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第1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有的人和事,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这片土地上,正在逐渐绽放它最灿烂,最美丽的光芒。
    让迁徙的老百姓,更加没有想到的事情还在后面。
    秦怀玉,牛见虎,房遗爱,尉迟宝林。
    四位吐谷浑地区的大员,全部出城迎接新来的乡亲们。
    他们在得到朝廷的消息后,便立即行动了起来。
    手下的将士们,磊起来一座座的新居房。
    这些将士们,拿起武器就是战士。
    放下武器就是劳工。
    “乡亲们,这里的条件很恶劣,这里的土地也不肥沃。”
    “可是,他是我们自己的土地。再不好也是自己的国土啊。”
    “希望乡亲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让这片土地变得肥沃起来。让我们吐谷浑地区也变得富裕起来。”
    “我们吐谷浑地区也会建设学院,几年以后长乐和永乐学院,学成的孩子们,将会派人来吐谷浑地区任教。”
    “等孩子们长大了,学有所成了,这里的大小官员,都将会属于乡亲们的子女的……”
    “将来这里必定是一片人间天堂,必定是一个让人无比留恋和珍惜的地方……”
    房遗爱的话,让百姓们纷纷鼓起掌来。
    孩子都是他们的心头肉啊!
    原本以为离开中原,孩子以后的学业就无望了。
    可是如今土谷浑地区的长官们又给了他们新的希望。
    而且以后的这里官员,都是从这些孩子们直接选出提拔的。
    这样只要自己的孩子努力,就可以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为土谷浑地区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乡亲们信心满满,干劲十足。
    怀玉,见虎,遗爱,宝林他们命令士兵们杀猪宰羊。
    欢迎众位乡亲们的到来。
    一片火热的建设场景在土谷浑地区,轰轰烈烈的展开。
    就是在这片并不肥沃的土地上。
    将士们和乡亲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他们战胜严寒,战胜了冰冻。
    战胜了恶劣的自然条件。
    乡亲们的新房全部砌好了火墙。
    这是林然临走时告诉他们的取暖方法。
    至于煤炭林然更是告诉了他们一个地方。
    结果回来的将领说,一镐头下去就能挖出来煤炭。
    让四位土谷浑的长官欣喜异常。
    他们这个小十弟,真是算无遗策。
    于是,又一封奏折从土谷浑地区飞往了长安。
    奏折中四人感念陛下圣恩。
    高高拍起了彩虹屁。
    让李二陛下看完看着便龙颜大悦起来。
    最后话锋一转,重点来了。
    ‘陛下啊,土谷浑地区的冬天实在是太冷了。有些地方就算是夏天,都会飘雪,更何况冬天啊,臣近日下乡巡查,看到了老乡大量的牛养被冻死,老乡在自己的房屋了瑟瑟发抖,臣于心不忍啊,想到长安城里的火炉,想到尚书郎屋里的火墙,臣觉得也应该让我们的老百姓,在冬天感到温暖,于是臣派士兵们四处寻找煤炭资源,托陛下的鸿福,臣等找到矿源了,而且很丰富···’
    李二陛下,放下手里的奏折来回的踱步。
    土谷浑地区的冬天寒冷他是知道的。
    夏天哪里也会飘雪,他也是听林然说起过的。
    可是连百姓的牛养都被冻死了。
    可想而知是多么严寒的气候。
    这样的天气,竟然无煤炭取暖实在是让人招架不住的。
    只靠材火取暖无疑是饮鸠止渴啊。
    李二陛下为自己的老百姓心疼了起来。
    那些可都是自己派去支援土谷浑的老百姓啊。
    他们受苦,自己作为陛下于心何忍。
    于是,一场紧急朝会再次召开。
    要说起来,土谷浑地区还真是不让人省心。
    接连三次紧急议会都是由它引起的。
    第一次是因为战事。
    第二次是因为迁徙百姓和发展土谷浑地区地方经济。
    这第三次就是为了老百姓的取暖和资源调配问题。
    这样的议会当然少不了林然的参与。
    当林然得知,他们已经找到了煤炭资源的时候,林然开心的露出了笑容。
    “众位爱卿,对此事有何看法?”
    当内侍总管将奏折宣读完毕后,李二环顾群臣略显沉重的开口说道。
    大臣们心里也跟着沉重了起来。
    没想到土谷浑地区,竟然艰苦到这种程度。
    宰相房玄龄都开始为房遗爱心疼了。
    “陛下,臣以为既然他们已经找到了煤炭资源,而且还是在我大唐境内。”
    “不如,就让他们沿路运送过去吧。”
    “毕竟都是陛下的子民啊,他们在那里受苦,臣看到陛下也很心疼,臣也很难过···”
    御史大夫魏征出班启奏道。
    李二陛下欣慰的看了魏征一眼。
    如今他看魏征是越来越顺眼了。
    自从那一次隔阂化解以后,君臣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友好。
    “陛下,臣附议。”
    “臣等附议,都是陛下的子民啊···”
    李二仰头大笑。
    “众位爱卿能如此为朕着想,为百姓着想,朕心甚慰啊···”
    “传朕旨意,土谷浑地区可自行调配煤炭资源,各地方不得阻拦。”
    “如有违抗者,当场革职查办···”
    李二陛下的旨意很快传达到了,他们运输煤炭时要经过的各省道府县。
    得到消息的怀玉等四人高兴不已。
    立即安排大军和百姓前往。
    经过月余的长途跋涉。
    他们终于为自己,为土谷浑,带来了一片温暖的世界。
    煤炭的运输在源源不断的进行。
    士兵和百姓们的脸上都绽放着笑容。
    这个冬天对于他们来说。
    有了这些黑乎乎的东西,就好过多了。
    大唐第二届蹴鞠联赛如期拉开帷幕。
    这届比首届可热闹多了。
    和首届的五只队伍相比。
    这次整整增加了三倍有余。
    不但永乐学院组队参赛。
    距离长安城附近的各省道,都组织了各自的队伍前来。
    万年县作为尚书郎的故乡,不甘人后。
    他们自己专门组建了一支蹴鞠队,来参加比赛。
    长安城再一次万人空巷。
    蹴鞠场周围被围的时水泄不通。
    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宫,着盛装出席。
    文武百官无一例外的尾随而至。
    今年他们的蹴鞠队,目标很明确。
    那就是实现零的突破。
    说起来尴尬啊。
    首届比赛竟然是一分未得。
    与开赛前的信心十足相比,现实将他们击打的清醒起来。
    于是经过李二陛下和群臣的仔细分析研究。
    这届比赛增去零的突破是首要目标。
    也是是说,现在队伍增加了。
    你们十几场比赛下来,只要破一次门就算是完成任务了。
    群臣闻言,纷纷大喜过望啊。
    这样的目标简直是轻松,愉快加简单啊。
    可是,现实再次给他们浇了一盆凉水。
    让他们从头到脚彻底的凉凉。
    一首凉凉送给了自己。
    各队伍经过一年的努力训练,实力早已是今非昔比。
    就连长安城的百姓蹴鞠队,都大发神威。
    他们让这支皇家蹴鞠队吃尽了苦头。
    净吞六蛋。
    李二陛下气的差点拍桌子骂娘。
    恨不得自己脱下龙袍上场比赛啊。
    作为领队的御史大夫魏征也是脸上铁青。
    二十五个蹴鞠队员,牛皮吹得震天响。
    可是,破个门。
    咋就这么难呢?
    看看别的队伍一个个踢得风声水起。
    百官们脸上也挂不住。
    在看看陛下那能滴出水来的脸。
    他们就知道,好日子快到头了。
    都是这二十五个老家伙惹得祸啊······
    还好有军队蹴鞠队,抚慰一下李二陛下受伤的心灵。
    首届的失败让他们下定决心刻苦训练。
    技艺突飞猛进的同时,他们也不再使用横冲直撞战术了。
    毕竟去年悲惨的一幕还历历在目。
    他们可不想今年也全部趴在蹴鞠场上。
    想想去年的比赛,丢人啊,实在是太丢人了。
    长乐学院蹴鞠队和永乐学院蹴鞠队的比赛。
    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睛。
    这可是真正的龙虎斗啊。
    也可以称之为兄弟之间的较量。
    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将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这场比赛上。
    因为太子李承乾和汉王李恪,先前的表现太过惊艳。
    每一次接触蹴鞠,都能引发全场热烈的喝彩和欢呼。
    长乐雀跃的为学院的队员们加油。
    果果和厚厚以及雉奴搬着小板凳,坐在陛下和皇后娘娘的前面。
    普天之下,也只有这三个小家伙,能享受到这种待遇。
    三个小家伙眨巴着眼睛观看比赛。
    那认真的模样,好像是自己真看得懂似的。
    两队的比赛异常精彩。
    最终还是经验更加丰富的长乐学院技高一筹。
    有太子李承乾和汉王李恪这两个破门机器。
    胜利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这两人每一次破门成功。
    坐在陛下和皇后娘娘面前的,三个小家伙就会振臂欢呼。
    让李二和长孙皇后脸上的喜悦,也越发的精彩起来。
    各地方蹴鞠队,虽然很努力很进取。
    无奈实力差距过大。
    最终只不过是,陪太子读书的角色。
    严格意义上来说,因该是陪太子踢球的角色。
    最终的决赛终于到来了。
    和去年的剧本一样。
    决赛双方依然是长乐学院和军队蹴鞠队的较量。
    永乐学院惜败军队蹴鞠队,获得了本届比赛的第三名。
    决赛当天,整个蹴鞠场周边都被围满了。
    长安城附近府县的百姓也慕名前来。
    远处的百姓看不到比赛。
    只能爬完高出。
    附近的大树上爬满了观看的百姓们。
    四周的百姓房屋的屋顶也站满了人。
    还好,这里早就翻盖了红砖碧瓦的新房。
    如果是以前的茅草屋,非得都漏下去不可。
    百姓们如此的热情,也让李二陛下决心明年把蹴鞠场一定要扩大。
    一定要重新扩建。
    看着树干上和屋顶上观战的百姓们。
    李二陛下感慨万分啊。
    这项运动,现在算是真的深入人心了。
    长乐学院和永乐学院的孩子们,纷纷为长乐学院蹴鞠队加油呐喊。
    军队蹴鞠队,吸取了去年没有啦啦队的教训。
    这次派来了近千名的将士为他们加油呐喊。
    决赛那叫一个精彩刺激啊。
    依然是太子李承乾接到汉王李恪的妙传,精彩的破门成功。
    不过很快军队蹴鞠队便还以颜色。
    双方是你来我往,一个个精彩的破门,让观众大呼过瘾。
    魏征狠狠的看了一眼自己的蹴鞠队员。
    这么简单的破门,对于你们来说,怎么就这么难?
    仅仅是上半场双方就战成了五比五。
    十个破门啊。
    三个小家伙的巴掌都拍红了。
    每次破门三个小家伙都会起立鼓掌。
    由于过于频繁的破门,导致三个小家伙频繁的起立,坐下。
    最后果果干脆把小板凳一脚踢飞了。
    “雉奴,咱们站着看吧,这样坐下起来的太累了。”
    “好,雉奴陪果果站着看比赛。”
    中场休息的时候,林然为孩子们送上了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
    “不要有任何心理负担,记住一句话,我们是冠军。”
    孩子们将手放在了一起。
    “加油,我们是冠军···”
    重新上场后,双方依然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破门一个接着一个。
    让所有的观众,彻底感受到了蹴鞠运动的快乐。
    临近终场前,场上比分还是九比九。
    这在蹴鞠比赛中,是第一次出现这样的高比分。
    最后时刻无论是那方破门,都几乎会锁定这次联赛的桂冠了。
    全场的观众都紧张了起来。
    学院和军队的啦啦队,也忘记了加油呐喊。
    军队蹴鞠队获得了进攻的机会。
    这应该是最后一次机会了。
    如果他们能破门成功冠军将属于他们。
    就连李二陛下都站了起来。
    不管是双方谁最终获得冠军,他都是高兴的。
    这届比赛足够精彩绝伦,让百姓们畅谈几个月,甚至是几年的时间了。
    就在军队蹴鞠队,进攻队员准备传中的时候。
    一个身影横空出世。
    这个人就是汉王李恪。
    他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从后场一路追赶而来。
    高高跃起后一个头部摆渡。
    蹴鞠在空中改变方向。
    被学院蹴鞠队员得到。
    李恪阻断成功,落地后再也起不来了。
    他的体力已经耗尽。
    只能趴在地上观看队友的表演。
    接到蹴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