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大唐贞观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忆昔大唐贞观世- 第2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太子哥你疯了”李方晨很是吃惊。

第四百四十一章 秦王挂帅,太子送别
    一时间,四方战乱不断,李承乾心中顾虑一日更胜一日。
    隐隐中,他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如果二弟挂帅,平乱突厥道之后,肯定会西下吐谷浑。
    吐蕃还在一旁虎视眈眈,谁也无法保证,在大唐这个时间段上,吐蕃不会胡乱插手。
    如果渊盖苏,也派人联系了吐蕃呢
    吐谷浑叛乱,李承乾猜测与渊盖苏脱不得干系。
    “太子哥,你不留在长安,为何要带兵亲征”
    简直是开玩笑,李承乾话说完,长孙无垢都有些难以置信。
    比起李方晨而言,李承乾可谓是真正的天命骄子。
    没怎么吃过苦头,却是天下身份最高贵的人之一。
    “母后,二弟,我身为一国太子,如今社稷安慰不定,又怎可一避了之”
    “乾儿,太子出征,置朝中百官于何地你明知你二弟善战却不让,难道你在担心你二弟立功不成”
    “儿臣绝无此意,儿臣只是担心二弟他”
    长孙无垢可不希望,他们兄弟之间再生猫腻,太子此番行为太让人意外,难免有不好的猜测。
    李方晨面露失望之色,与长孙无垢告罪一声,起身离开。
    李承乾急忙道:“二弟,我绝非此意,我只是”
    话到此有所停顿,李方晨也停下了脚步,直视他的目光,想要知道答案。
    李承乾只好将心中忧虑说出,“二弟你才能百倍胜于我,如今为了学府更是劳心费力。我不愿让你领兵,只怕你有去无回。大唐需要你,你来监国,危险的事情,交给为兄来做”
    “太子哥”
    “我知道你的意思,可我更知道,若非你,大唐又怎会有今日这般盛况”
    长孙无垢实在看不下去,手心手肉都是背,她比李承乾更担心李方晨的安危。
    出征并非小事,如果这一去,真的没能再回来。
    她恐怕远比李承乾要伤心,谁让她做下了让李方晨领兵的决定。
    “够了,钰儿出征,乾儿管控朝政”
    最后,李承乾还是没能成功,长孙无垢钦定李方晨挂帅。
    十六卫如今长安只剩五万人,用以拱卫京都。
    李方晨此去,手中兵马肯定不多。
    宫中消息传出,李恪、李佑、李泰同时寻到李方晨。
    “二哥,我们同你一起走”
    李方晨摇头道:“青雀和李恪,你们两个留下。”
    李泰不满道:“二哥,别以为我不知道,太子哥阻拦你出征立功,你还要让我们帮他不成”
    李方晨苦笑道:“哪里听来的胡言乱语,太子哥只是心忧我安危罢了。”
    “不管,反正我要跟着你”
    李方晨又将目光放在李恪身上,李泰不答应,他只能看李恪。
    相对而言,李恪要比李泰更容易妥协。
    “二哥,我知道了。”
    李方晨笑拍着李恪的肩膀,“辛苦了,等我们带回的好消息。”
    许久未曾发言的李佑终于忍不住问道:“二哥,那我呢”
    “你当然是跟我一起出征,正发愁身边人手不够呢”
    “嘿嘿。”
    “好了,都散去吧,三日后秦王聚将鼓”
    三日筹备期,十六卫挤出一万人,急行军赶至突厥道,与执失思力合兵。
    如果执失思力的兵马还有剩余的话
    河东道备兵两万,将会与李方晨同时到达突厥道境中。
    统兵者,乃是河东道都督宇节。
    长安再出兵,百官齐送,百姓眼中愁意不减。
    多事之秋,没有人知道大唐会不会胜,如果败了,又会是一次渭水之盟还是因此国亡,重新变成战乱之所
    李承乾领百官在城外十里相送,李方晨着银甲领军在前。
    李方晨身边,有李泰、李佑两位皇子,还有秦王府旧将,三号、十六、二十一。
    除此之外,还有学府中今年就要毕业的几个小家伙。
    新任参军上官仪,新任军中校尉薛仁贵、王玄策,新任军中参事来济。
    本来秦怀道也打算一起去,可念在如今秦家父子都已随军出征,李方晨不希望秦家连根都未曾留下。
    柴令武暂代学府先生一职,继续教授学子农科要术。
    有孔颖达、李纲等诸位大儒看着,倒也不必担心学府会出现什么问题。
    要说最让李方晨揪心的,莫过于一女子。
    王萱儿与皇后同行相送,盘夫人头饰,身穿红衣秀装。
    以示贞节,今后将以秦王妃的身份自居。
    若李方晨一去无回,她必生死相随。
    长孙无垢跟李承乾一同出宫相送,看向李方晨时,眼中尽是担忧之色。
    “钰儿,千万记着,你是大唐秦王,此战不容有失”
    “是儿臣定不负母后厚望”
    明明心忧李方晨安全,表面上却要装出强硬姿态。
    她知道,因为这一句话,将会让李方晨以性命相搏。
    可她更知道,此刻的大唐,需要速战速决,需要连战连胜。
    尤其是突厥道,执失思力接连战败已经让大唐失去了对于突厥两道的管控之力,如果李方晨再败。
    突厥将重新立国,重新成为大唐身边最大的“威胁”
    “二弟,保重”
    “太子哥,照顾好母后。”
    兄弟两人并未因之前的事情心生间隙,李承乾一脸复杂。
    他多希望可以大庭广众之下,跟李方晨说:“战败也不惧,只要你人没事就好。”
    可他不能,因为他是皇储,是太子
    “诸君荣归”
    起酒送,落酒行。
    再回首,已是长安百里外。
    李方晨一脸严峻之色,突厥道麻烦不小。
    拔灼手中十万兵马,还配有火炮,必须提早做打算。
    如今李世民在平州,已经与渊男产交手,二十万打五万,敌军连连败退。
    可是也不知高句丽究竟藏兵几何,几日后,重聚兵十万之数,使其抗住了唐军二十万带来的压力。
    李世民心忧国事,又岂会不知如今大唐四方来战。
    之前离宫前跟李承乾做得准备,如今竟然全部用上了。
    李靖、李方晨,两个李世民最信任的将帅,同样也是他最不想用的两个人。
    李靖是因为功高,李方晨是因为担心。
    “二哥,我让人逮了些野味儿,你可要尝尝”
    李泰闯到李方晨军帐中,连着几日李方晨筹谋,李泰多有担心李方晨身体。
    “不必了,你给佑儿送去些。”
    李方晨又将目光放在军帐中寥寥无几的军中“大”将,“你们可有什么主意”
    三号摇头,“大帅,我们兵马太少,打起来耗时太久,必须奇谋致胜”
    十六道:“二十一已经派出了探马,过不了几日就有突厥消息传回。”
    薛仁贵和王玄策并没有什么发言权,他们这些学府新丁,此次出来,完全是为了涨见识的。

第四百四十二章 秦王首战,飞天火雷
    十一日,自长安出发,赶至云州。
    换做以前,少不得翻山越岭。
    可这些年大唐基建做得不错,道路大修,宽敞无比,更适合行军。
    为李方晨省去了很多麻烦,这也让他心中的战意愈加强烈。
    “大帅,宇节老将军到了。”
    两军合兵,李方晨手下一万人变成三万。
    “末将宇节,拜见大帅”
    “老将军免礼,快请坐。”
    “谢殿下”
    虽然是第一次见面,可秦王大名,宇节如雷贯耳。
    军帐中直接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免得因为争权夺利,而导致大军分崩离析。
    “末将宇节,任凭大帅差遣”
    李方晨笑道:“老将军赶路辛劳,暂且休息一日,待得明日天亮破晓,我们起兵入突厥”
    “是”
    东突厥道之中,执失思力手持书信,脸上满是愁容。
    “秦王殿下挂帅亲征,明日便可入突厥道,我们该如何是好”
    他副将阿史那杜尔问:“可是担心殿下说你办事不利”
    执失思力摇头苦笑,“并非如此。”
    “那你为何如此”
    “你又不是不知,突厥为何会被大唐降服”
    “秦王殿下会大开杀戒以儆效尤”
    “只希望,拔灼手下那些部落,最后不会被秦王赶尽杀绝”
    出征第二十日,唐军入突厥道。
    第二十七日,与执失思力合兵,李方晨掌帅权,无人敢有反对。
    第三十九日,入东突厥道,与拔灼叛军所在之地,不过百里。
    “殿下,前方探马来报,前方五十里便是伊州城”
    与东突厥道最为靠近的几处城池,拔灼十万大军分别镇守庭州、西洲和伊州。
    而伊州城,守军最少,却最为难打。
    据执失思力消息得知,这伊州城有兵将三万余人,依城而守,打起来十分不易。
    “五百门火炮”
    尤其是听到伊州城有五百门火炮后,李方晨神情凝重。
    他手中算上执失思力的兵马,也不过六万,这要是强攻,最后能活下三万人实属不易。
    “派人将四周地势舆图给我寻来”
    “是”
    伊州身后十里,便是一处高山,以高打低,奈何火炮射程不足。
    李方晨命人准备火药,随后又安排军中工匠制作布翼。
    “大帅,您这是要飞天”
    眼见如此稀奇之事,自有人好奇。
    自古时起,还真没人能做到飞天之举。
    李方晨答道:“滑翔罢了,算不得飞天。”
    寻来千名士卒提前演练,此事他没办法亲力亲为,毕竟是一军统帅,不能出半点差错。
    真到了试飞那一日,千人齐飞,场面很是壮观。
    唯一可惜的是,他们确实可以依靠滑翔之能投下炸药,可损耗比李方晨实在无法接受。
    千人跃下悬崖,真正活下来的,不过三百之数。
    明明早有准备,却已经被心中恐惧所限,导致挑崖后没有勇气张开背后附着的布翼。
    而且十里之地,飞到一半他们就降落了,更别提什么空中轰炸。
    李方晨只好命工匠改进工艺,加强布翼的耐久性和继续让他们演练滑翔能力。
    李泰跃跃欲试,李佑也是心急飞天,可惜被李方晨死死压着,根本不允许他们两人胡作非为。
    拔灼那边也发现了异常,唐军入突厥道,久久未攻,也不知作何打算。
    有心调兵去伊州,加强防守。
    可又担心中唐军之计,这让拔灼夜不得眠很是暴躁。
    秦王的名头,由不得他不害怕。
    九千铁骑破王庭,封突厥,定唐道。可以说是草原上最让人敬仰,也是最让人畏惧的存在。
    突厥如今的各部落,尊称大唐秦王殿下为“天刀”。
    顾名思义,苍天举刀,生灵涂炭。
    如今,这个恐吓了突厥十余年的男人,再次降临。
    拔灼心中有数,胜了突厥就能重新立国,败了再无突厥各部落,只有大唐的“突厥两道”
    可他想不到,几日后,伊州彻底失守,三万大军被李方晨一击攻破。
    更令人惊心的事情发生,秦王令,活人坑,坑尽了幸存的叛军。
    至于为何伊州被轻松攻破,还得从前几日开始说。
    飞天小队不断进行补充,在有成功案例的情况下,李方晨轻松建起了一支飞行兵小队。
    两千人,可真正参与此事的军士,早有五千之数。
    五千培养出两千人,转化比实在让人感到害怕。
    等同于还没开战,李方晨这边就损失了三千兵马。
    “空军”成型,试飞三日,确定可以掌控风向,十里来回不在话下后。
    李方晨让他们每个人都带上了十斤火药,高空落下后,火药罐碎裂,其中混杂着的白磷最先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引燃罐中火药。
    炸裂声响起,陶罐碎片四处飞溅,杀伤力极为恐怖。
    说来也是可笑,这拔灼安排的火炮,都安排在城门附近,正好让李方晨捡便宜。
    飞天火雷小队,发起第一波进攻。
    全部炸在了城门附近,虽然这简易火雷的威力毁不了火炮。
    可火炮边上还有提前准备的火炮弹药,全被引燃,连环爆炸过后,城门上基本没有了活人。
    这种近乎“天人”的交战方式,使得伊州城守军彻底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随后李方晨大军杀到时,轻松将四个城门拿下。
    天刀威名,使得那些守军不敢多做抵抗。
    根据上官仪的汇报,此战,杀敌一万千人,俘虏两万人。
    城中突厥百姓,全部戒严,无辜离城者,杀无赦。
    俘虏两万人,代表李方晨需要最少分化出五千人来看守,再加上伊州城中突厥百姓立场不明。
    李方晨直接下令,准备活人坑,叛军一个不留。
    至于传扬出去,名声如何
    李方晨不在乎,他需要用最短的时间,来解决突厥道的战争。
    一战缺失三万人,拔灼心中冰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