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大唐贞观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忆昔大唐贞观世- 第2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佑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四哥,你太狠了”
    李恪咋舌道:“两成利换回二哥,数百万贯啊”
    李泰道:“老三,这我就要说你了,二哥是数百万贯可以衡量的吗就是数千万贯,我也舍得”
    “够了,再说下去,你们是不是打算给我称斤卖了”
    李方晨对此却并不上心,钱财
    有什么用
    可以买到他想要的东西吗
    如果可以,请给他一台笔记本电脑,不用联网,只要上面有些单机游戏就好。
    可惜,不能
    哪怕大唐发展再快,也始终无法达到后世信息化爆炸的程度。
    钱能买到的吃喝,却买不到李方晨高兴。
    相比较于吃别人的,李方晨更喜欢自己动手。
    还有住处的问题,没车没别墅,都是小平房,有什么可挑的
    也就皇宫像点样子,可惜里面不自由。
    趁着李泰和李恪三人在那吹牛,李方晨招呼人准备茶点。
    学府开学在即,李方晨并没有在别院久留,新建的学府更大,比岭南那个大出一倍不止,只可惜四周并没有相应的城市建筑,完全就是建在长安边上的“新庄子”
    百家之城,眼瞅着变成了一句空谈,要说心中不难受那是假的。
    不管了,先育人,再育学。
    反正现在还年轻,他有的是时间去把这件事做好。
    搬进学府,入驻堪称“豪华”的教师宿舍,李方晨陷入了久违的迷茫之中。
    教学计划已经改变,原定开学日期已经完全推后了三个月不止,如今他要做的事情,就是将一切重新带回到正轨上面。
    考虑了许久,李方晨终于做下决定。
    召集所有学府之人,开会
    重新梳理教师人选,既然回到了长安,那就不能再一人身兼数职。
    儒学院,院长孔颖达,副院长王绩。
    教师由孔颖达门生负责担任,共有五人,各个都是文才一流。
    只不过年到中旬,一事无成。
    如今来到学院任教,也算帮孔颖达解决了一件心事。
    兵学院,除了原先的两位院长秦琼和李靖之外,又添三人。
    这三人分别是左千牛卫将军秦怀玉,左威卫将军柴令武,和临时加入的右武卫大将军程知节。
    程妖精进来,除了一部分秦琼举荐的原因,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这个老家伙打算隐退,辞官享受几年清静。
    李方晨一开始是拒绝的,他可不希望程知节给他学生全部教成混不吝。
    可万万没想到,程妖精第二日上朝就上了奏书,然后带着府中下人,直接跑到学府,霸占了一处学府先生该有的别院。
    柴绍和其他一些老将也有意进学府,可李世民不乐意了。
    明明都是壮年,却全想着告老,这哪里能答应
    程妖精那封奏书,看都没看就给驳回了。
    也就是说,程妖精如今不仅要当学府先生,还要兼任右武卫大将军一职。
    说完了儒家和兵家,接下来就是李方晨的农家。
    一套教材扔到李恪面前,告诉他准备一个月,一个月以后,他要负责上课。
    嗯,两个人足够了。
    李方晨没有考虑李佑,毕竟李佑也不是教书那块材料。
    李泰只好收下了这个烂摊子,带着李佑去上阴阳学课。
    新入学的三个皇子,被分别安排进了其他宿舍,李方晨可不打算让他们聚到一处。
    老先生李纲跟糟老头魏征的法学院保持原样,目前还没有合适的人选去帮助他们。
    要说最可怜的,还是魏征那个可怜儿子。
    依旧一个人兢兢业业教纵横,李方晨似乎把他忘记了。
    医学院和道学院十分简单,从道门抽人就好,只要身家清白,名声不错,李方晨就不会拒绝。
    还有那些可怜的学生们,本以为开学是一件很高兴的事。
    “温故而知新,为了检验你们假期是否用心读书,所以在你们重新入学的第一天,来一场让人愉悦的开学考试吧”
    面对发下来的试卷,除了那三位皇子一无所知之外,其余人都是在暗中较劲。
    成绩并不代表一切,可当成绩用来攀比之后。
    它会让人心,变得“险恶”

第四百三十章 “恶”客行“恶”事
    “薛仁贵,兵科第一”
    “柴令武,农科第一”
    “王玄策,纵横科第一”
    “上官仪,儒科第一”
    “蔡锦豪,医科第一”
    “秦怀道”
    九科第一,九个意气风发的少年。
    余下之人,除了失败的不甘之外,更有几分敬佩。
    最郁闷的,或许就是那三位皇子。
    李愔对边上学子问道:“这第一,可有什么讲究”
    那人答道:“榜上有名,君子立身”
    李愔忍不住翻了个白眼,他们也有跟着考试。
    可除了儒科外,其余各科完全就是一塌糊涂。
    这也让身在皇家的这些个皇室子弟,丢尽了颜面。
    秦怀道和柴令武比他们强,他们认了,可余下这些个,好多还是长安有名的纨绔,还有一个大了他们十岁不止的“老家伙”。
    与这群人在一块考试,看着他们每个人都在奋笔疾书,李愔突然感觉自己除了吃喝之外,一无是处。
    李恪寻到李愔,带着另外两名皇子,来到李方晨那处小院子。
    此怎么说也是自己的“兄弟”们,来到学府,李方晨自然会有所表示。
    让李泰去秦王庄拉东西,李佑帮着他撘灶台。
    李恪和李愔他们刚到,就被李方晨安排去清洗食材。
    明明有下人一旁看着,李方晨却更喜欢让他们动手。
    李恪看着李愔一脸忧愁,猜到对方心中所想,便笑道:“你与他们,差了三个月。”
    “哥”
    作为李愔亲哥,李恪看不得李愔那般受了打击,萎靡不振的模样。
    “他们早学了三个月,书籍就在手中,整日诵读,考得自然会比你好。可你也无需妄自菲薄,既然到了学府,就把自己当做一名学子。好好读书,只有学到你肚子里的东西,那才是可以让你安身立命的本领”
    “是,我知道了。”
    虽然说不上一扫阴霾,但李恪这一番话,确实让李愔好受了许多。
    至于其他几个,比李愔年轻太多了,最小那个如今才十二岁。
    忙活了好半天,一切搞定,李方晨架起了大锅。
    年纪最轻的李贞,憋不住心中疑问,开口问道:“二哥,这不该是下人做的吗”
    李方晨笑答:“什么下人该做这事”
    李贞道:“自然是厨子了。”
    “那我做,能做否”
    “君子远庖厨,更何况二哥是秦王,这种低贱的活计,不该碰。”
    年纪最小,却是老气横秋,也不知在宫中被何人教成了这般模样。
    李方晨忍不住哈哈大笑,李泰走到李贞面前,对着他那脑袋就是一巴掌。
    “小子,教训二哥,你倒是有本事啊”
    李贞撅了撅嘴,不觉得自己有错,但是他害怕李泰再打他,只能忍住不再开口。
    李恽拉了拉李贞,对李泰行礼道:“四哥,贞弟尚且年幼,绝非有意而为。”
    李泰哼了一声,“若他是有意,我也不会打他,我会让人给他送回宫去,自有母后收拾他”
    李恽扭过头低声道对李贞道:“快去跟二哥道歉。”
    李贞有些扭捏,李方晨一旁开口,“不必了。君子远庖厨看样子弘文馆的大儒一成不变啊”
    “秦王殿下,您这可是一杆子打倒一片,孔某心中不服”
    远处不知何时,孔颖达和李纲来到了小院门口。
    李方晨抬头笑道:“哟,孔夫子难道要教育本王一番”
    李纲一旁哈哈大笑,随后走到李恽和李贞身边,向两人行颔首礼。
    “君子远庖厨,是以孟子劝诫齐宣王实行仁术,而非劝吿君子远离庖厨之事。此乃是误解之言,两位殿下需记下,日后不可再提。”
    “是听从先生教诲”
    李恽和李贞可不敢失礼,李纲面前,他们可不敢放肆。
    孔颖达背着手,散漫地步伐不急不缓,来到李方晨身边,看他在做什么。
    “不错,不错,老夫有口福了。”
    李方晨不看他,对李泰道:“恶客迎门,怎么办”
    李泰装模作样叹了口气,“赶不走,又不能打,还是二哥你拿主意吧”
    孔颖达根本不见外,似乎早就习惯了这种氛围,对一旁李纲笑道:“瞧瞧,我说什么来着殿下的饭不好吃你偏要我给你带来,你这不是折腾人吗”
    李纲笑而不语,对李恪身后的李愔招了招手,将他带到身边,然后带着三小一旁落座,讲些学府里的注意事项。
    “老头子,今日可是炖肉,怕你那牙口不好,嚼不烂”
    李方晨可没有把客人往外赶的习惯,只不过嘴上不饶人而已。
    孔颖达瞪着大眼,“那老夫不嚼直接吞”
    “得算你厉害,一旁等着,顺带帮我教教那三个小子。”
    孔颖达点头,他和李纲到此,可不只是蹭饭这么简单。
    新来了三位皇子,必须得给他们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要知道学府比不得别处,这里可没人在乎他们皇子的身份。
    既然到了学府,那就是学子。
    李方晨本来打算自己当一回恶人,可有人愿意来“义务劳动”,他肯定不会拒绝。
    等到饭做好,李纲和孔颖达的双重威胁,终于让这三位“小爷”意识到,今后他们在学府的生活,并不一定是美好的。
    抛掉皇子身份,这也是李纲和孔颖达教给他们的第一件事。
    “学府乃向学之所,倘若三位殿下无心求学。不必劳烦秦王殿下费心,老夫愿递折子给陛下,请陛下将三位殿下召回宫中。”
    “谨记先生教诲”
    估摸李纲他们聊了有一炷香的功夫,李方晨这边终于做好了。
    “说完没说完咱们就开饭”
    李方晨出声打断几人,菜已经上桌,就等着人坐下了。
    “莫急,让人去坛酒来,珍馐在前却全无美酒相伴,这可说不过去”
    孔颖达和李纲好酒,每餐必有,若是没了酒,饭吃的都不是个滋味。
    除了李纲和孔颖达外,其余人基本都坐在一张桌子上。
    倒不是他们俩讲究,而是他们俩有点特殊。
    李方晨专门给他们多钝了一会菜,软烂可口,保证两位“老人家”不会咬不动肉。
    除此之外,还专门每人准备了一份水蒸蛋。
    今日做的是大乱炖,美味汇集一锅,香味飘散,让人口欲急增。
    还有新蒸的白面馍馍,四五个足以饱腹。
    别看李贞之前嫌弃庖厨,真到了动嘴的时候,就属他最急。
    不急根本抢不到啊
    李泰和李佑这两个“坏哥哥”,也不知从哪找来的大勺,不要命的往自己碗里舀。
    李方晨和李恪十分默契,根本不去大盘中夹菜,反而吃着李泰和李佑碗中新舀来的菜。
    本以为无声的餐桌,此刻就好像另外一个战场。
    热闹非凡,甚至还强身健体

第四百三十一章 东倭入京,五号死讯
    日子逐渐规于平静,李恪和李佑很快适应了学府的生活。
    新出现的三位皇子,也开始慢慢尝试,融入这个“大家庭”之中。
    一个月后,李恪终于可以代替李方晨上农学课,也让李方晨清闲了不少,开始继续谋划学府的下一步发展。
    可惜一道消息从长安传出,东倭使者入京都,遣倭使高表仁、五号,都死了。
    “倭国发生叛乱,唐遣倭使高表仁、副使霍为生,惨死在叛军手中”
    李世民将那倭使安排在了鸿胪寺,李方晨一得到消息,就带着十一和十六往鸿胪寺赶。
    对此,李世民早有预知,并未派人制止。
    来到鸿胪寺,踹开那倭使的房门,李方晨揪住对方喝问道:“霍为生的尸体现在何处”
    倭使被吓了一跳,第一次来大唐,他可不知道大唐秦王殿下长什么模样。
    哆嗦着嘴,目光望向门外,希望此刻能够来人将他救下。
    李方晨又问道:“本王问你,霍为生尸体现在何处”
    一个王字代表了一切,倭使这才明白,原来他是大唐的亲王殿下。
    只是具体是哪一尊王爵还无法得知,不论如何,都不是他可以轻易招惹的存在。
    “在在外面”
    故土难离,唐人不愿身葬他乡,身死之后自然要送回大唐,免得因此激怒大唐。
    虽然这件事,本来就与倭国脱离不了瓜葛。
    庭院中摆着两具棺椁,其中一具打开,高表仁高郡公。
    作为遣倭使他奉命东渡,以求谋得倭岛之情报。
    如今大事未成,人已早逝,何其悲哉
    “殿下。”
    十六指了指高表仁的喉咙,那异常的凸起,很耐人寻味。
    李方晨回过头,对那倭使道:“本王的人,本王带走了,若你有什么不满,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