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大唐贞观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忆昔大唐贞观世- 第2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方晨听着刺耳,忍不住反问道:“倘若李孝恭没死呢”
    李世民答道:“若能不死,朕封赏不变”
    “明年学府招生,李孝恭家那两孩子,我会安排的。”
    李方晨终于还是选择了妥协,不可否认,李世民这种办法,才是最好的。
    虽然不赞同,但无法辩驳,有先例在前,后世大唐甚至整个华夏,都会引以为戒。
    养虎为患之事,绝不能再发生
    李方晨甚至想在高句丽事闭之后,推行知识产权。
    大唐的专利,只有大唐能用,其他小国,敢偷既开战
    两月之期,李孝恭领军到达平州。
    此处守将早已不见踪影,最后一只飞鸽传回的消息中,高句丽人在辽城一带驻防。
    看样子,那钱丰带兵出发了。
    十一跟在李孝恭身边,学到了不少之前在殿下身边学不到的东西。
    同样,因为十一的存在,李孝恭心中也有了一些底气。
    要说火炮的用法,最有发言权的便是秦王殿下。
    而秦王殿下的十一,耳语目染之际,自然也学到了不少真本事。
    虽然这火炮一直都在军中操练,可很多用法并非看上去那么简单。
    下令全军扎营,放出三百探马监察四周。
    帅帐升起,擂鼓召众将议事。
    三日修整,三日之后出关伐高。
    李孝恭还询问了十一的意思,问他有什么看法。
    十一的表达十分简单,“殿下命我到大帅麾下,一切依照大帅的意思办”
    第二日,探马回返,报他们发现了钱丰大军的消息。
    数万人的军队,全部惨死
    地雷
    高句丽真的吧地雷给做了出来,就布置在辽城的必经之路上面。
    钱丰等人着了道,随后被发现的高句丽人一顿炮火轰击。
    李孝恭听后,扔下茶杯,对传令兵说道:“告诉众将,三日之后,有死无生”
    说完,取出匕首,在手臂上划出一道血痕。
    这是在立血誓,为他人复仇的意思。
    十一也不客气,夺过匕首,给自己也来了一刀。
    看上去很严重,实际上却并不影响行动,虽然这还有感染的风险。
    可唐人血性,又岂会遇难而退
    既然对方胆敢挑衅大唐天威,那边用鲜血去告诉他,去教育他
    若干年后,大唐的边境,将成为所有野心者的坟墓。
    敢带兵到此,有死无生
    界线之地,国之威严,胆敢越过,株连九族
    三万将士整装待发,一千门火炮在十一的建议下,加装了铁轮,推拉前行。
    缓缓前行,过营州,到辽城。
    夜中,李孝恭终于看到了探马口中的唐军“乱坟岗”。
    有人想上去为他们收尸,十一急忙吼道:“不可轻举妄动”
    “大帅,高句丽人可不讲规矩,此处应该还有地雷。收尸固然重要,倘若惊雷,我们便彻底暴露,到那时生死只在一念之间”
    李孝恭冷声道:“此处不宜再次行军,必须绕行,你可有什么办法”
    十一想了想,答道:“派人回平州,找商队”
    “你是说商队中有识路者”
    “回禀大帅,属下确实是这么想,找个熟悉这周围情况的人,总好过我们用将士们的身体开道”
    “准了,本帅立刻派人。”
    秋收已过了两个多月,如今天气转凉,估摸着再有两日便会落雪。
    李孝恭和十一却看不到长安的繁华,更享受不到他人丰收时的喜悦。
    从长安出来这么长时间,他们一仗为打,甚至连高句丽人都没有看见。
    可他们没有办法,只能耐心等待。
    来回耗费了五日,军士奉命带回了一位行脚商人。
    “姓甚名谁”
    “马家马六羊”
    “可知你到此,就有可能再也回不去了”
    “祖上蜀将马孟起,至今已有十几代。如今家中七子,不差我一人在身边尽孝”
    “办成了,封你百夫长,但前提是我们都有命能活下来”
    “明白,我这就带路”
    李孝恭满意点头,这马六羊很聪明,有一股子狠劲。
    交给十一,将他带离帅帐,有千人队相伴,助他一同找路。
    十一笑道:“莫急,刚到军中,你先饮水吃口干粮。”
    “多谢这位”
    “叫我十一就好。”
    “当不得,多谢将军我不渴不饿,只要跟随大军绞杀高句丽狗贼”
    十一眯眼,“有仇”
    马六羊点头,“未过门的娘们,家在营州我二哥替我到营州提亲,如今也没了踪影。”
    十一拍了拍马六羊,“或许你们很快就能见到。”
    “承您吉言,我们绕开一些,从那边行路。”
    “一切都听你的,只管带路就好。”
    这队里有五处两人公乘一匹马的存在,并不是却马,而是一人控马,一人画图。
    等到路线走完,舆图正好画完,五人一组相互比对,重新矫正。
    最后呈现在李孝恭面前的舆图,是最完善也是最精细的
    “将军,前面有一处河谷,这是几年前我跟商队走散后发现的,能容纳千人不在话下。”
    “引路,带我过去瞧瞧。”
    有备无患,此处若是能用,兴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第四百三十六章 奴城,怒啸!
    出征至今已有三月,虽有军情送回大唐,可李方晨的心情一刻不曾放松。
    高句丽如此动作,会不会太简单了点?
    按照那渊盖苏文的性格,倭国的事都被他玩出了花样,又怎么愿意独自面对大唐呢?
    可李方晨又想不到,渊盖苏文还有什么办法。
    大唐和高句丽交界处的几个国家,如今都被高句丽吞了。
    渊盖苏文,还能找出什么援军吗?
    还有一件事,那就是前线,李孝恭那边的情况究竟如何?
    情报传回,相隔最少五日的功夫,根本不是李方晨可以掌控的范围。
    此刻他真希望有两部手机,好让他随时与十一取得联系。
    同样心急的还有李世民,三万大唐军,要真是没什么战果就损失了,他自己也受不了。
    可目前的军情来看,两方还未交战。
    新路大军难行,必须分成千人队缓缓通过。
    整整耗费了七日,才让李孝恭等人绕道行至辽城背后。
    可真正看见了之后,众人才发现,他们对于高句丽的认知,实在太浅薄了。
    印入眼帘的,竟然是一座奴城,辽城变成了奴城!
    城外密密麻麻的坑道,血腥和恶臭扑面而来,浮尸何止万余?
    残羹断臂先不言,光是那残缺不全的身躯,还有明显是唐人打扮的行装,不难看出,这个唐民究竟受到了多么可怕的刑罚。
    李孝恭哪里还管得了这城中究竟有多少敌军,因暴怒而涨红的脸,嘶吼咆哮!
    “全军,冲!”
    十一驾马伴在李孝恭身边,手中长枪早已严阵以待。
    三万大军刚到辽城,就开始了属于他们的第一场战争。
    嘶吼声响起,城中守军立刻有了防备。
    只是他们没有想到敌人会出现在自己身后,所以北城门并未安排多少火炮驻守。
    正因为如此,才免去了一场对于李孝恭等人的灾难。
    要知道本该是他们必经的南城门,已经架设了足有两千门火炮。
    还有南城门外密密麻麻的地雷阵地,高句丽人完全在算计大唐,甚至已经谋划好了对待大唐的每一步。
    战马冲锋,唐军火炮却一声未响。
    这城中算上辽城和营州两地几十万百姓,那可都是唐人血脉!
    “杀!”
    举起马槊,李孝恭近乎于沙哑的嘶吼。
    万人冲锋,城中守军很快有了相应。
    就见冲出一队人,手中拿着着火的瓦罐向他们丢了过来!
    十一急忙喝道:“躲避开!”
    “砰!”
    爆炸声响起,有数百人着道,被炸伤跌落马下。
    “有死无生!”
    李孝恭咆哮声响彻耳际,无数同袍嘶吼相伴,形如一群奔向猎物的猛兽。
    高句丽守军眼见双方即将面临近身战,并不着急,反而让人快速运火药到北城门。
    “为了伟大的高句丽王,为了伟大的高句丽!”
    高句丽人战士奋不顾死,用身躯抵挡唐军的疯狂进攻。
    十一眼尖,发现城中不对劲,急忙对李孝恭喊道:“大帅,尖兵突围,对方要炸城同归于尽!”
    李孝恭怒骂,“这群恶犬,实在该死!”
    手上动作不减,连杀两人后带着身后一队士卒猛烈冲击。
    城中守军五千人,面对数倍于己的唐军,根本支撑不住。
    城门早在他们来时就被炸掉了,只能靠自己人的身体去抵挡。
    也正因为如此,才给了李孝恭便利,让他第一仗,就有了获胜的机会。
    “杀!高句丽人,一个不留,男女不赦!”
    若换做以往,李孝恭或许还会象征性的说上一句放过老弱病残,可面对唐人经受的苦难后,他怒了,他认为所有的高句丽人,都该死!
    一队锋矢冲入城中,见高句丽士兵正在运送火药,李孝恭心中升起震震寒意,还真要同归于尽。
    “速杀!”
    千马起奔,见事情暴露,多余的火药一时半会无法送到。
    那高句丽守将咬牙点燃了火药,因为他很清楚,他们这点人,根本不是大唐军队的敌手。
    对方看到了奴城,那就已经注定了不死不休。
    投降?
    根本不可能有活下来的机会,还不如多带走几名唐军士兵。
    “大帅,小心!”
    五名亲卫扑了上来,随后是一声巨响。
    李孝恭被震得双耳出血,整个人都有些恍惚。
    身上压着五个人,此时都已经没有了呼吸。
    李孝恭急忙将他们推开,眼前的场景更是出乎了他的意料。
    “该死的高句丽疯子!本王与你们不死不休!”
    尖刀队全军覆没,还牵连了几百位被他们威胁运送物资的大唐子民。
    “大帅!”
    十一率人将城外敌军厮杀殆尽,冲入城中,见李孝恭并无大碍,这才松下一口气。
    李孝恭红了眼,心中怒意不断激发,半跪在那五具尸体面前。
    “走好,兄弟们!过几日,本王就去找你们饮酒!”
    他的命得救了,可他的亲卫,却寥寥无几。
    战争刚刚结束,李孝恭却急忙安排起了驻防之事。
    “迅速接管城池,收拢我军将士尸体!”
    “是!”
    时间根本不允许他有任何缅怀的可能,如今辽城打响了第一炮,对方肯定很快会有察觉。
    城中还有活人五万,都是唐人。
    老人和青年占据了九成,女人和孩子几乎看不到身影。
    经过调查才知,那些女人和六岁以下的孩子,全部被高句丽人带到了更远的地方。
    他们被困在了城中,每日除了干活,就是鞭打。
    听得大唐军队到来,很多人因此落泪,甚至欢声鼓舞。
    可是眼下的困境根本无法解决,军队修整,十一借此机会巡防整个辽城。
    四处破壁,完全就是一座破城。
    高句丽人留下了两千三百门火炮,还有不少火药。
    除此之外,唯一能让人高兴的,莫过于粮草了。
    这次绕道而行,军中粮草并不算多,能撑半个月。
    可这城中却是给五万人准备了三月的粮草,看样子渊盖苏文很自信,认为大唐三个月内无法突破辽城。
    命军士去解开那些被绳索捆绑,变成一条长龙的平民百姓,安排人施粥,很快就安抚了他们不安的情绪。
    并且通过百姓口中,他们得知了更多与高句丽军队有关的事情。
    辽城首先被破,紧随其后就是营州,高句丽打算一步一步蚕食大唐。
    若不是前几日钱丰带兵出现,高句丽甚至还以为大唐对此事一无所知。
    奴城的建立,是为了帮助他们更快建立起攻打大唐所需的炮弹和火药。
    城中浓重的硫磺味久久无法淡去,人们说这些火药之物,全部都是那些高句丽人带来的。
    大唐的子民,沦为阶下囚之后,整日做的事情,只能是听从那些高句丽人的安排。
    不听话,期初靠杀,后来靠打。
    各种恶劣的刑罚加身,整个辽城外面足有六万余人的尸首,都是为这些高句丽人。
    甚至他们还将人扔到火药上,将其点燃,享受对方的嘶嚎惨叫。
    把这中残酷的“玩乐”,当做了一种仪式,用以对他们伟大的高句丽王,表达自己的忠诚。

第四百三十七章 二十万大军攻唐
    大军刚刚夺回辽城,城中百姓尚未得到真正的安全。
    李孝恭派人重新筑城,以求在南城门树立起抵挡敌人前进的壁垒。
    这时十一给他出了个主意,“大帅,何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地雷”李孝恭如何能想不明白,只可惜他手中地雷数量并不算多。
    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