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大唐贞观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忆昔大唐贞观世- 第2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从中挑出三个最大的,准备待会吃了。
    余下那些,暂且放置起来,等过一段时间开春,重新种到地下。
    李泰激动地返回房中写信,打算将这好消息送去长安。
    李方晨也不阻止,反而命人备上火炉,打算先烤两个尝尝。
    余下那个,已经送去了厨房,待会做拔丝番薯吃!
    高温状态下,番薯很快软化,一股股香气飘散出来,李方晨忍不住咽口水。
    要说以前,他记忆最深的,或许就是街边那飘香四溢的烤红薯了,冬天吃上那么一个,然后回到家里释放一些带有“异味”的气体,逍遥快活啊!
    可惜,在大唐,没有红薯、没有土豆、更没有玉米和辣椒。
    如今真给他找到了红薯,怎能不喜?
    “殿下,好香啊!”
    别说李方晨了,就连王萱儿都有些惊讶,这玩意竟然如此诱人,还真是“意外之喜”!
    李泰写信写到一半,被香味引诱,实在忍不住跑出了屋子。
    “二哥,你做什么好吃的?”
    李方晨白了他一眼,“今日我们就算是走了运,作为大唐第一批品尝红薯的人!”
    “不找人先试试吗?”
    李方晨可不想找,奈何王萱儿不依,若不是李泰提起,她差点忘记,若这玩意有毒怎么办?
    说什么也不让李方晨先吃,所以这个“重任”,就降临到了十六身上。
    看着十六一脸惊喜,不断吞咽口水的表情,李方晨真是哭笑不得。
    等了半个时辰,估摸着红薯已经烤好了,让人用铁钩从火炉中捞出。
    十六下意识伸手就要去抓,李方晨急道:“不怕烫死你是吧?”
    十六憨厚一笑,解释道:“殿下说得对!”
    让人将烤好的红薯切开,其中金黄软糯的样子,在场所有人都忍不住咽口水。
    尤其是那味道,简直绝了!
    热气还未曾散去,十六捧着半块红薯,直接下嘴。
    根本不在乎会不会烫到自己,这玩意入口之后,那股子香甜味儿,差点让他忍不住大呼美味。
    整个人蹲在地上,除了吃一言不发,给旁人看的眼急。
    李泰气道:“十六,你倒是说句话啊!”
    他就等着十六说没事,然后也品味一下了。
    十六本打算直接说的没事,可他看到李方晨给他使眼色,顿时把原本的话憋了回去。
    “哎呀!哎呀我的肚子!”
    在地上打滚,给众人吓了一跳。
    李方晨急忙对李泰喊道:“去喊孙思邈!”
    李泰哪里敢不答应,撒腿就往外跑。
    等李泰一走,李方晨踹了十六一脚,“怎么着儿,吃过瘾了吧?”
    十六笑着从地上站起,摸了摸嘴“还成,感觉一顿吃三四个不在话下!”
    “待会做成菜了再分你点儿,余下的都得留种,过了春就种下。”
    “好,这可太好了!殿下,我带人看着怎么样?绝不允许别人偷盗!”
    “闭嘴吧你,你去看着?你是想监守自盗吧?”
    王萱儿一旁哭笑不得,刚才她也被吓了一跳,可当十六重新起身,她就明白,殿下又在戏耍魏王。
    李方晨拿过一个红薯,掰开后分给王萱儿一般。
    两人开始品尝,不得不说,熟悉的味道在舌尖跳跃,李方晨忍不住闭上了眼睛仔细回味。
    “二哥,孙道长我带来了!”
    等到李方晨和王萱儿吃完,李泰重新出现,眼前一幕彻底打击到李泰柔弱的内心。
    “你们十六!你敢骗我!”
    地上的红薯皮并未收拾,李泰立刻反应过来,自己被人骗了。
    十六连忙推锅道:“别怪我,这是殿下的意思。”
    孙思邈笑着摇头,可随后闻到屋子香味,很是好奇。
    “这是何味道?”
    李方晨指了指一旁还有李泰预留的半块红薯,“新粮食,番薯!虽然我更喜欢叫它红薯。”
    “哦?”孙思邈直接向那半个红薯抓去,李泰看后大急,“道长别动!”
    说完赶忙抢到自己手中,明显是二哥给他留下的,若给孙老道吃了,他怎么办?
    孙思邈笑道:“殿下,还剩不少,分老道一半可好?”
    和这老道相处久了,自然会发现,这道士太贪嘴。
    李泰很是犹豫,这老道不好得罪,只能将到手的美味又分出去一半。
    两人同时入口,老道眯着眼细细品味其中韵味。
    “甜!真的太甜了!”
    两人同时一喜,李泰囫囵吞枣很快消灭了手中红薯,孙思邈则不然,吃一口闭一会眼睛,似乎在思考这东西有什么不同。

第四百一十一章 太子再临岭南道
    品味过后,孙思邈忍不住叹道:“确实美味,只是不曾在大唐见过,这可是域外的果子?”
    李泰一旁笑道:“道长有所不知,这玩意可是我和二哥从一处无名海岛上带回来的,这其中经历听我细细为你道来”
    显摆,可劲显摆!
    李方晨也不阻止,免得让李泰难堪。
    孙思邈被李泰忽悠的,对海岛充满了憧憬,不时便会开口询问两句。
    看样子,孙老道这是也想去海岛上走一圈。
    果然,等到李泰说完后,孙思邈立刻跟李方晨提了出来。
    李方晨苦笑道:“道长,这一去一回,少说也得数月,你这是打算丢下课业咯?”
    孙思邈抚须笑道:“怎会丢下,有淳风在,误不了学子的课业。”
    “算了吧,我怕李淳风他教学子们炼丹,回头给我这学府也炸了!”
    孙思邈哈哈一笑,对他而言,一个陌生的海岛,诱惑力太大,根本无法舍弃。
    全新的草木之所,或许能找出全新的药材,孙思邈不管如何,都要拼上一次!
    李方晨苦笑,“等上一段时间吧,如今还未转暖,此刻出海少不得多经受些灾难,我可不想提前给你上香。”
    孙思邈也知心急,去海岛的办法在殿下手里攥着,他抢不得。
    “那老道先等着,只不过刚才那红薯,能否赠与老道两个?”
    说话时不自觉舔了舔嘴唇,看样子又是一个没吃过瘾的。
    李方晨如何能够答应,留下的都是种子啊!
    如果学府内的暖棚盖好,第二批种下,少说也得翻个六七倍的样子,甚至更多。
    光是育种,按照不分四季,靠暖棚来种。最快也得三四年的时间,才能保证这红薯能供应一道之地的种植。
    李方晨都已经想好了,这事就交给岭南办,靠着气候宜人,土壤丰厚,绝对可以收获感人。
    余下六十个红薯,等暖棚搭好,将每个红薯一分为二,切面朝下,保持温湿度育苗。
    每日有人看着,也不必担心出现什么意外。
    整个埋下去,太亏了。
    长安又派人了人来,不派都不成,李方晨搞出了一个大事件。
    精粮,亩产据李泰所言,可达千斤!
    李世民根本坐不住,忙派人再跑岭南道。
    李承乾到此目的十分简单,将这粮种带回长安,还有一同找看粮种的老农。
    不然直接带回去,没人种,那不是出了乱子。
    李方晨安排好好招待了李承乾,并带着他去看了看红薯。
    “这就是你之前极为宝贝的那几缸种出来的?”
    好家伙,李承乾是真想不到,就那几缸竟然能种出这么多。
    李泰一旁馋的直舔嘴唇,“太子哥,这玩意别看卖相一般,可这味道还真是绝了!”
    李承乾立刻将目光放在了李方晨身上,李方晨倍感头痛。
    “待会再取三个尝尝,余下的可不能再动了。”
    李承乾满意点头,这要是美味放在面前不能品味,岂不是太过于矫情了?
    岭南留三十七个,送去长安二十个,怎么看都很划算。
    李泰迫不及待命人准备火炉,按理说前几天他吃过一次。
    可那一次还被孙老道还“抢”走了一半,吃的实在不过瘾啊!
    二哥后来命人准备的“佳肴”,他更是没分到几块。
    一盘拔丝红薯,除了十六吃到两块外,剩下基本都进了王萱儿的肚子里。
    李方晨自己不怎么吃,可他老给王萱儿夹,旁人还没吃上几块,盘子就被李方晨给夹空了。
    李泰心中很是难受,这么多年的兄弟情,说没就没了。
    如今重新有了机会,自然不能放过。
    不得不说,吃过一次,李承乾对红薯也是赞不绝口,这要是能让全天下老百姓吃上,绝对可以算是一份天大的功劳。
    如今这份功劳,就在李方晨、李泰的那一船人身上。
    等上几年,红薯真的可以大获丰收之时,便是众人受到嘉奖、加官进爵之日。
    不过,依着李方晨的性子,恐怕加官进爵并不会让他感觉到高兴。
    李承乾在岭南待了几日,看过整个学府,听过每一位先生的课后,李承乾拉着李方晨道:“象儿再过几年,送到你这来!”
    李象,李承乾长子,李方晨的唯一一个大侄子。
    自降生以来,一直被长孙无垢所宠爱。
    可惜李方晨还未曾谋面,根本不清楚这位“侄子”究竟是个什么模样。
    李方晨笑着说好,然后送李承乾坐上了返回长安的马车。
    接下来的日子,除了安置暖棚,继续种红薯之外,李方晨闲暇时光,都丢进了学府之中。
    开春入学,整整学了四个多月,眼瞅着李方晨口中假期将至。
    学子们心中多有忐忑,且不知回到家中,等待他们的又或是什么。
    家中与学府有所不同,不能再畅所欲言,更没有三两知己相伴,他们第一次对回家感觉到了陌生。
    尤其是勋贵家中子弟,管教极严,哪里有在学府里这般逍遥自在。
    除了上课,他们最喜欢聚在一处,相互交谈吹牛,反正说错了也不怕,大不了就是博大家一乐。
    要说出色之人,还真有不少。
    秦怀道和柴令武都没有想到,他们会输给旁人。
    李方晨和众位先生准备了一次学期末的测试,分数成了众学子心中梦魔。
    九门课,位列榜首者,王玄策!
    其次第二名竟然是上官仪这个“老家伙”,谁让他在众学子中年级最大,被叫做老家伙也只能认下。
    第三名才是秦怀道,第四名竟然会是李崇义。
    这成绩实在是奇怪,单科来算,兵法第一人是薛仁贵、儒学第一人是来济、农学第一人是柴令武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
    可谁都不喜欢落在别人身后,这也就让他们有了相互竞争的动力。
    秦怀道和柴令武借此机会,明白了什么叫做人外有人。
    平日里过于自大,如今吃了亏,反倒涨了记性。
    听先生(李方晨)说,等到明年,学子们就要根据各门分数,进行分班。
    王玄策和薛仁贵明显奔着兵家去的,而秦怀道和柴令武一个想去学兵,另一个想去学农。
    毕竟有珠玉在前,柴令武更希望跟在李方晨身边,多学点东西。

第四百一十二章 学生放假,先生逛艺苑
    好不容易等到众学子返乡,李方晨和李泰没了事做。
    又不想和其他“老先生”一样,缩在学府中研究学问。
    孙老道带着李淳风,乘船去寻海岛,魏家父子与李纲那老头整日作伴,魏叔瑜甚至有幸败了李纲为师。
    秦琼和李靖,两人经常出没白狼卫所在之地,看样子是兵瘾犯了,想要活学活用排兵布阵之法。
    李方晨和李泰两人一合计,干脆逛逛岭南,兴许能碰到什么豪门大少调戏良家妇女的好事儿。
    额至于要不要英雄救美,还是交给十六吧,毕竟这小子至今还没有婚事。
    十一可比十六聪明的多,早就有了目标,那女子原是秦王府的侍女,后来也是跟随李方晨一起离开长安的一行人之一,原先打算让她照顾秦昌来着。
    后来李方晨有心体验生活,亲自照顾秦昌。这侍女的事儿,也就搁浅了。
    十一果断出击,两年前就把婚事给办了,在李方晨的主婚后,高高兴兴入洞房。
    给其余白狼卫羡慕的,第二天灌得他走路都打摆子。
    听说秦王庄里,三号和二十一也成了婚,还是李泰当初主持的婚事,李方晨算是了却了一件心事。
    十七的那个“便宜儿子”张涵,听说被五号教养的不错,已经可以到处乱跑了。
    李方晨打算再过几年,将他接到自己身边,好歹也是自己名义上的义子。
    复兴张家的重任,就落在了这么一个奶娃子身上,也不知会不会太过于残酷。
    “殿下,咱们这是要去哪啊?”
    十六看着李方晨和李泰一身素衣,完全扮做了普通人,也不知他们想做什么。
    李方晨笑道:“说来也是可笑,来了岭南这么久,我只有一个地方没去过,今儿个怎么说都得进去瞧瞧不可!”
    还能是哪里,艺苑子呗?
    文艺点的名字,叫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