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大唐贞观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忆昔大唐贞观世- 第2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长孙无垢不由得心疼自家孩儿,可当她看到十七时,整个人都呆住了。
    她不是没见过十七,她只是不曾想到,那个孩子,如今却被人折磨成了这般模样。
    这哪里还像个人,受了大难,真是让人看着揪心。
    心痛欲绝的李方晨却依旧强撑,不想让任何人看到他懦弱的一面。
    “来,让本宫背他!”
    或许是心疼钰儿,又或许是真的伤感十七离世。
    身为一国之母,竟然开口,要背十七。
    李方晨很是冷漠的摇头,“他不愿意,也不习惯!”
    长孙无垢却依旧选择坚持自己的要求,与李方晨对视。
    李方晨不让,她却让争。
    或许旁人不清楚,作为皇后的长孙无垢如何能够不知道。
    秦王是无辜的,白狼军是无辜的。
    一国少年英杰,最后却落得如此惨痛的下场,她是要替李世民赎罪啊!
    莫要忘了,十七原先可是大唐的开国县候,官爵四品的一朝大员!
    长孙无垢希望自己可以代表李世民,表达出一种态度,那就是对于眼前这些白狼卫和对于李方晨的亏欠。
    李方晨确实有些虚弱,一夜行进,也不知走了多久,身心俱疲。
    从李方晨身上接过了十七,长孙无垢硬是咬牙背起了这个英年早逝的大唐国候。
    队列中,那些白狼卫的目光中,淡去了不少仇恨。
    他们会恨杜氏兄弟,如何不会恨皇家无情?
    杜氏兄弟错了,李世民就真的没错吗?
    毕竟,圣旨还是他下的啊!
    长孙无垢这一背,同样也背起了白狼军的仇恨。
    有这么一个态度,足够了!
    等到庄中人越聚越多的时候,长孙无垢也就没有了继续背下去的资格。
    庄中的白狼军老卒聚在一处,将十七用双手托起,不断往前传递,最后送入了刚挖好的坟墓之中。
    白狼军四品国候,骁威将张二牛,字十七。墓!

第三百八十六章 侯君集末路
    那一天,秦王庄所有人都沉寂在哀痛之中。
    那一日,大唐的秦王殿下,心中的退意更加稳固。
    长安的风光,对他已经彻底失去了吸引力,这座巨大的囚笼,不仅囚禁了李方晨,更囚禁了李世民、侯君集,还有那些代表着天下的朝堂百官。
    长安城中动乱平息,李世民下旨让长孙无垢回京,同样回京的,还有他这个已经不是秦王的秦王殿下。
    “娘,您回去吧。”
    “钰儿,你不同本宫一起回宫?”
    长孙无垢没有想到李方晨会如此果断,根本不打算返回长安。
    李方晨笑道:“我想冷静几日。”
    见李方晨确实无意离开,心中不免有些失望。
    太子和魏王解禁,如今就在宫中,在他们面前的李世民略显憔悴。
    而殿中还跪着一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这次叛乱的主谋,侯君集!
    至于晋王?
    已经被人看管起来,等待他的还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下场。
    “君集,朕自问待你不薄,何意如此?”
    看着沙场老将,李世民不免有些缅怀,当初侯君集为他立下汗马功劳,称得上名臣良将。
    侯君集叹气道:“成王败寇,臣错了,也败了,还请陛下放过臣家中老小。”
    不多做辩解,时至今日,说什么都已经失去了作用。
    “押下去。”
    李世民有心饶他,百官也不可能同意。
    当炮声响起的那一刻,李世民都有些坐立难安。
    若非有张亮及时反水,说不定此刻侯君集就已经挟持了他李世民。
    想不到,真的想不到,白狼军的军械全部被侯君集控在手中,如今更是成为威胁他生命的存在。
    当初处心积虑防备的白狼军没有反,反的却是他无比信任的老臣。
    “父皇息怒!”李承乾看出李世民脸色不好,上前劝解。
    李世民下意识开口问道:“朕做错了什么?”
    李承乾不知如何回答,反倒是李泰跃跃欲试。
    “父皇可是在想,为何侯君集会反?而二哥又为何不出现,直接返回秦王庄?”
    不得不说,这一句话确实问到了心坎,李世民将目光放在李泰身上,等待着他作答。
    那一夜,以秦王以前的性子,肯定会带兵援助皇宫,诛杀叛逆。
    可怪就怪在,李方晨去了一趟杜府,就选择了离开。
    李泰答道:“若是让朝堂上百官扪心自问,多多少少都有利己之心,可换成二哥,却始终不见他为一己私利为祸大唐。”
    李世民点头,这段话说的没错。
    “可是父皇还是选择了不信任,二哥还是您亲封的秦王。更何况朝堂上权势之辈何其多也,又能有几人如二哥这般大功无私?”
    李世民皱起了眉头,他听明白李泰想说了什么了。
    连自己亲生皇子都不信任,朝堂上又能有多少人愿意心甘情愿为他效命?
    李世民摇头苦笑,这话说起来简单,权势这个东西,每个人看待的方式都有所不同。
    你让他信任秦王,就好比培养一把尖刀放在自己心口,虽然李世民相信这把刀不会刺到自己,可谁又能保证这把刀,以后会不会呢?
    让李承乾和李泰退下,李世民此刻需要清静。
    三个时辰后,皇后的銮驾返回皇宫中,刘三成赶忙告知李世民。
    “陛下,皇后娘娘回宫了。”
    “钰儿呢?”
    “奴婢没看到,听同行的女官说,二殿下留在秦王庄不愿离开。”
    “摆驾丽政殿,朕有事要问皇后!”
    “是,奴婢这就安排。”
    说实话,长孙无垢面对长安这个烂摊子,确实也不太想回来。
    可她不回来不行,因为这件事还涉及到了她的雉奴。
    二儿子彻底熄灭了雄心壮志,如今甘愿为一名田舍之人。
    四儿子又因为造反,被他老爹给看管起来,最后可能唯死而已。
    皇家事从来都不是一句话可以解释清楚的,只希望陛下这次可以给雉奴留下一条活路。
    即便真的要杀,长孙无垢也会想办法制止,毕竟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啊!
    刚回宫,李世民就赶了过来。
    两人见面,李世民第一句话,却是在问李方晨。
    “钰儿怎么没有跟你一起回来?”
    长孙无垢李方晨将十七背回庄中时的疲惫之色,心中还带着心疼。
    “他,累了。”
    “什么?”李世民略有不满,“朕都没说累,他凭什么累?”
    长孙无垢面色一红,当即反驳道:“你真要让他也反了不成?”
    李世民千算万算,都没有算到长孙无垢的反应会如此强烈。
    秦王会反?
    李世民可能自己都不信,正是因为如此,李世民才能心安理得使唤秦王。
    如今可好,当长孙无垢说出这句话后,李世民完全不知如何说下去。
    两人相继无言,场面很是沉闷。
    许久后,李世民幽幽问道:“他在怨朕?”
    长孙无垢并未回答,反而强迫自己重新撑起笑容,“雉奴在哪?我想去看看他。”
    “还在他原来的宫殿之中。”
    “臣妾告退,陛下早些歇息。”
    李世民拉住长孙无垢,声音都有些颤抖,“他真的在怨恨朕?”
    长孙无垢不忍看到李世民这般模样,叹气道:“白狼没了,可白狼的人还在!”
    你拆了白狼,使得一支强军背负骂名,如今人家证明自己的清白的,如何还会愿意为你卖命?
    钰儿是个好孩子,最落魄的时候,也未曾想过要造自己老子的反。
    可他手下的那些“白狼”们可就不这么想了,他们本来效忠的就是秦王。
    长孙无垢离开,李世民陷入了沉思。
    他开始怀疑,当初自己对于白狼军的忌讳到底是对是错?
    白狼做过什么出格的事情吗?
    一次都没有,之所以李世民一直看不惯白狼,还不是因为人家白狼效忠秦王,而非他这个帝皇。
    说出去不怕人笑话,大唐的军队,看不上大唐的皇帝。
    可事实确实如此,谁让白狼跟着李方晨打下了一整个突厥?
    白狼是苦主,李方晨又何尝不是苦主?
    想到这个孩子,李世民忍不住头痛。
    当做平民百姓?
    还是继续默认他是秦王?
    这件事情对于李世民造成的麻烦才刚刚开始,如今他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侯君集造反,罪大恶极,按律当株连。
    可念在对方之前功劳的面子上,李世民并没有祸及家人。
    侯君集死后,其家人大多都是流放和贬为平民,能活下来就已经算是法外开恩了。
    可接下来,百官却并不消停,将目光又放在了同谋的晋王身上。
    至于杜氏兄弟,他们全部都选择了无视,秦王带人入京寻仇的消息路人皆知。
    满朝文武,全部被杜荷当做了棋子,哪个脸上有光?
    甚至还招惹了秦王,以后还不知如何是好呢!

第三百八十七章 晋王非王
    要说最可怜的人,或许就只有晋王李治了。
    百官不敢招惹秦王,所以杜氏兄弟惹下的麻烦,全部扔到了晋王身上。
    先不说这锅到底有多重,光凭着晋王造反这一件事,就足以让李治死无葬身之地。
    株连?哪个敢多嘴试试?
    李治造他老子的反,然后他老子李世民株连李治全族?
    真当李世民傻啊,他自己不也在株连之内?
    太子和魏王身上没了惩罚,十七的名誉彻底恢复。
    十七之所以会潜入杜府,是为了收集杜氏兄弟造反的证据。
    一切都被推翻后,百官最为仇恨的人,杜荷当属第一,要没有他,哪会闹出这么大的乱子来。
    只不过杜荷如今在秦王手中,他们不敢令秦王交出杜荷和杜构两人。
    “臣请陛下,追封张县候!”
    “臣请陛下”
    先是给十七追封,百官同时上奏,李世民当然会同意。
    他还想借此机会和李方晨缓和关系呢!
    只是接下来百官要做的事情,让李世民心中怒火飙升。
    “陛下,晋王谋反已成定局,臣请陛下严惩晋王!”
    “陛下,按律晋王所犯之罪,当当杀!”
    “陛下”
    李泰全部看在眼中,明面上不偏不倚,实则他也想知道,李治最后会是个什么下场。
    这个混账,给他还有二哥折腾的够呛,十七更是因他而死。要是李治造反失败屁事没有,李泰绝不会答应。
    死?
    死就死呗,亲兄弟又如何?
    在李泰看来,李治远没有李佑更让他喜欢,毕竟李佑这种急性子,从不掩饰自己想要什么。
    好在还有李承乾,及时出面替李世民解围。
    “雉奴所犯之事确实有违律法,可他被杜荷蛊惑,不知对方所作所为也是实情,还请父皇明鉴,从轻发落!”
    “依太子之意,晋王谋反受小人蛊惑,念其尚未犯下大错,准予从轻发落!”
    李世民正愁没有借口呢,李承乾送上来一个,他如何不用?
    他倒是高兴了,可百官不答应,硬是要请李世民杀李治。
    并直言,若晋王不受重罚,那是不是代表,造反无罪?
    皇家子嗣天天造反,最后屁事没有,这不是开玩笑的嘛?
    朝堂陷入了僵局,李世民只能暂且将此事延后。
    下了朝,李泰扭头直接离开,一刻不曾多待。
    父皇要保雉奴,这可不是他想要的结果啊。
    那种背信忘义之辈,死不足惜!何必去管他,尤其是太子哥,干嘛要替那个废物说话?
    长孙无垢去看李治,此刻的李治,早就没有了当初的风光。
    前日时,还是意气风发,想要谋夺大权。如今可好,啥都没做成,直接失败了。
    李治甚至怀疑这是上天跟他开了一个玩笑,甚至他现在还在做梦。
    长孙无垢看到他时,二话不说,上去就是一顿拳脚招呼。
    相比较于从小流落在外,饱经风霜的二子李方晨。
    李治这个皇子,实在是过得太舒服了。
    文才不及青雀,政略不及太子,兵武更差李方晨远矣。
    如此一个皇子,竟然暗中与人合谋造反,长孙无垢心中除了怒火之外,更多是对于李治的鄙夷。
    是该说他不自量力好呢?
    还是说他愚不可及,实在难堪大用!
    “母后,儿臣知错,儿臣知错了!”
    李治不敢还手,挨打时不断求饶,或许他还以为,只要自己一认错,母后就会宽容自己吧?
    长孙无垢指着李治骂道:“逆子,你倒是好大的胆子!”
    “母后,儿臣真的知错了!”
    “错了?你还知道认错?你可知你到底犯下了多大的罪孽!”
    拎起李治,对着他又是一巴掌。
    “等到日后你被人砍头,还不如本宫直接打死你来的痛快!”
    李治根本不知道自己该如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