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大唐贞观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忆昔大唐贞观世- 第2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秦医,下去吧。”
    李方晨摆手让御医退下,对三人笑道:“些许小事罢了,父皇何必如此?”
    “朕不准!”

第四百八十九章 秦王毙,天下惊
    “汝乃朕之秦王,朕不准你死,你便不能死!”
    何其霸道?
    可这,才是真正的李世民。
    此时,李世民再也抑制不住情绪,眼看着十年变成了三年,难道真的是天妒英才吗?
    李承乾更是自责无比,“二弟,此事乃为兄之过也,若非象儿”
    “如此说来,我也有错。”李泰回想起当初孔幸夷小产时,李方晨苦心探案,为他报仇。
    李方晨脸上满是笑容,不见任何悲伤之色。
    不就是还有三年吗?
    “着令天下,救秦王者,封异姓王!”
    李世民更是拿出了杀手锏,他还就不行了,真的不能与天争命吗?
    李方晨却是摇头道:“儿臣无碍,自己的身体,哪里还会不清楚?我这只是累了,好好休息一段时间便能恢复的。”
    “钰儿!”
    “父皇安心便是,儿臣还想着等到麟儿和雀儿长大后,尽孝在儿臣身边呢!”
    奈何李世民根本不相信,直接派人去请皇后。
    如今这般情况,李方晨留在宫中也没什么作用,还不如让他继续待在秦王府,更自在一些。
    长孙无垢匆匆赶来,路上得知李方晨病情加重。
    到底殿中时,整个人已经哭过一场。
    上前将李方晨搂在怀中,泣不成声,“我可怜的儿啊”
    李方晨不好安慰,只能乖乖缩着,一切都等到长孙无垢稍有平复心情,这才张嘴。
    “母后,这几日麟儿和雀儿可还曾听话?”
    长孙无垢叹息道:“钰儿,你怎就不知爱护自己的身体?”
    李方晨尴尬地挠了挠头,笑道:“儿臣挺爱护的”
    这话自己说了都不信,挺爱护的怎么还会出现如今这般情况?
    殿中众人,目光都放在李方晨身上,使得他如坐针毡。
    可他又不能躲,因为他清楚,这些都是亲情的体现。
    李泰苦笑道:“怪不得皇嫂有孕,二哥你会对我说那一番话。”
    哪一番?
    不就是安顿后事,想让他李方晨的子嗣有个靠山吗?
    李世民俯首叹苍穹,惋惜和后悔两种情绪不断在心中徘徊。
    如果当初,他没有安排李方晨出征,如果当初,大唐没有腹背受敌,如果
    这世间,哪来的那么多如果?
    看着长孙无垢心痛难忍,李承乾和李泰更是暗中自责,李方晨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开口劝慰几人。
    事至今日,一切都已经晚了。
    也许,他还有可能重新来过。
    但更多的,还是一种对于自己未来希望渺茫的无奈和心酸。
    他想回到后世,去治病,治好之后再回到大唐。
    可是眼下,他却没有丝毫的把握。
    回到后世,不仅仅是他一人,他还要带着萱儿和二十一。
    连他自己是如何穿梭到大唐时空的都不知道,更别提带着别人一同离开这个世界。
    如今的他,只能赌!
    赌赢了,一切都不是问题,可如果赌输了,他不仅会一无所有,更是连累了王萱儿和二十一两个人的身家性命。
    可是不赌,他必输无疑。
    辞别李世民和长孙无垢,被李泰一路“护送”回秦王府。
    入府第一件事,李泰就派人招来了十六和十一。
    “千万照顾好二哥,若不然本王拿你们问罪!”
    十六和十一并未多言,宫中的消息一经传回,殿下的病情再次恶化了。
    而宫中,长孙无垢跪倒在李世民面前,“陛下,一定要救救钰儿啊!”
    “观音婢,你放心,朕以下圣旨,天下人能救钰儿者,以异姓王赐封!”
    各国使臣,见此情景,不惊反喜。
    秦王的名头太大了,压得他们喘不过气,若是秦王死去,他们做梦都会笑醒。
    尤其是高句丽的使臣,听说当天晚上一醉方休,第二日午过三巡都未曾苏醒。
    等到大朝会过去后的第三天夜里,李方晨对十六下令道:“开始!”
    “殿下”
    “把心放到肚子里,本王不会有事的!”
    王萱儿和二十一陪伴在他们身边,都是一身正装,看上去就好像要参加一场盛大的仪式一样。
    子时,行动正式开始。
    鸿胪寺突然混乱起来,高句丽使臣的队伍不知何为,拔刀杀向其余各国使臣的进贡队伍。
    数十名好手,一个比一个下手狠。
    各国使臣急忙联合起来,抵御高句丽人的猛烈进攻。
    而高句丽使臣,此刻才刚从梦中惊醒,对一切都不甚了解。
    “这些高句丽人是哪来的?”
    领头的那个黑衣人,说着一口流利的高句丽语,下手更是凶猛无比。
    短短一炷香的功夫,足足杀了七十多名外使的随从,还有几处小国的使臣。
    伴随着战马嘶嚎,鸿胪寺被右威卫包围起来,那群高句丽奈何不得,只能放弃挣扎,被全部扣押。
    只不过夜色混乱,无人发现,那些个黑衣人,大多数都是受了伤,少有死亡者。
    右威卫将军秦怀玉一声令下,全部下狱,明日问刑!
    而夜色中,还有一队黑衣人,目标十分明确,冲向了秦王府。
    趁守备昏沉之际,大喊杀秦,一时间引得整个长安都陷入了鼎沸之中。
    秦王府护卫拼死抵抗,奈何还是被贼人得手,着了火的羽箭,直接落到了秦王府后院之中。
    而秦王殿下和秦王妃,被彻底困在火海里。
    十一带队迎敌,却久久不见十六的身影。
    等到来犯之敌退散离开,十一急忙派人灭火。
    这场大火,整整烧了一夜,等到天色变凉,火苗才彻底熄灭。
    而正在这时,十六姗姗来迟。
    十一喝问道:“你昨晚去了何处?”
    十六咬着嘴唇,红着眼圈,“奉秦王令,杀贼!”
    “何人为贼?”
    “鸿胪寺中,皆为贼!”
    十一因此不再多言,十六所说没错的话,鸿胪寺的骚乱就是他引起来的。
    之所以当初李方晨派人接触高句丽人的队伍时,主要是为了打入敌方内部,学习这队伍中高句丽人的习惯用语。
    等到骚乱起,十六等人大喊着高句丽语,杀向其余各国使臣时,栽赃将会变为铁证。
    学的不仅仅是语言,更是音色、动作和神态。
    再加上夜色阻挡,他们这一支队伍,跟高句丽人完全没有任何两样。
    秦怀玉早有准备,在鸿胪寺外等待了一个多时辰,这才进去抓人。
    至于人抓到后,当然免不了一顿客套,然后就地解散。
    真给抓到狱里?秦王殿下颜面何存?
    只不过谁都没有想到,秦王府出了大事。
    贼人进犯秦王府,引火而攻,秦王殿下、秦王妃以及沧陵郡公唐新化(二十一),全部死在了大火之中。

第四百九十章 你终于回来了【完结,撒花!】
    第二日朝堂之上,彻底乱作一团。
    什么高句丽使团袭击各国使团?
    哪里有秦王殿下身死的消息更惊人?
    李世民当庭大怒,斥责高句丽不守规矩,杀光了高句丽使团,并拔剑咆哮,与高句丽不死不休。
    各国使臣也纷纷表示,愿助大唐一臂之力。
    这一次,高句丽彻底算是完蛋了,这一波栽赃,根本无法洗清。也根本没有机会让他们洗清,因为秦王死了!大唐的秦王死了!
    此时,哪怕高句丽心中有再多的委屈,也不能申诉。
    他们在大唐的眼中,远没有秦王更加重要。
    高句丽使团死了个干干净净,依旧没能平息帝皇的怒火。
    十六被交到宫中,李世民厉声询问:“说,这是不是钰儿的意思?”
    用自己的性命,来为大唐换取开战的理由吗?
    难不成高句丽在钰儿心中如此重要?
    其实不然,真正重要的只不过是一处小岛罢了。
    无论高句丽也罢,还是倭国也罢,卧榻之床其容他人酣睡?
    “陛下,这是殿下让我交予您的。”
    十六取出了之前李方晨让他保存的书信,并且直言道:“秦王府后院虽被烧,但臣并未发现殿下与王妃娘娘的尸体。”
    李世民眯起眼问道:“如此说来,钰儿没死?”
    “臣不知,殿下曾言,有一个地方或许可以治他的病。”
    “何处?”
    “他从何而来,便要去向何处!”
    “连朕都不能知道吗?”
    李世民陷入了沉思,打开书信,信中写到。
    父皇,在您受到这封书信的时候,想必已经得知了儿臣的死讯。还请父皇不要动怒,以龙体为重,以国家为重!请原谅儿臣的不告而别,儿臣的那两个臭小子就交给父皇和母后照料了,儿臣无法尽孝于父皇身边,还望父皇恕罪!
    生死本就人间事,儿臣并未放在心上。此番离去也并非糊涂之举,若能成,十年内儿臣必归大唐,若不能,只怕儿臣再难与父皇相见。
    愿父皇福寿永康,龙威四方!
    承钰留书。
    “朕的钰儿啊!”
    李世民险些从座位上摔下来,强行控制住自己的身体,对十六喝问道:“鸿胪寺之事,可是钰儿让你做的?”
    十六点头道:“殿下说,恶犬在旁卧立难安,当除之以绝后患!”
    “朕明白了,自今日起,麟儿继秦王位,雀儿继楚王位。你和十一入十六卫吧!”
    “是,臣领旨!”
    秦王的死,使得朝野动荡,后宫更是风云不息。
    若非还有麟儿和雀儿这两个小家伙在,只怕长孙无垢也会因此事落下心病,撑不过几年便会离开人世。
    太子东宫、魏王府、吴王府、燕王府众皇子齐挂白布,着白衣。
    李方晨的书信送去东宫和魏王府后,李承乾和李泰同时入宫面圣,请陛下东征!
    高句丽,彻底走上了绝路。
    时隔两月之后,李世民亲率大军二十万,从三路进发,讨伐高句丽。
    可怜的渊盖苏文根本无力抵挡,被李世民亲手斩杀,头颅更是被带回大唐送入宗祠,用以祭奠秦王李承钰的在天之灵。
    倭国尽归大唐所有,秉承着李方晨信中所言,李承乾和李泰分头行动。
    设立矿场,以高句丽人为劳奴,不断榨取倭岛的利用价值。
    与此同时,全唐的文化改革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之中。
    最早由李方晨亲手操办的大唐学府,现如今遍地开花。
    百姓皆可求学,世家毫无抵挡之力。
    太子李承乾更是以李方晨之名,与各处学堂中,立下了方晨阁,用以祭奠李方晨的诸多功绩。
    半年后,魏王妃诞下一子,李泰将其命名为李方。
    “钰儿,你何时才能归来?”
    长孙无垢看着一天天长大的李云鹏和李云飞,心中满是怀念之情。
    既然钰儿说有把握治好自己的不治之症,那便肯定不会有假。
    只是谁都不知,他何时才能回来。
    大唐,才是你的家啊!
    时间一晃,李云鹏和李云飞长成了十四五岁的小伙子,搬出了皇宫,入驻秦王府。
    李云飞封号是楚王,却并无立府之意,与他大哥李云鹏关系极其密切。
    如今兄弟二人回府,继承李方晨给他们留下的家业时,才发现他们一直引以为傲的父王,究竟给他们留下了什么样的“瑰宝”。
    秦王府有三大管事,其中以“三爷”为主。
    沧海郡公宇文军,当年白狼卫的三号。
    辽远郡公穆心情(十六),任左威卫大将军,官至二品,麾下精兵猛将数不胜数。
    沧守郡公唐久(十一),任左武卫大将军,官至二品,英勇善战举世少有。
    除此三位家臣之外,还有秦家和柴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魏王叔更是亲自带着他们上朝,为他们讲解朝堂上的规矩。
    太子李承乾更是将两人视作亲子,隐隐有将李云鹏视作下一代接班人的意思。
    李方晨当初说过,最迟十年,可实际上已经过去了十五年,所有人都已经没有了希望。
    却不知遥远的岭南道之中,两男一女,打扮十分奇怪,买下一辆马车,正向着长安进发。
    “大哥,我们终于回来了。”
    这两男一女中,有一位独臂男子,负责驾车,担任着下人的角色。
    另外两人,却是郎才女貌,坐在马车中十分高兴。
    “是啊,终于回来了。”
    把玩着手中那块再次变成石头的玉坠,李方晨脸上挂满了苦笑。
    王萱儿一旁偷笑道:“老公,你说麟儿和雀儿如今长大了吗?会不会认我们?”
    李方晨撇了撇嘴,“不认,老子打到他们认!”
    随手将那玉坠揣进怀中,也许未来还有用!
    “二十一,我说你小子,真就舍得你那妻儿?干嘛要跟着我一起回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