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大唐贞观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忆昔大唐贞观世- 第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言不发硬抗了十八杖,怪不得古人一般都难以撑过三十,十下就能给李方晨打出血迹,其间力道可想而知。
    身后一帮子小家伙,看着床上的李方晨,很是紧张。
    李恪守在李方晨面前,也不知自己能为他做什么。
    似乎看出了众人的不对劲,方晨勉强露出一丝微笑“我是你哥,自然要护你周全。”
    这句话,是对在场除了李承乾之外其他龙子凤孙说的,看着李方晨昏沉睡下,没有人可以想到,他此刻最想说的一句话是:我的折磨菜鸟计划,又要延迟了

第一百一十五章 名扬天下,秦王仁义
    次日早朝,李承乾和李泰同时上奏,请陛下将拍卖所得钱财利用在民生之上。
    百官听闻纷纷侧目。
    李承乾更言道:“二弟因代他人受过,有伤无法上朝,便由我与青雀替他上策,请父皇成全。”
    李世民勉强笑道:“朕准了,孔颖达!”
    孔颖达赶忙上前道:“老臣在。”
    “昨日弘文馆中,诸位皇子与公主不敬师长,皇后欲罚之,朕次子秦王李承钰替兄弟姐妹,领下所有过错,甘愿杖责十八下,如今伤重还在昏迷。如此,你可满意?”
    “老臣惶恐!”孔颖达赶忙道。
    “还有你们,朕要恢复秦王府三千兵甲,并且再加三千,尔等有何意见!”
    百官同时高呼“陛下圣明!”
    还能说什么?昨日里宫中的事早就传扬开来,替秦王诊治的太医都亲口证实,足可见秦王确实因为其他皇子的过错,挨了杖责。
    随后李承乾将昨日定下的修路建桥之事复述一遍,彻底让百官心中震惊。
    难道从一开始,这位秦王殿下就已经确定了拍卖所得,会花在哪里不成?
    如此详细的法子,绝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想好的。
    “陛下,臣请,辞去官职,统办修路之事!”
    如此扬名之事,自然要免不得争过一遍,于是出列好几位当朝大佬,甚至提出了辞去现有官职。
    李世民眼中略有鄙夷,冷笑道:“此事交由太子督办,青雀作为负责提供水泥。”
    “水泥?”
    “陛下,这水泥为何物?”
    “为何我等从未听过?”
    李泰上前笑道:“二哥的法子,具体内容暂且不提,等到长安到洛阳的直道修好,各位大人再行检验就是。”
    “这”
    “魏王殿下,此物当真可行否?”
    “魏王殿下,臣觉得”
    李泰冷哼一声“本王不要你觉得,而是要本王觉得,再者说,这钱又不是国库支出,由不得你们插嘴。”
    众人一时被怼的哑口无言,那一句本王不要你觉得,而是本王觉得,感觉很霸道啊!好像。似乎并不讨厌这种霸道
    散了朝,长孙无忌被几位文臣堵住了去路。
    “赵国公,您劝劝陛下吧?”
    “是啊赵国公,你快去劝劝陛下吧。”
    “赵国公”
    长孙无忌冷哼一声,“你们为何自己不去?难道我愚钝吗?更何况,这件事根本没有商量的余地,陛下愿意拿出来就已经够了,莫要让贪念毁了你们一家性命!”
    如今的结局最好,如果再有人不识好歹,只怕最后必会被其牵累到,与其如此,还不如直接挑明的好!那钱,朝中官员,任何一人都碰不得!
    朝会之事传扬开来,百姓知道秦王殿下仁义无双,替兄弟背罚,更为国献策!
    修路啊!天呐,这件事每朝每代都会做,可真正做好者又有几何?
    即便如此,秦王两字依旧进入了百姓的脑海中,就凭人家这个心志,就足以说明,对方是真的为百姓着想。
    李方晨休养了十天,终于恢复了行动能力,屁股上已经结痂,问题不大。
    可他还没来得及高兴,就被李泰拉去了新成立的水泥工坊。
    “青雀,你慢点,这么着急做什么?”
    “二哥,不让你看了,我和大哥如何开始动作?你可不知道,这玩意实在太让人满意了。只要浇筑在地面,或是城墙上,风干后绝对比得上一块大石!”
    李方晨赶忙问道:“你们没做些铁筋垫做支架核心?”
    李泰叹气道:“二哥你又不是不知道,铁如今都被父皇收拢了去,哪能分给我们啊!更何况,这一段时间,朝堂上那帮子蠢货,尽在想如何从我和大哥手里夺权了。”
    李方晨哭笑不得“那你们让出去两个位置不就行了,记得谁敢伸手去触碰财权”
    “就砍了他的手!我怎么能不知道,父皇和大哥就是这个意思,可我就是不高兴,凭什么好事就一定要分给他们?主意是二哥出的,大哥负责统筹,而我担任后勤,与他们有半个铜钱的关系吗?”
    一路赶至水泥工坊,却不想李世民带着朝臣也到了。
    “儿臣参见父皇!”
    “钰儿,能下地了?”
    李方晨尴尬一笑,其实第二天就能,可是母后不准,必须要看着他好起来才算。
    “吾等,见过秦王殿下。”
    看着那些臣子,李方晨没来由的冷哼一声,大臣们纷纷低头,不敢多言。
    李世民赶忙说道:“放心吧,你那三千兵甲的名额,朕已经还给你了,还多给了你三千,六千你还不知足?”
    李方晨却道:“儿臣不要,儿臣觉得,有些事,还是不要让大臣们费心了!”
    虽说之前和李泰说,是可以让他们掺杂两个人进来,可这并不代表,李方晨在他们面前也会这么说。
    百官无颜,秦王殿下看似在置气,又何尝不是在警告他们?
    “殿下,臣听闻,你需要护卫?”秦琼凑上前来。
    李方晨点头“怀玉和哲威过几日进宫吧,令武还太小,暂时算了。”
    “犬子任凭殿下发落。”
    柴绍出列道:“还请殿下莫要顾及我二人才是。”
    “且放心就是,我可不是让他们来享福的!”
    其余武将派系不臣不明所以,程知节上前问道:“殿下,您与秦二哥打什么哑谜?老程我很是糊涂啊!”
    秦琼瞪了对方一眼,随后犹豫道:“殿下,程家几个孩子,还算成才,你看”
    “不要!”
    他们里面,也就秦怀玉和柴哲威略懂事一些,至于老程家?算了吧,一群愣头青,自己这边做点什么,还不立刻回去告诉他们老爹?这事绝不能答应。
    “行了,先进去看看,朕还想知道,那水泥究竟为何物呢!”
    “嘿嘿,父皇,儿臣给您指路。”
    李泰赶忙跑过去,同时给李方晨使了个眼色,让他赶紧跟上。
    “这是石灰的味道?”
    一进入工坊,立刻就闻到了石灰味,所有人都在好奇,这石灰有什么用?
    “父皇您看,这些犹如泥巴一样的东西,就是水泥,至于原料儿臣就不带着您看了,不过父皇您切莫小看了这水泥,眼下虽然有些不入眼,可等他风干之后,绝对是一等一的建路良材!”
    直接跳过原料的观看步骤,知识产权大唐也有,李泰才不会提前泄密,让大臣、世家学去。二哥可是说了,这玩意能盖房,到时候少不得在坑他们一笔,或者在搞个拍卖会?
    臣子们好奇心被李泰砸下来的大招给憋了回去,一个个脸色别提有多难看。
    “这后面已经有一部分风干的水泥小路,父皇您可让人试试。”
    绕过工坊,众人这才发现,后面别有一番天地。
    一条灰白之色的道路涌入眼中,看样子属实不错。
    “陛下,不如让臣试试?”
    尉迟恭提着两把铁鞭,向着水泥地面狠狠砸了上去,听得铁鞭震响,伴随着地面细微之处的破裂,尉迟恭惊道:“好硬的地!”
    随后又驾马在上面奔驰一圈,马匹借力很是简单,速度也比往日要快上几分,下马后尉迟恭一脸兴奋。
    长孙无忌等臣子站上去立刻发现了不凡之处。
    魏征上前问道:“敢问魏王殿下,此物造价几何?”
    李泰微微摇头,李方晨淡然道:“魏大人,有话直说!”
    “此物,能否筑城墙?”
    “能!”
    “臣请,将此神物,划归国有!”

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宫秦王,少年虎卫
    “想得美!”李泰忍不住嘀咕道。
    李世民听到后立刻瞪了对方一眼,他也没想到,钰儿这次想出的水泥之法,竟然如此坚硬,若是给边塞城墙铺设一层,外敌想要劫掠,只怕难度会加大数倍不止。
    “青雀,此物交由工部吧。”
    李泰黑了脸,李方晨笑了“父皇都这么说了,儿臣与青雀自然应允,那这修路之事一同交出去吧。”
    “秦王殿下此话当真?”
    “当真,反正又不用我们出钱。”合着水泥交出去,皇宫内库也就不再负责修路建桥了?
    “啊?陛下,这”
    “百万贯买水泥制法,贵吗?”
    要说真心话是不贵,可大臣们都习惯了拿不要钱的东西,如今这么一来,岂不是成了一桩买卖?
    “秦王殿下,请您为天下万民考虑!”
    李方晨反问道:“难道有人贡献出利国之法都不赏吗?”
    “这这可是百万贯”
    李方晨看向户部尚书刘政会,“刘尚书,你觉得呢?”
    刘政会自知失言,急忙后退两步。李方晨看向李世民问道:“父皇,大功与社稷者,何等封赏?”
    李世民龙躯一震“若能大功与社稷,万户侯亦可赏!”
    “儿臣请旨,凡有能人巧匠制出大唐所需之神兵利器,亦或是强国利民之举,请您加封赐赏!”
    士农工商,阶层分明,李方晨此举意图打破平衡,话一出声,便遭到了所有大臣的反对。
    有的人,是为了保护他!有的人是纯粹的不满。
    不可置否,他们再一次对这位秦王产生了更加清晰的认知,这是一位真正有大志向的人,他的出发点是真的为了大唐考虑。
    这类人,为贤臣、为贤王,偏不可为帝。
    不过,照目前来看,他不可能即位,甚至还未展现出半点威胁。
    未发生之事,谁都不能提前做出判断,此刻秦王受宠,武将方面又十分拥护,再加上对方未入朝堂,自然不会贸然上前针对,不然李世民的屠刀肯定会再次染血。
    李方晨这个条件,李世民没办法答应,他只能换一个法子。
    “传朕的旨意,水泥制法收归国有,为嘉奖秦王李承钰设西宫,为秦王未开府前所居之处,秦怀玉、柴哲威,入西宫担任属官一职!魏王李泰,继续负责水泥工坊,赏白银千两以示嘉奖!”
    “陛下,万万不可啊!”
    “陛下,这有违祖制!”
    “陛下,臣请,决不可轻设西宫!”
    这算什么?总所周知,东宫是太子所居,可如今出来个西宫,这不是搞事情嘛?
    “孤觉得,此事可行!”
    后方一个人的出现,彻底让百官将一肚子话憋了回去。
    太子李承乾竟然也到了。
    李方晨和李泰笑着跟他打了声招呼,三人站在一起,亲密无间。
    “父皇刚才所言孩儿认为有理,二弟一直待在坤宁宫实在有些不太合适,倒不如设立西宫,这样也好让他自在些。”
    百官这才想起,比起西宫,秦王殿下似乎一直都没有自己的宫殿吧?整日待在坤宁宫的偏殿里,难道就不算有违祖制了吗?
    这个西宫可不是后宫嫔妃所居的地方,更非历朝太上皇所在之处,何况大唐的太上皇至今都未搬离太极宫。
    在李世民和李承乾一唱一和下,李方晨很快就拥有了一座暂时属于他的宫殿,名唤“西宫”!
    与东宫对立,但又有所区别,东尊西贵,他将是太子之下第一人,朝中未有睥睨者。
    百官只能把“西宫”当做是一种称号,而不是真正可以与东宫抗衡的庞然大物,同时心中也有不得苦笑,只要事情和秦王挂钩,他们就会忍不住多想一些。
    在长孙无垢无比幽怨地目光下,李方晨非常愉快地搬离坤宁宫了。
    当晚,与李承乾和李泰三人,在西宫中一顿狂吃海喝,十分自在。
    “陛下,臣妾想不明白,为什么要急着把钰儿迁出坤宁宫?”
    他们兄弟开心,李世民这边却有些棘手,很明显这件事没有事先和皇后通气。
    “观音婢,钰儿早就长大了,不是吗?”
    “可是臣妾”
    “儿孙自有儿孙福,您难道没有发觉,这小子待在坤宁宫很不自在吗?若是想补偿他,以后有的是机会!”
    三日后,宫中侍卫家中但凡八岁以上,十五岁以下的孩子,全部召集在西宫之中,一旁还站着秦怀玉和柴哲威。
    李方晨的打算是二十个护卫,因为秦怀玉和柴哲威占两个名额,所以他要从眼前这些孩子中再挑出十八个人来,当然,多一两个无所谓。
    一个个面黄肌瘦,但凡有点精气神,也是那种眼睛乱瞄心中略有想法的家伙,李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