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陈炳勋并不是看不起狭夷皇国,而是受局势所迫。
此外,当时是始武大帝下的命令,陈炳勋是受皇命行动。
现在,这些问题都不存在了。
所有列强都已参战,而且分成泾渭分明的两个阵营,必定要拼出个胜负来,所以就算册封了狭皇,也不会让局势变得更糟糕。
册封仪式其实非常简单,前后还不到十五分钟。
关键就一件事,由帝国的大皇子把盖有国玺的册封金书下给狭皇,而狭皇得在三拜九叩之后接旨。
完成之后,狭皇就成为了帝国皇室的臣子,成为了帝国的儿皇帝。
当然,还是干儿子那种。
第397章 同化的开始
册封仪式非常隆重,不过主要是象征意义。
狭夷皇国已经战败,还被解除了武装,几千万狭夷人翘首以盼的等待帝国救助,别说是册封狭皇,哪怕是废了狭皇,也只是更加麻烦一点,比如需要投入更多兵力镇压可能出现的暴动。
不管怎样,在狭夷人的心里,狭皇是天神的代言人,是狭夷皇国的最高统治者。
废了狭皇,甚至灭了狭夷皇室都不是难事,只是镇压可能出现的暴动,怎么说都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按六局等情报机构做的推测,如果强行废除狭皇与狭夷皇室,肯定会爆发全国范围的骚乱与暴动。即便投入足够的兵力,也至少需要半年时间,牺牲数万名官兵,才能让狭夷皇国的局势基本上恢复正常。
半年的骚乱会导致500万到1000万平民丧生,大部分将死于饥饿与疾病。
何况,七千万狭夷人也并非一无是处。
在历史上,狭夷人在帝国的对外扩张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不止是推波助澜,很多时候还是急先锋。
也就一点狭夷人特别能够吃苦。
当初,在夺取北马群岛之后,因为环境太恶劣,还要面对很不友善的土著,几个大岛上甚至有食人族,关键是没什么值得冒险的贵重资源,所以帝国的殖民者都不愿意去,结果是狭夷人抢先了一步。
此后,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之内,勤劳的狭夷人在几座主要的岛屿上开垦荒地,建起了成片的种植园。
到上次大战爆发前,由北马群岛出产的奎宁与天然橡胶,占到帝国进口总量的四成。
在炎海周边的那些岛屿也是如此。
此后,即便到了梵炎洋,到了玄大陆,狭夷人也冲在最前面,去那些帝国殖民者不愿意去的地方垦荒。
此外,还有不少狭夷人在帝国本土从事又脏有累的低端工作。
比如,从帝国西南与西北通上无极高原的两条公路,最为险峻的路段就是由狭夷皇国的工程队伍承建。虽然没有确切的统计数字,但是在西南公路两旁,至少埋葬了数千名狭夷劳工的骸骨,很多甚至连尸骨都没保留下来。
按照有记载的一次隧道塌方事故,有大约一千名狭夷劳工被活埋。
即便在几十年之后,还时常有人在公路附近发现狭夷劳工的遗骨。
其实,这也是狭夷皇国对梁夏帝国怀恨在心的一大原因。
付出艰辛努力,还做出巨大牺牲,可是狭夷皇国往往连喝汤的机会都没有,很多时候甚至排在了好逸恶劳,只会拍马迎奉的高巨王国后面,比如帝国对狭夷商品征收的关税一直是其他附属国的两倍。
几十年来,狭夷人不生怨恨才是怪事。
上次大战期间,在向帝国宣战的时候,狭夷皇国给出的一大理由,就是遭到帝国的无情压榨。
当然,这些都是历史了。
一圈轮回之后,并不是说狭夷皇国抗争了,就会有改变。
册封狭皇之后,就是双方的政府代表,狭夷皇国内阁总理大臣牛满与帝国首辅特使签署同盟书与合作协议。
关键,其实是合作协议。
虽然很多都只是框架性,没有涉及具体的安排,但是有一条例外,而且跟劳工有关。
在三个月之内,到春节之前,狭夷皇国将向帝国派遣50万劳工。
因为是由政府派遣,所以帝国只为狭夷劳工必须的工作条件与基本的生活保障,说是生存保障也没错。
说得直接一点,就是只管吃穿住,不支付酬劳。
报酬?
找狭夷政府要。
按后来签署的协议,帝国以当时的最低劳动标准计算狭夷劳工的劳动所得,并用来抵充战争赔款。
此外就是,帝国将在两年的劳动合同到期之后向狭夷皇国5万个移民名额。
不过,只有居住权,不享有政治权利。
没错,这就是非常有名的“十兑一准则”。
这项准则,一直持续到大战结束之后,即狭夷皇国每派遣10名劳工,就能获得1个移民梁夏帝国的名额。
最初几年,这些移民名额几乎全都落到狭夷皇国的达官显贵手中,其中一些还被拿到黑市上贩卖。直到最后的两年,在帝国当局出面干预之后,才有了规范操作,由劳工进行抽签分配。
按不完全统计,在整个大战期间,狭夷皇国总共获得了大约300万个移民名额。
也就是说,狭夷皇国在大战期间,向帝国派遣了3000万人次的劳工!
其实,在大战期间,狭夷皇国输出的劳工总数在1200万到1500万之间。
为了移民帝国,超过三分之二的狭夷劳工签了两次劳作合同,其中一些甚至是三次!
换来这300万个移民名额的,是大约120万狭夷劳工的生命。
在大战中,特别是在最初的4年,狭夷劳工全被派往条件最为艰苦的地方。
比如第一批来梁夏帝国的50万狭夷劳工,有大概30万去了西北,另外20万则被派往西南。
这些狭夷劳工的工作就一项修建公路与铁路。
在西北战场上,基本上是帝国军队推进到哪里,狭夷劳工大军就把路修到哪里,还要负责保持铁路与公路畅通。
在脚趾半岛的雨林里面,狭夷劳工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顺带填平了很多沼泽,开垦出大片耕地。
这50万狭夷劳工,至少有15万长眠于工地附近的无名墓地之中。
只是,这也意味着,他们的妻子不用改嫁,他们的儿女能够长大成人,他们的父母不会挨饿受冻。
如果运气不错,他们的亲人还有机会在天堂般的帝国获得永久居住权。
西狭夷政权在几个月前,开始招募去帝国劳作的劳工时,在短短几天之内就有300万人报名。
精挑细选之后,才确定了第一批50万劳工的名单。
要说的话,去帝国劳作的生还概率比被送上前线高得多。
至少在当时看,如果加入国民自卫队,成为一名普通的士兵,然后前往本岛中部地区的前线,基本是有去无回。
之前,因为没有跟骆沙帝国开战,在脚趾半岛那边的行动也没有开始,所以帝国当局还没有打算招募狭夷劳工。
随着战争全面爆发,特别是在西北与西南有大量工程得尽快完成,只是修建道路就需要大量劳工,才把招募劳工的事情提上议事日程,也才有这份合作协议,正式从狭夷皇国招募劳工。
要说的话,这也是狭夷皇国被逐步同化的开始。
当上千万狭夷人到梁夏帝国参与劳作,见识了梁夏帝国的繁华与强大,当300万狭夷人移民梁夏帝国,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并且重新使用梁夏文字后,连狭皇都已下跪称臣的狭夷皇国还能保持独立吗?
第398章 全是佯攻
最后,双方的政府代表,还在帝国大皇子与狭皇见证下,签署《梁夏帝国与狭夷皇国永世同好条约》。
安排这么多的事情,就是在拖延时间。
可惜的是,直到最后的签字仪式完成,也就是下午5点30分的时候,天空依然是一片平静。
离天黑还有不到一个小时了。
显然,纽兰舰队根本就没来!
道理也很简单,即便是速度较快的舰载战斗机飞行1000千米也要2个多小时,轰炸机需要3个小时。
现在都没发现敌机,那么敌机肯定不可能在天黑前到达。
在秘书前来询问是否需要安排晚宴的时候,刘长勋干脆利落的拒绝了,因为他没想过要在这里多耽搁一个晚上。
随后,“龙兴”号的舰长送走了狭皇,以及牛满等狭夷政府官员。
至于彭怀胜等陆军将领,在下午4点之前,就已经搭乘由陆航安排的巡逻机去了西边的长泣。
刘长勋将随舰队前往大板港,并且在那里等待消息。
按照跟狭夷皇国签署的同盟条约,狭夷皇国已经把长泣、虾馆、大板、恨滨、新谢与根事等六座港口,无偿租借给梁夏帝国,租期99年,只要梁夏帝国没提出归还,到期后就自动续期99年。
正是如此,帝国海军把大板港暂时定为第二舰队的母港。
虽然地理位置稍微偏了一点,但是相对的,大板港的基础设施保存得较为完好,还是狭夷皇国的第二大城市与造船基地。
当地有相当完善的造船设施,能为帝国海军的所有战舰维修服务。
因为有数百万居民,所以能够为帝国海军完善的服务与保障,让海军官兵能在当地获得最全面的服务。
在海上漂泊与战斗几个月的海军官兵,对服务的要求可不是一般的高。
关键还有,海军的待遇很高,即便是底层水兵,算上部署与作战津贴,收入是陆军同级别士兵的数倍。
只要服务周到,帝国海军官兵都愿意买单。
此外,这次作战行动的前线指挥部就设在大板。
这是白止战的提议,目的是欺骗敌人,因为纽兰海军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帝国海军会把前线司令部设在刚刚占领的狭夷港口里。
大概6点,在“龙兴”号起锚前,刘长勋让通信参谋拍发了电报。
发不发电报其实都一样。
因为一直没发出遭到轰炸的电报,所以白止战早知道纽兰舰队没有袭击东都湾。
第41特混舰队在东边,所在海域的时区早了一个小时,“龙兴”号发出电报的时候,那边已经是夜晚。
收到“龙兴”号的电报,白止战等人正在军官餐厅里吃晚饭。
值班的电讯军官把电文送来之后,李铭博把一张百元大钞给了周涌涛,这是他俩打赌的结果。
白止战没跟周涌涛打赌,不过对这个结果并不感到意外。
“按计划在七点半下令转向,记得向海军司令部报告我们的行踪,此外就是提前安排明天的侦查任务。”
“行,我现在就去安排。”李铭博没多耽搁。
虽然打赌输了,但是他并没感到懊恼,因为他一直觉得偷袭威岛的风险太大了,而且跟收获不成正比。
跟周涌涛打赌,也只是为了对冲,输了不觉得可惜,赢了也没啥好高兴的。
其实,周涌涛也是如此。
“就这么回去?”等李铭博出去之后,周涌涛才问出来,而且听他的语气,明显是很不甘心。
他并没觉得偷袭威岛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只是希望能够跟纽兰海军决战。
按照他的分析,如果斯普去了西北东望洋,并袭击了东都湾,在偷袭威岛之后,也就是在27日或者28日,就可能与斯普指挥的纽兰舰队遭遇,并且在威岛北面打一场决定性的大海战。
当然,周涌涛对胜利充满了信心。
第41特混舰队有两艘舰队航母,而斯普只有一艘。
几天之前,六局才送来情报,“列克”号已经回到诺克海军基地,将在那里花大半年的时间进行维修。
虽然纽兰海军还有两艘小型舰队航母,但是肯定顶不上一艘舰队航母。
此外,如果“奋进”号搭载了10多架b25轰炸机,就没办法搭载太多舰载机,战斗力肯定非常有限。
总而言之,如果能够在这个时候逮到斯普,周涌涛有很大的把握战而胜之。
只是现在,那就未必了。
斯普没有去偷袭东都湾,那么“奋进”号未必搭载了b25,也就很有可能具备完整的航空作战能力。
这样一来,一加二的纽兰特混舰队同样能够一举消灭第41特混舰队。
真要交战,鹿死谁手还说不准呢。
周涌涛没打退堂鼓,似乎觉得这种势均力敌的战斗更有意义。
用他的话来说,高贵的海军应该像骑士一般去战斗,只有堂而皇之的战胜敌人才有荣誉可言。
当然,这是在说笑。
只是,白止战并不这么认为,对周涌涛的“骑士精神”更是嗤之以鼻。
慢条斯理的吃完最后几口饭,白止战才说道“虽然不知道斯普在哪里,但是我敢跟你打赌,随后不是在塞岛,就是在管岛,将是一场极为血腥的恶战,也许要持续数月,甚至是一年。”
“这怎么可能?”
“怎么不可能?”擦了嘴,白止战才朝周涌涛看去。“在制订战略计划的时候,我们一直在强调多路进攻的重要性,并不是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