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李世民始终觉得,高句丽目的并非如此。
与大唐作对,肯定是得不偿失,怕只怕对方另有算计才是!
第三百九十五章 皇后设奇谋
渔村中多日,李泰似乎又变成了当初那个小跟屁虫,李方晨到哪,他就到哪。
长安的回信,李泰已经看过,父皇和母后并未急着让他劝回二哥,倒也算是让他免去了麻烦。
最高兴的就是小丫头秦昌,人来疯的性格,让她和李泰的亲密程度与日俱增。多了一位兄长,小丫头如今骄傲的狠呢!
夜晚享受来自大海的馈赠,不得不提一句,李泰又胖了。
一口干掉一个生蚝,感受食物的香气在舌尖流转,李泰微眯着双眼,忍不住叹道:“人间美味不过如此啊!”
而作为主角的李方晨,此刻还在陪秦昌玩乐。
渔村中没什么娱乐设施,秦昌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乱跑,或是海边捡一点海螺贝壳之类的东西。
小丫头心思少,有时候岸边一个小螃蟹都能让她观察很久,甚至以此为乐。
闲暇时光里,教秦昌识字才是李方晨最大的责任。
“二哥,一开始我觉得这生活挺无聊的,可是现在突然感觉挺不错,你说我是不是堕落了?”
李方晨白了李泰一眼,“你不是堕落,你是快养成猪了!”
李泰哼哧两声,明显有一种本猪心甘情愿的感觉。
过了一段时间后,长安又派人进入岭南。
冯盎亲自迎接,只是这次情况有些特殊。
同样过来迎接的李泰,毕竟他也想知道,父皇又把谁给派到了岭南。
马车停住,一道曼妙身影,从车中走出。
冯盎身后的几名少年郎,当即就直了眼。
李泰面露笑容,赶忙迎上,“萱儿姑娘,你怎么过来了。”
三年不见,王萱儿变得更加美艳动人,到底还是娇花红艳待放时。
如今王萱儿出落的更加美丽动人,哪怕冯盎看后都忍不住心生感叹。
冯盎身后,有两个都是他儿子,看他们一个个急切的目光,不难猜测,此刻他们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想上去和王萱儿结识一番。
“本王二哥的心仪之人,王绩之女,王萱儿。”
李泰给冯盎做介绍,冯盎忍不住好奇道:“京中掌管筑学之事的东皋子?”
李泰点头,这么多年,借着当初李方晨给他的机会,王绩还真就做出了一番成绩。
在整个大唐都有不错的名声,反倒是那些个年轻人,听后略有失落。
如今娇儿,却已是心属他人,何其可惜也?
“见过耿国公!”
王萱儿缓缓失礼,冯盎连忙笑道:“王姑娘客气了。”
李泰急忙问道:“萱儿姑娘怎么来了岭南?”
王萱儿笑道:“自然是奉了皇后娘娘之命,难道魏王殿下忘记萱儿如今还有女官之位在身?”
在李方晨离开长安时,长孙无垢便将王萱儿招进了宫中,赐予女官之位,让她陪伴在自己身旁。
“自是不敢忘记,如今萱儿姑娘到,二哥定会十分高兴。”
一听到李方晨,王萱儿情绪略显激动,“秦王殿下,真的在这里?”
李泰示意她上马车,“我这就带你去见二哥!”
冯盎则留下,暗中安顿手下人,切不可失礼。
这可是未来的秦王妃,若是出了差错,秦王殿下的暴怒,他冯盎也驾驭不住。
小小渔村卧虎藏龙,时隔多年,王萱儿心怀忐忑,终于见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郎君。
“殿下!”
李方晨先是一愣,随后惊道:“萱儿?”
看得李方晨样子有些落魄,王萱儿没来由的心疼,红着眼圈来到李方晨身边。
“怎么过来了?”
李方晨却没有王萱儿那么多的心思,说白了再见到王萱儿他还有些心虚。
当初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跑出长安,可是愧对了这位对他一往情深的好姑娘。
“殿下,你瘦了,也黑了。”
拿出秀帕,想要给李方晨擦汗,却被李方晨一手拉住,向远处走去。
“青雀,照顾好秦昌!”
身后的李泰忍不住摇头,有异性没人性,二哥这是打算偕美叙佳话,而他反而成了多余之人。
跟着李方晨来到海边,王萱儿心中多有紧张,生怕李方晨说出什么惊人之语。
时隔三年,心中郎君,是否还如当初那般,还是说,他有了新欢
迎着海风,伴着骄阳,李方晨与王萱儿散步在沙滩上。
“当初”
“殿下”
两人同时开口,相互对视,略显尴尬。
“你先说!”
“殿下先说!”
随后又是同时笑起,李方晨也就不再客气,直言道:“当初我离开长安,只想着躲避长安的风云,却不想就此有负与你,三年不见,你心中可有怨我?”
王萱儿急忙摇头,“殿下这是何话,殿下难道忘记了当初给我留下了那封书信?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李方晨停下步伐,“话虽如此,始终是我做下的。不管不顾,将你留在长安。若我未曾离开长安,三年前你就该被册封为秦王妃,你真的不怨我吗?”
“怨从何来?臣妾今生注定与殿下相伴,又岂会在乎眼前的得失?”
王萱儿对此到并不介意,她也清楚,李方晨可以带走秦昌,也可以带走秦王庄的庄户,唯独她不能带走。
她父为朝廷命官,义父又是儒林之首。
自己只是待嫁之身,而并非秦王妃正位,并没有跟随李方晨的资格。
“辛苦你了。”
为伊人收拢被海风吹散的头皮,王萱儿靠在李方晨的肩膀上,心中熟悉的感觉再次涌上心头。
那一刻,她真希望时间可以停止,就让她和殿下一直这样,直到永恒。
沉寂了片刻,王萱儿鼓起勇气抬头道:“殿下,以后能不能带上萱儿?哪怕无名无分,萱儿也愿意跟在殿下身边。”
李方晨摇头,“若真让你跟着,岂不是白白玷污了你的清白?”
紧紧搂着李方晨的手臂,王萱儿道:“萱儿不怕,萱儿只希望每天都可以看到殿下。”
“好,以后都带着你。”
人家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李方晨哪还能不答应。
见到李方晨同意下来,王萱儿很是开心,连带着说话时的笑声也多出不少。
银铃之声回荡耳边,伊人娇容赏心悦目,李方晨平静的内心,掀起一丝悸动。
仔细算算,今年自己也该有十九了,确实也到了成家的年纪。
王萱儿与他一般大,如今看来,也可以称得上是“老姑娘”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李方晨打算将王萱儿从海岸上带回,却被王萱儿拉住了身子。
“怎么了,舍不得海边的美景?”
王萱儿羞红的脸庞,还有不断起伏的呼吸,明显很是紧张。“殿下,皇后娘娘说,等您回到长安,咱们就成婚。”
李方晨眉头一挑,“回长安成婚?”
王萱儿急忙点头,随后又赶忙摇头,“这是娘娘吩咐臣妾告诉殿下的,如果殿下不喜欢,就当做臣妾没说。”
李方晨轻拍王萱儿手背以示安抚,“放心吧,你不会等太久的!”
第三百九十六章 高句丽政变
王萱儿也跟着留在渔村中,与秦昌同住,并且从李方晨手中接过了照料小丫头的任务。
秦昌对于王萱儿的到来并不抵触,只是有时候比较担心,这位新来的大姐姐抢走她最好的哥哥而已。
除此之外,最快乐的唯有李泰莫属。
跟着李方晨出海、品味海中珍馐,这种自由放纵的滋味,很久都未曾感受。
不得不说,李泰开始喜欢海边这种单调却并不乏味的生活了。
朝阳起,暮阳归,靠海而生,依海而存。
相对而言,长安反倒要更加喧闹。
之前有提过,高句丽将火炮制法交给了室韦,并且提出的条件,是让室韦与大唐敌对。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室韦并未犹豫,并且很快就聚拢了两万人,向大唐河北道进发。
李世民勃然大怒,命河间郡王李孝恭,领军三万,赶赴河北道驻防。
作为这次战争发起人的高句丽,突发政变,早已被架空的高建武,被渊盖苏文彻底掀开了最后一层遮羞布。
三日时间,渊盖苏文自立为王,紧跟着便是渊盖苏文举兵罚唐的消息。
按理说,高建武是大唐设立的荣留王,如今高建武死了,渊盖苏文这个判臣成了高句丽的“主人”。
室韦先行的两万兵马不过是个幌子罢了,接下来室韦会不会继续增兵,还有高句丽的态度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李孝恭不敢迟疑,急行军赶至河北道营州、辽城等地驻防。
渊盖苏文的上位,并未打乱室韦攻击大唐的决心。
经过朝官们的猜测后,可以确定,几年前,高句丽就被控制在渊盖苏文掌控中。
与室韦的交易,也是渊盖苏文一力促成。
李世民斥怒道:“好一个渊盖苏文,借室韦之手转移大唐的注意,好方便他上位谋逆,等到他真正掌权之后,大唐怕是也没有借口出兵高句丽了!”
同月,高句丽起兵五万,意与室韦联合,同罚大唐。
室韦大军汇聚在辽城之外三千米处,高句丽的援兵却迟迟不见。
李孝恭可不愿意等到两者汇合,当即拍板,先打室韦。
三万对两万,毫无意外,室韦惨败。
被俘虏九千人,余下的都已变做一捧黄土。
打了整整七日,依旧没有看到高句丽的援兵。
好奇之下,怕密探调查,却发现高句丽另有所图。
借火炮之力,高句丽七日下三城,五万大军席卷新罗,百济也被打成了半残,要不了多少时日,两国必会被高句丽吞并。
驱狼吞虎,借刀杀人,甚至还有浑水摸鱼。
高句丽这一次如意算盘打得实在太妙,大唐忙的与室韦作战,根本不曾注意到高句丽的手段。
有了火炮和火药的出现,使得战争的速度加快了无数倍。
本就兵强马壮的高句丽借室韦之名,不仅扰乱了大唐的视线,更让新罗和百济失去了警戒心。
等到一切尘埃落定,所有人都要忍不住为渊盖苏文鼓掌。
新罗没了,百济也降了,渊盖苏文的国书送到了长安,请求成为大唐的附属国。
至于室韦?
谁在乎呢?
损失了两万人,被大唐狠狠打脸,虽然得到了火炮秘方,却也彻底激怒了一方霸主。
一个月天翻地覆,高句丽国土扩大三倍,要不是造船水平跟不上,怕此刻已经派人漂洋过海,谋划倭岛了。
如今的高句丽大王子,渊盖苏文的长子渊男生,从高句丽来到长安城中。
作为饱受汉族文化熏陶的高句丽一国,对于大唐的礼节和语言都十分熟练。
“尊敬的大唐皇帝陛下,渊男生代我父王渊盖苏文,向您问好!”
李世民在渊男生到达长安的第三天,将其传唤上朝。
面对大唐文武百官,渊男生不见任何紧张,反而有礼有节,让人看上去很是惊讶。
若不是他身份早有表明他并非唐人,怕是光从气质来看,与大唐贵家子没有任何区别。
渊男生姿态很低,此番前来是奉渊盖苏文之令,缓和与大唐之间的关系,免得大唐趁高句丽国力不稳时,出兵征伐。
李世民饶有兴趣地看着渊男生,“渊盖苏文叫你来长安,所图何事?”
渊盖苏文送上国书,以及从高句丽国中带来的珍宝,恭敬道:“愿高句丽与大唐的友谊万古长存。我父王希望可以得到陛下的封赏,同时渊男生也希望可以求娶一位大唐公主殿下!”
“先不说和亲,朕为何要给渊盖苏文封赏?难道他不知道,高建武可是大唐亲封的荣留王,弑主上位,按我唐律,可派重兵罚之!”
渊男生早有预料,冷静道:“陛下,高建武能做的,我父渊盖苏文也能做到。高建武做不到的,我父渊盖苏文照样能做到。小臣到此,还有一份重礼要赠与大唐!”
李世民来了兴趣,忍不住道:“朕倒想知道,你口中重礼为何物?”
渊男生点头,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交给朝中内侍,请对方呈到圣人面前。
李世民看后大惊失色,站起身惊道:“此言当真?”
百官无不惊异,好奇这书信中究竟写了些什么。
渊男生躬身道:“高句丽小臣,拜见陛下!”
这一礼,代表着高句丽对大唐的臣服。
李世民被一封书信说动了,信中的内容实在太让他惊喜,甚至让他无法拒绝,“朕要看到结果,若此事能成,朕准他渊盖苏文一个王位!”
“渊男生代父,谢过陛下!”
能让李世民如此上心,究竟是因为什么?
据说散朝后,李世民召集重臣在太极殿议事,而最为主要的便是那书信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