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第1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林家村三亩玉米地到了真正收获的季节。
    林然看着一穗穗已经干皮的玉米。
    内心的喜悦从未像今天这样欢乐过。
    林然的身后现在站着整个林家村的父老乡亲,和他的士兵们。
    乡亲们和士兵们手里都拿着新式的工具。
    今天是个收获的日子,林然要让他们都学会和懂得,怎么样的收获玉米才行。
    如今大唐的农业工具有限。
    就连铁都是朝廷的管制物品。
    不过这些问题都没有难道林然。
    在长乐公主又一次光临林家村的时候。
    他成功的从长乐公主的口中得到承诺。
    而且回宫后的长乐立即将林然需要生铁,制造收割玉米的工具的事情,给父皇做了详细的汇报。
    李二陛下大笔一挥,同意了林然的要求。
    工部拿着林然的图纸,为林然赶制出来一批镐头和镰刀以及抓勾,撅子等工具。
    这才有了今天收获时,可用的工具。
    林然将每一个过程都仔细的演示了一遍。
    毕竟是土生土长的庄稼人。
    乡亲们看过一遍后便明白了收获的流程。
    几百位村民加上几百个士兵,收获这三亩地的玉米。
    简直是不要太轻松。
    不过一个时辰的时间,整片玉米地便空旷了起来。
    林然让乡亲们将所有的玉米穗,全部放在了广场上。
    妇女和孩子们去给玉米穗扒皮。
    将扒好皮的玉米晾晒在太阳底下。
    趁着这个季节的晴好天气,必须要把玉米彻底的晾晒的没有一点湿气才行。
    否则堆积在一起很容易发霉,生芽。
    最后都会腐烂掉。
    那时候,林然就算是哭,也来不及了。
    林然将晾晒好的玉米,安排士兵入库。
    这些都是明年宝贵的种子啊。
    花生得到了大丰收。
    今年的林家村,家家户户都分到了不少花生。
    让乡亲们一个个的喜笑颜开。
    对于这样的美食。
    不管是水煮还是油炸。
    不管是锅炒还是生吃。
    都有一种无与伦比的味道。
    林家村大人或者孩子的口袋里,都会装上几粒花生米。
    在嘴馋的时候,掏出一粒丢进嘴里。
    那味道可真是太美了。
    当候三赶着马车,将一麻袋的花生送去宿国公府的时候。
    程咬金和宿国夫人欢喜的不得了。
    老师和师公那里肯定也要送的。
    还有自己这么多的结拜兄弟,也一个也不能少。
    最后的重头戏当然是皇宫了。
    偌大的皇宫李二陛下仅仅妃嫔和皇子公主们,就够林然折腾几麻袋的。
    最终经过反复思量,林然决定亲自往皇宫走上一趟。
    毕竟自己能顺利的走到今天。
    没有李二陛下的庇护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不但自己会尸骨无存,就算是整个林家村也会瞬间灰飞烟灭。
    这个时代的世家力量,林然可是心知肚明的。
    自己的所做所为,已经严重的触犯到了世家的利益和世家的底线。
    所以一开始,林然便选择和皇家合作。
    就算是少赚点钱,也能心安理得。
    如果不是如此的话,赚再多的钱有什么用。
    连命都保不住的时候,钱又算是什么东西。
    足足五辆马车停在了太极宫的门口。
    内侍听闻是状元郎为陛下送新鲜食物来的。
    立即急匆匆的去禀报去了。
    “状元郎,陛下有旨,请状元郎入宫。”
    内侍返回后,恭敬的施礼说道。
    长乐公主闻言已经一路小跑着迎接过来。
    “林公子,马车里可是玉米穗?”
    对于玉米的味道,长乐可是一直念念不忘的。
    “殿下马车里装的都是花生,也是殿下爱吃的美食。”
    林然见长乐那双扑闪个不停的大眼睛,心里面就愉悦的很。
    “哦,不是玉米。”
    长乐闻言略显失落。
    不过得知全部都是花生后,又立即兴奋了起来。
    “父皇,母后。林公子给咱们送花生来了。”
    长乐一路小跑着向立政殿外的父皇和母后跑去。
    那副模样,要多可爱有多可爱。
    “微臣参见陛下,参见皇后娘娘。”
    林然见两位竟然出宫迎接自己,立即感动的恭敬的施礼。
    想来能得到陛下和皇后如此礼遇的。
    整个大唐也是屈指可数。
    “爱卿有心了,这马车上装的都是上次朕品尝过的花生不成?”
    李二陛下容光焕发,神采奕奕,整个人沐浴在阳光下,更加显得英气逼人。
    他可是亲口听林然说过,这花生的产量是最低的。
    “回陛下的话,微臣这五辆马车上装的全部都是花生。”
    “今年拖陛下和皇后娘娘的庇护,林家村的花生喜获丰收。”
    “作为臣子,不敢忘记陛下和皇后娘娘的龙恩。”
    林然一番话说的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都是心…花怒放的模样。
    他们对林然的这张小甜嘴巴,真的是欢喜的不得了。
    “好,朕心甚慰,朕心甚慰啊。”
    “林公子这新科状元,果然未曾让朕失望啊。”
    李二陛下哈哈大笑着开口说道。
    “父皇,母后。人家林公子来送礼,您就让人家一直站在外面说话吗?”
    长乐公主吞吞舌头,调皮的开口说道。
    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闻言,面上一红。
    “对,长乐提醒的是。”
    “朕一时高兴,忘记了请林公子进宫入座了。是朕疏忽了…”
    李二陛下尴尬的笑着说道。
    林然在心里不得不佩服长乐的大胆。
    换做自己是无论如何也不敢这样开口说话的。
    林然走得时候,是一摇三晃出宫的。
    因为大喜之下的李二陛下,竟然酒量出奇的见长。
    特别是听闻林然说有信心,在后年的乡试里,让大多数孩子们过关的时候。
    李二陛下更是欣喜的笑容满面。
    现如今他最缺少的,是真正能为自己所用的人才。
    世家对知识的把控,一直以来都是李二陛下最为头疼的症结所在。
    于是心情大好的李二陛下,就连流量也大好了起来。
    喝的林然都有点怕怕的感觉。
    好在长孙皇后和长乐公主知道心疼林然。
    阻止了两人继续的对酒当歌。
    这场酒宴才算是高一段落。
    万年县,长安城的第二季以及陇右试种的土豆。
    全部取得了大丰收。
    林然依然坚持往国库送去一百多万斤的土豆。
    李二陛下大喜之下,传令下去。
    今年的难民全部妥善安置。
    至少每顿每个人保证有一个土豆来充饥。
    最后得知消息的林然,不由的微笑了起来。
    这才是自己想要的君王。
    也正是自己想要看到的结果。
    只有一个将百姓的疾苦,装在心坎里的君王。
    才能将这个国家带上繁荣富强的强国之路。
    才能让自己这一次重生没有白白来过。

第一七四章又是一年科举时
    时光如梭。
    转眼间便走进了贞观四年。
    今年最为重要的事情。
    莫过于李二陛下登基以来的第二次科举。
    对于这次科举。
    不管是李二陛下。
    还是林家村的林然。
    就连一心牵挂林然的长乐公主也是翘首以盼。
    更不要说林家村学堂里日夜刻苦学习的孩子们了。
    十二岁的林然已经成长为一个翩翩美少年。
    十岁的长乐公主也出落的越发有了大姑娘的模样。
    林然将老师和师公给的以前科举的试卷。
    给学生们全部用来学习和笔试。
    特别是马周,更是重点照顾的对象。
    众所众知的原因。
    今年万年县的乡试,成为了满朝关注的焦点。
    因为林家村有整整一个学堂的学生将参加乡试。
    就连学习成绩不错的士兵们。
    林然也为其争取到了参加乡试的资格。
    比如张正和侯三。
    这两位多年以来在林然的身边。
    扮演者左膀右臂角色的人物。
    林然对他们的未来也有了更大的期许。
    乡试的时间依然延续贞观元年的传统。
    首场考试还是农历的二月初二。
    这个在后世被称之为龙抬头的日子。
    对于林然来说实在是一个吉利的日子。
    如今的林家村已经拥有了足够数量的马车。
    和当初林然初次参加乡试时的境遇何止是天壤之别。
    当初林然是坐着长乐公主的马车去万年备战乡试的。
    现在他们再也不用提前去万年准备了。
    林家村的条件是如今的万年县不能比拟的。
    一大早。
    林家村的孩子们便开始在村口集合。
    孟家村,李家村和赵家村的孩子们也都整装待发。
    孩子们眼睛闪烁着无比灿烂的光芒。
    没有老师,怎么会有今天的他们。
    今天,他们即将踏上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征途。
    几乎都是十几岁的孩子们,像马周一样的青年比例不足一成。
    所有的大人们都来相送。
    三年以前,就算是打死他们。
    他们也不会想到会有今天的场景。
    族长林水昌一晚上都没有合上眼睛。
    想想这么多的林家子孙就要踏上科举的道路。
    这位古稀老人便忍不住的老泪横流。
    林家的希望和未来。
    在他的有生之年,终于达到了一个从未曾到达过的高度。
    “孩子啊,祖爷爷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
    “可是林家的世世代代的后人们,一定会好好感谢你的。”
    林家村村口。
    族长林水昌握住林然的手,久久没有分开。
    “儿子,老子不奢望,你他娘的给老子考个状元郎出来。”
    “你小子考个秀才出来,老子就叫天天供着你······”
    刘老汉走到刘根面前激动的开口说道。
    “爹,儿子不用你来供着,这次俺一定考个秀才功名回来。”
    “像俺老师当初一样,让官差把喜报送回家。”
    “您就准备好喜钱吧···”
    刘根微笑的看着激动的老爹,信心十足的回应道。
    “好,老子回家就准备好喜钱,大大的喜钱。”
    刘老汉闻言,开心的像个孩子一般。
    “乡亲们都回去吧,第一场考试结束我们今天就返回林家村。”
    “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住在万年县了。”
    “你们在家给我们做好酒菜就可以了。”
    林然大声的对着送行的乡亲们喊道。
    “一切就拜托村长了。”
    乡亲齐声回答。
    “都上车吧,时间也差不多了。”
    孩子们听到老师的话,立即转身往马车上走去。
    浩浩荡荡的科举大军有史以来第一次。
    从林家村的土地上出发。
    村民们一直目送马车消失的无影无踪。
    才恋恋不舍的返回了村子里。
    百骑司的暗探早就按照李二陛下的安排。
    一路上暗中保护着林家村的孩子们。
    在这个节骨眼上,李二陛下可不想出现什么意外。
    林家村的那帮少年。
    如今在李二陛下的眼中,无疑都是些宝贝疙瘩。
    如今他巴不得这些孩子们全部都考出优异成绩呢。
    这样就证明自己当初的决定是无比正确的。
    也证明林然的决定是无比正确的。
    浩浩荡荡的马车一路像万年县的乡试地点而去。
    让林然万万意想不到的是。
    万年县令郑之勤竟然亲自来迎接林然一行。
    这位在朱超县令升职后,新任的县令一直和林然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知道今日林然必定会带领林家村的考生前来参加乡试。
    于是和贾三一直在考场前等待着。
    “状元郎,我们又见面了。”
    “郑县令,这么早莫非是在等待什么贵人的到来?”
    林然走下马车,微笑着开口说道。
    “状元郎,就是本官的贵人啊。”
    “也是万年县的贵人。”
    “如果不是状元郎,万年县的前两任县令哪里会有如今的风光。”
    郑之勤抱拳微笑着回应道。
    “县尊言重了,都是他们自身做的好。”
    “本公子只能算是锦上添花而已。”
    此时大批的考生开始涌入考场附近。
    “状元郎安排好考生进场,还县衙休息片刻。”
    “待考生们考试结束再走也不迟。”
    “好,如此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林然说完,对着贾三微微抱拳一笑。
    贾三如今也是仅次于县令的县丞,算得上是有品级的朝廷命官了。
    当然这一切也离不开林然的功劳。
    林然仔细交代马周和张正,侯三等人一定要照顾好学弟们。
    告诫大家千万不要进入考场便紧张。
    就当做和在林家村的考试一样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