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第2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长孙夫人如实回答道。
    “尚书夫人,您就放心吧,不是朝堂之上的事情。”
    王夫人听到长孙夫人的话后,拉住她的手笑着回应道。
    “那快点去客厅说话。”
    长孙夫人眉开眼笑的邀。
    长孙无忌一看这么多贵重的礼物,当时就惊呆了。
    “夫人,切不可让老夫做哪违法乱纪之事。”
    “老爷放心,妾身知道分寸的。”
    长孙无忌闻言,起身会自己房间去了。
    夫人之间的对话,他才不会去参与进去呢!
    更何况,也没有什么共同话题。
    于是王夫人将自家七娘,对尚书郎的爱慕之情给娓娓道来。
    说到伤心处,不免泪眼婆娑。
    女人吗,天生就是多愁善感的感性群体。
    更加容易母爱泛滥!
    不多久,长孙夫人也跟着掉起眼泪来。
    大骂尚书郎这个负心汉!
    完全忘记了,自己可是驸马爷的姑母啊。
    这家伙一时竟然分不清远近了!
    “这事情,包在我身上,我即刻进宫去面见皇后娘娘,让娘娘去做长乐的工作。”
    听到长孙夫人的话,王夫人当场感动坏了。
    “姐姐,此事若成,妹妹定有厚报。”
    “咱们姊妹认识这么多年,看在姊妹的情分上,姐姐也该帮你这一次,不过姐姐可不敢保证一定能办成此事。”
    长孙夫人临了,长了个心眼。
    没敢接这大包大揽的大工程。
    “姐姐,即便此事不成,妹妹也是感激姐姐的。如果成了,妹妹一家都永远铭记长孙家的恩德。”
    听到王夫人的话,长孙夫人也放心了。
    只要不赖上自己便好。
    惹一身脏水的味道,可是不光彩的。
    两人一起出府,往皇宫方向而去。
    “姐姐,妹妹在府里等姐姐的好消息。”
    在皇宫门口,两人挥手告别。
    王夫人一直等长孙夫人进入皇宫之后,才欣喜的登上回府。
    “老爷,此事妾身觉得有七成把握。”
    王夫人回到王府的一句话,让王长远都激动的站起身来,原地转了几个圈圈。
    “夫人,先不要告诉七娘,免得又空欢喜一场,这孩子经不起再折腾了。”
    听到老爷的话,王夫人郑重的点点头。
    太极宫,立政殿。
    “参见皇后娘娘。”
    长孙夫人恭敬的施礼。
    虽然她是长孙皇后的亲大嫂,可是这皇宫里的礼仪,却是一点也不敢怠慢的。
    “大嫂快过来坐,你可是好久没有来立政殿陪本宫聊天了呢。”
    “本宫正想着,去大哥府上看看大嫂,不曾想大嫂今日便来了。”
    长孙皇后客气的说道。
    不管怎么样,虽然冲儿和长乐的婚事未成。
    她们终究还是一家人啊!
    “皇后娘娘,今日嫂子是有事来相商的。”
    “哦,大嫂有何事?”
    于是长孙夫人将王氏家族七娘不爱世家权贵,独恋驸马爷的事情,给诉说了一遍。
    长孙皇后听后笑而不语,此事她心中已经有了打算。
    正好再听听大嫂的意见,随便让她帮忙为承乾的几个太子妃,拿拿主意。
    如今他这个未来的婆婆,可算是挑花眼了。
    看那个那个都好,可是看那个又不是特别称心如意。
    近日是颇为苦恼啊!
    “皇后娘娘,您倒是说句话啊?这七娘也太可怜了。”
    “大嫂,你觉得本宫该怎么做才好?”
    于是长孙夫人开始了自己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演讲。
    千言万语,万语千言,汇聚成一句话。
    让驸马爷收了七娘,成全这个可怜的孩子!
    “大嫂,此事等长乐诞下腹中的孩子后再说吧,总不能让她挺着大肚子接受小妾的拜见吧?”
    长孙夫人闻言大喜过望。
    “这么说,皇后娘娘这是答应了。”
    “大嫂这就去给王夫人道喜去。”
    “大嫂莫急,正好你今日来了,你这个做舅母的,也帮忙参谋参谋这几位准太子妃。”
    于是两人在立政殿一直聊到了天黑。
    皇后娘娘让自己帮忙参谋参谋太子妃,那是给足了自己情面。
    长孙夫人还是很珍惜这样的机会的。
    万一是自己选中的太子妃,成为了东宫正妃。
    以后这好处自是妙不可言。
    眼见天色已晚,长孙夫人美滋滋的告辞而去了。
    回到府邸陪,长孙无忌用过晚膳。
    看着王夫人送来的漂亮琉璃,长孙夫人欢喜的眉开眼笑的。
    特别是那一块足足有两米长,一米高的琉璃镜子。
    每次去王府,都让她忍不住的多看几眼。
    “老爷,今天这些厚礼,咱们可以安心的收下了。”
    “王夫人托付给妾身的事情,妥了。”
    长孙无忌闻言,放下了竹筷。
    “王夫人托付给夫人的什么事情啊?”
    听到长孙无忌的问话,她自己才想起来,这事情老爷竟然还不知道呢!
    于是长孙夫人将王夫人托付自己的事情,给仔细的说了一遍。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不曾想,长孙无忌闻言,大巴掌将桌子拍得震天响!
    就差把屋顶的灰尘给震落下来了!
    “妇人之仁,妇人之仁啊!你,你让老夫怎么说你啊?”
    “你可是给咱长孙家种下一个祸根啊!”
    长孙无忌,怒气冲冲的拂袖而去。
    连正眼都没给夫人一眼。
    早知道是这样的事情,自己就不回书房看书了。
    如今既然自己那身为皇后娘娘的妹妹,都答应了下来。
    已经到了覆水难收的地步了。
    “但愿不要种下祸根啊……”
    长孙无忌在心里祈祷着。
    原本打算连夜给王府报喜的长孙夫人,被老爷的一顿数落,瞬间没有了心情。
    可苦了王府的王长远和夫人,在府邸苦等半夜的消息。
    见始终无消息传来。
    两个人便极度失望的回卧室了。
    第二日一早,管家便兴冲冲的跑来。
    “老爷,夫人,长孙夫人来访了。”
    两人一听大喜过望。
    于是快步走出房间,亲自前去迎接。
    将长孙夫人请进客厅之后。
    三人依次坐定。
    “妹妹,事情成了。成了···”
    王长远和夫人立即激动的站了起来。
    “这么说,皇后娘娘答应了?”
    看到王长远和王夫人激动的样子。
    长孙夫人笑了起来。
    此时满满的成就感在身啊。
    自己如今也算上王氏的半个恩人了。
    “皇后娘娘被姐姐我说动了心,答应了。”
    “那妹妹真不知道,怎么感谢姐姐才好了。”
    “王氏欠你们长孙家一个天大的恩情啊,老夫日后一定会报答你们的。”
    王长远郑重的承诺道。
    “姐姐,我们什么时候准备喜事?”
    王夫人已经迫不及待了。
    恨不得七娘早点去与那尚书郎双宿双飞。
    既能圆了七娘的心愿,也能圆自己和老爷的心愿。
    “婚事的时间还要往后推一推,皇后娘娘的意思是待长乐诞下腹中的孩子以后再作打算。”
    “总不能让长乐挺着个大肚子,接受七娘的行礼吧?”
    王夫人把皇后娘娘的话,给完美的搬运了过来。
    “姐姐说的对,姐姐说的对,等公主诞下孩子再做商议也不迟。”
    王夫人高兴的使劲抹眼泪。
    来的时候长孙夫人,空手而来。
    走的时候,那叫一个满载而归啊。
    只恨马车太小。
    装不下太多东西。
    即便这样,长孙夫人也是笑弯了腰。
    待送走长孙夫人以后。
    王夫人为了让七娘高兴,立即将此事告诉了七娘。
    “七娘,你就等着你那心上人,骑着高头大马来接你吧。”
    欢喜的七娘扑在母亲怀里嘤嘤哭泣。
    日子,有了盼头。
    七娘的脸上又恢复了往日的光彩。
    吃饭也香了。
    睡觉也甜了。
    就连在梦里都会和尚书郎咿咿呀呀一番。
    王燕知道此事后也是非常替妹妹高兴。
    整个王府都在期盼着,长乐公主快点诞生腹中的孩子。
    那焦急的心态,比林府的孙氏有过之而无不及。
    正元节的前夕,林然带着父母和果果厚厚。
    去林家村看望乡亲们。
    长乐和翠竹因为身子不方便,坐马车长途颠簸更是不行。
    所以便留在了府中。
    每年的这一天,林然都会和父母一起前往林家村给乡亲们拜年。
    然后一起祭拜先祖。
    毕竟这里是他们的根啊。
    林然儿时最美好的记忆,都是林家村带给他的。
    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能忘本。
    更不能忘记自己的根。
    林家村的乡亲们,也会在这一天在村口,等待他们村长的到来。
    哪怕是他现在身居尚书郎。
    在乡亲们的眼中和心里,他依然是他们最好的村长。
    永远也不会改变。
    而在林家村孩子的心中。
    他永远都是他们的老师,一辈子最好的老师。
    马车在林家村的村口下车。
    果果欢喜的跳下马车。
    “果果,果果···”
    一个小男孩撒开脚丫子跑了过来。
    “小铁蛋,你都长这么大了,比果果都高了呢。”
    “你是怎么长的啊?还在吃奶吗?”
    果果好奇的看着眼前铁蛋家的小铁蛋,一副百思不得其解的模样。
    明明自己家的生活要比他们好很多,为何小铁蛋会长这么快呢?
    “嗯,小铁蛋还在吃奶呢······”
    一番话惹得众人哄堂大笑起来。
    让铁蛋媳妇,当场就有一种把儿子揍个半死的冲动。
    看到媳妇的表情,铁蛋不乐意了。
    “瞪啥眼睛啊,谁不是吃奶长大的。”
    “再说了,你那水充足,都是俺吃剩下的,才被咱儿子吃了。”
    “你敢打小铁蛋,老子就揍你······”
    在林氏的祖坟前。
    老族长林水昌,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他知道自己大限将至。
    时日不多了。
    “列祖列宗在上,今日儿孙水昌,决定依照祖制。”
    “将族长传与咱们林氏的子孙林然。”
    “请列祖列宗在天之灵继续保佑林氏,保佑林家村。”
    林然推辞不得,只得接受了这一位置。
    于是返回长安城的时候。
    林然的手中多了一本族谱。
    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重托。
    一年一度的大朝会之前。
    李二陛下也组织文武百官,召开了一年一度的总结大会。
    今年各部门皆受到表彰。
    原因无它,因为李二陛下成功泰山封禅了。
    尽管出现过让上天熄灭三盏烛火的意外事件。
    可是依然被自己的乘龙快婿给完美解决了。
    李二陛下坚持,看透不说透,还是好朋友的原则。
    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而林然对此也三缄其口。
    在众人皆大欢喜的时候,礼部是得到的奖励最多的。
    对此百官们,无一人眼红。
    人家连蛟龙王都给陛下带来了。
    而且他们不但品尝到了虾兵蟹将。
    还与陛下共享蛟龙肉。
    说起来,那蛟龙肉实在是大补啊。
    让他们在自己府中,狠狠的尝试了一把做男人的快乐。
    不管是三十岁,还是五十岁的。
    一个个的老当益壮。
    聊发少年狂。
    一年一度的大朝会,如期举行。
    李泰送给父皇和母后的礼物也已经准备就绪。
    “放爆竹···”
    内侍总管的一句话,让文武百官们目瞪口呆。
    随着内侍总管的话音落地。
    李二陛下起身带领群臣走出显德殿。
    “众位爱卿,这是今年起新加的礼仪。”
    “也是朕的青雀献给朕和皇后的礼物。”
    “献给百官和百姓们的礼物。”
    李二陛下说这话的时候,内心骄傲满满。
    朕的儿子,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
    都是个顶个的高手,高手,高高手。
    走出显德殿,文武百官傻眼了。
    好家伙,他们看到了什么?
    他们看到了一根胳膊粗的竹竿上面,挂着一串长长的东西。
    那东西足足有三米多长。
    就那样悬挂在竹竿上。
    一名禁卫军将竹竿高高举起。
    下面有一位手持火把的禁卫军。
    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汉王李恪,晋王李治。
    一干皇子和公主,就在远方捂住了耳朵。
    李二陛下给了内侍总管一个眼神。
    内侍总管心领神会。
    “点火···”
    只见手持火把的禁卫军将药引点燃。
    兔子一般的快速跑步离开现场。
    动作之快捷,脚步之迅速。
    让人膛目结舌。
    那药引很快便滋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