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二日一大早,林然依然和以前一样,先跑会步等身体发热以后,在将拳法温习一遍。
    等他将这一切做完的时候,天还没有大亮。
    林然踏步向后山的营舍走去,他当然不会忘记自己对小伙伴们的承诺。
    “林老师来了……”
    远远的,林然便听到了孩子们叽叽喳喳的议论声。
    “林老师早·····”
    孩子们甜甜的声音传来,让林然心情非常的愉悦。
    “大家早,来跟老师过来。”
    林然带领二十几个孩子们进入了营舍大院。
    “公子,教室里都已经按照您的吩咐安排好了,我已经派侯三他们去集市收购鹅毛了,士兵们昨日得知公子是要在这里授课,不少士兵也希望能在闲暇时候来这里学习课业,不知道公子意下如何?”
    张正对林然恭敬的开口说道。
    昨日收拾好教室,摆放好桌椅后,得知明日公子要来此给林家村的孩子们授课解惑,不少士兵希望也能和孩子们一起听课,所以希望张正向公子转达士兵们的心愿。
    “好,你统计一下有多少想要学习的士兵名单,尽量都安排他们参加学习,大不了我多上几堂课而已。”
    林然不假思索的开口说道,自己的士兵想要学习,想要进步是一种好的现象,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林然没有任何理由拒绝士兵们,特别是这些渴望学习的士兵们必定都有一个努力进取的心,一旦学有所成,对士兵们以后的发展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对林然来说也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好的,公子。俺马上就去统计,俺第一个报名。”张正摸摸头腼腆的笑着说道。
    “好的,算你一个。快去吧。”林然微笑着回应张正的请求,然后带领孩子们进入了教室。
    “哇····好漂亮的教室。”
    看着干净整洁的教室,崭新的桌椅,孩子们满眼都有星星在闪烁。
    安排好孩子们的座位,林然在孩子们无比期望和激动的眼神之中,开始了自己来到大唐的第一次授课。
    看着一双双明亮的没有一丝污垢的眼睛,纯洁的就像一张张白纸的孩子们,林然暗自下定决心,从今天起一定要做一个合格的老师。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说不定这些孩子们心中的小火苗,也会在这里开始点燃,终将闪耀这个时代的时空······
    “林风,这两个字就是你的名字。林蓝,这两个字是你的名字·······今天下午就会有纸张供大家使用,现在大家都将自己的名字在心里默写下来,谁可以完整的写出自己的名字的时候,举手告诉老师,老师让他来黑板自己写出自己的名字好不好?”
    林然将所有二十四名孩子们的名字在黑板上书写了一遍,然后大声的开口询问道。
    “好·······”
    孩子们齐声回答道。
    对于他们而言,今天的一切都是新鲜的,今天一切都是足够他们铭记一辈子的。
    黑板下面的那个少年,以前和他们一起光着屁股下河摸鱼,漫山遍野玩做迷藏游戏的林然,已经因为努力学习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所以,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黑板下的少年就是他们学习的目标,就是他们追求的榜样。
    他们无比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的机会,因为如果没有林然,也许这一生他们终将过着目不识丁的生活。
    因为他们的父辈,他们父辈的父辈都是这样一代代生活传承下来的······

第八十一章让李二陛下不安的传言
    “报,洛阳急报。洛阳大旱,自开春以来至今滴雨未落,庄稼几乎全部旱死在土地里。”
    “报,阜阳等地连日暴雨,河口决堤,大片农田受损,几乎颗粒无收,大批难民已经一路乞讨,直奔长安方向而来。”
    最近李二连三的奏报让李二陛下急的是急火攻心,一筹莫展。
    作为一名合格的帝王最关心的是什么?
    无疑是百姓的疾苦。
    为此事李二陛下不得不多次召集宰相房玄龄和几位尚书以及御史大夫等一干重臣,仔细商议对灾区的重建和扶持策略。
    结果无非就是减免或取消税赋,开仓放粮设置救济点等举措。
    可是说起来好听,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实在是太难了。
    就目前受灾的各地州府和郡县,那一家的粮仓里还能有库存啊?
    指望李二陛下让户部下拨?
    去年李二陛下还欠着兵部几千担的军粮呢,没看到军营里的大老爷们们,整天饿的嗷嗷直叫。
    唯一让李二陛下欣慰的是,林然几个商铺这几个月给他提供了大量的钱财,才得以让他将兵部去年的欠款补上。
    毕竟眼下稳定军心比稳定民心还要重要那么一点点。
    罗艺的造反就是前车之鉴,李二陛下可不想再出现第二个罗艺,让自己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
    眼看今年大灾之年已成定局,五姓七望的各大世家们开始大肆的收购粮食。
    这是他们一贯惯用的手段。
    一本万利的生意就是这样滚雪球般的滚来的。
    在灾年来临粮价尚未高涨的时候大肆收购,然后再市面上粮食极度匮乏的时候,几大世家联合起来哄抬粮价。
    一文钱收来的至少要十文钱出手,还不算掺杂石块和杂质在里面的重量。
    对于这一切,李二陛下当然不会知道。
    世家们也不会傻到自己的嫡系子弟出面收购粮食,无非是派些管家之类的推到台面上,让他们来完成家族的发展大计。
    相比于各地传来的灾情,有一个更加让李二陛下感到极度愤怒的谣言不知何时开始,已经在私底下开始蔓延起来。
    那就是竟然有人在传言这次水患和旱灾与李二陛下的玄武门事件有关,说是上天对他李二陛下的惩罚。
    这条传言让李二陛下极度的惊恐不安······
    要知道玄武门事件,一直是李二陛下心中永远的痛。
    李二陛下让百骑司全力暗查此传言出自何处,可是却毫无半点头绪。
    侯三去集市上购买了几十只大鹅,装了整整一马车拉回了营舍之内。
    林然用了几日的功夫将师公预定的三百支鹅毛笔如数做完,当然这次大部分都不需要他亲自动手了。
    有了可以信赖的张正,林然觉得自己可以省心和轻松不少。
    将制作鹅毛笔的工艺尽数传授给了张正,不曾想张正也是绝顶聪明之人,不消一个时辰便尽得制作工艺之精髓,让林然大喜过望。
    将一切交代给张正后,林然便有了大把时间来教导孩子和士兵们。
    让侯三从长安城买来的纸张已经到货,当侯三说出纸张价格后,饶是林然如今已是万贯家财之身,也是惊诧不已。
    并且深深的感到肉痛,这些钱用来干什么不好啊。
    问题是这纸张粗糙的简直让林然不忍直视。
    花这么多钱,买肉来吃它不香吗?
    给村民们和士兵们娶媳妇盖房子它不香吗?
    于是林然决定来自己造纸,而且将这纸张的质量进行大幅度的提高和改良。
    果然就在张正将三百支鹅毛笔制作完成不久,便有骑快马而来的公差前来。
    仔细的报上了自己的名号和林然老师的名号,说是受吴侍郎之托,前来收取三百支鹅毛笔的,并且带来了所购买的钱财。
    对于这些钱财,林然没有客气,全部如数收了下来。
    国子监的监生,那都是有钱的主,林然当然欢迎他们来继续赞助。
    有钱不赚,那个什么蛋······
    当然林然也要看是赚谁的钱。
    林然客气的让张正将三百支鹅毛笔,尽数交给了来者。
    而且还让他给老师和师公每人带上了一包茶叶和几瓶自酿的高度酒,师公好酒,这也是林然听老师提及的,于是便记在了心里。
    为了改良造纸技术,林然着实苦费了一番心思。
    经过多次的亲自试验后,才终于取得成功。
    也让林然深深明白了失败是成功它~妈~的经典名言。
    看着第一张纯洁白净的纸张在自己的手中展开,林然脸上绽放出无比灿烂的微笑。
    又一件经过自己之手改造的技艺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这项改良必将推动纸张的进一步扩展应用,成本的降低和价格的降低,都能让大唐适龄的学子们受益,对喜欢舞文弄墨的文人墨客们来说,更是一个天大的福音。
    有了这样的纸张让林然有了一个更加大胆的想法。
    一旦这个想法得以实现,其产生的轰动效应,不亚于自己埋藏在地下即将问世的土豆和红薯以及那些美味的花生们。
    他在等待,等待着李乐姑娘的到来,算算日子,离李乐姑娘上次离开的时间,已经一月有余了。
    林然不知道怎么突然发现,自己竟然有点渴望早日见到她的感觉。
    当吴普光与新来的万年县令朱超进行仔细的交接完毕,前往吏部报道的时候,孔颖达脸上浮现出发自内心的慈爱笑容。
    “多谢老师,费心将学生调回了长安。”
    吴普光真诚的感谢道,就连身后跟随的王燕都盈盈施礼拜见了下去。
    “王姑娘如此可就折煞老夫了,普光是我的学生,老夫岂能不管,这次说实话多亏了你那学生林然,老师才能将你从万年县调回长安城来。”
    孔颖达据实开口说道。
    “老师,与我那学生有何关系?”吴普光疑惑的开口询问道。
    “都是你那学生制造的鹅毛笔,才让老夫长出一口恶气的同时,还能将你顺利的调回来长安城,可谓是一举两得啊。”
    孔颖达孔大师不无得意的开口回应道。

第八十二章饿肚子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当孔颖达将自己如何用鹅毛笔,与李纲太师打赌比试的来龙去脉详细的讲解一遍后,吴普光和王燕不由的哑然失笑的同时感慨万千。
    水稻穗已经开始泛黄,也越发的饱满起来,这预示着水稻马上就要到了收获的季节了。
    林然坐在田间地头上,抬头眯眼看着头顶火热的太阳。
    随手采下一颗稻穗用力的揉搓着,不久乳白的米粒便显现了出来。
    林然一口丢进了嘴里,使劲的咀嚼着。
    不久满嘴便是淡淡的米香味道。
    只要在有几天这大好的晴天,水稻便可以彻底的收获了。
    自己终于在蝗灾到来之前完成了对水稻的收获,不得不说是一件无比幸运的事情。
    当然一切得益于自己对历史的掌握,和对水稻成熟时间的控制,在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的加持之下,自己算是完成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眼下还有一个无比重要的问题需要林然来解决!
    那就是这些水稻穗成熟的米粒,即便播种插秧也是没有多少产量的。
    那就需要林然这个林业专家对水稻进行杂交培育,于是林然当之无愧的成为了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
    水稻收货的那天全村人都来了,村民们看着沉甸甸的稻穗,满脸除了震惊之色就是震惊之色。
    “林村长,这······这稻穗颗粒怎么会如此饱满,连稻秧都压弯了腰?”
    林正良激动的开口询问道。
    “正良伯伯,这是晚辈自己改良过的品种,没想到竟然成功了,侄儿纯属误打误撞,明年侄儿继续改良水稻种子,以后咱林家村饿肚子的日子从今儿起,一去不复返了。”
    林然环顾四周村民火热的眼睛开口回答道。
    村民们终于明白林然为何会出那么高的租金,来租下村子里所有的土地了。
    这样高的产量是他高价租地的底气所在。
    “林村长,刚刚你说以后林家村饿肚子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莫非以后我们除了收土地的租金外,还有稻米吃?”
    铁蛋的话在人群之中响起,也代表了众村民的疑惑。
    是啊,现在整个林家村的土地都在林然的手里,每年他给乡亲们高额的租金,凭什么再给粮食分给大家伙呢?
    到头来村民们还不得用他给的租金再来买他的米吃。
    “铁蛋哥,你说对了,俺不仅以前的租金照样给大伙结算,工钱照样给大伙结算,而且从今天收获起,咱林家村每户人家每十天一斗稻米。大伙直接来营舍领取就行,不管外面粮食卖到什么天价,这个规矩以后再也不会更改了,要更改也是在一斗的基础上往上增加。”
    林然注视着众人大声的开口回应道。
    现场的所有村民全部被林然的这番话给惊呆了。
    这种惊喜来的太突然了,如此算下来每户人家每年都可以在林然这里领取近四石的米,这可是相当于他们年景不好时的全部产量了。
    所有人都用一种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林然,眼前的少年带给了他们太多太多的惊喜。
    如今自家的孩子们都能识文断字,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