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蹄这东西确实大补,别看样子一般,陛下,猪四肢的指甲可以入药,四足的肉肥而不腻,人吃了之后,不仅好消化,还有助于养颜。”
方晨迫于腰间肉疼,只好出来解释了一遍。
“您要是不喜欢,就让给我,这东西我要了七天,那帮子御厨才寻来,做一顿不容易,大唐养豚的人太少了。”
豚肉好吃吗?李世民和长孙无垢都会点头,再吃过方晨亲自调教的厨子手艺后,绝对可以称得上美味。
“玉儿,那豚生性好斗,养起来有些困难,圈养不易,你可有什么法子不成?”
听方晨说的轻松,长孙无垢忍不住问了出来,也许这孩子有办法呢?
李渊一边啃着猪蹄,一遍竖起了耳朵,心想这孩子还有这种本事?
方晨反问道:“没有割礼?”
长孙无垢直接照着方晨脑袋拍了一巴掌“胡闹!”
一个皇子身份,竟然口出粗鄙之语?
李渊则陷入了沉思“难道这还有什么讲究不成?”
方晨叹气道:“找个手艺不错的内侍去做,豚要年纪小,公母都可割,除了需要配种的留下,其余完全可以当做肉猪,这样猪肉的骚气会少很多。”
李渊有了兴趣,立刻派人安排,甚至还问了方晨一句“你想看吗?”
方晨差点喷饭“我看那玩意干嘛?不就是给你出一个让猪肉离开贱肉称谓的法子吗?经过割礼的猪肉,比羊肉都好吃!”
长孙无垢略有宠溺的孩子“有这法子你怎么不早说?而且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方晨挑眉“没见过猪跑还没吃过猪肉不成?”
长孙无垢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好好说话!”
方晨无辜地摊了摊手,让旁边这两位脸上笑容从未间断。
“小时候吃过,邻居家养过这种猪。”
他不好说,后世基本都是这种肉猪,要想吃原汁原味的野猪,可比大唐困难多了。
李渊啃了六只猪蹄,长孙无垢别看文文静静的,一听猪蹄养颜,也吃了最少四个,可怜的方晨,一只都没分到,只能斗气似的跟一盘豆腐较劲。
豆腐?嗯?
“太上皇陛下,皇后娘娘,咱们明天早膳换个口味可好?”
长孙无垢擦拭了一下粉唇,笑道:“玉儿,你又有什么主意?”
说到吃这方面,方晨太有发言权了,以前当雇佣兵还无所谓,一袋兵粮不够,那就再来一袋,每次拿到佣金,他绝对是跑到唐人街餐厅好好消费一段时间。
可如今来了大唐,哪还有什么唐人餐厅?
西餐他也想过,但是总感觉除了甜品之外,其他都很一般。
如今他成了一个孩子,嘴馋也就变得更加厉害了。
人也是一种奇怪的生物,以前过的都是苦日子,吃什么也没有在意过,如今重活一世,他想让自己过的更好一点。
来到大唐的时间越久,对于这里越留恋。
但如果有机会,方晨还是会选择离开,皇子夺嫡这种事情太可怕了,尤其是武代唐立国那位,他根本不想有任何接触。
哪怕心中无比敬佩,都要敬而远之。
能在后宫中脱颖而出,并且登上帝位的大佬,绝对是妖孽之上的级别,哪里是他这种渣渣可以招惹?
第六十三章 君子六艺,五礼当先
饭后,李渊看长孙无垢的目光柔和了不少,之前亏是有她在,不然方晨这个臭小子肯定要继续和自己犟下去。
说实话,这种被人关心的感觉,李渊并不缺少,但是人与人不一样,以往都是李世民和长孙无垢两人嘘寒问暖,其中包含着愧疚。
而自己所生的其他子嗣,则都在眼中透漏着数之不尽的。
方晨?这小子唯一想要的,估计就是离开长安吧?
怪不得李世民和长孙无垢两人对他是又爱又恨,自己似乎喜欢上这个看似“胆大妄为”的小子了。
“小子,饭也吃过了,接下来我们继续讲课。”
有内侍上前收拾了“残局”,长孙皇后坐在一旁,看样子打算旁听。
李渊身子一正,为人师表的感觉再次涌现出来。
“之前给你讲了礼义廉耻和我李氏门风,接下来朕给你讲讲君子六艺,这也是接下来一段时间你要学习的课程,用心听好。”
君子六艺?听上去很有趣啊,方晨赶忙举手。
“嗯?”“玉儿,怎么了?”
李渊和长孙皇后同时出声,看到方晨莫名举起右手,还以为出了什么问题呢!
方晨尴尬一笑,赶忙解释道:“先生授课,学生不敢轻易打断,只能用这种法子来告诉先生,学生有事要说。”
李渊满意地点了点头“说吧。”
方晨挠了挠脑袋“先生,可否派人替学生取来纸笔,好让学生记录下来先生口中之语,好日夜温习?”
“甚好,朕这就为你安排!”
长孙皇后也是一脸的赞叹,心道:吾儿如此好学,今后肯定非凡!
只不过,他的字
要知道,长孙无垢和李世民都见过方晨的书法,十成错了七成,也不知是好是坏!
“玉儿,你尚未识字,若是写错了,会不会不好?”
李渊眉头一翘“平阳没有叫你识字?”
方晨也是一愣,赶忙说道:“麻烦先生将毛笔换成炭块,学生自有办法将先生所授的内容全部记录下来,分毫不差!”
开玩笑,简体字和繁体字能一样吗?
对你们来说,那是错字,可对我来说,那才是对的!
只是皇后怎么知道他不识字的?想来应该和柳姨有关,如果没错的话,柳姨并非是母亲身边的人,而是皇后的身边女官吧?
如今明白了,方晨心中隐隐有些后悔,如果当初不是自己太单纯,直接选择信任柳姨,或许自己早就逃出长安了。
有时间,搞个逃出长安大计划?嗯,此事可行。
只不过皇后和陛下待我如此亲善,太上皇也做了我的先生,这么一走,会不会
算了,船到桥头自然直,走一步看一步吧!
“殿下,纸和您要的炭块都拿过来了。”
方晨诧异的看着眼前这个内侍,“刘三成公公,您不是陛下身边的总管吗?为什么我在太上皇宫中还能看到您?”
刘三成笑道:“奴才奉了皇命,这一段时间就负责殿下您的事情,至于陛下那边,有奴才的徒弟照看。”
“行了,少说废话吧,玉儿,你可准备好了?”李渊明显有点不耐烦。
方晨赶忙摇头,又请刘三成按照他的提示,将炭块削成了几个小型圆筒。
“殿下,您看这可以吗?”
方晨赶忙点头“多谢刘公公。”
抬头看向李渊,“先生,学生准备妥当了。”
李渊再次点头,随后朗声道:“君子六艺,分为礼、乐、射、御、书、数。今日我们先讲礼,与我晌午前跟你讲的礼有所不同,这礼,乃是吉、凶、宾、军、嘉也”
方晨手中动作不减,不时还会抬头看向李渊。
这让长孙无垢更加好奇,走到身边查看,忍不住的皱眉。
字竟然不是右上开写,还是横着来的?
之前看方晨所写的内容时,怎么不一样,长孙无垢觉得还是要先问一下,便低声让人把柳姨传唤过来。
经查由发现,上次的内容,竟然是方晨教会她们如何看,甚至教了他们好几个古怪的字样。
“娘娘,玉少爷说,炭笔比毛笔更好书写,就是从右往左写容易将纸面弄脏,一行而记,一段而形,更方便越多。而且还有一些点点,玉少爷说是标点。奴婢们一开始还以为是玉少爷故意而为之呢!”
标点?段?行?
长孙无垢再次习惯性的眯起了眼睛,也不知道方晨眯眼的习惯到底是传自于李世民,还是她。
再次回到宫中,李渊似乎已经讲累了,正在喝茶歇息。
方晨轻轻吹拂纸面,大唐的纸质量真心一般,为了避免存放时间长字变模糊,方晨打算过一段时间,做几只钢笔出来。
说实在话,钢笔的结果要不了太简单,懂一点大概知识,然后找人安排就好。
“玉儿?”
“啊?娘娘?”
发现皇后走向自己,方晨赶忙起身。
“能否让娘观赏一下你的笔法?”
“娘娘看就是了。”
长孙无垢先拿起方晨所记的内容,粗略一观,顿时神情就变了。
“父父皇?”
甚至有点慌乱,将目光看向了李渊。
李渊大惊,赶忙走了过来“可是玉儿字体实在难看?”
难看?方晨差点哭了,自己这可是标准的正楷,十分容易辨认的好吧?
李渊看了之后,立刻抓住方晨问道:“这是谁教你的?”
方晨摇头“是我自己想的,先生,学生这字有什么问题吗?”
李渊怒道:“朕问的不只是这个字,还有这些点点,和这种书写方式!”
一目了然,规整清晰,每一句话,每一个段落,都让人看的无比详细,除了很大一部分错字之外,可以称得上创下了大唐之最。
“都是我想的,有问题吗?”
方晨不是不愿意说实话,要说是别人,怎么佐证?倒时要让他把人找出来,他又该如何是好。
“皇后,去把皇帝给朕叫过来。”
李渊心知问题无比严重,这简直就是一次变法,如果能够成功,可以改变整个大唐。
方晨心中纳闷,并没有考虑到眼前这种后世流传的书写方式,对太上皇和皇后造成的震惊。
长孙无垢赶忙点头,之前是因为好奇,可看过方晨所记内容后,才发现,这事情远比她自己想象的要严重很多。
第六十四章 五礼之学,文化传统
“好!好一个标点符号!”
李世民得知消息赶来后,见到方晨这幅“大作”,立刻开始评头论足。
“来人呐,去将长孙无忌、魏征、房玄龄还有杜如晦给朕喊到太极宫来!”
李世民迫不及待想要向世人展示了,这可是皇家的功劳,哪怕名誉上方晨还无法成为皇子,可他依旧有着平阳公主义子的身份。
李渊旁边也是乐得不可开胶,这方晨还有一个名头呢!朕的爱徒!
爱徒?谁又晓得两个时辰前,李渊是在心中不断骂他逆徒!
“父皇,您看,儿臣这般安排,可还得当?”
李世民眯着眼跟李渊笑道,专门太极宫,就是让李渊来主持。
李渊哼了一声,从眼神来看,他是十分高兴的。
“玉儿,朕赏你个侯爵,可好?”
李世民再看向方晨,说不出的顺眼,这孩子,简直就是上天赐给他李家的“瑰宝”!
方晨连忙摇头“方晨不敢领,也不能领,若是可以,方晨希望替别人讨个赏。”
“哦?你打算替谁?”李世民和李渊都极为好奇,长孙无垢眼前一亮,我儿莫非有了心上人不成?
方晨想了想,后说道:“方晨打算替后世读书人讨个赏,凡有教书育人、开设书学之所,请陛下赐赏。”
几人同时一愣,“玉儿,你这是何意?”
“启民智,开民心!”
李世民微有皱眉“那你可知”
“方晨知道陛下想说什么,愚民之计不可取,若我大唐,人人识字,人人如龙,才可称作万世之盛景!”
“好!玉儿,就凭你这一番话,朕必保你一世无忧!”
这次开口的是李渊,很明显,方晨这个举动不仅仅让他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小玉儿,也让他明白了什么叫做大局观!
福及万代,当受所有百姓朝拜!
但是,与李世民和李渊所想的有所不同,方晨只是觉得,大唐文化普及程度太低了。
李世民却叹气“此事难为,朕只能尽力而为。”
此时难为,因为知识,永远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如果真的每个人都能读书,那世家又如何可以存在如此之久?
杀之?不现实,因为李氏建立大唐,也多有依靠这些世家。
可若是不杀,他们绝对会是这件事最大的阻止者。
多看了两眼方晨,心道:若是我儿再大一点,定能替朕解忧。
如今?还是算了问吧,哪怕他真的有办法,也不能问,也不敢问!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水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决不能让小玉儿当这个出头鸟,但是这份标点的功劳,必须给他安上。
“来人,传朕的令,赐封方晨为,传世侯,三代不削,大错不诛!”
什么叫三代不削?大错不诛?
李渊甚至还觉得有些少了,毕竟方晨是个皇子,按理该封王。
方晨直接跪下了“陛下,算了吧?方晨方晨还小”
找不到借口,总不能直接说,我还是个孩子,我才不要进入朝堂!
李渊和长孙无垢忍不住轻咳了两声,刘三成匆忙跑去拦住了准备去传旨的内侍。
方晨说的没错,他还是太小了
有愧于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