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虽然也紧张两人,但不会像长孙无垢这样失去分寸。
“观音婢,莫要着急,只是一夜未归,说不定这两个臭小子此刻已经回去了。”
“陛下,臣妾如何不急,若是他们出了意外,又该如何是好?”
李世民有点后悔将这消息告诉长孙无垢,多番安抚,如今做什么也无济于事,只能等岭南传回的消息。
同样紧张的还有太子李承乾,连夜入宫门。
“父皇,儿臣想去岭南!”
李世民不解,“你过去能做甚?若是钰儿和青雀无恙,岭南自会书信长安。”
“可儿臣不放心,必须亲眼瞧见才行!”
“你是太子,真要离开不怕朕怪罪与你?”
李承乾不见任何犹豫,“太子是儿臣的身份,儿臣另外一层身份还是承钰和青雀的兄长!”
“也罢,去后若钰儿无恙,你早些回京,不要学青雀。”
“谢父皇!”
得到李世民首肯,当天夜里,李承乾就坐上了前往岭南的马车。
岭南的小渔村中,王萱儿抱着秦昌,来到海边,急切的观望。
似乎下一秒,李方晨他们的船就会出现一样。
可惜,风平浪静的海面看不到一丝波澜。
从日出等到日落,如今已经是第七天了,李方晨等人为何还没回来?
冯盎派出了二十多条大船寻找,始终没有得到任何消息。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航线的问题。
毕竟冯盎派出的手下,找寻的是李方晨他们原来的航线。
而李方晨的船,早就偏出了不知多少海里。
又是三天,王萱儿整个人都消瘦了一圈,甚至心中已经开始绝望。
突然听到村中有人呼喊,赶忙走出屋子,见许多人向海岸拥去。
王萱儿心中重新出现了一丝希望,二话不说就往海边跑。
终于,她看到了,双腿加速,向前跑去。
很快,她扑进了一个怀抱之中,感受到对方身上的温度,激动道:“殿下,你没事真的是太好了!”
第三百九十九章 番薯!番薯!
李方晨被王萱儿扑了个满怀,听到怀中娇女低声哽咽,忙安慰道:“我没事,只是在大海上迷失了方向,误入一个小岛而已。”
说起来也是郁闷,其实第三天船已经修好了,可探索小岛,却耗费了一周时间。
除了一开始给李方晨带来的惊喜外,后面看到的东西大致相同。
为何李方晨之前如此冲动,因为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他竟然在一处海岛上发现了番薯幼苗。
至于其根部是否已经结成了果实,李方晨还不清楚,毕竟是连那一小片土地一起打包带走的。
如果说番薯让人有些陌生,那么红薯大家肯定更加熟悉。
能让李方晨失态的植物,怕也只有红薯这种高产高收的一年生作物了吧?
红薯可以接受绝大多数地理环境的种植,但就是不耐寒、不耐阴。
土地肥沃度足够,阳光照射充足的情况下,红薯的长势绝对是惊人的。
根块可以做主粮,而茎叶又能当做饲料,如果还有这种机会,李方晨很愿意再碰到几次“海难”。
渔村中热闹了,秦怀玉赶忙派人去通知冯盎。
等到冯盎接到消息赶来时,大船上的物品已经被全部卸下。
看着面前密密麻麻的摆设,李方晨很是自豪。
这可都是他们从无名荒岛上“搬”来的“宝贝”,除了少数因为长时间缺水干枯之外,其他的都保存完好。
“殿下,你们没事实在是太好了!”冯盎看着毫发无伤的李方晨和李泰二人喊道。
李方晨回以笑容,解释道:“海上发现一个小岛,这才回来的有点迟,好在收货不错。”
冯盎可没有理解李方晨口中的收货究竟是个什么意思,反而将之前自己书信回长安,汇报两人失踪的消息告诉李方晨。
长安又派人来了,这次可不是藏着掖着,大唐太子殿下李承乾。
冯盎感觉到了心累,太子、秦王、魏王,这可是大唐最有才华的三位皇子齐了。若是在他岭南道出了事情,冯盎难辞其咎。
“哦?太子哥也过来,那他来就来呗,你激动什么?”
冯盎心中有苦难言,心道,你们哥几个是聚在一处了,可我怎么办?
这要是给人一锅端了,他冯盎不仅会背上骂名,甚至还会引火烧身,使得岭南成为一片战土。
帝皇一怒,万里焦土。
到那时,莫说他冯盎一家,怕是整个岭南能活下来的人都在少数。
李方晨对此却毫不在意,催促着冯盎派人去挖土,有了番薯苗,不种一下可说不过去。
渔村位于滩涂,土地含盐程度太高,根本无法种活番薯苗。
从内陆之地运来沃土,才是最好的选择。
“殿下,千万不要再出海了。”
经过这一次,冯盎实在是害怕,万一李方晨和李泰再出海怎么办。
“没事的,下一次我们早点回来就行。”
“不行!说什么都不行,如果你还要出海,我就死在你面前!”
冯盎哪里能答应,这不是出海,这是要他老命啊!
李方晨敷衍着先让冯盎安心,五六十岁的人了,怎么越活胆子越小?
好生安顿了几句,冯盎满怀顾虑的离去,临走前还让人留在渔村盯着。
一趟冒险过后,李方晨和李泰他们如今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回到床上好好休息一番。
等到他们睡醒,已经是夜中,有王萱儿吩咐人做得烤鱼,两人大快朵颐。
土送来了,冯盎办事效率很快。
李方晨又招呼人寻来一些大水缸,清洗干净后将其中放满了泥土。
番茄苗被李方晨刨出,看着眼前一亮。
本以为只是幼苗,却没有想到这根部已经结成了果实。
倒是不大,个加起来还没有两斤重。
将根果摘下,当做新种,直接埋入大缸之中,一个缸埋一个,整整安排了二十多个大缸。
寻淡水浇灌,放置在阴凉处等待发芽。
一切准备工作做好,李方晨长出一口气,安排人盯着,不允许出现任何意外。
尤其是不允许用海水浇灌,万一出了岔子,这批番薯全部毁掉,那他李方晨不得哭死?
李承乾到了,在冯盎发出去消息后的第四天,到达岭南。
神色匆匆,直至看到李方晨和李泰平安无恙后,这才松下一口气。
“钰儿!青雀!”
快步上前,给了李方晨一个大大的拥抱。
多年未曾谋面,李承乾心中就好像有一根刺。
他责怪自己无能,若他当初有能力护下李方晨,也不会致使兄弟别离,多年未曾谋面。
“太子哥,你来做什么?”
李泰看到李承乾到此,不喜反惊,“这可是岭南,你该不会被父皇流放了吧?”
李方晨没好气地拍了李泰一下。
李承乾也不见外,这么多年,早就习惯了李泰对待他时的毒舌,别看两人如今关系密切,实际上每次见面,李泰这家伙准没好话。
“还不是听到你们的消息,实在放心不下,我这才去跟父皇请命到岭南来。”
李方晨拉着李承乾,回到自己小窝之中,多年不见,腹中有许多话憋着,迫不及待想要开口。
“太子哥,长安如今情况如何?”
这话不是没问过李泰,可李青雀这个小胖子学坏了,满嘴谎话,根本不说关键点。
从始至终都在表达出一个意思,那就是他和太子现在很“强大”,李方晨如果回去长安,有他们护着谁也不敢招惹。
李承乾倒也不像李泰那么“油滑”,该说什么说什么。
尤其是跟李方晨讲了一下在他离开之前,高句丽的种种举动。
“这渊盖苏文好生厉害!”李泰因为来岭南比较早,也不知道长安发生的事情。听完李承乾的讲述,忍不住惊叹。
李方晨却在听完后皱起眉头,“太子哥,你是说高句丽已经拿下了新罗和百济?”
李承乾点头道:“确实如此,如今高句丽一家独大,那渊盖苏文野心勃勃,只怕后患无穷。”
李方晨又问道:“你刚才说,高句丽用火药之秘,引室韦攻唐?”
李承乾提及此事,脸上满是鄙夷,“蛮番之地,弱弱小国,竟敢与我大唐亮刀,李孝恭领兵一战而胜!”
李方晨却是惊道:“若如此,那渊盖苏文倒真是好算计!”
“此话怎讲?”李承乾实在没想通李方晨话中含义。
第四百章 渊盖苏文再用计
“太子哥,远交近攻的道理你可明白?”
李承乾迟疑道:“你是说渊盖苏文之所以会将火药之秘交给室韦,本就不怀好意?”
李方晨点头,随后直言,“如果我没有猜错,渊盖苏文不止想要新罗百济,他还想要室韦。”
李承乾无法相信,忍不住质疑道:“这怎么可能?高句丽能吃下两国已属不易,又哪来那么多兵马去打室韦?”
“太子哥怕是忘记了,室韦刚经历过一次战败。”
两万人大军惨败,很多俘虏至今还留在大唐境内。
室韦就算还有余力,又能剩下多少?
撑死了再组建出万人,可面对高句丽的火炮,又能坚持多久?
李承乾稍作考虑,立刻想通了其中的勾当。
“不行,此事必须告知父皇,若是室韦再被高句丽夺去,我唐恐怕真的养虎为患了。”
高句丽同时拿下新罗、百济,如果再加上室韦,只要给他五年时间,足以威胁到大唐。
虽然对方不一定是大唐的对手,可潜在威胁留在身边,始终是个隐患。
“怕是已经晚了,渊盖苏文肯定已经做了打算。”
“哦?为何?”
“看渊盖苏文之前的表现,此人怕是早有图谋,精心谋划绝不可能轻易被人打乱。更何况,对方刚刚向大唐示好,京观中的遗骸,就是用来收买父皇和文武百官的明证!”
李承乾心中略有不爽,若真如李方晨所说,那渊盖苏文绝对是下了一盘大棋。
而大唐,也成为了他棋子中的一枚,如此这般,怎会让人顺心如意。
在将京观中隋朝军烈的遗骸送回大唐后,渊盖苏文立刻派次子渊男建出使室韦。
名义上,是去给室韦送火药秘方的。
室韦两万大军,正是败在大唐的火炮上面,如今有了强大的机会,如何能够不高兴?
室韦的首领乞引莫贺咄准备了最为丰盛的宴会,欢迎渊男建的到来。
但言语中多有抱怨,此番室韦按照高句丽的指示,触怒了大唐。可高句丽却并未出兵,反而去讨好大唐。
怎么看,都觉得高句丽都把室韦当成了玩物。
不过这本就是一桩交易,为了火药秘方,乞引莫贺咄只能打碎门牙往肚里咽。
渊男建很直接,献出了火药秘方,并且给了乞引莫贺咄一个忠告。
“南方的巨龙已经被激怒,乞引莫贺咄还需小心谨慎。”
南方的巨龙,还能是谁?
不就是大唐吗?
乞引莫贺咄一听这话,就忍不住额头冷汗,很怀疑自己当初答应高句丽的要求时,是不是疯了。
“使臣可有办法救我室韦?”
大唐声威深厚,周围小国无不畏惧,这次室韦所做之事,是被眼前利益遮蔽了双眼。
再加上渊男建有意识的提醒下,乞引莫贺咄感觉到深深寒意。
如果大唐带兵来犯,室韦又该如何抵挡?
“乞引莫贺咄说笑了,高句丽也不过是一小国。之前我父王确实利用了室韦,但乞引莫贺咄已经拿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我父王并未食言。”
“使臣,难道你不怕我带兵进犯高句丽?”乞引莫贺咄被言语激怒,忍不住放声威胁。
渊男建却笑了起来,“难道你得罪了大唐,还要得罪我高句丽不成?”
乞引莫贺咄噎住了话语,真不知自己该说些什么。
室韦强过高句丽吗?
如今的高句丽,室韦还真打不过。
“还请使臣明示,如果我派人前往大唐,能否得到天可汗的谅解?”
“你可以试试。”
渊男建并不着急,如今父王的计划才刚刚开始。
怀着忐忑的心情,乞引莫贺咄还真就派出了一支使臣队伍。
可惜的是,大唐根本不曾理会,说他们来大唐赔罪?
需要吗?不需要!
李世民何等人也,想要赔罪?那就让你们的乞引莫贺咄亲自来大唐!
乞引莫贺咄彻底慌了,渊男建适时补充道:“我大哥渊男生如今就在长安,从长安传回的消息来看,大唐已经在聚拢兵将。”
乞引莫贺咄长出一口气,看着渊男生恨声道:“说吧,你们高句丽到底想做什么?”
渊男建就好像一个奸计得逞的小狐狸,笑眯眯地盯着乞引莫贺咄,“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将室韦并入我高句丽!”
“不!这绝无可能!”乞引莫贺咄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