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公主扑闪着美丽的大眼睛开口说道。
“这有何不可的?”
于是林然将刚刚写的关山月为长乐公主低声朗诵了一番。
长乐公主的眼睛瞬间焕发出迷人的色彩,她知道就凭这首诗林然必定冠绝全场。
“李乐提前恭喜林公子了。”
长乐公主开心的微笑着说道。
“姑娘太过乐观了,接下来还有两场考试,尤为重要。第二场的经义和第三场的策论小子都不敢掉以轻心。”
林然对长乐公主施礼回答道。
“公子这几日好生学习课业,李乐就不叨扰公子了。”
长乐公主说完与林然道别,登上了回宫的马车,她要把这首关山月尽快与父皇分享。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李二陛下听着长乐公主娓娓道来的这首林然所做的关山月,忍不住的高声喝彩起来。
“好,好诗啊!这诗赋让父皇想起当年出征时的情景。真的是太贴切了,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父皇好久没有听过如此让人动心的诗赋了。长乐,此子真乃大才也!”
“父皇,还有一件事儿臣心存疑问。”
“何事?”
李二陛下迫切的追问道。
“吴县令的夫人竟然恢复如初了。”
长乐公主扑闪着美丽的大眼睛说道说道。
“什么?此事当真?”李二陛下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
“儿臣何时欺骗过父皇?”
长乐公主不悦的撅起了嘴巴。
“可知是谁医治好了王燕?”李二陛下惊奇的询问道。
“儿臣也很好奇,不过儿臣多方探听,只知道王燕是在林然进府后好转的,在这以前根本没有任何医生出入过吴县令的府中。”
长乐公主据实回答道。
“这么说来,王燕的无药可医的心病可能是林然医治的?”
李二陛下自己都被自己这个念头吓了一跳。
“父皇,儿臣觉得可能这是唯一正确的理由。”
“莫非他还会医术不成?而且还是高深莫测的医术?”李二陛下呢喃的感叹道!
“儿臣,现在还不敢确定,不过相信用不了多久,儿臣就可以得到答案。”
长乐公主扑闪着美丽的大眼睛据实回答道。
“好,长乐,父皇允许你继续暗中观察,林武骑尉的秘密,一旦有异与常人的发现,立即告知父皇。”
“儿臣,定不负父皇所望。”长乐公主恭敬的回答道。
第二场考试在二月十二开始,主要考经义。
这是林然的弱项,不过经过这段时间的恶补,特别是吴普光为他找来的以前的考卷,让他进步很大。
无独有偶,这次的经义试卷,竟然大多数尽在林然的学习过的范围内。
这让林然得到试卷后,便欣喜不已。
于是在仔细的检查过试题后,便研磨挥笔,奋笔疾书起来!
林然用大半个时辰做完了试题,有仔细的检查了一遍过后,便站起身来。
考官这次算是真正注意到了林然,因为这个小家伙上次做的诗赋实在是太好了。
他不想林然在第二场考试中,铩羽而归。
“少年郎是否做完了试卷?”
考官破天荒的竟然开口询问道。
“谢老师提醒,学生已然做完考题。”
林然知道考官是为自己好,所以立即感激的回应道。
考官走到林然面前,将试卷收起,只看见前面几道题,考官的眼睛便亮了起来。
他知道自己对林然的担心是多虑了。
这少年所有的答案,几乎都是完美到无懈可击的。
林然又一次在考场众位考生的注视下,第一个离开了考场。
在场外等待的吴普光看到林然出来时,脸上充满的微笑,心里悬着的一块石头总算是落地了。
经义可是说是林然最薄弱的一项考试科目,如今能顺利过去的话,第三场策论对林然来说,更加不在话下。
“谢老师指点,学生今日经义考的还不错。”
林然欣喜的对着吴普光拱手施礼说道。
第二十八章清炖羊肉
“快回府好生休息休息,你师娘让人从长安买来两只整羊,今天中午给你打打牙祭。”
吴普光慈爱的抚摸着林然的脑袋说道。
他知道眼前的这个少年必将会有,比自己更好,更远大的前程,所以现在无比珍惜与他在一起的时光。
“谢谢老师和师娘,学生还真是嘴馋了呢,中午就让学生做给老师和师娘,做一种别有一番风味的炖羊肉吧?”
林然闻言顿时眼睛一亮,开口说道。
“那最好不过了,你师娘还是喜欢你做的炒菜,小红虽然学会了,总是做不出你的那种滋味。”
吴普光开心的抚摸着胡须回应道。
“老师,林公子你又是这么快交卷了啊?”
长乐公主从马车上下来,先跟吴普光打个招呼,然后转身对着林然询问道。
“李乐姑娘,小子对这次经义考试非常满意,姑娘来的正好,中午可以一起品尝一下清炖羊肉。”
林然微笑着开口回答道。
“好,正好本姑娘中午也没打算回去,翠竹等下把给公子备好的灵芝送到公子房间里。”
“知道了,大小姐。”
翠竹脆声声的答应道。
“怎么能让姑娘为小子破费?小子心里过意不去。”
林然微笑着推却着。
“你就收下吧,上次你的策略让父亲大人在朝中受到了封赏,这些都是你应该得到的。”
长乐公主扑闪着美丽的大眼睛说道。
“那,小子就却之不恭了。”
中午林然用大锅炖了满满一大锅羊肉,当然是用后世最简单却有最美味的清炖之法。
只需要在快出锅的时候撒上些许盐巴,些许香葱段即可。
关键之处在于要不厌其烦的滔去几遍血水,还有蒸煮中浮出的泡沫。
林然在小红的协助下在厨房里忙的满头不亦乐乎。
不得不说大锅炖出来的羊肉那叫一个香啊!
客厅里的众人都被厨房之中远远传来的肉香,馋的直吞口水。
小红端着满满一盆冒着热气的羊肉放到了桌子上。
长乐公主的眼睛瞬间亮了,在宫里她可是没少吃过羊肉。
可是将羊肉炖的如此清汤可见,她还是第一次所见。
闻着那扑鼻的香味,长乐公主便知道绝对是难得的美味。
林然端了一小盆羊排放到了桌子上,开口说道。
“这样鲜嫩的羊排最是可口了,师娘和李姑娘赶紧趁热尝尝鲜。”
说完林然体贴的给王燕和长乐公主各自夹了一块羊排,放到她们面前的碗里。
“老师,您先尝尝。林然又给吴普光夹了一块。”
“你这孩子,就是懂事。数你最辛苦,你先吃。”
师娘王燕抄起竹筷夹了一块最大的羊排,放到林然的碗里。
笑吟吟的看着林然开口说道。
“嗯。谢谢师娘。”
林然红着眼睛开口说道,被人关心的疼爱的感觉真好。
长乐轻轻吹了吹碗里还冒着热气的羊排。
咬了一口羊排之后,她知道自己今天算是来对了。
一种从未体验过味道在口腔里使劲翻腾着,瞬间让长乐公主感觉到味蕾大开。
幸福的闭上眼睛,长乐才发现宫里御膳房那帮御厨,简直是太不会做饭了,回去自己一定要启奏父皇,让他对御膳房严加管理才行。
几个人吃的根本就停不下筷子,满满一大盆羊肉和一小盆羊排竟然被吃了个底朝天。
林然不得不对他们的饭量另眼相看,重新审视一番。
“林公子,我想给你商量个事。”
长乐公主捂着圆圆的小肚子不好意思的开口说道。
“李姑娘是想问还有没有吧?给家父带回去一些?”
林然笑着开口说道。
“林公子果然善解人意。”长乐公主越发的不好意思了。
“小子都给姑娘准备好了,姑娘回府的时候,让翠竹姑娘去厨房取食盒便可。”
~~~~
立政殿里,李二陛下正在和长孙皇后讨论那首关山月。
“观音婢,朕现在觉得当初可能做错了什么?”
李二陛下有些惆怅的感叹道。
“二郎是指封武骑尉的事情?”
长孙皇后立即明白了李二陛下心中的忧虑。
“正是此事,现在看来此子文采太过惊艳,必定能成一大家。”
“二郎何许忧虑,封武骑尉毕竟是他平息造反有功,有一个文武双全的少年郎,二郎应该高兴才是。”
长孙皇后走到李二陛下身边,贴切的说道。
“父皇,母后。看儿臣给您们带什么来了?”
长乐公主一蹦三跳着雀跃的来到了李二陛下的面前。
“父皇不用猜了,父皇已经闻到一股羊肉的香味了。”
李二陛下抽抽鼻子,微笑着开口说道。
“父皇,真厉害。翠竹将食盒给父皇和母后摆上。”
“是,殿下。”
翠竹恭敬的回答道,回到宫里翠竹必须做好一个宫女应该做的事情。
“真香啊!”翠竹掀开食盒,长孙皇后忍不住的赞叹道。
“父皇,母后。赶紧趁热尝尝吧,为了保温食盒都是密封好的。”
“二郎,有没有觉得,最近长乐特别疼咱们了呢?”
“爱妃言之有理,朕也深有感触啊,最近咱俩连御膳房的饭菜都有点吃不下去了。”
李二陛下感慨的回应道。
“父皇,母后。您尝尝这羊肉就知道御膳房做的吃食有多难吃了。”
长乐公主扑闪着美丽的大眼睛开口说道。
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闻言不置可否的一笑。
一起用翠竹布置好的筷子,将还微微冒着热气的羊肉夹到了碗里,放进嘴里以后两个人的表情瞬间便精彩了起来。
“好吃,羊肉不但香烂而且味美,最主要是肥而不腻,让人胃口大开啊!长乐这应该是小林武骑尉的手艺吧?”
李二陛下含笑看着长乐公主询问道。
“父皇果然英明过人,连这都能猜到。儿臣佩服。”
长乐公主调皮的施礼回答道。
惹得长孙皇后哑然失笑。
“二郎,这个少年还真是每天都给我们带来新的惊喜啊!”
长孙皇后忍不住开口说道。
“对了,今日是二月十二,可知那林然经义考试如何?”
第二十九章考场遇马周
“父皇,正是林公子考试比较满意,所以才做了这锅羊肉庆祝的。您尝尝那羊排,更加有滋味呢。”
长乐公主露出两个甜甜的酒窝笑着回答道。
“如此,父皇倒是期待起他的策论来了。希望他能带给父皇更大的惊喜!”
李二陛下由衷的感叹道,突然他灵机一动心中有了主意。
第二日早朝过后,李二陛下留下了礼部尚书孔颖达和礼部侍郎詹清等人。
“孔爱卿,今年春闱的第三场策论试题,可有了眉目?”
李二陛下和颜悦色的询问道。
“回陛下的话,策论考题已经出来了。只是还未给各地下发出去。”
礼部尚书孔颖达开口回答道。
“哦,孔爱卿取一份试卷来与朕一观。”
“陛下,试卷已在礼部封存,还请陛下稍等片刻。”
孔颖达立即安排詹清返回礼部取一份试卷回来,心中却怎么也不明白李二陛下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不久后满头大汗的礼部侍郎詹清,将试卷恭敬的交到了李二陛下的手中。
李二陛下仔细查看了一番,微笑着对孔颖达开口说道。
“如果朕要再上面加一道策论,现在是否还来的及?”
“陛下,别说是加一道策论,就是加两道也来的及,臣今晚命人连夜赶制出来就是。”
“好,那就辛苦孔爱卿了。”
李二陛下将自己早已写好的策论试题,交到了孔颖达的手里。
满面春风的微笑着离去。
孔颖达带着李二陛下亲自交给自己的策论题目,立即和礼部侍郎詹清安排人手,将所有试卷重新加上了一道题目。
贞观元年二月十五日,李二陛下登基以来的第一次春闱,最后一场策论考试,就要在今天开始拉开序幕了。
策论无非就是些比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等一些高谈阔论。
最好能引据经典铺展开来,细数种种利弊。
这就算得上是一篇上好的策论了。
如果能够引据经典的同时,标新立异,文笔流畅能让人眼前一亮的话,那就可谓是一篇极好的策论了。
这样的策论一般都会到达礼部侍郎詹清的手里,然后由他决定再好一些的交给礼部尚书孔颖达审阅。
最后孔颖达审阅出来的绝佳策论都会备注在册,以备陛下查阅,或明年会试时作为会试的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