管城市改造的魏奕,这次肩膀上的责任更加的沉重了。
    “众位爱卿,朕知道你们心有疑惑,心有不解。”
    “这样大的改造项目,如何能在年前完成?”
    “其实朕刚开始也很不安啊,也很担心这个问题啊。”
    “可是,天下王为朕解除了后顾之忧。”
    “众位爱卿,你们应该记得那曾经南下抗洪的十万大军吧。”
    “如今国家无战事,天下王已经在这段时间,专门派人教导了他们泥瓦匠术。”
    “十万大军啊,一转眼,就是十万工匠···”
    “这是何等的能力和能量啊。”
    “······”
    文武百官们听完李治的话,当场就吓坏了。
    反倒是心里有底气的几位将军,高高的昂起了头颅。
    这些事情,当初他们还曾经不满过。
    甚至暗自里还生过气。
    可是,当时大帅说,不出一个月,这些将士们将会受到整个长安城百姓的无比爱戴。
    而且也会被陛下爱护有加。
    如今看来,这一切都在大帅的一手掌控之中。
    “陛下,那十万大军,当真是已经是懂得了泥瓦匠术?”
    “若是如此的话,四个月的时间,重建一座新长安,绝对不是一句空话。”
    宰相房玄龄对此事,毫不知情,所以他不得不慎重的追问一句。
    虽然老房同志知道这主意是自己亲家出的。
    可是,四个月重建完毕,无论怎么看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如果,十万大军在手,而且都是能工巧匠的话,这话就得另说了。
    “程将军,你来告诉大家真正的答案。”
    李治将目光看向了从波斯归来后,跟随林然参加抗洪抢险的程处煤。
    “启奏陛下,却有此事。”
    “不过大帅让末将严格保密···”
    “······”
    听到程将军的回答。
    所有人心里的石头都落在了地下。
    同时对林然的未雨绸缪,佩服的五体投地加六体。
    这样的精心策划和安排,一环紧扣一环。
    当年那个妖孽的少年郎,又一次王者归来,横空出世了。
    当天中午,一张张布告,便贴满了长安城的大街小巷。
    上面白纸黑字,清清楚楚的写着,年底前完成整个长安城的重建和改造。
    所有百姓务必要配合此次城区改造行动。
    今年的正元节,一定要举城狂欢。
    而且要在长安城,燃放一整夜的烟花。
    而且布告的旁边附上了改造的图纸。
    详细的注明了,需要暂时搬迁的百姓的生活安排情况。
    不能因为改造,让百姓们居无定所。
    行军打仗时的军营帐篷,这时候就派上了用场。
    每一家每一户,皆可以领取一顶帐篷。
    人口众多的视情况而适当发放。
    一日三餐,由朝廷统一调配。
    其实不过是军营的大锅,多加了些肉食而已。
    百姓们有的虽然不舍自己的老宅。
    可是,一想没有当今的陛下,没有天下王,那里有如今安逸的生活。
    于是都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
    所有答应的户主,都要在朝廷的一份契约上签字画押。
    事情进行的异常的顺利。
    就连林然曾经担心,有百姓不舍的改造和搬迁的事情而发生纠纷的事件,都没有发生一件。
    这让林然更加深了对百姓们的爱与关怀。
    他知道,这一切都是自己常年努力下来的结果。
    自己累一些,苦一些都不怕。
    最害怕的是,受苦受累之后,还不被百姓们所理解。
    如今看来,一切都是非常令人愉快的。
    第二日,长安城外,一堆堆山一样的青砖碧瓦。
    亮瞎了所有长安城百姓们的眼睛。
    只是一夜之间。
    只是一夜之间,这些青砖碧瓦就像是从天而降一般的。
    突然之间就出现了长安城的四周。
    消息传到了太极宫。
    李治率领文武百官们,一起浩浩荡荡的出城了。
    看到眼前的山一样的青砖和碧瓦。
    李治和文武百官们,也被震撼的无言以对。
    毫无疑问,这些肯定是出自十万大军之手。
    可是,这样的效果也太过震撼了。
    这样的场面也太让人热血沸腾了。
    “陛下,这是要全部旧房换新居吗?”
    “不是说好的,用拆除的百姓的砖瓦,重新为百姓们建设民居吗?”
    百官们都是一副疑惑不解的模样。
    因为他们不得不关心啊。
    这样下去,要耗费多么巨大的资金啊。
    这样的砖瓦,用脚指头想一想都知道成本是如何的高昂。
    “朕,对此也是毫不知情。”
    “等下,朕问问王爷这是什么情况。”
    李治也被眼前的一幕给整蒙了。
    这和原本的剧本不大一样啊。
    这些红砖碧瓦,怎么凭空而来的啊。
    而且,姐夫也没有事先给自己打过招呼啊。
    “没有人看到,这些红砖碧瓦是怎么出现的吗?”
    李治开口询问道。
    现场众人都是默不作声。
    看来如果陛下都不知道,那大概率不是出自天下王之手。
    可是,除了天下王。
    整个长安城,还有谁有这么大的能量。
    能在一夜之间,制造出这么多的红砖碧瓦。
    程咬金看到远处守城门的小卒,立即来了精神。
    果然是姜还是老的辣啊。
    凭感觉,程咬金知道这些守城门的小卒,必然知道这些砖瓦是何时送来的。
    若是这样的事情,他们都不知道的话。
    真就可以下岗回家,回家抱娃娃去了。
    “你们几个给老子滚过来。”
    程咬金大手子一挥,跟个社会大哥一般无二。
    几个守城门的小卒,早就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了。
    可是,陛下在此,无昭他们也不敢前来启奏啊。
    看到程老将军大手子一挥。
    几个守城门的小卒,撒开脚丫子便一溜烟跑了过来。
    “参见陛下····”
    “参见陛下···”
    四个小兵,噗通一声便跪倒在李治面前十米之外。
    李治此时也明白了,程咬金将守城门的小卒唤来的寓意。
    于是,立即和颜悦色的开口询问道。
    “昨晚可是你们几个守夜?”
    “启奏陛下,昨晚确实是我们四人守夜。”
    听到这里,李治脸上露出了微笑。
    看来这砖瓦的谜团就要马上解开了,就要找到真正的答案了。
    自己作为一国之君,看来还是没有做到细致入微的地步啊。
    这样的事情,竟然是程老将军破解的。
    想到这里,李治颇为感激的看了老程同志一眼。
    就这一眼,让程咬金心里美滋滋的。
    感觉比吃了蜜饯都甜。
    “你们不必惊慌,既然你们四人昨晚值守,那必然看到了这些砖瓦是出自何人之手。”
    “能将这么多的砖瓦连夜运送城外,绝非是一时半刻的事情。”
    “把你们知道的事情,仔细的说与朕听听。”
    面对四位守城门的小卒,李治陛下毫无一点帝王,高高在上的架势。
    让跪在地上的四位小兵,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回陛下的话,这些砖瓦是昨夜午时开始抵达城外的。”
    “而且一直运送到了天亮时分,期间从未停顿过。”
    “小的当时听到声响便过去,询问了。”
    “领头的是一位老者。”
    “小的问那老者,老伯这大半夜的为何将这砖瓦,运送到长安城外?”
    “那老者说,是给村长用的。”
    “小的一时迷糊啊,那里有这么大的村长啊,竟然能用得了这么多的砖瓦。”
    “于是小的再次追问才知,那老者乃是万年县林家村人,他们口中的村长,乃是当今的天下王。”
    “是咱们大唐的兵马大元帅。”
    “陛下,这里有信为证,小的绝对句句属实。”
    “······”
    李治陛下和文武百官们,闻言方才恍然大悟。
    难怪能送这么多红砖碧瓦而来。
    原来是林家村的大手笔。
    大唐的最新烧砖技术,还是从林家村开始传出来的呢。
    多好的百姓啊,多好的林家村的村民啊。
    “将那封信给朕呈上来。”
    李治身边的内侍总管立即上前,接过了小卒手里的信件。
    恭敬的交到了李治陛下的手中。
    李治仔细的展开信件。
    信纸是一张极其细腻的宣纸,一看就是早期林家村林然的经典之作。
    这样的宣纸,如今在大唐是越来越少了。
    因为如今都是大批量的生产纸张,没有了以往的细腻了。
    宣纸上只有短短的几句话。
    可是,就这短短的几句话,足以打动任何人的心。
    “村长,得知长安城如今要进行新城改造,而且村长是具体负责人。”
    “这些砖瓦是乡亲们,连日烧制的,村长您放心的用,这东西咱们林家村有的是。”
    “夜太深了,进不去长安城,只能把砖瓦卸在城外了。”
    “村长,以后的每天,我们白天烧砖,晚上送去长安城,直到新城改造完毕。”
    “没有村长就没有林家村的今天,没有国就没有家,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
    李治陛下将这封信轻声的读了出来。
    文武百官们,无不被深深的感动。
    “陛下,林家村不愧为是太上皇钦赐的天下第一村啊。”
    “民风如此,实在是让臣汗颜···”
    程咬金继续在陛下面前,装了一次模范带头作用的表率。
    群臣听到程咬金的话,纷纷反应过来。
    是啊,这个时候还感慨啥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