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大唐贞观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忆昔大唐贞观世- 第2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靠着庄中牲畜,哪怕今年庄稼颗粒无收,也能勉强度日。
    在住进秦王庄的那一刻开始,李方晨下了一道命令。
    “秦王庄,封庄!”
    不允许任何人探望,如果敢有冲庄者,庄中护卫绝不客气。
    丢弃了白狼军的盔甲兵器,秦王庄如今千余人护卫,都是素衣配长刀。
    等同于精锐变成民兵,可这民兵的本身,还是精锐。
    聚众?算不得,庄子里留下的白狼卫,都是贴家带口,名义上都属于庄户。
    人家庄户护卫庄子,谁能说人家的不对?
    李方晨还特地让人在庄外立下一个石桩,上带有木牌刻字,“秦王庄,封。”
    李世民带着人匆匆赶来,第一个看到的就是封庄的木牌,脸色更是难看。
    面对圣驾到此,庄户们并不见任何喜色,除了行礼之外,看向李世民身后百官时,眼神中充斥着厌恶。
    “去将李承钰给朕找来!”
    李世民对于秦王庄很是熟悉,不用人带路,直接来到别院中等候。
    许久后,李方晨赶着一辆牛车,回到别院。
    面对别院外站列的一群朝臣,脸上看不到任何表情,就好像再看一群死人一样。
    “臣等,拜见秦王殿下!”
    按理说,李方晨要回礼,可此刻李方晨完全没有回礼的兴趣,避开他们行礼的地方,视若无物直接迈入别院之中,李世民等候多时。
    一旁李承乾和李泰正在给自家老爹上茶,见到李方晨到了缓缓推到两侧。
    “钰儿?”
    “爹,有事儿吗?”

第三百七十一章 谢陛下仁慈!
    李世民瞪目道:“你叫朕什么?”
    李方晨此刻身上打扮很是朴素,不知情者,还真以为他是农家子。
    看着李世民吃惊的表情,李方晨反倒有些局促,“贱民,参见陛下!”
    表面上,完全装成了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小民。
    李世民冷声道:“你真要如此?”
    李方晨答道:“我还没离开长安。”
    话中含义是想告诉李世民,他还有更过分的打算。
    “朕杀了杜荷,你可满意?”
    “杀他作甚?陛下,快请坐,民家中贫寒,倒是让陛下见笑了。玄一!还不快让人过来备茶!”
    边上的李承乾和李泰都看傻了,根本不知道如何插话。
    李泰心中更是震惊,“二哥这也做得太狠了吧?”
    李世民站起身,“朕绝不准你离开长安,即日起,你便好好待在秦王庄中吧!”
    “那倒要谢谢陛下的仁慈了。”
    李方晨不退不避,眼中更不见任何遗憾之色。
    即便长安再好,又岂能好的过天下锦绣山河?
    只是如今不得离开而已,以后总会找到机会。
    说到底,还是他不愿,不然离开长安,对他来说并不算困难。
    如今他退了一大步,看上去十分简单,实际上却有一个大问题。
    他的退让,将会引起可怕的连带反应。
    秦王府中最早训练的护卫如今还有六人,不算秦怀玉和柴哲威之外,余下这些个,也纷纷递上了辞呈。
    可惜了,五号还在倭国,要不然事情更加热闹。
    三号、十一号、十六号、十七号、二十一号,五位国候,一起辞官辞爵。
    一王带五侯,全部变做白身,朝堂上下怎能视而不见?
    秦琼告病,柴绍更是向李世民提出辞官,两人如今年岁都已经不小。
    大部分时间都会待在府中,朝堂上几乎不怎么参加。
    紧随其后,还有孔颖达和颜师古这两个老“顽固”。
    “殿下,此事孔某承担不起,还是请旁人来主持吧。”
    辛苦努力多年的孔颖达,在得知秦王之事后,第一件事,就是跟太子李承乾辞去了兴学之事的主官之位。
    大唐如今能有两千多所蒙学,孔颖达功不可没。
    但孔颖达更清楚,这件事最大的功臣是谁,没有秦王殿下出谋划策,他又怎会有今天这般风光。
    八成天下学子,面对孔家人时,都要道一句“圣人之府,大唐之福。”
    自孔圣之后,孔家出了第二位圣人。
    不要看孔颖达未及孔圣,可却替天下读书人,铺成了一条求学之路。
    此等天大之功德,被人当做当世圣人,并不算过分。
    李世民走了,领着百官离去时,李方晨在庄外相送,表面上神情很是开心。
    越是如此,李世民心中越感觉难受。
    他没有下圣旨,让全天下都知道秦王变做白身,朝堂上也保留着秦王的官位。
    可怜了户部,变法尚未完成,接下来只能使用之前李方晨留下的管理办法。
    李世民回宫,将此事告知长孙无垢。
    “什么?钰儿他?”
    “观音婢,你说,是不是朕真的错了?”
    身旁唯一可以倾诉的对象,或许就是李世民面前这位温良娴舒、德才兼备的皇后娘娘。
    长孙无垢病情少有恢复,哪里受得了这么大的刺激,脸色又变得难看起来。
    “杜家,当真是该死啊!”
    “观音婢?”
    李世民惊讶,这还是第一次见到皇后如此愤怒。
    “臣妾无事,请陛下放心。”看着李世民紧张自己身体,长孙无垢忙出声安抚道。
    “对钰儿,观音婢你的办法最多,能否?”
    李世民不仅是来诉苦的,更是来请皇后出主意。
    天可见,他那个混账儿子,自小除了皇后,天不怕地不怕!
    长孙无垢心中叹息,如何不知陛下此举所图为何,可她第一次生出了不想让钰儿再做秦王的心思。
    旁人眼中的王侯,对钰儿来说,更像是一种禁锢。
    他做了秦王,本该是天下尊贵之人,却被百官和陛下设计。
    他不好权财,却因此成了他人对方他的原因。
    秦王好欺?
    错了,不争权的秦王,好欺!
    看着面前这位陛下,长孙无垢很清楚对方的计划。
    收了白狼之后,接下来钰儿会在户部待一年,然后转至礼、工、吏、刑、兵余下几部。
    十年时间,陛下要借钰儿之手,彻底将六部全部变法革新。
    当这一切全部做完之后,等待钰儿的,只有无止尽的避讳和猜疑。
    因为那时的秦王,在六部声望日渐深厚,李世民除了将钰儿再次削权削位,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禅位秦王。
    但是这可能吗?
    照着陛下的性子,在他离世前,秦王绝对不可能有沾染龙位的机会。
    那时钰儿如何是好?
    被人鼓动着造反?
    越是想下去,长孙无垢心中忧愁越重,她甚至都有些还怕,自己撑不到那个时候。
    若真如此,怕不得父子相残,兄弟相争的场面会重现。
    “陛下,臣妾有一言,不知当讲否?”
    李世民笑道:“讲来便是,你我之间何来生疏?”
    长孙无垢重新撑起身子,双目紧盯李世民,“钰儿,最后下场如何?”
    “什么?”李世民根本未曾听懂。
    “六部变法之后,钰儿下场如何?”再问时,长孙无垢忍不住加重了语气。
    李世民本打算说,当然是继续当他的秦王,可看着长孙无垢眼中的顾虑,他一时也不知如何作答。
    是啊,若真按他所想,将钰儿当做强国之“器”,用完之后,又该如何是好?
    如今的大唐,太过于依仗钰儿,反倒让李世民忘却了钰儿的脾性。
    真将他当做一个十分顺手的刀兵时,李世民才会发现,这把刀过刚易折。
    自己哪里是借钰儿之手,将大唐变法革新,立下不世之功?
    分明是,逼着钰儿一步一步走向深渊,最后彻底变成一具尸体。
    而真到了那时,李世民不得不杀,不敢不杀。
    本就顾虑秦王的权势,却又想用秦王的本事,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长孙无垢拉住李世民道:“让臣妾去秦王庄吧!”
    “观音婢?你去那?”
    “臣妾可以借着养病之名,陛下难道真的希望失去钰儿吗?”
    “朕怎会”

第三百七十二章 白衣笑王侯
    李世民沉默了,失去钰儿,看样子皇后比他想的更清楚。
    钰儿如今,怕是已经彻底失去了留在长安的想法。
    他如今这般,不像是逃避,反而更像是一步步远离皇宫、远离朝堂、远离长安。
    李世民都不敢保证,今后钰儿再跟自己提出,他要离开长安时,自己会不会答应。
    “观音婢,此事还真需要你费心了。”
    “陛下放心,臣妾省得。”
    依偎在李世民肩膀上,长孙无垢心中却有完全不同的想法。
    年后,给钰儿办了婚事,等上两年,王萱儿给钰儿诞下麟子,她便请陛下开恩,让钰儿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吧。
    小小钰儿继承了秦王位,有她这位皇奶奶看着,倒也是件好事。
    而自己,也好借着照料小小钰儿的机会,将钰儿从小缺失的东西,全部补在小小钰儿身上。
    至于再让钰儿入朝堂,长孙无垢根本不做考虑,她希望的是钰儿今后自在一些,不想让他再与旁人勾心斗角。
    一辈子,不就图儿女可以过得快活些?
    可是如今,又有谁是真正的快活?
    次日,借着养病的名义,皇后搬入秦王庄,再次引起了一番波澜。
    百官心中判定,这是皇后入庄劝解秦王殿下。
    何人不知,能让秦王殿下服软的,除了皇后再无旁人。
    李方晨可不会和那些官员设想的那般,被皇后三言两语劝回长安,继续当他的秦王。
    在皇后入庄后,完全变做一身农夫打扮,上前行礼。
    “混小子,见了老娘怎么如此不知礼数?”
    李方晨保持沉默,在没有搞清楚长孙无垢到此的目的之前,他还是闭嘴更好一些。
    长孙无垢也不愿和他多做计较,反而安排着下人,将别院重新整顿,腾出一小间院子,好让自己住的舒服。
    “娘,您真是到这养病的?”
    长孙无垢靠在椅子上,白了李方晨一眼,“不然你以为呢?”
    既然钰儿不想再当自己是秦王,长孙无垢也就没打算借用皇后的身份。
    谁让她是他娘,借着亲娘身份收拾这个臭小子,免得真给这小子逼急了直接跑出长安。
    “那您稍作休息,我让人给您备些姜汁红茶,驱寒暖身。”
    “嗯。”
    慵懒的坐在屋子里,别院里保暖的准备还算齐全,几十个煤炉子,不必担心冬日里太过于寒冷。
    借着屋中暖和,长孙无垢很快就感觉到了困意。
    李方晨端着一杯姜汁红茶送到长孙无垢面前,长孙无垢轻吹慢咽,很快就见底了。
    喝完后,擦嘴笑道:“不错,等会再给我准备一杯。”
    “好,那娘您先去睡会。”
    长孙无垢身子有些虚弱,久病未曾康复,今日又从宫中跑到秦王庄来,早就累了。
    听了李方晨的话,进入内屋躺着,没多久进入了梦乡。
    李方晨守在外屋,不敢离开。
    左右也是无事,让人带进来工具过来,在院子里做点东西。
    木质的单人吊床,架子用实木搭建,耗费不了多少时间。
    主要麻烦在打磨时,毕竟吊床是竹制编制起来的,不想让旁人使用时扎手。
    菱角必须处理妥当,接下来就是将框架固定好,然后挂上吊床,吊床上再铺好垫褥。
    借着缝隙,将垫褥全部用绳系好,已经到了夜间。
    这一觉,长孙无垢睡了六个时辰,而李方晨也跟着在院子里忙碌了六个时辰。
    额头上的汗水未曾褪去,衣服上满是灰尘,看上去就是个糟汉子。
    等到长孙无垢听到动静,走出来时,一个已经做出成品的吊床彻底展现在她面前。
    从她眼中的惊喜之色,李方晨就可以看出自己付出的辛苦并没有白费。
    “让我试试。”
    走上前,轻轻坐下,正逢此时,空中飘雪。
    侍女为长孙无垢披上绒衣,看着长孙无垢靠在吊床上,借着雪景,好一副美景。
    雍容华贵、国色天香,雪花落在身上,更添几分超然,就好像雪中仙子。
    长孙无垢心中感动,她看到吊床时,起初是惊喜的。
    这么新奇的玩意儿,以前可从没见过。
    可在坐上去后,竹编的吊床上,显露着多出猩红之色。
    而李方晨面对长孙无垢时,一直将双手背在身后。
    作为第一次尝试做这个玩意,李方晨挂彩了,双手硬是给划出多道血痕。
    长孙无垢未提此事,她知道这是孩子的心意,自己只要接下就好。
    “娘您喜欢就好,孩儿先去换身衣裳。”
    “去吧。”
    轻轻借力,吊床开始不规则的前后摆动,长孙无垢将双脚抬起,好似一位妙龄少女,此刻笑声好似银铃。
    似乎年岁都变轻了不少,无忧无虑,很是快意。
    “娘娘,您的身子”
    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