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大唐贞观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忆昔大唐贞观世- 第2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秦怀玉和苏定方也跟过去查看,不得不说,大海的回赠,永远是那么慷慨。
    “十一!”
    “一号!”
    秦怀玉和十一重逢,忍不住来到一旁畅聊。
    苏定方则跟着十六,一同在渔村中闲逛。
    冯盎将他们引来后,见自己没有什么事情,便起身离开了。
    岭南道可不小,他不能时时刻刻都跑在外面,回到道府中还要处理一些公务。
    简陋的居室,两间内室,内堂打扮的很是清凉,除了一个饭桌之外,再也看不到任何其他的摆设。
    内室李方晨和秦昌各一间,小丫头早就可以一个人睡觉了,倒也不必李方晨太过于担心。
    除此之外,也就是屋外的柴火堆算得上一件家具,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李泰很惊异,他想不通,这种坏境如何能住人?
    李方晨笑道:“一间茅草屋,三片破瓦房,禁得住雨雪,抵得了风寒。如此这般,有何不好?”
    “可是,你连个下人都没有,秦昌难道都是自己穿衣梳洗?”
    李方晨点了点头,“本就该如此,有什么不对?我小时候,不也是这样过来的?”
    “你和秦昌明明可以过得更好!”
    “好?怎么才算好?锦衣玉食,出门车马相拥?还是过着自己喜欢的生活,哪怕这种生活在你看起来,真的很贫寒吗?”
    李泰摇头示意自己想不清楚,而且看样子也有些意动。
    在李泰心中,或许觉得二哥不该过这么苦的日子,但是他要尊重二哥的选择。
    或许,二哥就喜欢这种山水之间的自在生活吧?
    大唐有很多大儒,都喜欢隐居凡尘之中。
    “今天算你运气好,看到没,这九尺长的金枪鱼,简单烘烤,绝对可以算得上人间美味!”
    李泰连连点头,“好,那我可有口福了。”
    开宴后,李泰发现,并非如长安时那般,单人宴或是几人宴,新颖的长桌宴,让他根本想象不到。
    所有人聚集在桌上,畅聊着今天出海后的各种见闻,也有高谈阔论讲述之前发生的种种怪事。
    身处在这种环境之中,李泰很不适应。
    不过看着李方晨脸上的淡然,李泰将不适藏起,努力试着融入其中。
    虽有喧闹,可身在此中时,心情很是放松,也不必担心自己说错什么,或是做错什么。
    秦昌从桌前跑到桌尾,手中的小盘子堆的老高,两个小腮帮子都是鼓鼓囊囊。
    看样子,都是从别人那儿吃来的,笑眯眯的很是高兴。
    李方晨则让人准备一壶冰酒,与李泰对饮。
    酒水的辛辣,配上海鱼的鲜香,这种组合和让人迷醉。
    李泰都忍不住多吃了几口,最后还是因为饱腹,才放下手中的筷子。
    “二哥,你打算何时返回长安?”
    李方晨未答,反而问道:“青雀,你已经成婚了吧?可有了子嗣?”
    李泰略显拘谨,随后苦笑道:“你走后,母后就停下了宫中皇嗣的成亲之事,除了太子哥外,旁人都得等到你成婚后,才能定下婚事。”
    李方晨略有感动,“这又是为何,难道我不出现,母后还不让你们成婚了?”
    李泰挠头道:“谁让你行二,长幼有序!”
    “胡说,宫中哪里会有民间的规矩?”
    “母后刚定的,父皇也同意了。”
    “青雀,陪我再喝一壶!”
    “”
    海面波光粼粼,渔村中的灯火折射到海面上,为深暗的海面,染上了一层淡金色的外衣。
    也不知喝了多少酒,次日醒来,李泰感觉自己脑袋昏昏沉沉,很是难受。
    眼前的身影从迷糊变得凝实,看到李方晨熟悉的面容,李泰猛然反应过来,自己所在何处。
    小屋外,朝阳才刚刚露出一小部分,看样子时辰很早。
    李泰回身想喊李方晨,却被对方捂住了嘴巴,“嘘,小声点,丫头还睡着呢。”
    两人轻手轻脚走出屋子,简单洗漱后,李方晨拍了拍李泰的肩膀。
    “少年,要不要跟我一起去探寻大海的奥秘?”
    李泰先是一愣,随后憨厚笑道:“好啊!”
    村中早已开始忙碌,出海前的准备,不仅仅是有船就可以。
    因为十一和十六的要求,每次出海前,船帆、船桨都必须重新检查一遍。
    船舱和夹板不允许出现任何纰漏,几十丈的大网,一切准备妥当之后,拔锚出航。
    清晨的海风,清爽迷人。
    “左偏四十五,右舵停,左舵三十桨!”
    “右偏十七,左舵二十,右舵二十三!”
    “控帆手,调准船帆,接风停桨!”
    “左舵”
    十六站在甲板上,指挥的仅仅有条。
    手中的指南针,一刻未曾松开。
    李泰跟在李方晨身边,感受着大海的壮阔和神秘。
    苏烈趴在船边,脸色煞白。
    秦怀玉也好不到哪里去,晃晃悠悠,很是“脆弱”。
    驰骋在骏马上,扬名在战场上的汉子,竟然会晕船?
    看着旁人偷笑的神情,秦怀玉很是无奈。
    反倒是十一,跟秦怀玉笑开着玩笑,“没事,吐着吐着就习惯了。”
    秦怀玉眼中透漏着不解和绝望,坐一次就把他和苏烈搞成了这番模样,难道以后还要多座几次不成?
    还有?什么叫吐着吐着就习惯,十一你是不是经历过什么?
    十一可不会告诉秦怀玉,刚开始出海的时候,除了李方晨,其他人都有过晕船的经历。
    有几次更是差点被暗流将船越带越远,碰到雷雨天,那才叫可怕。
    稍有不慎,船毁人亡。
    大网洒下,不断沉入海中,李方晨和李泰坐在甲板上,眺望着远方。
    “二哥,跟我回去吧?”

第三百九十四章 再起波折
    李方晨扭头,看着李泰眼中希冀,不免苦笑,“回去?做什么?继续当那个被所有人忌惮的秦王吗?”
    李泰摇头道:“不一样,长安不再是以前的长安。如果二哥你愿意回去,不会再有人恶意中伤。如果还敢有人放肆,我和太子绝不会放过他们!”
    这三年过去,李承乾和李泰接触的政事越来越多,在朝堂上的话语权也越来越大,不考虑李世民的情况下,魏王和太子就是朝中最强大的党派。
    李方晨当初的处境,不就是因为他无根无萍,最大的靠山也并不稳妥吗?
    如果李世民当初可以多给李方晨一些信心,或许也就不会有今日这般情景。
    李方晨拒绝了,他对李泰笑道:“何必呢?我明明可以过得更好,为什么还要返回长安?”
    他愿意接触长安来的人,那是因为长安还有他重视的人儿,他想知道长安的消息,可并不代表他就愿意返回那座关押着所有人的“牢笼”。
    只要知道,“他们”过得还好,那李方晨就可以免除顾虑,继续过他想要的生活。虽然这种生活看上去,真的很无趣。
    等到岭南的船厂可以造出更大、更稳的好船之后,李方晨不介意带着其他人,玩一出儿大唐版的“加勒比海盗。”
    嗯,想要成为onepiece的男人吗?想要进入伟大航路吗?
    咳咳,似乎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不过这并不重要。
    以后不想玩海水了,还有名山峻岭呢!
    比如,蜀山之巅立教派,昆仑山下传道统。
    做个神棍,好像也挺有意思呢!
    李泰劝不动,李方晨的“铁石心肠”让他无处下手,思索了许久,不知自己到底该如何是好。
    需知,在他出来之前,李泰就接到了宫里的命令。
    李世民:“若真是那个逆子,告诉他差不多该回来了。若是他不归,你也就别回来了!”
    长孙无垢:“他回来,或者你跟着他一起从本宫眼前消失!”
    李泰犹豫着开口道:“母后和父皇,真的很想你!”
    “然后呢?”
    “然后萱儿姑娘,难道二哥你忘记当年那个与你互述衷肠的王萱儿了?”
    李方晨没有理会搞怪的李泰,冷静的说道:“少说废话,要是再劝我,明天你就滚回长安去。”
    李泰耸了耸肩,表示自己不说了。
    “起网,准备捞鱼!”
    精壮的汉子们排成两行,手中粗壮的麻绳是他们一同使劲的“目标”。
    跟随着口号声,那本该沉还海中的网套,慢慢扶起。
    船上固定有滑轮组,借力拉起的大网,被人小心移动到甲板上。
    李泰瞪圆了眼镜,看着网中活物。
    李方晨也是惊讶了一番,“没想到,怎么给它捞出来了?”
    体长足有九尺长的双髻鲨,也就是所谓的锤头鲨。
    看样子应该是捕猎的过程中,一头撞进网中的,除此之外,还有些章鱼、乌贼和浅海鱼类。
    看着奇形怪状的锤头鲨,李泰很是好奇,“二哥,这也是鱼?”
    “嗯,锤头鲨,大海的宠儿。”
    李泰又问道:“这玩意怎么吃?”
    锤头鲨能做鱼翅,肝脏可以做成鱼肝油,鱼肉可食。
    李方晨并未着急作答,反而让人将另外一张网放开。
    另一张网上面,还有一个“调皮的小家伙”呢!
    六尺的海豚,李方晨对此略显无奈。这个小家伙从哪跑出来的,之前也遇到过几次它的同类,都是抓到就放。
    久而久之,李方晨手下的汉子们也都形成了习惯。
    何况这种小家伙,并不具有攻击性,经常会在船边护航,很让人喜欢。
    拍了拍那条海豚的脑袋,“笨家伙,你上来做什么?”
    多看了几眼后,李方晨感觉熟悉,可能之前就有抓过它一次吧,双鳍边上有些旧疤痕。
    叫几个人将它抬起,送入大海中,船上的人们高声呼唤,没多久那只海豚在海面上跳起。随后沉入海中,再也没有了踪迹。
    李泰一旁看的很是惊讶,“二哥,那条大鱼?”
    海豚,说是大鱼也没什么毛病,足够一个平常人百余斤的重量了。
    “海中的精灵,一群调皮的小家伙。这种东西可吃不得,以后你要是碰见了,全部放生就好。”
    “行,那接下来呢?”
    “接下来当然是返航,不然你还打算留在海面上过夜不成?”
    李泰抬头看了看天时,好吧,根本分辨不出来此刻是几时,更分不出东南西北。
    就这样在渔村中过了几天渔夫的生活,李泰的书信,终于送回了长安之中。
    李世民看后忍不住斥道:“堂堂一个大唐秦王,整日鱼虾作伴,像什么样子!”
    长孙无垢笑道:“钰儿或许觉得,这样的生活,更简单吧?”
    李世民:“看样子,青雀没办法给他带回来,观音婢,你有什么想法?”
    长孙无垢反问道:“钰儿回来,真的好吗?”
    李世民挑眉,“你不信朕?”
    “臣妾觉得,往事不可再提,钰儿做得已经够多。臣妾只是希望钰儿不要再受伤,更不要让他离开长安之后,再离开大唐!”
    李世民沉吟片刻后,答道:“也罢,如他所愿,朕不强求,但是这个臭小子不能过得太舒服,不然真的回不来了。”
    长孙无垢撩起额头前的几缕乱发,别有一番风情。
    “不如,南巡?”
    李世民眼前一亮,若真是帝皇南巡,还真就可以去岭南,将他臭小子抓回来。
    只可惜
    “观音婢可记得年岁时,吐蕃派人入京?”
    见李世民将话题转移此处,长孙无垢忍不住好奇问道:“怎么?难道那吐蕃人,还要尚我大唐的公主不成?”
    吐蕃在李世民在位后,对于和亲之事再三提及。
    只不过三次时间相隔甚远,第一次还是李方晨为秦王时,刚提出还没由李世民考虑,就被李方晨强硬驳回。
    后来又因为吐蕃助鲁王叛乱,导致双方关系陷入低潮,十年内未曾再提此事。
    吐蕃多次上国书,以求恢复与大唐的邦交。
    至去年,吐蕃再次遣使入京,这次来的还是禄东赞。
    只不过与之前不同,禄东赞态度放的很低,完全当做大唐臣属国的臣子。
    并且还跟大唐透漏了两条消息。
    消息一,大唐的火炮,如今吐蕃、高句丽等国已经造出。至于秘方何来?大唐国中,总有些人喜欢钱财带来的快感,所以这并不是什么意料之外的事情。
    消息二,高句丽将火炮的制法,卖给了室韦族,还有与吐蕃为邻的天竺。
    天竺兵强马壮,双方几次交手,本该是吐蕃占上风,可对方有了火炮之后,吐蕃连连惨败,甚至已经丢失了多数国土。
    吐蕃寻求大唐宗主国的庇护,担心天竺全面吞并吐蕃。
    高句丽将火炮制法交给室韦族,并非表面那么简单,而是早有条件。
    联合室韦,有意染指大唐河北道。
    只不过,李世民始终觉得,高句丽目的并非如此。
    与大唐作对,肯定是得不偿失,怕只怕对方另有算计才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