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近四百艘战船的损失,那才更让人心痛。
唐军停下脚步,也给了渊盖苏更多时间,将岸上的兵马引渡到大船上。
可他没想到,一环套一环,唐军还有准备。
唐军后方,推出五百门火炮,面对岸边的高句丽兵,再次发起了进攻。
隔岸观火,不外乎如此。
李方晨让人给他搭了个简单的棚子,与李靖、宇节两位老将坐在棚中,杯酒相交。
刚刚厮杀结束,配上一口烈酒,几人忍不住放声大笑。
李泰和李佑从后方赶来后,见此情景,笑声根本抑制不住。
“二哥,给我喝点!”
根本不客气,上前夺过李方晨手中酒壶就往肚里灌。
酣畅淋漓的一场大战,从渊盖苏意图攻陷沧州开始,就被李方晨一步一步算计进了黑暗深渊。
整整炮轰了半个时辰,海平线彻底变成一片乌黑之所,战船上的渊盖苏破口大骂。
他实在想象不到,自己会有今日这般落魄的下场。
本来十万大军意气风发的渊盖苏,此刻格外的落魄。
七百艘船,幸存士卒不过五万人,都是被李方晨这一套操作给玩死的。
李方晨这边,空军损失千人,留存不过九百。
大军在追击过程中损失八千人,也就是说他手头还剩下三万多人。
看样子,拉近了双方的差距。
“修整!修整七日,我要他秦王小儿的脑袋!”
这一战,渊盖苏不仅是面上无光那么简单,甚至可以说,李方晨踩着他的脸,给他一顿招呼!
如此大辱,惊天之仇,渊盖苏恨不得食其肉、啐其骨!
然后,他确实也是这么做的,凭着战船之利,渊盖苏快速命令手下修整,同时修书回高句丽。
让其长子渊男生增兵来援,他哪怕打不下大唐,也要把李方晨给干掉。
对他而言,这次的事情,实在太刻骨铭心!太让他难以忘怀了!
高句丽国中再派来援军,少说也得半月。
就在这一段时间,渊盖苏和李方晨,基本属于隔岸对骂的状态。
渊盖苏不敢轻易上岸,怕着了李方晨的道。
同样,李方晨又不愿造船下海,与渊盖苏硬碰硬。
有一说一,海战大唐真不是高句丽的对手。
这几年,高句丽的造船和海战实力飙升,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靠着他们以战养战。
数不尽的劳奴,使得高句丽各项基础产业急速发展。
缺点也同样巨大,因为劳奴消耗太过严重,渊盖苏打下的四个国家,都不算什么大国。
很快就会消耗一空,到那时发展速度会被限制,所以为了维持住现阶段不断变强的高句丽,渊盖苏只能不断去扩张,去进攻其他国家。
吞占越来越多的土地,掳获越来越多的劳奴。
高句丽会不断变强,什么大唐,也只能仰望高句丽的存在。
渊盖苏为何会发起对大唐之战,就是因为国内劳奴紧缺,他急需更多的人口,来帮助高句丽进行新一轮的转变。
可惜,他已经踩在了悬崖的边缘,失败距他,只有一步之遥。
“大帅,接下来我们怎么走?”
取得了一场完胜之后,李泰等人一个比一个兴奋,恨不得下一次就把渊盖苏给灭掉。
李方晨靠在一处座椅上,神情很是慵懒。
“怎么做?等!”
“等?等什么?”
“等他渊盖苏狗急跳墙!”
吃了这么大的亏,李方晨相信渊盖苏肯定不会放过自己。
从高句丽调兵,这是必须的,除此之外,李方晨打算等营州的战报。
渊盖苏被自己拖住,他有预感,李世民那边很快就会取得一场大胜。
而李世民此刻,刚刚得知李方晨设计吞下渊盖苏六万大军的消息。
忍不住放声大笑,好不痛快。
之前还在为渊盖苏兵发平州而感到头痛,如今他却有些怜悯渊盖苏。
秦琼等老将笑道:“陛下,秦王殿下再立大功啊!”
“不愧是朕的麒麟子,有朕当年的风范!”
毕竟李方晨是他儿子,他儿子立下大功,他这当老子的,自然也会荣辱与共!
第四百五十三章 营州战报
沧州大败,李世民获胜的心思迫切了不少。
再怎样,也不能被李方晨给比下去。
于是,他开始频繁调动大军,想要跟渊男产拼一拼手段。
渊男产那边是真的难产了,打不过,还不得不打。
明明之前是他负责牵制唐军,好让他父王渊盖苏绕后而击之。
如今可好,父王那边一场大败,搞得他也很被动。
不得不打,倘若李世民回防,最危险的人,会从李世民变成渊盖苏。
这一战,彻底扭转了战局。
长安的李承乾更是命人将此事记入史册,足以名垂千古的一场大战。
秦王钰,太子之下第一王!
与之不同,半个月的功夫,李方晨等人过得很折磨。
那渊盖苏就留在船上,不攻也不退,李方晨还必须得派人看着,若不然出现了意外,他可承担不下。
也不知对方究竟是何打算,半个月纹丝未动。
李靖思索许久,紧张道:“殿下,渊盖苏只怕野心不小,此次援兵之数,耐人寻味啊!”
渊盖苏在调兵,同样,李方晨也在调兵。
就凭他手下这点人,是真的不够用了。
如果渊盖苏重聚十万之数进攻,李方晨根本无法抵挡。
应对数倍之敌,而狂妄自大,这可是兵法中的大忌。
更何况手下士卒,可不是他当初的白狼军,实际战力差了不止一筹。
为了避免出现意外,他只能写书信回长安,请太子哥派人来援。
江南道、淮南道、各派来两万人,再多?没了
全国各地都在征兵,可农夫和战士,始终是两个概念。
不经过任何训练,就把他们派上战场,李承乾做不到,李方晨也做不到。
这可不是生死存亡之际,没有必要给自己留下坏名声。
“殿下!营州战报!”
二十一兴奋地跑入帐中,对众人大喝道:“陛下与营州大捷,斩敌八人,诛高句丽王渊盖苏第三子渊男产!俘虏三万人!”
果然,李方晨猜对了,迫于压力急切取得一场大胜的李世民,真的成功了!
李方晨放声大笑,“好!太好了!”
如此一来,沧州危急也可接触,除非渊盖苏打算同归于尽,否则他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大唐撤军,退回他的高句丽之中!
“老三!去看看渊盖苏他退了没有!”
“是!大帅!”
三号赶忙领命和海岸处查看情况,可兴高采烈走出去的他,没多久阴沉着脸就回来了。
“大帅,渊盖苏没有退!甚至对方的战船在频频调动!”
“什么!”
李靖和宇节同时露出了惊异之色,很明显对方这是要做最后一博啊!
难道他就不怕陛下解决完渊男产,回过身来打他吗?
等等,陛下要行军至沧州,最少需要七日,而在七日之内,谁又敢保证渊盖苏不会动武?
李方晨立刻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忙吩咐兵将,做好应对来敌的准备。
而与此同时的营州城中,李世民大肆庆功。
之前在辽城之外,与渊男产多次交战,对于高句丽大军的实力早已摸透。
后来几次摩擦,渊男产因为节省弹药,并未放出火炮。
这使得李方晨手下武推断出,渊男产只怕火药即将消耗殆尽。
李世民当即做下一个决定,打!必须要打!
趁此机会,好好教训对方,最好是一战而胜!
兵分四路,绕道而行,呈包围之势。
渊男产有苦难言,大后方已经切断了对他的火药供应。
渊盖苏因怒李方晨算计他,调用全国力量,打算给李方晨一次终生难忘的教训。
而这也就导致,渊男产这边,成了“牺牲者”。
唐军频频作战,靠着后勤充足,已经让渊男产疲于应付。
等到他察觉不对时,一切都已经晚了。
李世民玩了一出儿四面楚歌,可怜的渊男产,最后死在了唐军的炮火之下。
正因如此,高句丽大军彻底陷入一片混乱,李世民趁势灭掉了这一支折磨了他半年的高句丽军队。
渊盖苏接到消息后,并未多言。
他把渊男产的死,也归结到了李方晨头上。
哪怕高句丽已经输了,他也要让大唐知道,高句丽不是好惹的!
秦王李承钰,为你的莽撞,付出生命的代价吧!
李世民想不到,李方晨更想不到,渊盖苏准备了十万援军,再加上他现有的四万兵马,掏空全国之力,打算与李方晨决一死战。
见情势不对的李方晨再行调兵之策,为时已晚。
众人都以为,营州大捷之后,渊盖苏唯一的退路,便是撤回高句丽。
可谁都没有想到,渊盖苏的疯狂,会让他们无法招架。
营州大捷的第七日,渊盖苏十四万大军登陆作战。
李方晨手下算上新到的援兵,也不过八万之数。
火炮两千门,尽乎打绝了弹药,已经无法抵挡高句丽大军的自杀式冲击。
近身肉搏战,渊盖苏手下大军完全一副不要命的架势。
唐军损失惨重,一日三万人殒命。
李泰重伤、李佑昏迷、三号被砍掉一只手臂、二十一被火炮炸断了一只脚。
两位老将,李靖和宇节,身上伤口密密麻麻,血水止不住的往外流。
作为主帅的李方晨,也不没到讨好,一颗火药在他身后不远处爆炸,飞溅的陶片正好命中他内腹。
硬生生扛到战争结束,李方晨彻底不省人事。
战况之惨烈,让急行军想敢去支援的李世民差点昏厥过去。
秦王未死,或许对他而言,就是最好的消息了。
长安城中,长孙无垢封锁宫门,一个人在丽政殿中哭泣。
朝堂之上,李承乾怒摔奏折,和吴王恪一同发泄心中的怒火。
作为元凶的渊盖苏,并不知情,已经开始筹谋第二次进攻。
又是死气沉沉的三日,高句丽大军第二次抢滩登陆,作为军中唯一庆幸的十一,临危受命,领军死守。
这一仗,打的天昏地暗。
为了保险起见,十一命人将李方晨、李泰、李佑三位皇子,两位老将、已经他性命相拖得二十一和三号送出沧州城。
自己领剩余唐军,与高句丽贼军拼死一战!
第四百五十四章 秦王生死两茫茫
“再快些!命令全军,不得休息!”
沧州军情紧急,已不知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高度。
李世民心中急火,恨不得立刻出现在沧州城附近。
连着十一日,从营州赶至沧州,中途少有休息。
真等他到达沧州之后,却被眼前的情景惊着了。
“这这还是沧州城吗?”
一整片废墟,还有那数不尽的断指残骸。
渊盖苏?钰儿?
战果究竟如何?
“陛下!当务之急,该先派人入城找到秦王殿下才对!”
“无忌言之有理,快传下朕的命令!”
“是!”
李世民慌了神,眼前的场景太过于吓人,冥冥之中,他有种不好的感觉。
钰儿,不会真的死在了这里吧?
“叔宝,领兵沿路查看,若钰儿真出了差错,朕要让渊盖苏偿命!”
“是,臣这就去!”
渊盖苏早就闻风而逃了,打不下沧州,近乎成为了他的一块心病,他永远也想不到。
他最后一次失败,并非败在秦王手中,而是秦王手下的将军十一手中!
领兵四万,死守城池,双方弹尽粮绝,完全变成了近身肉搏战。
连续两战,唐军元气大伤,渊盖苏手下的高句丽大军又何尝不是?
最后关头,仅剩的三万人,让他熄灭了心头的怒火。
再打下去,他也要折在大唐,那高句丽与亡国有何不同?
他必须要回去,因为他担心,大唐会起兵进犯高句丽。
实际上他想的不错,不管李方晨有没有死在沧州,李世民都会这么做!
大唐秦王,这四个字所能代表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现在李世民军中任命的十六,领着手下士卒疯狂在城中找寻。
“殿下!三号!十一!二十一!”
每喊一个名字,都会让他心情沉重许多。
废墟!还是废墟!
大军入城四处翻找,找了许久,才在一处废墟下发现了活人的迹象。
“殿下!秦王殿下!”
十六赶忙跑到那边,命人将废墟上的碎石挪开一部分。
这废墟之下,躺着几个伤痕累累的唐军战士。
十六上前抓住对方喝道:“秦王殿下在哪?”
那战士脸色苍白,对于十六这种“粗暴”的行为,无力抵抗。
颤颤巍巍,伸出手指,声音低哑的说道:“十一十一将军”
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