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大唐贞观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忆昔大唐贞观世- 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方晨笑着摇头“父皇派人,去把东突厥送来的礼单,抄写一份,送去西突厥,并隐晦点告诉他们,大唐得了利不好插手。可大唐秦王的条件依旧没有改变,拿到颉利的人头,换西突厥永无荒灾之难!”
    李世民知道,那九狼啸月的条件,就是颉利的人头。
    本以为是间敌之计,却不想李方晨是真有打算,如此看来,此事还真需要细细谋划一番。
    “不知秦王殿下,打算如何免去突厥荒灾之难?”
    自有官员上前提问,如今大唐还处于灾荒难过,丰收未见的时段。
    李方晨眉头一挑,嘴角挂起冷笑“这位大人,本王有必要跟你奏报不成?怕不是要替他人,打探我大唐情报吧?”
    “秦王殿下!老臣心系大唐,苍天可鉴!”
    “那你就让苍天现在说句话证明一下!”
    “”
    众人皆惊,这秦王有点不讲道理(无耻)啊!
    李世民又岂会不知李方晨话中含义,保你们永无灾荒之难,但是也得有个前提啊!你不是我大唐的子民,我保你作甚?
    父子间少有的默契,无论东西突厥,最后必将变为我大唐脚下领土。
    军马所踏,尽是唐土;刀锋所向,俯首称臣;凡有阻路者,杀无赦!
    为,大唐贺!

第一百二十四章 秦王之名,千里远扬
    “二哥,西突厥使者入长安啦!”
    李佑在西宫殿外大呼小叫,李方晨只好安排巳监管其他人继续训练,带着李承乾三人走了出来。
    “佑儿,你刚才说什么?”
    “二哥,西突厥的使者到长安了,现在正在紫宸殿献礼呢!父皇派我来请各位皇兄,换衣,登殿!”
    奖励一样地摸了摸李佑的小脑袋,这孩子以前也不知道怎么教育的。以前嚣张跋扈。现在却跟个乖孩子没什么两样。
    或许,欠缺一些就是别人的认同吧?
    每次李佑过来西宫,李方晨都会给他出一个题目,若是下次再来能答出来,李方晨会毫不吝啬的夸奖一番,随后让玄一给他做些好吃的好喝的,走的时候还会送到阴妃宫中一些。
    久而久之,李佑就明白了自己怎样,才是对的,才是让二哥满意的,才会使得大家愿意跟他接触,让父皇夸赞他。
    不像是以前,冲动妄为,反而更加令人讨厌。
    李承乾更是曾笑道:“佑儿若是没有你这个二哥,只怕早就变成宫中祸害,让世人耻笑。”
    对此,李方晨笑而不语,说的好像你们几个很好?一个个虽然都留名于史书之上,可下场却没有一个能让人感觉到开心。
    为了这帮“兄弟”,说他煞费苦心都不为过。
    早先兄弟不合,皇宫不宁,如今反倒是他们这帮已经略大的皇子,聚成了一团,小一点的根本挤不进来,插不上话。
    秦王李方晨,最疼爱的就是公主妹妹们,年纪越小越喜欢,小一些的皇子这边,除了五皇子李佑和六皇子李治外,其他皇子一个都不曾搭理。
    至于六皇子怎么变成了李治,李方晨只能说蝴蝶效应,扇动的范围有点大!
    管他去日多忧愁,不叫今宵醉泪流。
    众人全部更换了服饰,重新梳洗打扮,这才一同开拔,前往紫宸殿。
    此时的大殿中,百官左右分明,中间是一个阑珊胡、缠布帽,一身腥气的“臭”汉子。
    且看他左臂伸在胸前,向下弓腰,“尊敬的大唐皇帝陛下,我是西突厥可汗统叶护派来的使者,我叫莫贺咄。”
    李世民坐在龙位之上,笑道:“免礼,不知你此番前来所谓何事?”
    莫贺咄笑道:“尊敬的大唐皇帝陛下,莫贺咄此来,是为大唐带来西突厥的友谊,我西突厥可汗统叶护已经起兵十万,攻伐东突厥!”
    哪怕已经知晓,此刻还是要装个样子,李世民眉头抬起故作惊讶道:“哦?原来如此?”
    这种态度并不在莫贺咄的意料之中,见此赶忙说道:“陛下若不信,可派人”
    “使者怕是误会了。”长孙无忌出列笑道:“几日前,东突厥刚刚派人送给大唐两件重礼。”
    “什么!”莫贺咄大惊,东突厥竟然先他一步?难道说,大唐要帮东突厥吗?
    这可不好,要知道这次西突厥发兵的目的,就是与大唐交好啊!
    “只是,这东突厥使者未提及任何要求,至于东突厥因何如此行事,如今使者一到,这才替我们将疑惑解除。”
    莫贺咄赶忙问道:“东突厥使者未提及战事?只是前来给大唐送礼?”
    长孙无忌摸着胡子点头,心道:一帮子胡人,说什么信什么?当真无趣!
    “尊敬的大唐皇帝陛下,莫贺咄莫贺咄此来”
    该死的,这次可麻烦大了,本来是打算将此消息告诉大唐,顺便再提及和亲之事,以示两家交好。
    可眼下让他怎么开口?东突厥送礼,都不要回礼的吗?什么时候东突厥这么大方了?难道?
    莫贺咄有一个不好的想法,若是颉利打着和统叶护一样的算计吗?
    不应该啊,按理说东突厥和大唐完全属于不相往来,时不时会即可开战,大唐又怎么会善待对方?
    除非
    “莫贺咄斗胆,请问东突厥给大唐献上了什么样的礼品?”
    李世民很是大度的说道:“给使者看看。”
    特别简单的一张纸,可那上面的两句话,却让莫贺咄头疼无比。
    萧皇后、隋帝孙?这两个人名,他哪能不清楚?
    至于第三条玉玺,直接被李世民给抹了,这东西最好不要让外人知晓。
    莫贺咄心中开始盘算,统叶护要求的和亲之事,究竟该如何开口,才能成功。
    至于让大唐参战?开什么玩笑?绝不可能,这件事只能是草原的群狼对决,不能让大唐参与进来,不然东突厥被大唐占去,那可坏了大事。
    “太子殿下,到!”
    “秦王殿下,到!”
    “魏王”
    内侍的呼喊,打乱了莫贺咄的胡思乱想,此刻他更好奇的是,传说中的秦王究竟是何样貌。
    入眼却全是失望,稚子幼童,怎会是前一段时间,要了西突厥数万牛马,名震四方的大唐秦王。
    “儿臣,给父皇请安!”
    随着众皇子一同拜见李世民之后,李方晨就回身了,这个家伙一直盯着自己,真让人不爽。
    “这位便是西突厥使者?不知为何,一直看着本王?”
    莫贺咄行了个突厥礼,随后笑道:“早就听闻秦王之名,只是今日见了,不免有些失望。”
    群臣冷笑,那是你不知道眼前这位小王爷,到底为大唐做过什么。
    李世民的瞳孔中散发出龙怒之威,看样子对于这个西突厥使者有些不满。
    李方晨却是乐了“难不成你见过长了六支手臂,三个脑袋的秦王不成?”
    众人莞尔,差点忘了,秦王有时候说话很气人。
    莫贺咄这才反应到自己刚才有多失礼,只不过草原上的男儿,是不会向一个娃子道歉,继续撑着,等会一定要开口谈和亲之事才对。
    “钰儿,一旁站着。”李世民笑完后,装模作样的斥责一下,随后让李方晨和其余皇子们站到一起。
    “是!”李方晨耸耸肩,很是随意。
    这也算是给他提了个醒,看样子秦王这个名头传播速度有点太快了,自己还得再藏拙一段时间才好,木秀风必摧之嘛。
    “尊敬的大唐皇帝陛下,莫贺咄奉西突厥可汗统叶护之令,希望与大唐皆秦晋之好,以示两国邦交身后。”
    话音刚落,刚才站在一旁的李方晨又跳了出来,“你们可汗要嫁女于我大唐?”
    再看群臣,一个个憋着笑,哪怕大儒也不例外,随后早有和亲之史,可并不代表他们就真喜欢让一个女子来维系和平。
    莫贺咄傻了眼,自己好不容易开口,怎么这位秦王一句话又给自己怼了回去。
    远处,李泰哈哈大笑“二哥言之有理,太子哥属实缺少一门小妾!”
    李恪和李佑在一旁憋笑点头,李承乾黑着脸“难道不能嫁给二弟吗?”
    朝堂乱作一团,李世民伏在龙案上,憋笑憋得很辛苦。

第一百二十五章 和亲可以,嫁女来唐
    “大唐皇帝陛下,我不是那个意思!”
    莫贺咄黑着脸,如何看不出今日自己成了他人的乐子,实在可气。
    李方晨收住笑容反问道:“那你是个什么意思?”
    “西突厥可汗统叶护希望,可以让大唐皇帝陛下,挑一名公主,远嫁西突厥!”
    众人重新收起笑意,刚才可以开玩笑,现在却要谈正事了。
    李方晨却脸色阴沉“我几位妹妹不过几岁之龄,你们可汗莫不是想的太早了吧?”
    莫贺咄弓着背也不说话,说多错多,倒不如不说。
    “钰儿,休要胡闹了,退下。”
    李世民则开始考虑,把谁嫁出去,宫内的除了襄城,其他人都不合适,可襄城如今也不过九岁,真嫁去西突厥,与送死有何区别?
    李方晨没有后退,反而开口道:“父皇,儿臣觉得,和亲岂有直嫁不娶之理,如今大唐未有适合的公主,何不看看西突厥有没有合适的汗王之女呢?”
    “可是这”本想说有违祖宗之礼,可转念一想,李世民又有些不爽,毕竟要嫁的也是他闺女,怎么可能高兴的起来。
    孔颖达赶忙上前道:“秦王殿下,此事尚未有先例,臣觉得”
    “你觉得什么?是不是以后但凡没有先例的事情,都做不得?那我倒想问问,什么是和亲?”
    什么是和亲?
    和亲是耻辱!是用女人去换取外交,把自家女儿送入他狼之口,最后再无相见之日。
    什么是和亲?
    和亲是一种非常时期的非常手段,是解决两国不愿继续打仗的暗示!
    可是到了如今,却变成了不断地嫁公主、嫁公主、嫁公主难道大唐的男儿死绝了不成?偏偏要靠一个弱女子来彰显国威?
    他国进谏,博圣人一悦,皇帝立刻开口“朕有一女!”
    疯了吧?皇帝家闺女不值钱,皇子到处跑是吧?随便一个破落小国都可以跑来说,我们要和大唐和亲,我们要娶大唐公主?
    “再有说无先例者,不妨麻烦你们诵读史书,看看最早的和亲从何起源!莫要再在本王面前犬吠!”
    想到此处,李方晨控制不住的怒火喧嚣出来,他见不得,更看不得,凭什么我唐公主,要下嫁尔等番奴!
    孔颖达也没想到李方晨竟然是认真的,只好退下,但眼中很是不以为然。
    恰逢此时,一旁的李恪出声道:“早在周襄王时,襄王欲伐郑,故娶狄女为王后,与戎狄兵共伐郑。恪有些不懂,想问二哥,此事算不算和亲?”
    李方晨顿时一乐,有一个知识颇杂的弟弟是一种什么感受,那就是想到什么,人家都可以给你找个典故出来。
    孔颖达只好请罪入列。
    李世民也没想到,竟然还有这种事情,眼中竟是赞叹,心道:钰儿和恪儿这次做的不错。
    孤零零站在殿中的莫贺咄一直在冷眼旁观,他发现大唐变了,和以前的中原国度完全不一样。
    若是让统叶护知道,自己因为两句话得罪了秦王,导致和亲未成,只怕回去就得人首分离。
    “尊敬的”
    “使者,麻烦你告诉你家汗王,和亲可以,嫁女来唐!若是不然,朕不介意提兵去一趟西突厥!”
    随着李世民这句话结束,大臣们想劝也不知如何开口,毕竟那一句“和亲可以,嫁女来唐”听上去太过于震撼。
    汉起,多少女子远嫁,落得悲惨下场,如今有了骨气,他们又凭什么不敢强硬一些?
    至于大儒等人,因为李恪这一句引用经典,根本没有挑出半点毛病,甚至在心底里也说服了自己,或许这样,才会更好。
    至于战争?
    虽不喜,更不惧!
    往日里劝解陛下不可外攻,每次战争必是劳民伤财。
    但若外敌伐唐,君子提起三尺剑,笑饮胡血破虏行!大唐的文臣,亦不是孬种!
    比之贞观元年,如今三年过去,多少武将压抑不住的嗜血好战,大唐若想封爵,唯有军功!
    只是,他们会打吗?
    现在有更好的办法,用李方晨的话来讲,那叫经济制裁,看看大唐的商路吧!
    突厥中近乎九成的部落都与大唐商队密切相关,倘若是直接断了供应,这两位突厥可汗只怕还得煞费苦心的重新稳定他们屁股下那个位置!
    “尊敬的大唐皇帝陛下,莫贺咄回禀统叶护可汗,告辞!”
    扭头离开,此刻他也有些恼怒,之前不是说秦王和大唐想要颉利的脑袋吗?怎么眼下变成了西突厥岌岌可危?东突厥意欲和大唐联合不成?
    朝堂中的李方晨和李世民对视一眼,笑了。
    “来人,退朝!房玄龄、杜如晦、李绩、李靖、秦琼、柴绍”足足点了二十多位大臣,让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