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父,一不做二不休,只要秦王死了,侄儿立刻离开长安!”
“你到底要做什么?”
“复仇!李世民杀我一家,我杀他一子,难道不成?”
“这。。。。。。此事还需商议,你且先。。。。。。”
“叔父,秦王不死,你我便会死无葬身之地!”
“容我好好想想。”
“叔父!事已至此,你还在犹豫什么?”
“够了,你暂且留在府中,一切待我思考过后,再做定夺!”
不顾李承德劝阻,薛万彻转身离开,心中忐忑之意未曾平复。
本打算去后院散心,路过一处偏方时,听得其中娇声不断。
薛万彻面色漆黑,这其中会有何人他再清楚不过,身为公主驸马,有什么比自己被人带了绿帽子更可耻的事情?
可他杀不得,哪怕整个长安都知道了这个“笑话”,他依旧要选择装傻。
站在房外,冷静了许久,或许是考虑到自己还有儿孙要照料,这才熄灭心中怒火,没有当场冲入房中,将那对狗男女赶尽杀绝。
丹阳公主,李世民之妹,薛万彻之妻。
当初李世民赐婚时,薛万彻心中无比感动,觉得自己得圣人看重。
可没过几年,丹阳显露真正面目,好喜面首,使得薛万彻与她情断义绝。
两人在府中互不干涉,丹阳愿意玩,薛万彻不会管。
同样,薛万彻在府外,也有娇妻美妾,并且还留有一条血脉。
回想李承德今日所言,他难免心生怨念,对他而言,是李世民亲手给了他一顶帽子。
这顶帽子让他羞于见人,他曾在心中无数次希望,李世民可以严惩丹阳,为自己做主。可李世民对于丹阳的所作所为,视为无物,完全置之不理。
他不过一介武夫,哪敢与丹阳公主鱼死网破。
丹阳公主此番恶行,怎可能不与李世民的放纵有关。
越想,越是不满,丹阳公主偷人,成了他积压多年怒火的爆发点。
“你不仁,我不义,事已至此,那便做个了断!”
杀秦王?
薛万彻不愿答应,在他看来,这全长安最不该死的人,就是那位秦王。
自己手中右武卫足有五万人,倘若引起兵变,未必不能掀翻李世民的皇权。
到那时,自己只要推出一位新皇,掌握天下兵权,又有何人会威胁到他自己?
第四百八十章 薛万彻欲造反
“来人!”
“老爷,有何吩咐?”
“将那处屋子锁上,没有我的吩咐,任何人不得将其打开!”
薛万彻所指的那处屋子,就是丹阳公主和她的面首所在之屋。
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之下,这一对狗男女丝毫没有顾忌他薛万彻的颜面,他还有什么可以害怕的?
“老爷,这。。。。。。”
那下人明显有些胆怯。
薛万彻冷声道:“我说的话,你敢不听?”
杀意起,下人惊,扣首低眉,不敢有丝毫不满。
“去,照我说的做!”
“是。”
用锁将门封上,那下人心中却是叹息,“老爷终于忍不了了,不过话说回来,那公主还真是。。。。。。”
臆想纷纷,旁人不得而知。
等到屋中男女媾和结束,想要离开,却发现自己被锁在屋中。
丹阳破口大骂,却始终没有得到任何答复。
她不知,此刻的薛万彻心中,早已给她画上了“死”字。
“调令营中众将,迅速集结!本将有军令要颁布!”
“是!”
吩咐心腹之人,开始调动右武卫,既然薛万彻做下了决定要造反,自然不可能再多去谋划。
无数“先贤”的失败经验告诉他,造反靠速度,打仗靠力度。
想想当初那些叛贼,哪个不是暗中勾结,最后被人告密惨死?
更何况机会难得,薛万彻发现,现如今的长安,太适合他造反了。
十六卫中只有三卫驻扎京师,余下十三卫,在长安城五十里外的校场中演武。
倘若等到他人归来,他薛万彻就是有造反之心,也无造反之力。
还记得当初他曾问过秦王殿下一句话,“殿下,如何才能百战百胜?”
那时李方晨的回答是,“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右武卫也不是他可以完全掌控的,只有先将营中众将控制起来,然后再派亲信接管全军,最后才能做到挥之如臂。
至于李承德之言,杀了秦王?
大义上,不可!
秦王功与社稷,若是秦王死了,他如何掌控朝政?
到那时反倒让他捉襟见肘,引天下诸侯共罚之。
倒不如给李承德一支兵马,让他自己动手更好。
杀掉了算他本事,若是僵持下来,等他夺下皇宫,便会派兵相助秦王,反杀李承德。
虽是旧主之子,可若没有李承德,又怎会变成如今这般情况?
而且他控制了李世民,还会畏惧秦王吗?
狭天子以令天下,他要做一回曹孟德!
李承德,棋子罢了!
而此时此刻,李方晨刚刚入宫,赶至紫宸殿,将李承德之事全盘告知。
李世民听后勃然大怒,怪不得李安俨有胆量,毒害皇嗣!
“说!那李承德小儿,如今何在?”
“回禀父皇,据十六禀报,李承德入了潞国公府。”
“薛万彻?”
李世民眯起眼,神情无比严肃。
“看样子,朕当初心太软了!”
李方晨躬身道:“父皇,眼下儿臣打草惊蛇,怕是李承德会狗急跳墙!”
李世民点头道:“此事不得不防,来人,去召薛万彻入宫。”
“父皇?”
“朕倒想看看,他薛万彻有没有胆量造反!”
“既然如此,儿臣告退。”
“等等。。。。。。”
“父皇还有吩咐?”
“允你两道圣旨,去右威卫和左千牛卫走一趟。”
“儿臣领命。”
薛万彻若是敢入宫,那便证明他没有反心。
倘若薛万彻拒了圣旨,李世民立刻会派人包围潞国公府,绝不允许薛万彻有造反的机会。
出宫,李方晨命十一赶赴右威卫驻地,自己则乘马车前往左千牛卫军营。
事从紧急,越快越好,绝不能给薛万彻兵变的机会。
在薛万彻谋定兵变后,一道圣旨再次将他的计划打乱。
“陛下召我入宫?”
看着面前这位传旨内侍,薛万彻神情十分难看。
“是。还请潞国公速速更衣,同奴婢入宫面圣。”
“既如此,还请公公稍等,我这便去换衣。”
绕回后院,薛万彻脸色漆黑无比,唤来手下询问皇宫发生过什么。
“回老爷,早些时候,秦王殿下进宫了。”
“秦王?”
薛万彻恨不得立刻将李承德擒下,剁成碎肉喂狗。
他不是跟自己说,秦王不知他来了潞国公府吗?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忍不住一声喝骂,给他手下吓得够呛。
“去把那李承德擒下,与本将入宫!”
不入宫便是死,薛万彻心中清楚的很。
他还没有聚起兵马,就被李世民逼上了绝路。
李承德更是想不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叔父,到底发生了什么?”
薛万彻狠狠抽了李承德一巴掌,命人将他绑住,随后换上官衣,同内侍前往皇宫。
另一边,右威卫大将军尉迟敬德和左千牛卫大将军李道宗二人,统军控制了整个右武卫军营,敢有兵变者,杀无赦!
路上,薛万彻一直在思考对策,到底是该明哲保身,还是坦白“以前”的事情。
余光不时会飘向身后被他捆绑着的李承德,思考他到底是死了好,还是活着更好?
倘若李世民得知了当年那件事情,会不会对他动手?
唉,晚了,一切都晚了。
本以为自己想做的事情,人不知鬼不觉,却不料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好一个秦王,服了!
他快,李方晨比他更快。
这种事情,根本不需要证据,李世民的疑心病会让薛万彻有死无生。
更何况,李世民的怒火尚未平息,单单一个李安俨,实在不足以让咱们这位龙皇陛下熄灭龙焰。
入得宫中,薛万彻跪在李世民面前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被压上来的李承德,眼中满是难以置信。
李世民冷声道:“薛万彻,朕待你不薄,你便是如此回报朕的吗?”
“臣罪该万死,还请陛下息怒!”
“息怒?你让朕如何息怒?朕将你当做心腹,你却欺上瞒下,将朕当做傻子?”
薛万彻不敢言语,被李世民一脚踢翻,随后急忙爬起身恢复原先的跪姿。
李世民又看向李承德,“你恨朕?”
李承德道:“恨不得将你碎尸万段!”
李世民微微点头,“还有谁与你同谋?”
“呸!”李承德啐了一口,闭嘴不言。
李世民又看向薛万彻,薛万彻急忙解释道:“臣不知,当初臣等只是想为隐太子保留一条血脉。”
李世民又是一脚,“朕让你说话了吗?”
薛万彻急忙闭嘴,再不敢有任何言语。
第四百八十一章 “昏君”李世民
李世民让人抬上一张椅子,给李承德解开绳索。
“坐。”
李承德心中紧张,额头汗水未曾干涸,对于他这位“二叔”,仇恨虽多,但更多的还是恐惧。
当年李世民下令,屠尽隐太子府满门,除了隐太子妃郑观音和几个庶出的郡主侥幸活命外,其余一干人等全部都死了。
如今杀父弑兄的仇人就在面前,李承德却不知自己该做些什么。
杀了李世民吗?
且不说他能不能做到,只看这殿内守在两旁虎视眈眈的宫中侍卫,便可知他若有丝毫动作,立刻会被人乱刀砍成肉酱。
李世民没有理会在堂下瑟瑟发抖的薛万彻,反而对李承德十分好奇。
“朕问你,你想杀了朕吗?”
李承德点头,“无时无刻不想杀你。”
“那你杀了朕之后,又作何打算?登基继位?改国换号?”
李承德神情一滞,摇头道:“我从未想过登基称帝,更未想过坏大唐多年基业。”
李世民不解道:“为何?难道这至尊之位,你看不上?”
李承德冷声答:“至尊?囚笼罢了。”
李世民眉头轻佻,这话听着真是耳熟。
“不错,确实是囚龙之位!”
“李世民,你莫要假惺惺,我今日落到你手里,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李承德认为,李世民这是在折辱自己,他没想到薛万彻这个“废物”,竟然会直接将他交给李世民。
李世民却摇头道:“当年种种,我本不欲加在你身,奈何你自寻死路又怨得了何人?”
“你夺我父王之位,杀我父兄全族,我报仇雪恨又有何错?”
李世民道:“你确实无错,可当初我若不动手,怕是死的便是我秦王府上下。”
李承德冷哼一声,“胡搅蛮缠,父王待你亲如一家,你不顾兄弟之情痛下杀手。。。。。。”
李世民瞪了李承德一言,“秦琼、尉迟敬德、李绩、房玄龄、程知节一干秦王府文武众将,更是被他李建成逼上了绝路。元吉更是想要害朕的皇子,将朕视为眼中钉肉中刺。若不反,朕哪来的活路?若不杀,朕如何执掌大唐?”
“窃国贼,凭甚鸣鸣得意?”
“因为朕比李建成强!朕的大唐,无所畏惧!”
李承德和李世民争吵不休,一个在骂,一个在自辩。
皇位凶险,轮不上对错。
李世民是胜者,所以他可以走到今天。
李建成失败了,所以他走上了绝路。
这事又能怪得了谁呢?
李世民不是李方晨,也做不到李方晨那样看淡权财,倘若当初他和李建成留有三分情面,也不会演变出玄武门之事。
要说最让李世民自傲的,并不是他继位后留下的种种功绩,而是他的这些皇子们。
各有所长,各有所精。
宫中未见争斗,兄弟不曾争宠。
李承德喝声道:“那是你走了大运,有秦王现世,若非如此你这皇位,怎会如此安稳?”
刚登基时,国力动荡难安,有恶虎(突厥)一旁虎视眈眈。
白马之盟,渭水河岸,更是让他咬牙切齿,入梦不曾相忘。
这一切之所以发生改变,确实是因为贞观二年,那一个名唤方晨的小子进入长安而起。
“哈哈,李世民我奈何不得你,可上天自会降下惩罚!你李家的麒麟子剩下十年寿,自是天罚,父债子偿。苍天有眼!”
提起李方晨十年寿命,李世民被抓到了痛脚。
“来人,带去大理寺,给朕关起来,终生不得释放!”
李承德却笑得更加得意,“你若真有本事,为何不救秦王?难道秦王在你眼里,还不如皇权更加重要?或者说你在害怕,你怕他抢了你的皇位,哈哈,当真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