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最后孔颖达审阅出来的绝佳策论都会备注在册,以备陛下查阅,或明年会试时作为会试的依据。
    林然今天起的特别早,先把身体活动开,打了一套拳法。
    然后又提着木桶去后面水井里挑水。
    后面水井里水特别甘甜,比后世的什么山泉有点甜,还要好喝的多。
    也许这就是绿色环保无污染的好处吧。
    吴普光起床便看到,满头大汗提水的林然,不由的心疼的开口说道。
    “何苦这样对待自己,手底下有几百个士兵的武骑尉了,一点都不知道珍惜自己的身体,上午还要去考试策论呢!”
    “老师,我这人不能闲下来。您就别担心学生了。今天的策论学生保证考的好好的,不给老师脸上摸黑。”
    林然嘿嘿一笑,咧嘴笑着说道。
    刚刚吃过早饭,长乐公主便一路小跑的赶了过来。
    “林公子,我终于算是再你进考场前赶到了,好好考试。希望明年的会试能看到林公子的身影。”
    长乐公主有些气喘吁吁的说道。
    “多谢李姑娘关心,小子定当不负大家所望,考取功名为大唐建功立业,也是小子此生的追求和目标,小子定当为此而不断努力。”
    林然郑重的对着长乐公主施礼说道,然后大踏步转身向考场走去。
    那信誓旦旦的表情和义无反顾的模样,让长乐公主感到一阵恍惚。
    这少年为何会有一种和皇兄一样的坚定气势?
    今天所有的考生比往常来的都早,经过两场的考试,林然这个考场的考生都对这个少年印象深刻。
    “少年郎,每次都第一个交卷,真让俺马周羡慕。”
    一个高大伟岸,孔武有力的男子走到林然面前开口说道。
    “马周?你是马周?”
    林然突然间睁大了眼睛,开口询问道,一副惊愕的表情挂在脸上。
    面前的马周如果属实的话,那就是大唐的名相,不过可惜,历史上记载他在这次春闱中落榜,未能进入明年的会试。
    “俺是马周啊,少年郎何以如此惊讶?俺马周从河北道而来,没有几个熟人啊?”
    马周疑惑的摸摸脑袋说道。
    林然闻言心中确定无疑了。现在天下分为十二道。
    山东的大部分地区归河南道,而马周的老家山东茌平归河北道,所以马周才会有从河北道而来的言语。
    “小子,并不认识马大哥,只是以前有个好友与马大哥同名,小子难免心中激动,让马大哥见笑了。不知马大哥可否认小子这个兄弟,也好圆小子心中的些许遗憾。”
    林然故作悲伤的说道。
    “如此说来,少年郎口中的那个马大哥已然故去?”
    马周反应过来,开口询问道。
    林然使劲的点了点头。
    “哈哈~哈哈。俺马周最好结交兄弟,反正俺考试后也无落脚之处,兄弟如不嫌弃俺求之不得呢。”
    马周憨憨的笑着说道,一副山东大汉的实在模样。
    “好,考试结束,让马大哥尝尝俺的手艺。”
    “俺滴娘来,兄弟你还会做饭?”
    马周一副活见鬼的模样,让林然哭笑不得。
    就在两人聊的火热的时候,主考官迈着四平八稳的步子走了进来。
    轻轻咳嗽一声,整个考场瞬间鸦雀无声。
    让林然不得不感叹这些考生,比后世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可听话多了。
    “今天考试结束后,刚刚接到礼部的指示,十天以后放榜,也就是二月二十五日放榜,上榜的同学就等着明年的会试,落榜的同学继续努力争取下次中榜。”
    主考官难得的开口说了几句话。
    众考生纷纷施礼表示感谢。
    在一片祥和的氛围里,第三场策论的试卷,被逐一的发到了考生的手里。
    林然接过试卷向往常一样,先浏览一下题目。
    果然基本都是老三样!

第三十章少年中国说
    第一题的策论试题是如何治理黄河水患。
    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从前隋有科举考试开始,几乎每次策论必有之题。
    解答比较简单,难得的是有新意。
    第二道策论题是关于均田制的解析,这个算是一个新试题,毕竟均田制刚刚推行不久。
    第三道策论题是有关于苛捐杂税的解析,也是一道老生常谈的考题了。
    让林然大吃一惊的是居然还有第四道策论题。
    从老师吴普光给他的所有试卷来看,从科举至今策论没有超出过三道策论的时候,如今这个记录有幸被林然他们这一届考生给打破了。
    再看策论题目,竟然是一道从未出现过的题目,论科举选材的重要性?
    林然脑中突然有种强烈的预感,这最后一道策论是强加上去的。不过这道题目对于林然来说那简直是小菜一碟。
    对于在大学里写过不少论文的他来说,这四道题目都很简单。
    更何况有了历届科举试卷的巩固,林然不加思索,立即挥笔研磨,奋笔疾书起来。
    前面三道策论题,林然都答的中规中矩。
    一直到第四道策论林然突然间灵光一闪,决定剑走偏锋。
    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浮现在林然的脑海里,于是一篇洋洋洒洒的华美篇章在万年县考场的学堂里诞生了。
    林然之所以将整篇少年中国说,略加修改后跃然纸上,因为如今整个大唐的教育事业确实存在很大的缺陷。
    一是,整个大唐的教育资源大部分被世家权贵把持着,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把持着绝大部分的官员位置。
    这种现象当然不是李二陛下登基以来才形成的,而是从前隋传下来的。
    这也是李二陛下如今最头疼的问题,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因为即便他看不惯有些官员的做为,或者决定免去他的职位的时候。猛然发现自己竟然没有合适的人选来代替他的官职。
    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强烈的嘲笑和悲哀。
    为此手段强横的李二陛下不得不在现实面前,无奈的退步!
    二是,整个大唐的教育资源太过稀缺。相对于后世的遍地开花的中小学,不仅学校由国家统一规划,师资力量也是配置的非常合理,最主要的是幼儿园的火热开办,真正实现了教育要从娃娃开始抓起的口号和目标。
    基础教育系统的完善最直接带来的后果,就是一届比一届优秀的学生。
    这点在每年的高考录取分数不断上升上便可见一斑。
    对比与如今的教育体系,整个大唐只有一个较为完善的国子监。
    可是国子监满打满算里面只有三百名监生,再加上科举录取的有限的举人进士以上的功名,对于整个大唐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
    三是,寒门根本读不起书,交不起束修,所以进不了学堂。
    如此反复循环下去,知识永远被上层的世家和贵族所掌握着,对整个大唐的发展来说,起到很大的掣肘作用。
    林然反复检查所写策论,在其他考生眉头紧锁的时候,林然依然起身站了起来。
    主考官对这个眉清目秀的少年第一交卷已经习以为常。
    他所看重的是这少年第四道策论题是如何解题的?
    这也是礼部派人送试卷时专门交代过的,今年策论的重点在第四题。
    也就是说只要第四道策论题作答的比较完美,这试卷就可放入录取之列了。
    林然恭敬的给主考官施了个学生之礼,转身对身后的马周做了个加油手势。
    然后大踏步在众考生艳羡的注视下离开考场。
    主考官在林然的试卷上仔细的查看着,瞬间他的眼睛亮了起来。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也。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主考官越读越激动,越读越亢奋,最后竟然忘记了自己正身处考场之中,大声叫好起来。
    一个好字,惊呆了其他考生。
    他们知道刚刚那少年,必定是写出了,惊艳绝伦的文章。
    不然不至于会让主考官都如此激动。
    马周在为林然高兴的同时,不由的加快了答题的进度。
    “林公子,如果本姑娘所料不错的话,今日这第三场策论,公子当是考场第一人吧?”
    长乐公主眼巴巴的看着林然,微笑着询问道。
    林然不好意思的摸摸头。“嗯,小子是第一个交卷的。”
    “策论都答完了?”
    长乐公主关心的追问道。
    “谢谢李姑娘关心,都答完了。只是第四道策论题小子不知道答的合不合理?”
    林然挠挠头据实回答道。
    “怎么?今次考试竟然有四道策论考题?”
    吴普光惊讶的开口说道。
    “是的老师,确实是四道策论题,不过前三道学生都答的中规中矩,第四题有些标新立异了。”
    林然转身对着身后的吴普光施礼说道。
    “哦,说来听听?”
    于是林然在吴普光和长乐公主注视的眼神中,将自己所写的少年中国说讲述了一遍。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好,妙啊。不管最终成绩如何,老师很欣慰你能有如此胸怀天下的责任。”
    吴普光激动的抚摸着胡须,身体不停地微微颤抖着。
    “林公子所做策论,本姑娘觉得是极好的,公子肯定会榜上有名的。”长乐公主扑闪着美丽的大眼睛开口说道。
    “多谢李姑娘吉言,中午继续炖羊肉,小子昨日便让刘鹏售卖完豆芽后从长安城带来了两只羊,今日正好在考场结识一好友,中午让他过来也一起尝尝小子的手艺。”
    林然微笑着开口说道。
    “好,那就辛苦林公子了。”长乐公主高兴的回应道,那羊肉的滋味如今还在她的口腔之中留香呢。
    林然让手下的士兵将羊肉切好,约莫着时间差不多的时候,林然便返回到考场外面,果然不久马周便四下张望着从考场里面走了出来。
    “马大哥,这里。”
    林然使劲挥舞着双手说道。
    然后两人一起并肩离开了考场。

第三十一章高居榜首
    考试结束后便是考官最忙碌的时候,他们要仔细的为每一份试卷批阅打分。
    有时候的一念之间便能决定一位考生的命运。
    “父皇,母后。儿臣又给您们带羊肉来了。”长乐公主开心的像个精灵一般雀跃着进入了立政殿。
    “真是朕的好孩子啊,父皇和你母后刚刚还在怀念那天羊肉的滋味,结果你这孩子便给父皇带来了。哈哈~哈哈。”
    李二陛下开心的放声大笑起来。
    待翠竹将食盒摆好,宫女将碗筷依次摆放到位。
    长乐也入座陪父皇和母后一起用起了晚膳。
    一家人难得的在一起享受这温馨的时光,长乐公主乖巧的依偎在长孙皇后身侧,一副其乐融融的画面。
    “长乐,今日小林公子策论考试如何?”李二陛下吃饱后忍不住将心中最大的疑问开口问了出来。
    “父皇,您不知道吧,今年的策论可是四道题目呢?还好林公子学富五车,才华横溢。”
    长乐公主神采飞扬的回答道。
    “哦,竟然是四道策论?”李二陛下揣着明白装糊涂,明明第四道策论是他强加上去了,却不能公之于众,确实也是一种无奈。
    “是啊,论科举的重要性。小林公子列举了三条如今科举的弊端,最后附上了一篇文章结束,他说能不能入考官的眼,全看天意了。”
    “长乐可记得他策论的要点?”李二陛下闻言好奇的追问道,因为说白了他如此大动干戈的追加一道策论,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林然增加的,当然如果能发现更多的人才,那就最好不过了。
    “儿臣记得一些,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也。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长乐公主扑闪着美丽的大眼睛娓娓道来。
    “好。”
    李二陛下猛地站立而起。“好一句少年强则国强。不枉朕的一番苦心啊。”
    长孙皇后莫名的看着激动的李二陛下,略加思索后,便明白了其中的缘由。
    虽然这因为这小子的豆芽,自家侄子长孙冲差点被活活打死,如今还躺在病床上生活不能自理,可是有陛下的厚爱,再加上自己的女儿长乐公主对那小子的好感与日俱增。
    长孙皇后当然不可能因为长孙冲的事情而责怪林然,再则说了林然本身并没有做错什么,反倒是每日给国库增加了不少收入,让李二陛下最近做梦都会笑醒。
    第二天一早一份策论试卷便出现在了李二陛下的面前。
    毫无疑问,能让李二陛下如此关心的当然是林然的试卷。
    李二陛越读越震惊,越看越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
    林然所说的一切几乎和他的想法惊人的相似。
    就连林然列举的弊端也正是李二陛下担忧的问题所在。
    “难道这个少年真的是上天派来协助自己的良臣名将?”李二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