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同心珏- 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然后,我就醒了。”他将林如芊的小手握在掌心里暖着,小心翼翼地问道,“你说,这个梦,好不好?”

    顿了顿,他又喃喃地自答道:“和现在相比,真是一个美梦。”

    那小厮将张奉洵扶进来之后并没有出去,站在后头悄声唤了“张公子”几遍,都没有得到回应,心道这学士府的公子多半是魔障了,絮絮叨叨地说甚么瞎话……这还美梦?相好跟人跑了,小命也要丢了。这分明就是最可怕最伤情的噩梦!

    又叫了两声张奉洵仍没反应,这停尸的地方总归有些骇人,那小厮只得和家仆对视一眼,偷偷地溜了出去在门外等候。

    张奉洵犹自握着女子的手,胸口滚烫的鲜血滴落在冰冷的地面上,他也浑然不觉。盯着她的脸,仿佛多看一秒都是奢侈。他们认识得还不足够久,如果他忘记了她的样貌,该怎么办?

    她夸他丹青描得好,其实一点也不好。那画像上描摹不出她半分的神韵。他久久地看着,像是怎么也看不够。

    “张公子嘞——差不多了,王妃差人来催了。”小厮在门帘外探进个脑袋,“人死不能复生,您还是节哀罢……”

    他凑上前,轻伏在女子的耳边,近得能数清她紧闭双眼上细细密密的眼睫毛。

    “林卿砚说的没错,是我害死了你。我知道,你想要报父仇,父仇未报,你是不会安心的。放心,我很快就去陪你。”

    “待我除去其他害死你的人之后。”他面无表情地说着,像在讲述一个乏味的故事。
………………………………

第六十八章 计划归期?府失窃

    “上次那位姑娘……过世了?”郑王府的偏阁中,萧焱不可置信地瞪大了眼睛。

    他对面的赵攸怜蹙眉点头,将桌上的茶往萧焱手边推了推,解释道:“卿砚他近日忙于芊儿的身后事,少得闲暇,还请萧大哥在此稍坐片刻,他很快就来。招待不周,多多见谅!”

    “哎!死者为大!在下不过办完了事想着来与赵姑娘……还有林兄弟一叙,本就没甚么打紧的事。府上既出了丧事,依着你们汉人的礼节,我是不是应该前去拜礼吊唁?”

    “多谢萧大哥!不必了,芊儿昨日已经出殡。”

    萧焱点点头,又同赵攸怜闲话了几句。两人本就半生不熟,赵攸怜将他当作恩公供奉,这般干巴巴地聊着,很快就说到没甚么话可说了。

    他摸起手边的茶大口喝了一口,像是要给自己壮胆。

    “上次林兄弟提及,你与他已有婚约?”

    赵攸怜不知他缘何会说起这个,点了点头道:“正是。这桩婚事已得了家父家母与林母的首肯,只是还不曾循礼议婚。”

    “赵姑娘是汴梁人?”

    赵攸怜警惕地瞟了他一眼,很快就释然了——他们初次相见乃是在汴梁城郊。

    “不错。萧大哥为何有此一问?”

    “你与林兄弟一个在南、一个在北,又是如何认识的?”

    虽觉此人有些多事,赵攸怜还是落落大方地答道:“小女子女扮男装行走江湖时,去到了南都豫章,与卿砚相识。正如萧大哥虽是契丹人,不也南下到了汴梁、金陵,还与我们结下这等深交!”

    “我是个买卖人,走南闯北的都是常事……”萧焱顿了顿,试探性地问道:“赵姑娘与那些久居闺阁的小姐不同,想必也听说过,如今南北两国之盟摇摇欲坠,这所谓的江南国已是朝不保夕,倘或有一日……”

    赵攸怜知道他的话是甚么意思。倘或有一日,南北开战,他二人又当何以自处?

    “闲云野鹤,不问世事。但求一家团圆,于乱世间谋一生境。”

    “林兄弟少年英雄,却难免树大招风。譬如上次,十数死士奉令取他性命,若日后再遇这般险境……”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小女子无能,遇上祸事难以自保。我相信卿砚他定会竭尽所能照护家室。若真有个万一,那便是我二人福薄缘浅。”

    萧焱的眸色变了又变,端起茶盏又是一大口,茶杯很快见了底。赵攸怜拿过茶壶为他添茶,低头间,却闻:“赵姑娘与林兄弟乃是两情相悦?林兄弟……对你好吗?”

    她镇静自若地倒好了茶,抬头莞尔道:“我与卿砚相识半年,论及婚嫁,自是情投意合。他虽看着吊儿郎当,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这一辈子,赔在他手里倒也不亏。”

    闻言,萧焱无声地点了点头,端起茶杯就往嘴里送,刚倒好的热茶烫得他眉头紧锁。

    “让萧兄久等了!”偏阁外,林卿砚阔步而来,“家中遭逢丧事,一片忙乱,不得已在此偏厅招待萧兄,还望萧兄海涵!”

    “林兄弟客气了!你我兄弟之间何必考较这些!”萧焱抬眼瞧去,见林卿砚多日未眠、神色乏倦,“方才听赵姑娘说了,令妹年华早逝,当真是世事无常……望林兄弟你节哀。”

    “谢过萧兄好意。”林卿砚走到了跟前,勉强扯出一个笑。

    他这两日不眠不休地操办林如芊的身后事,身心俱疲,眼见着整个人瘦了一大圈。赵攸怜忙起身将主座让给了他,催促他快坐下歇歇。

    待林卿砚落座,萧焱道:“在下办完了在金陵的差事,特来找林兄弟一叙。上次竹林行刺系何人主使,林兄弟可有头绪了?”

    “近日府中事多,小弟未及细思。”

    “林兄弟的心情在下完全理解,不过行刺之事非同小可,若再发生此等事,不但林兄弟性命交关,赵姑娘也将陷于危难。”

    “萧兄思虑周全,小弟定当谨记。”

    “林兄弟与赵姑娘接下来打算往何处去?上回听你们说,本是要回江南国的南昌府?”

    “不错……再过两日我们便启程回去。”林卿砚眸间一痛,若非竹林生变,只怕他们早回到了建阳家中。如今已是物是人非。

    等等,竹林中的蓝衣人直言是李煜逼死了爹,难道说……

    “既如此,我便送你们一程罢!”

    “甚么?”赵攸怜讶然道。

    萧焱道:“左右我近日无事,多一个人随行,若那伙人卷土重来,我也能帮衬一二。”

    林卿砚道:“萧兄专程护送,这怎么好意思。”

    “林兄弟不必客气!左右我闲来无事,便当做游历江南风光,也是件乐事。”

    林卿砚心想此人武艺高强,虽身份存疑,但几日前他既肯出手相助救人性命,总归不是敌人。由今看来,行路在外危险重重,若得这萧焱同行,的确稳当得多。

    遂不再客套,拱手道:“如此,便多谢萧兄盛情!”

    三人又闲话了几句,萧焱起身道扰,约定第三日辰时四刻在南城门相见,而后便先行回去了。

    当日晚饭时分,郑王府收到了南昌来的信笺,是南昌林府总管苏鸢寄给林府公子林卿砚的。

    信中开篇便急不可耐地问及二少爷和未来二少夫人的归程,像是落水的人死命地挣着去够那水上的浮板一般,很是可怜。

    金陵的丧讯尚未传到南昌,林卿砚不知,他们回去之后,母亲得知芊儿难产而亡,届时,又是怎样的一番光景……张奉洵死缠烂打地非要将他那刚出生的儿子接回府中抚养,仿佛他们会虐待这个害死娘亲的初生儿。林如菀念及其母已逝,这孩子跟着亲生父亲也是应该的,遂让张家的人将他接走了。

    林卿砚抛开这些烦心事不想,就着信继续往下读。苏鸢很快写出了他这般盼望二少爷归家的缘由——南昌林府,进贼了。

    推算起来应该是五日前的夜晚,林卿砚的奂溱园被人暗悄悄地翻了个底朝天,书籍字画锦盒是散落一地,场面一片狼藉。但那小贼手脚轻快,竟没惊动任何人,直到第二日打扫的下人推开屋门,才发现这般惨烈的景象。

    苏鸢说,据他的查点,屋中并无丢失贵重的物件——实则林卿砚房中也没有贵重的物件——不过那贼将林卿砚的平日里坠在腰间的璎佩尽数席卷而去,想是见屋中别无美物,兼而夜色偏黑,没能辨出来那些不过是成色不佳的劣玉罢。

    可这小贼一番折腾,却将林府上下闹成了一锅粥。

    林老爷在世时清廉奉公,这家中虽不致揭不开锅,却也是没甚么油水可捞。加之江南战神名声在外,哪有小贼来府上光顾。今次不但来了,择的还是少爷的院子,悄没声地翻箱倒柜,神不知鬼不觉,的确教人胆寒——若不是只偷财物的小贼,而是杀人越货的强盗……

    这般声情并茂地一联想,下人纷纷跑到苏鸢跟前请义,要增派巡逻的家丁,组成一支府兵队。这么一来,青壮年的家丁又不乐意了,若来的是小贼还好说,来的是武功高强的强盗,难不成还要他们上去以血肉之躯相搏?

    往日有林仁肇在,林府的巡卫有名无实素来是安逸惯了的,是而全府上下针尖对麦芒地一闹,苏鸢彻底没了主意,只得写信向林卿砚求援,言下之意就是请他们家林少爷回府,以备强盗来袭时与之肉搏。

    通篇的诉苦之辞读下来,林卿砚的注意力聚焦在一处——璎佩尽数被盗。

    怕只怕——贼人的目标不是那些随处可见的衣饰挂佩,而是藏在林府中的半枚同心珏罢。

    “‘衣坠璎佩’?”赵攸怜见林卿砚的目光久久地在那一行字上驻留,探头瞟了一眼,“虽说寻常小贼分辨不清玉器质地优劣,但偏偏盗的是你的院子,偷的又全是玉佩,未免太过凑巧了罢……”

    林卿砚眉头紧锁:“难道是姐夫……”

    他犹记得他在得知林仁肇的丧讯前,曾同李从善说过,同心珏中的北佩被他留在了江南家中。

    “可是他早就知道那东西在我手里,为何早不来晚不来,偏偏……”林卿砚低声嘀咕着,拿捏不准。

    二人如鲠在喉,陷入了冥思苦想的沉默。忽地,赵攸怜率先抬起头,两人对视一眼,几乎是同时反应道:“赵光义!”

    “上次的竹林行刺也是他!”赵攸怜道,“除了假造奏呈、离间君臣的大宋晋王,还有谁的属下会信誓旦旦地说是李煜逼死了自己的大将军?”

    “想来是当初在梅居演的那场戏过于逼真,他担心我要杀他报杀父之仇,与其如此不如先发制人。”林卿砚思忖片刻道:“至于同心珏,虽则当初我推说同心双佩都在江南国皇宫的密室中,但以赵光义多疑的性子,另派一路人往南昌留守府查验亦在情理之中。”

    “你的意思是,他还不确定那半珏在你手里?”

    “除非,我姐夫或是他手底下的人泄了密。”
………………………………

第六十九章 江南国主?意何迟

    张奉洵与林如芊本是御笔赐婚,和离之时合该上陈皇室,得国主首肯。只是李煜醉心生活,本就无意处置这些琐事,加之林家有郑王这一层关系,林如菀便依了弟弟的意思,没有向上呈报。

    只是没想到,林卿砚与赵攸怜离开金陵的前一日,圣旨突然传到了郑王府,点名要林卿砚入宫觐见。

    林如菀一时慌了神。她是这两日才知道正是李煜的密书逼死了父亲,就算他们林家人想要息事宁人,只怕国主并不作此想。若是他以隐瞒擅决之罪在张林和离之事上做文章,那……

    “不行,砚弟你不能去!”林如菀肃容道,“我便推说你今晨已然启程回南都。”

    林卿砚哑然失笑:“姐,我若今晨离了金陵城,难道不是从城门走的?东南西北四门的官兵会都没见过我?欺君,可是罪上加罪。你放心罢,左右不过是个疏忽大意的小罪名,那个文绉绉的国主还能将我吃了不成?”

    他面上笑得随意,袖中的拳头却暗暗地攥紧——如果,我不将他吃了的话。

    这是他第二次面对面地正视这江南国域的主人——上一次,他的身前站着林仁肇。

    传圣旨的公公一路将他领进了勤政殿,江南国主李煜已在座上等候了。

    他伏地跪拜,没有让一丝一毫的戾气外露。

    龙椅上的男人还是那样一副清瘦而风流的样貌,眉宇间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伤怀春秋的文人愁情。这半年光阴于他而言,似不过是几杯酒、几盏茶的光景。

    李煜施施然地下令赐座、屏退左右。

    “孤听闻近日林将军幺女、爱卿之妹不幸身故。人生无常,望林府上下节哀顺变。”

    半年前,李煜自请去除国号,向宋称臣,如今不过是一国国主,不能再以“朕”自称。

    “谢国主隆恩!”林卿砚起身谢恩,复又坐下,等着李煜的后文。他倒要看看这江南国主壶里卖的是甚么药。

    “几月前,金陵城中曾流传出一些不堪入耳的谣言,不知卿砚是否听说过?那些不过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